唐宋诗醇 - 第 63 页/共 142 页

云覆莓苔封。苍然无处觅。萧疏野生竹。崩剥多年石。自从东晋后。无复人游历。   独有秋涧声。潺湲空旦夕。   原选者评。汪立名曰。按。石门涧有二处。一在江州。太平寰宇记。云。石门涧。在庐山西。悬崖对耸。形如关当。双石之间。悬流数丈。有一石。可坐二十许人。一在杭州西湖。咸淳临安志。云。武林山石门涧。陆羽。二寺记。云。南有癚岩。旧有卧龙石横涧石。慈云法师种松于此。然诗中有慧远题诗语。自是江州作。西湖志。亦收此诗。误也。   香炉峰下新置草堂即事咏怀题于石上   香炉峰北面。遗爱寺西偏。白石何凿凿。清流亦潺潺。有松数十株。有竹千余竿。   松张翠伞盖。竹倚青琅玕。其下无人居。悠哉多岁年。有时聚猿鸟。终日空风烟。   时有沉冥子。姓白字乐天。平生无所好。见此心依然。如获终老地。忽乎不知还。   架岩结茅宇。斲壑开茶园。何以洗我耳。屋头飞落泉。何以净我眼。砌下生白莲。   左手携一壶。右手挈五弦。傲然意自足。箕踞於其间。兴酣仰天歌。歌中聊寄言。   言我本野夫。误为世网牵。时来昔捧日。老去今归山。倦鸟得茂树。涸鱼返清源。   舍此欲焉往。人间多险艰。   原选者评。草堂结构。四围景致。详于记中。此诗只淡淡写去。自具朴老之致。草堂记。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明年春。草堂成。三间两柱。二室四牖。广袤丰杀。一称心力。洞北户。来阴风。防徂暑也。敞南甍。纳阳日。虞祁寒也。木断而已。不加丹。墙圬而已。不加白。土戚阶用石。幂窗用纸。竹帘纟宁帏。率称是焉。堂中设木榻四。素屏二。漆琴一张。儒。道。佛。书各三两卷。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傍睨竹树云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自问其故。答曰。是居也。前有平地。轮广十丈。中有平台。半平地。台南有方池。倍平台。环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莲。白鱼。又南抵石涧。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修柯戛云。低枝拂潭。如幢竖。如盖张。如龙蛇走。松下多灌丛。萝茑叶蔓。骈织承翳。日月光不到地。盛夏风气。如八九月时。下铺白石。为出入道。堂北五步。据层崖积石。嵌空垤。杂木异草。盖覆其上。绿阴蒙蒙。朱实离离。不识其名。四时一色。又有飞泉。植茗就以烹火单。好事者见。可以永日。堂东有瀑布。水悬三尺。泻阶隅。落石渠。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珮琴筑声。堂西倚北崖右趾。以剖竹架空。引崖上泉。脉分线悬。自檐注砌。累累如贯珠。霏微如雨露。滴沥飘洒。随风远去。其四傍耳目杖屦可及者。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奚谷月。冬有炉峰雪。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状。不可殚纪。尔见缕而言。故云甲庐山者。噫。凡人丰一屋华一箦。而起居其间。尚不免有骄稳之态。今我是物主。物致各知。各以类至。又安得不外适内和。体宁心恬哉。昔永。远。宗。雷辈十八人。同入此山。老死不反。去我千载。我知其心以是哉。矧予自思。从幼迨老。若白屋。若朱门。凡所止。虽一日二日。辄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其喜山水病癖如此。一旦蹇剥。来佐江郡。郡守以优容而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尚以冗员所羁。余累未尽。或往或来。未遑宁处。待予异时。弟妹婚嫁毕。司马岁秩满。出处行止。得以自遂。则必左手引妻子。右手抱琴书。终老于斯。以成就我平生之志。清泉白石。实闻此言。时三月二十七日。始居新堂。四月九日。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南阳张深之。东西二林寺长老凑。朗。满。晦。坚等凡二十有二人。具斋施茶果以落之。因为。草堂记。   长庆二年七月自中书舍人出守杭州路次蓝溪作   太原一男子。自顾庸且鄙。老逢不次恩。洗拔出泥滓。既居可言地。愿助朝廷理。   伏阁三上章。戆愚不称旨。圣人存大体。优贷容不死。凤诏停舍人。鱼书除刺史。   冥怀齐宠辱。委顺遂行止。我自得此心。于兹十年矣。余杭乃名郡。郡郭临江汜。   己想海门山。潮声来入耳。昔予贞元末。羁旅曾游此。甚觉太守尊。亦谙鱼酒美。   因生江海兴。每羡沧浪水。尚拟拂衣行。况今兼禄仕。青山峰峦接。白日烟尘起。   东道既不通。改辕遂南指。自秦穷楚越。浩荡五千里。闻有贤主人。而多好山水。   是行颇为惬。所历良可纪。策马渡蓝溪。胜游从此始。   原选者评。中间以旧游一层作衬。推波助澜。致有曲折。   。白文公年谱。云。时河。朔复乱。居易数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遂求外任。盖穆宗荒纵。宰相萧亻免。杜元颖。崔植等皆龌龊无远略。宜公之不乐居朝也。时汴军乱。路不通。故由襄。汉赴任。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江从西南来。浩浩无旦夕。长波逐若泻。连山凿如劈。千年不壅溃。万里无垫溺。   不尔民为鱼。大哉禹之绩。导岷既艰远。距海无咫尺。胡为不讫功。余水斯委积。   洞庭与青草。大小两相敌。混合万丈深。淼芒千里白。每岁秋夏时。浩大吞七泽。   水族窟穴多。农人土地窄。我今尚嗟叹。禹岂不爱惜。邈未究其由。想古观遗迹。   疑此苗人顽。恃险不终役。帝亦无奈何。留患与今昔。水流天地内。如身有血脉。   滞则为疽疣。治之在针石。安得禹复生。为唐水官伯。手提倚天剑。重来亲指画。   疏河似剪纸。决壅同裂帛。渗作膏腴田。蹋平鱼鳖宅。龙宫变闾里。水府生禾麦。   坐添百万户。书我司徒籍。   原选者评。议论奇辟。笔力亦浑劲与题称。集中此种绝少。颇近昌黎。其源亦从杜甫。剑门。一篇脱胎。   立春后五日   立春后五日。春态纷婀娜。白日斜渐长。碧云低欲堕。残冰坼玉片。新萼排红颗。   遇物尽欣欣。爱春非独我。迎芳后园立。就暖前檐坐。还有惆怅心。欲别红炉火。   原选者评。遇物尽欣欣。二句。即茂叔。不除窗前草。之意。   别元九后咏所怀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间中。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   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及寤   而书适至兼寄桐花诗怅然感怀因以此寄   自注。元九初谪江陵。   永寿寺中语。新昌坊北分。归来数行泪。悲事不悲君。悠悠蓝田路。自去无消息。   计君食宿程。已过商山北。昨夜云四散。千里同月色。晓来梦见君。应是君相忆。   梦中握君手。问君意何如。君言苦相忆。无人可寄书。觉来未及说。叩门声冬冬。   言是商州使。送君书一封。枕上忽惊起。颠倒著衣裳。开缄见手札。一纸十三行。   上论迁谪心。下说离别肠。心肠都未尽。不暇叙炎凉。云作此书夜。夜宿商州东。   独对孤灯坐。阳城山馆中。夜深作书毕。山月向西斜。月下何所有。一树紫桐花。   桐花半落时。复道正相思。殷勤书背后。兼寄桐花诗。桐花诗八韵。思绪一何深。   以我今朝意。忆君此夜心。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珍重八十字。字字化为金。   原选者评。一意百折。往复缠绵。极平极曲。愈浅愈深。觉两人觌面对语。无此亲切也。杜甫于李白。居易于元微之。皆友谊中最笃者。故两集中赠答诗真挚乃尔。悲事不悲君。一句。   见从前之上章论救。不系于私情也。此是篇中眼目。旧唐书。本传。居易与河南元积相善。同年登制举。交情隆厚。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于上前面论积无罪。居易累疏切谏。不报。   秋江送客   秋鸿次第过。哀猿朝夕闻。是日孤舟客。此地亦离群。濛濛润衣雨。漠漠冒帆云。   不醉浔阳酒。烟波愁杀人。   溪中早春   南山雪未尽。阴岭留残白。西涧冰已消。春溜含新碧。东风来几日。蛰动萌草坼。   潜知阳和功。一日不虚掷。爱此天气暖。来拂溪边石。一坐欲忘归。暮禽声啧啧。   蓬蒿隔桑枣。隐映烟火夕。归来问夜餐。家人烹荠麦。   原选者评。通首写早春之景。一结。言外有情。悠然不尽。   渭村雨归   渭水寒渐落。离离蒲稗苗。闲旁沙边立。看人刈苇苕。近水风景冷。晴明犹寂寥。   复兹夕阴起。野思重萧条。萧条独归路。暮雨湿村桥。   原选者评。意致简远。极似韦应物。   寄微之三首   江州望通州。天涯与地末。有山万丈高。有江千里阔。间之以云雾。飞鸟不可越。   谁知千古险。为我二人设。通州君初到。郁郁愁如结。江州我方去。迢迢行未歇。   道路日乖隔。音信日断绝。因风欲寄语。地远声不彻。生当复相逢。死当从此别。   君游襄阳日。我在长安住。今君在通州。我过襄阳去。襄阳九里郭。楼雉连云树。   顾此稍依依。是君旧游处。苍茫蒹葭水。中有浔阳路。此去更相思。江西少亲故。   去国日已远。喜逢物似人。如何含此意。江上坐思君。有如河岳气。相合方氛氲。狂风吹中绝。两处成孤云。风回终有时。云合岂无因。努力各自爱。穷通我尔身。   原选者评。清空一气如话。三首直如一首。反覆读之。令人心恻恻。殊难为怀。似古乐府。   似苏。李。河梁。诗。似杜甫。梦李白。二章。要自成为香山之诗。惟其真也。诗文到真处。则千古流传。不可磨灭也。   孟夏思渭村旧居寄舍弟   啧啧雀引雏。稍稍笋成竹。时物感人情。忆我故乡曲。故园渭水上。十载事樵牧。   手种榆柳成。阴阴覆墙屋。兔隐豆苗肥。鸟鸣桑椹熟。前年当此时。与尔同游瞩。   诗书课弟侄。农圃资童仆。日暮麦登场。天晴蚕拆簇。弄泉南涧坐。待月东亭宿。   兴发饮数杯。闷来棋一局。一朝忽分散。万里仍羁束。井鲋思返泉。笼莺悔出谷。   九江地卑湿。四月天炎燠。苦雨初入梅。瘴云稍含毒。泥秧水畦稻。灰种畬田粟。   已讶殊岁时。仍嗟异风俗。闲登郡楼望。日落江山绿。归雁拂乡心。平湖断人目。   殊方我漂泊。旧居君幽独。何时同一瓢。饮水心亦足。   原选者评。村居之乐。写来神往。归雁平湖。风景亦自不恶。而烟波江上之愁。已尽此十字中。足抵一篇登楼赋。   南湖晚秋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   惨淡老容颜。零落秋怀抱。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早秋晚望兼呈韦侍御   九派绕孤城。城高生远思。人烟半在船。野水多于地。穿霞日脚直。驱雁风头利。   去国来几时。江上秋三至。夫君亦沦落。此地同飘寄。悯然向隅心。摧颓触笼翅。   且谋眼前计。莫问胸中事。浔阳酒甚浓。相劝时时醉。   司马宅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萧条司马宅。门巷无人过。唯对大江水。秋风朝夕波。   原选者评。濒江冷署。如在目前。   寄王质夫   忆始识君时。爱君世缘薄。我亦吏王畿。不为名利著。春寻仙游洞。秋上云居阁。   楼观水潺潺。龙潭花漠漠。吟诗石上坐。引酒泉边酌。因话出处心。心期老岩壑。   忽从风雨别。遂被簪缨缚。君作出山云。我为入笼鹤。笼深鹤残悴。山远云飘泊。   去处虽不同。同负平生约。今来各何在。老去随所托。我守巴南城。君佐征西幕。   年颜渐衰飒。生计仍萧索。方含去国愁。且羡从军乐。旧游疑是梦。往事思如昨。   相忆春又深。故山花正落。   原选者评。前后叙交情。中间忽作比体。格调颇近建安。一结有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