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醇 - 第 120 页/共 142 页
灯烬不挑重暗蕊。炉灰重拨尚余薰。清风欲发鸦翻树。缺月初升犬吠云。
闭眼此心新活计。随身孤影旧知闻。雷州别驾应危坐。跨海幽光与子分。
原选者评。凄寂之境。写得鸡犬皆仙。超然元著。
子由生日
上天不难知。好恶与我一。方其未定间。人力破阴骘。小忍待其定。报应真可必。
季氏生而仁。观过见其实。端如柳下惠。焉往不三黜。天有时而定。寿考未易毕。
儿孙七男子。次第皆逢吉。遥知设罗门。独掩悬罄室。回思十年事。无愧箧中笔。
但愿白发兄。年年作生日。
原选者评。语语朴挚。祝颂乃弟之体。故当由是。
以黄子木拄杖为子由生日之寿
灵寿扶孔光。菊潭饮伯始。虽云闲草木。岂乐蒙此耻。一时偶收用。千载相瘢疻。
海南无嘉植。野果名黄子。坚瘦多节目。天材任操倚。嗟我始剪裁。世用或缘此。
贵从老夫手。往配先生几。相从归故山。不愧仙人杞。
原选者评。从老夫手。配先生几。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此语老而益信。儋耳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
原选者评。山酋山卒雄姿。经挫折而不稍损抑。养浩然之气。于此见其心声。
苏辙曰。东坡居士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皏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是亦皆罢去。犹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冯景曰。唐书。吴武陵与孟简书云。雷砰电射天怒也。不能终朝。柳宗元之贬已十二年矣。圣人在上。安有毕世而怒人臣耶。公起句暗用其意。
新居
朝阳入北林。竹树散疏影。短篱寻丈间。寄我无穷境。旧居无一席。逐客犹遭屏。
结茅得兹地。翳翳村巷永。数朝风雨凉。畦菊发新颖。俯仰可卒岁。何必谋二顷。
原选者评。幸得一廛。萧条高寄。仁智所乐。不胜娱衷散赏。非夫澄怀观道。曷克有此。
轼答程全父推官书曰。初至僦官屋数椽。近复遭迫逐。不免买地结茅。仅免露处。而囊为一空。困厄之中。何所不有。置之不足道。聊为一笑而已。
施元之曰。东坡至儋耳。军使张中请馆于行衙。又别饰官舍。为安居计。朝廷命湖南提举。常平董必者。察访广西。遣使臣过海逐出之。中坐黜。死。雷州监司悉镌秩。遂买地筑室。
为屋五间。潮人王介石为客于儋。躬泥水之役。其劳甚于家隶。故诗有。逐客犹遭屏。句。
倦夜
倦枕厌长夜。小窗终未明。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衰鬓久已白。旅怀空自清。
荒园有络纬。虚织竟何成。
原选者评。虚廓寂寥。具臻妙境。
纵笔三首录一首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
原选者评。容斋五笔。曰。乐天诗云。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坡则曰。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采旧公案而机杼一新。前无古人。于是为至。
贫家净扫地
贫家净扫地。贫女好梳头。下士晚闻道。聊以拙自修。叩门有佳客。一饭相邀留。
舂炊勿草草。此客未易媮。慎勿用劳薪。感我如薰莸。德人抱衡石。铢黍安可廋。
原选者评。起二语瞥空而入。是诗家兴体。
庚辰岁人日作。时闻黄河已复北流。
老臣旧数论此。今斯言乃验二首录一首
老去仍栖隔海村。梦中时见作诗孙。天涯已惯逢人日。归路犹欣过鬼门。
三策已应思贾让。孤忠终未赦虞翻。典衣剩买河源米。屈指新作上元。
原选者评。方回曰。前辈论诗文。谓子美夔州后诗。东坡岭外文。老笔愈胜少作。而中年亦未若晚年也。此诗元符三年。东坡年六十五谪居儋耳所作。人日。鬼门。之对极工。
刘辰翁曰。梦中时见作诗孙。此句为仲虎发也。陆务观云。在蜀见苏山藏公墨迹。叠韵诗后题云。寄作诗孙符。符字仲虎。
施元之曰。神宗元丰四年。澶州言河决小吴埽。诏。东行河道已填淤。不可复。更不修闭。哲宗元祐三年。安焘等疏议回河东流。文忠烈。吕正愍从而和之。力主其议。子由在西掖言于吕正献曰。河决而北。先帝不能回。而诸公欲回之。是自谓过先帝也。正献曰。当与公筹之。然竟莫能夺。其役遂兴。议论纷然。至于累岁。公尝侍上读祖宗宝训。因及时事。曰。黄河势方北流。而强之使东。当局者恨之。老臣旧数论此。指此事也。
庚辰岁正月十二日。天门冬酒熟。予自漉之。
且漉且尝。遂以大醉二首录一首
自拨床头一瓮酒。幽人先已醉浓芬。天门冬熟新年喜。麴米春香并舍闻。
菜圃渐疏花漠漠。竹扉斜掩雨纷纷。拥裘睡觉知何处。吹面东风散缬文。
原选者评。花雨于醉中见之。别饶情趣。
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茶雨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原选者评。舒促离合。若风涌云飞。杨万里辈曲为疏解。似反失其趣旨。
。苕溪渔隐丛话。曰。此诗奇甚。道尽烹茶之要。且茶非活水则不能发其鲜馥。东坡深知此理矣。
杨万里曰。东坡煎茶诗云。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汲深清。第二句七字而具五意。
水清。一也。深处取清者。二也。石下之水。非有泥土。三也。石乃钓石。非寻常之石。四也。东坡自汲。非遣卒奴。五也。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其状水之清美极矣。分江。二字此尤难下。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此倒语也。尤为诗家妙法。即少陵。红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也。枯肠未易禁三碗。卧听山城长短更。又翻却卢仝公案。仝吃到七碗。坡不禁三碗。山城更漏无定。长短。二字。有无穷之味。
予来儋耳。得吠狗曰乌觜。甚猛而驯。随予迁合浦。
过澄迈。泅而济。路人皆惊。戏为作此诗
乌啄本海獒。幸我为之主。食余已瓠肥。终不忧鼎俎。昼驯识宾客。夜悍为门户。
知我当北还。掉尾喜欲舞。跳踉趁童仆。吐舌喘汗雨。长桥不肯蹑。径渡清深浦。
拍浮似鹅鸭。登岸剧九虎虎。盗肉亦小疵。鞭箠当贳汝。再拜谢厚恩。天不遣言语。
何当寄家书。黄耳定乃祖。
原选者评。一时戏笔。摹绘人情。至。盗肉亦小疵。鞭箠当贳汝。一句。其寓意者深矣。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
倦客愁闻归路遥。眼明飞阁俯长桥。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
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魂。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原选者评。羁望深情。含蕴无际。
。苕溪渔隐丛话。曰。通潮阁。诗云。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伏波将军庙碑。有云。南望连山。若有若无。杳杳一发耳。其语倔奇。两用之。盖得意也。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原选者评。高阔空明。非实身有仙骨。莫能有其只字。
方回曰。绍圣四年丁丑。东坡在惠州。年六十二矣。五月再谪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即儋耳也。以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七月十三日至儋州。或谓尾句太过。无省愆之意。殊不然也。章子厚蔡卞欲杀之。而处之怡然。当此老境。无怨无怒。以为兹游奇绝。真了生死轻得丧。天人也。次韵王郁林
晚涂流落不堪言。海上春泥手自翻。汉使节空余皓首。故侯瓜在有颓垣。
平生多难非天意。此去残年尽主恩。误辱使君相抆拭。宁闻老鹤更乘轩。
原选者评。忠厚悱恻。大雅遗音。
藤州江下夜起对月。赠邵道士
江月照我心。江水洗我肝。端如径寸珠。堕此白玉盘。我心本如此。月满江不湍。
起舞者谁欤。莫作三人看。峤南瘴毒地。有此江月寒。乃知天壤间。何人不清安。
床头有白酒。盎若白露氵专。独醉还独醒。夜气清漫漫。仍呼邵道士。取琴月下弹。
相将乘一叶。夜下苍梧滩。
原选者评。舒元舆。序白。一篇只办形容。拟议犹是日下孤灯伎俩。此诗乃能证出妙明心。
直是照天照地。
广倅萧大夫借前韵见赠。复和答之二首录一首
生还粗胜虞。蚤退不如疏。垂死初闻道。平生误信书。风涛惊夜半。疾病送灾余。
赖有萧夫子。忧怀得少摅。
原选者评。轼诗好用古人姓押韵。前人有讥之者。若此诗。起二句亦是习气未除。而格韵则高。坚于晚节矣。
次韵韶倅李通直二首录一首
一篇。泷吏。可书绅。莫向。长沮。更问津。老去常忧伴新鬼。归来且喜是陈人。
曾陪令尹苍髯古。又见郎君白发新。回首天涯一惆怅。郤登梅岭望枫宸。
李伯时画其弟亮功旧隐宅图
乐天早退今安有。摩诘长闲古亦无。五亩自栽池上竹。十年空看辋川图。
近闻陶令开三径。应许扬雄寄一区。晚岁与君同活计。如云鹅鸭散平湖。
原选者评。池上。承乐天句。辋川。承摩诘句。陶令比李。扬雄自喻。一意直下。舒展自如。斯为律诗神境。
赠岭上老人
鹤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亲栽。问翁大庾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回。
原选者评。高朗。得青莲之一体。
。娱书堂诗话。曰。东坡还至庾岭上。少憩村店。有一老翁出。问从者曰。官为谁。曰。苏尚书。曰。是苏子瞻欤。曰。是。乃前揖坡。曰。我闻人害公者百端。今日北归。是天祐善人也。东坡笑而谢之。因题此诗於壁。
予昔过岭而南。题诗龙泉钟上。今复过而北。次前韵
秋风卷黄落。朝雨洗绿净。人贪归路好。节近中原正。下岭独徐行。艰险未敢忘。
遥知叔孙子。已致鲁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