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宫词 - 第 29 页/共 64 页
《唐书》载,开元二年。置内教坊于蓬莱宫侧。有音律第一曹,第二曹博士。
【宫词】月照觚棱夜色清,飘飘云外笛飞声。隔墙偷得新翻曲,恰被宫中识姓名。
【简释】《无稹连昌宫词》载,“李謩擪笛傍宫墙,偷得新翻数般曲”。明皇尝于上阳宫,夜按新翻一曲。明夕正月十五日,潜游灯下,忽闻酒楼上有笛奏前夕新曲,密捕笛者,诘验之。自云:“其夕于天津桥上玩月,闻宫中度曲,遂于桥柱上插谱记之。臣即长安少年善笛者李謩也!”明皇异而遣之。
【宫词】钟鼓楼前瑞霭环,大同宝殿十三间。云烟满壁吴生画,尽是嘉陵江上山。
【简释】《长安志》载,太和三年,修大同殿十三间。殿前左右有钟鼓楼。
《唐画记》载,元宗天宝中,忽思蜀中嘉陵江山水,遂假吴生,驿递令往写。及回日,帝问其状。奏云:“臣无粉本,并记于心。”帝遣于大同殿图之。嘉陵江三百里山水,一日而毕。时有李将军(思训),擅山水,亦画大同殿壁,数月方毕。元宗曰:“李思训数月之工,吴道元一日之迹,皆极其妙也!”
【宫词】雨过华清树影凉,风来前殿玉龟香。至尊浴罢金舆出,嫔御分寻十六汤。
【简释】《续画史》载,宋徽宗临张萱《宫骑图》,其侍从有挈金驼者,盖唐时宫人以金驼贮酒、玉龟藏香。
《开天遗事》载,华清宫中,除供奉两汤外,更置长汤十六所,嫔御之属浴焉。
【宫词】贺老琵琶听不明,围棋深院子叮叮。君王欲负妃先觉,抱取康猧上石枰。
【简释】《开天遗事》载,明皇与亲王棋,令贺怀智奏琵琶,妃子立于棋前观之。上欲输次,妃子将康国猧子放之,令于局上乱其输蠃。上甚悦焉。
【宫词】花外凭肩倚画栏,鸂■〈氵束鳥〉鸳鸯恰回看。乳柑果似知人意,也向枝头结合欢。
【简释】《开天遗事》载,明皇与贵妃幸华清宫,因宿酒初醒,凭妃子肩头,同看木芍药。上亲折一枝,递与妃子嗅。曰:“不唯萱草忘忧,此花亦能醒酒!”(又)载,游兴庆池,宫妃争看雌雄鸂■〈氵束鳥〉戏水中,帝时拥贵妃谓宫嫔曰:“水中鸂■〈氵束鳥〉,争如被底鸳鸯!”
《杨妃外传》载,江陵进乳柑种,上种于蓬莱宫,结一合欢实。上与妃子持玩曰:“此果似知人意!”
【宫词】解语花来蝶幸荒,画披空理旧衣裳。神妆正得君王冠,偷向帘前唤雁娘。
【简释】《开天遗事》载,千叶白莲盛开,帝指妃谓左右曰:“何如此解语花!”(又)载,明皇每至春时,使嫔御争插艳花,帝亲促粉蝶放之,随蝶所止而幸之。后因贵妃专庞,遂不复作此戏。
《中华古今注》载,女人披帛,古无其制。开元中,诏令二十七世妇及宝林御女、良人等寻常宴参侍,令披画披帛。
《采兰杂志》载,雁娘膏神、天轶黛神、子占粉神、与赘脂神、妙好首饰神、厌多衣服神。杨妃妆束时,每件呼之,谓之“神妆”。
【宫词】双凤琵琶拨绿丝,朝来帝子献仙师。阿蛮奏伎偏承宠,宣命红桃赐臂支。
【简释】《杨妃外传》载,妃子琵琶,罗沙檀有金缕红纹蹙成。双凤弦,乃未诃弥罗国所贡绿冰蚕丝。诸王郡主,妃之姊妹皆师妃,为琵琶第子。广有献遗。妃子谓谢阿蛮曰:“尔贫无可献师长,待我与尔!”乃命侍儿红桃娘,取红粟玉臂支,赐阿蛮。
【宫词】万几偷暇捉迷藏,锦帕蒙头绕曲廊。侧步回身夸便捷,手挥红汗渍香囊。
【简释】《致虚阁杂俎》载,元宗与玉环,恒于月下以锦帕裹目,互相捉戏。一夕,玉环于袿服,袖多结流苏香囊。上屡捉屡失。玉环故以香囊惹之,上得香囊无数,谓之“捉迷藏”。
《开天遗事》载,贵妃夏月,常衣轻绡,使待儿交扇鼓风,犹不解其热。每有汗出,红腻而多香,拭于巾帕,色如桃红。
【宫词】凤毛衣袂灿朝霞,障隔金鸡笑语哗。腹内赤心何处辨,效忠首进助情花。
【简释】《林下诗谈》载,凤毛金者,凤凰颈下有毛若绶,光明与金无二,而细软如丝,遇春必落,山下人取织为锦,名“凤毛金”。明皇时,国人奉贡,宫中多以饰衣。唯贵妃所赐最多,裁以为帐,灿若白日。
《开天遗事》载,明皇每宴,使安禄山坐于御侧,以金鸡障隔之。(又)载,安禄山进助情花香百粒,每当寝,含香一粒筋力不倦。上秘之曰:“此亦汉之慎胶也!”
《安禄山事迹》载,上尝指其腹曰:“此中何有其大?”禄山对曰:“只有赤心耳!”
【宫词】旗帜翻翻两队齐,霞披锦被荡东西。宫中自结风流阵,不问渔阳御鼓鼙。
【简释】《开天遗事》载,明皇每至酒酣,令妃子统宫妓百余人,上统小中贵,亦百余人,排两阵于掖庭中,自为“风流阵”。以霞披锦被为旗帜,攻击相斗,输者罚之。
【宫词】夹城五队绮罗香,坠舄遗钿满路旁。虢国蛾眉偏淡扫,紫骢骑上合欢堂。
【简释】《新唐书·贵妃杨氏传》载,帝幸华清宫,五宅车骑皆从,家别一队,队一色,俄五家队合,烂若万花,川谷成锦绣。国忠导以剑南旌节,遗钿坠舄,瑟瑟玑琲,狼藉于道,香闻数十里。
《明皇杂录》载,虢国夫人每入禁中,常乘紫骢马。
《郑嵎津阳门诗》云:“八姨新起合欢堂。”
《杜甫诗》云:“淡扫蛾眉朝至尊。”均言虢国夫人状。
【宫词】含元新曲按凌波,秦国夫人坐听歌。三百万钱供一局,缠头偏让阿姨多。
【简释】《杨妃外传》载,上制凌波曲,按于含元殿。宁王吹玉笛,上羯鼓,贵妃琵琶,马仙期方响,李龟年觱篥,张野狐箜篌,贺怀智扣板,秦国夫人端坐观之。上戏曰:“阿瞒,乐籍今日幸得供奉夫人,请以缠头。”夫人曰:“岂有大唐天子阿姨无钱用耶?出三百万为一局。”
【宫词】一斛珍珠赐却回,君王不见斗茶来。笛声犹作惊鸿舞,落尽楼东几树梅。
【简释】《梅妃传》载,梅妃姓江名采苹。性喜梅,所居栏槛悉植数株。上榜曰“梅亭”。以其所好,戏名曰“梅妃”。后上与妃斗茶,顾诸王戏曰:“此梅精也!赐白玉笛,作惊鸿舞,一座光辉。斗茶今又胜我矣!”会太真入侍,迁于上阳宫。妃以千金寿高力士,求词人拟司马相如为《长门赋》,欲邀上意。力士方奉太真,且畏其势,报曰:“无人解赋。”妃乃自作《楼东赋》。恰岭表使归。妃问左右:“何处驿使来,非梅使也!”对曰:“庶邦贡杨妃果实使。”妃悲咽泣下。上在花萼楼命封珍珠一斛,密赐妃。妃不受,以诗付使者曰:“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上览诗,怅然不乐。令乐府以新声度之,号《一斛珠》。
【宫词】上阳宫里夜沉沉,腊去春回思不禁。耒岁休祥私自祝,戏将盏水泻黄金。
【简释】《梅妃传》载,妃迁于上阳宫。《琅嬛记》载,除夕,梅妃与宫人戏熔黄金,散泻水中,视巧拙,以卜来年否泰。梅妃一泻得金凤二支。
【宫词】料峭寒风透绮疏,砚池冰结玉蟾蜍。宫嫔领敕呵牙管,递付词臣草诏书。
【简释】《开天遗事》载,李白便殿草诏时,天寒笔冻,帝敕宫嫔十人,各持牙管呵之,令白递取书字。
【宫词】玉骢蹀躞拂三花,宫女扬鞭胡帽斜。主宴宣呼花鸟使,搊弹小队竞筝琶。
【简释】《名画要录》载,开元天宝间,多爱三花饰马。三花者,剪鬉为之瓣。白乐天诗曰:“舞衣裁四叶,马鬣剪三花”是也。
《古今注》载,开元初,宫人马上著胡帽,靓妆露面。
《天中记》载,天宝中,选六宫风流艳态者,名“花鸟使”,主宴。
《教坊记》载,平人女以容色选入内者,教习琵琶、三弦、箜篌、筝等,谓“搊弹家。”
【宫词】国色天香拟正当,胜人岂只在霓裳。何来佛氏衔花鹿,消受君王一尺黄。
【简释】《龙城异人录》载,明皇问陈正己,牡丹诗谁为称首?对曰:“李正封诗云:‘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因谓妃曰:“妆镜台前饮一紫金盏,则正封之诗见矣!”
《杨妃外传》载,上在便殿,览汉成帝内传,时妃子后至,上笑曰:“飞燕身轻,欲不胜风。帝为制避风台,恐其四肢不禁也!尔则任吹多少?”盖妃微有肌,故上有此戏。妃曰:“霓裳羽衣一曲,可拼千古。”
《青琐高议》载,宫中贡一尺黄。帝未及赏,为鹿所衔。佞人奏曰:“释氏有鹿衔花,以献金仙。”后应禄山事。
【宫词】两院歌喉内伎殊,舞台分队上红珠。筵前最怕黄旛绰,当面高呼屈突姑。
【简释】《教坊记》载,戏日,内伎出舞,垂手罗、回波乐、兰陵王、春鹦半、社渠、借席、鸟夜啼之属,谓之“软舞”。阿辽柘枝、黄獐拂林、大渭州达摩之属,谓之“健舞”。凡楼下两院进杂妇女,上必召内人姊妹入内,赐食。于是,纳妓与两院歌人,更代上舞台唱歌。内妓歌则“黄旛绰”赞扬之。两院人歌则“旛绰”辄訾诟之。有肥大年长者,即呼为“屈突干阿姑”。貌稍胡者,即云“康大宾阿妹”。遂类名之,标弄百端。
【宫词】乐进清平曲调和,沉香亭北听新歌。倚妆飞燕休相拟,旁有谗人怨鞾脱。
【简释】《杨妃外传》载,开元禁中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会花方繁开,诏选梨园子弟中尤者。李龟年以歌,擅一时之名。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命。”龟年持金花笺,宣翰林学士李白,立进“清平乐”词三篇。白援笔赋之。上命梨园略约词调,抚丝竹,促黾年以歌。妃持玻璃七宝杯,酌西凉葡萄酒,笑领歌意甚厚,饮罢敛绣巾,再拜。上自是顾李翰林(白)异于他学士。会力士以脱靴为耻,异日妃重吟前词。力士戏曰:“始谓妃子怨白,深入骨髓。何翻拳拳如是耶?”妃子惊曰:“何学士能辱人如斯?”力士曰:“以飞燕指妃子贱之甚矣!”妃然之。上尝三欲命李白官,卒为宫人所捍乃止。
【宫词】勤政楼前妓乐张,应声谁咏戴竿娘。贵妃膝上施巾栉,万目争看傅粉郎。
【简释】《明皇杂录》载,元宗御勤政楼,大张乐。罗列百妓。时教坊有王大娘者,喜戴百尺竿,竿上施木山,状瀛州方丈。令小儿持绛节出入其间,歌舞不辍。时刘晏以神童为秘书正字,年方十岁。元宗召于楼中帘下,贵妃置于膝上,为施粉黛,与之中栉。令咏“王大娘戴竿”。晏应声曰:“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为神,谁得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著人。”元帝与贵妃,及诸嫔御欢乐。移时,声闻于外,因命牙笏及黄文袍,以赐之。
【宫词】铁钜金毫养气雄,鸡坊也自有神童。小儿五百随銮驾,斗起胡尘入禁宫。
【简释】《东城老父传》载,老父,姓贾名昌,长安宣阳里人。元帝在藩邸时,乐民间清明节,斗鸡戏。及即位,治鸡坊于两宫间,索长安雄鸡金毫、铁钜、高冠、昂尾千数,养于鸡坊。选六军小儿五百人,使训扰教饲。帝出游,见昌弄木鸡于云龙门道旁,召人为鸡坊小儿。诏试殿庭,即日为五百小儿长,甚爱幸之。开元十三年,笼鸡三百从封东岳。十四年三月,衣斗鸡服,会元帝于温泉。当时天下号为“神鸡童”。上生于乙酉,鸡晨使人朝服斗鸡,兆乱于太平矣!
【宫词】神语频传阿马婆,东封才罢又西过。金桥图里窥天表,羽卫中间拥白骡。
【简释】《开天传言记》载,元宗东封,次华阴,见岳神数里迎谒,帝问左右,左右未见。独老巫阿马婆奏云:“在路左,朱鬒紫衣,迎侯陛下。”帝顾笑之,乃勒阿马婆敕神先归。帝至庙,见神厚鞬俯伏殿庭东南大柏之下,又召阿马婆问之,对如帝所见。帝加礼敬,命阿马婆致意而旋。寻诏先诸岳,封为“金天王”。(又)载,元帝封泰山,回车驾次上党,及过金桥,御路萦转。上见数千里间,旗纛鲜洁,羽卫齐整。上召吴道元、韦无忝、陈闳,令同制《金桥图》,及圣容与上所乘“照夜白马”。陈闳主之。(又)载,元宗将登泰山,益州进白骡至,上亲乘之。柔习安便,不知登降之劳也。
【宫词】兴庆宫中五十秋,玉环奏罢泪纷流。池龙最是通灵物,先去嘉陵侯御舟。
【简释】《次柳氏旧闻》载,兴庆宫,上潜龙之地。时天下无事,号“太平”者,垂五十年。及羯胡犯阙,上欲迁幸,复登楼置酒,回顾无人,乃命奏玉环。玉环者,睿宗所御琵琶也。上潸然泪出。(又)载,天宝中,兴庆池上,小龙尝出游宫垣南沟水中。及銮舆西幸,先一夕皆见龙乘云雨,自池中往西而去。上至嘉陵江,将乘舟,有龙翼舟而进,上泫然流涕,顾谓左右曰:“此吾兴庆池中龙也!”命以酒沃酹之。于是,龙振甲登天。
【宫词】八尺虹蜺画丽姝,马嵬人去故宫芜。艰难蜀道归来日,添得蛾眉十样图。
【简释】《杨妃外传》载,屏风名“虹蜺”,刻前代美人,乃隋文帝所造。
《妆楼记》载,明皇幸蜀,令画工作十眉图。横云、斜月……皆其名。
【宫词】水调歌残战鼓催,颇梨碑暗长莓苔。象床尚展珍珠被,不见当年罨飒来。
【简释】《郑嵎津阳门诗注》载,上止华清宫,罨飒公主,尝为上晨召,听按“新水调”。主爱起晚,遽遗珍珠被而出。及寇至,仓荒随驾出宫,及上归,再入此宫,罨飒之被宛然,而尘积矣!上犹感焉。(又)载,温泉堂碑,其石台彻见人形影,宫中号为“颇梨碑。”
【宫词】一曲淋铃欲断肠,月明两内衣偏长。牛女誓在蓬山渺,枉折金钗谢上皇。
【简释】《杨妃外传》载,上于栈道雨中,闻铃声隔山相应,上悼念贵妃,因采其声为《雨淋铃曲》,以寄恨焉。(又)载,避暑骊山宫,牛女相见之夕,上凭肩而望,因仰天感牛女事,密相盟心愿,世世为夫妻。(又)载,道士杨通幽自云:“有李少君之术,绝大海、跨蓬壶,见有洞户,署曰‘玉环太贞院’,碧衣延入,玉妃问上皇安否?取金钗钿合拆其半,授使者曰‘为我谢太上皇!’”
《纲目》载,上元二年,迁太上皇于西内,肃宗畏张后,不敢朝西内。
【宫词】灵武归来未罢兵,长安消息隔江城。一杯鸱脑君王醉,内殿唯闻打子声。
【简释】《酉阳杂俎》载,肃宗张皇后专权,每进酒,常置鸱脑酒,令人久醉健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