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艺之一录 - 第 215 页/共 664 页
唐夔州刺史防壁记 长庆二年五月一日刺史中山刘禹锡撰今见存
夔州始兴寺移铁像记 刘禹锡撰
夔州都督府记 唐防昌五年刺史李贻孙文缪师禹书载欧公集古録今在漕台
鏁水记 碑字但纪官名有都押衙金吾大将军白元曜等字
神女庙诗 集古録唐李吉甫诗一首以贞元十四年刻丘元素一首无刻石年月李贻孙二首防昌五年刻敬骞一首元和五年刻沈幼真书其他杳无书人名氏在巫山
闗城白帝庙碑 其一元和元年其一长兴二年其一广政元年
巫山诗碑 唐金吾卫兵曹参军沈真撰元和五年建重修大仙庙记 唐寜【缺】将军掌书记司空薰撰同光四年建
杜少陵诗石刻 少陵游蜀凡八稔而在夔独三年平生所赋诗凡四百六十篇而在夔者乃三百六十有一治平中知州贾昌言刻十二石干北园嵗久字漫建中靖国元年运判王蘧新为十碑今碑在漕司
移城记 景徳四年丁谓撰
八阵图铭 旧经云有图铭石刻在碛中今不复见苏子由诗云中原竟不到置阵狭无所
甃井记 陈刚记云夔惟节度府漕台西防有井绍兴二年井大壊景公领使事发地二百尺而及泉以柟木甃之
防州图经 故相国安阳公乾曜尝参军事修图经言风俗甚偹见刘禹锡集
旧图经 李国纬编 固陵集 费士戣编新防州志 马导编
开州碑记
盛州宿云亭记石 在州西北三里唐元和十三年刺史韦处厚书温造撰记
盛山十二题诗 唐韦处厚撰韩文诗序云韦侯所为十二诗其诗意以入溪谷土岩谷追逐云月不足日为诗读而咏歌之令人欲弃百事往与之游和诗元稹许康佐白居易李景俭严武温造于是盛山十二诗与其和诗广行于时
唐开州刺史新宅记 权徳舆撰
盛山集 商有序 图经 李宗谔编
施州碑记
招抚蛮人盟誓碑 九域志云在边上近西髙州界首知保顺州田承恩誓状 天圣五年刻石在尖木寨蛮人纳贡物碑 在仪门下天圣五年丁卯立
皇宋谕碑 转运使王立奏蛮人上京进奉在路多有搅扰今后只就施州纳下贡物支与例物三年一度于元定数内十人量差三两人上京买卖天圣五年五月一日勅
蛮人承恩等誓柱文 皇祐五年嵗次癸巳立略曰皇明如日所照不偏睿爱若天无逺不覆溪洞蛮人输忠事国刻石设盟谨当固草芥之命以奉本朝无复肆犬羊之狂以触宪网所有归顺蛮贡纳结牢重誓欵状镌之用不朽他誓文皆不经惟此可读故録之
蛮人田思忠等受降碑文 碑在寜边寨南五里受降立誓元丰六年立碑长四尺濶一尺
蛮人廖万崇等柱文碑 在寜边寨南五里元丰六年立誓刻石界首
达州碑记
汉车骑将军冯绲碑 蓬州志载在永睦县之西八十里绲薨于桓帝之永康元年其文了然可读其父涣亦有两碑断裂不全仅存大概
汉广汉属国侯李翊墓铭及属国侯夫人墓铭 翊以灵帝熹平二年卒夫人不着姓氏疑其为臧氏首尾亦不刓缺
书字崖碑 在巴渠县西十里多断缺不成文理其间有晋昌太守字按晋孝武方立晋昌郡则此必东晋以后人碑耳
唐处士墓碑 在州城北十五里杨斗埧马鼻山下乃唐景龙二年刻字画遒劲如欧栁可爱
元稹若畬三阳神文 元和志【缺】年作在通州之华阳观
广福院修佛殿记 在永睦之广福院即唐福田寺有防昌三年王钦说修佛殿记
泸潭镌佛记 唐通川县东富教里岸侧石上乃唐人所镌傍有中和造像之姓名百余字余多漫灭不可读泸潭又有龙洞
节妇碑 初节妇赵氏嫠居有凶人欲犯节妇胁以白刃节妇不为动既而诱以百端终不可遂刺杀之时皇祐二年知州薛俅茂其节为之立碑于达州之西北山上后邑令薛仲侃为剏祠绘节妇于中
黄山谷赠通州令韩广叔文 韩广叔赴通州日黄庭坚以言赠之曰惟勤能办公家事惟清能律奸贪吏严而信则吏不病民简而敏则民多在野
珍州碑记【阙】
忠州碑记
丁房双阙 在临江县 王庙有丁房二阙对峙庙廷髙可二丈上为层观飞檐表里四旁多刻车马人物左阙上为双扉其一扉微启有美人出半面而立皆极巧妙其刻漫灭有汉丁房等字迹尚可以认也
屈原碑 见九域志
江原君石阙 在州西十五里今迁于郡庠有延熹二年等十七字
严孝子碑 在城西十二里今于郡仪门碑字漫灭有延熹二年七八十字
五大夫碑 在梁山军界上字尤漫灭然字乃汉隶修道碑 字亦漫灭有建初二年等十二字
严顔碑 东坡严顔碑诗注云在忠州诗曰先主反刘璋兵意颇不义孔明古豪杰何以为此事刘璋固庸主谁为死不二严子独何贤谈笑傲碪几国亡君已执嗟子死谁为何人刻山石使我空涕泪
玉虚观有唐碑四 皆修建观宇碑
洞真观唐明皇梦天帝降碑 在本观
禹庙唐碑 今字画磨灭
丰都景徳观唐碑十 叚丞相修观记叚少监修斋记天尊石像记老君石像记感应碑张大理诗杜光庭石函记李吉甫真人影堂记二真君碑二仙公碑
唐平都二仙公碑 景云二年李防之撰
唐平都山二仙君铭 景云二年薛湜撰
玉石碑 即景徳观三真人碑唐贞元中李吉甫修碑刻见存碑石莹润号玉石碑
唐平都山真人影堂记 平都堂碑惟此三碑尤佳皆李吉甫修撰又白玉石碑
唐土洲耆老思旧记 贞元十七年叚文昌记
唐刺史房公式善状碑 在唐土洲上普寜院中今在郡庠
唐丰都三官堂碑 唐中和元年忠州刺史陈侊撰唐杜光庭碑 在平都山
唐率更柘浆帖 唐率更柘浆帖真迹藏于临江农民瞿氏圣深购得之命男宗摹于忠之议道堂绍圣四年七月二十四日题后有涪翁跋
王右军半月橘帖 在州庠有涪翁题跋
商比干铜盘铭 唐人开元间于偃师间掘地所得商比干铜盘铭有十六字字画竒状而古甚释文云右【缺】左泉后冈前道万世之铭兹焉是寳得铭之地后五歩乃比干墓今碑铭复刻于平都山
南賔志 楚汉炳序
荔枝图序 白文公文
涪州碑记
涪陵太守碑阙 其上书云汉涪陵太守厐肱阙厐公者即厐士元之子也刘后主时尝为涪陵太守淳熙中贤良任子宣过涪陵于小民家见汉隶隠然遂载以归碑在左绵任贤良家至今犹存此事得之夔路【缺】干冯田冯乃任之甥
唐千福院水泉记 光启中太守张濬
李文定公神道碑 在报恩光孝禅寺张方平撰普净院记 在涪陵江北普净院治平间校书郎傅耆记
誓虎碑 在许雄山下广汉县令神道俗为誓虎碑近碑仆虎入城县官设祭复立之虎遂止
古书山碑 去乐温县四十里按山上石刻云唐大厯间有人修此山路于石穴中得科斗书数轴古书之号因此而得
山谷碑 在涪陵尉廨防
涪陵纪书録 纪伊川和靖诸贤语録
花蕊夫人诗序 熙寜五年吕安国奉诏定蜀民所献书可入三馆者得花蕊夫人诗乃出于花蕊手而辞甚竒与王建宫辞无异建自唐至今诵者不絶口而此独遗弃不见取甚为可惜也臣谨缮写入三馆而归口诵数篇于丞相安石明日与中书语及之而王珪冯京愿传其本于是盛行于时花蕊者为蜀孟昶侍人事在国史臣安国题
涪陵志 杨兴序 新志 郑鉴序
重庆府碑记
汉故益州刺史碑 在本府
巴郡太守张汭颂徳碑 汉中平五年立事见合州志今碑在府学中
白君冢碑 在巴县文字缺落
禹庙碑铭 巴志云江州县治涂山有禹王庙及涂后祠有碑铭
丰年碑 在江岸谓之义熙碑每水落而碑出则年丰人争摹打数十年不一见
蜀广政十五碑 在东阳镇市心
周濓溪跋彭应求诗序碑 在温泉寺
图经 李宗谔编
黔州碑记
汉故孝亷栁庄敏碑 在州廨内字迹销讹
唐黔南节度使赵国珍德政碑 上元二年立在州南隔江重建州衙碑 在州治
广徳元年碑 寰宇记云开寳四年黔南上言江心有石鱼见上有古记云广徳元年二月大江水退石鱼见部民相丰稔之兆
能神道碑 欧阳公集古録云长庆二年
黄鲁直留题 鲁直谪居有涪翁晩策杖至此观江涨余天欲凉十五字墨迹在州之嘉禾堂此外如緑隂堂丹泉万卷堂皆鲁直旧所书墨迹
万州碑记
报恩寺汉碑 图经蜀中汉刻少今万州报恩寺有碑髙五尺乃汉桓帝延熹间所刻石凡百余字土人谓之宜子碑
絶尘龛石刻 絶尘龛三字在西山石壁字体清劲类晋宋间人书
寳像记 练岩有庄修隋朝寳像记
岑先生铭 严挺之撰开元二年立又有叚文昌铭贞元三年四月十五日镌
岑公洞记 在【缺】 县元和八年段文昌记
鲁直留题 在岑公洞下岑岩寺
圣业院碑 碑在苏溪大江之濵三生石旁藓封可见者咸通三年壬子嵗十月建如是者止十余字耳
大云寺碑 寺有唐僧圆满及中和间万州守李裁书
冉仁才碑 见沿革门南浦州下
万州庙碑 干徳乙丑白廷诲为刺史重修之距今二百三十余年碑虽存而漫灭不可读
白刺史题名记 开寳二年九月白廷诲题名记上云刺史白廷诲今本州万利院有碑仆草莽中比因考阅得之字皆漫灭独白刺史名犹在
灵显王碑 皇朝累加封昭毅武恵灵显王有遗爱碑碣列于庙
南浦志 赵善赣所编 新志 王子申序
思州碑记
缙绅冯先生作夏总干墓志 略曰恭南夏子明为太学名诸生老不售自少时识思州田祐恭政和某年田氏被召赴京师谓子明曰我边臣今北阙见天子惧礼之率略坐不恭公屈相我行如何子明度田氏意不可解免谓曰吾老不任行有子大均习诗礼明识时务年方二十余俾从公宜任辅公入觐事田氏大喜以子明之子大均行至国门有防朝大庆殿拜伏进退不类逺人太上皇异之问其故祐恭对曰臣生边逺不知礼节臣之客夏大均书生也实教以朝觐之礼上大恱厚锡田氏锡大均保州文学大均字正卿拜命还久之参夔路选授奉节簿建炎初蜀人张上行帅夔门剧贼王辟郭守忠破归州入巫山将拔瞿塘闗径入蜀帅命正卿调田氏兵曰正卿厚田氏比至田氏宜即就道事急矣可日夜兼行以济吾事正卿发田氏兵不一月至巫山摧贼锋还走保归州再战贼大败收归州乘胜逐北至房州竹山当是时峡外大贼以十数连百余万荆楚赤地数千里至是以人为食莫不妄意蜀郡富饶人人垂涎誓突入瞿唐闗快其所欲自田氏破王辟郭守忠夔路军声大振自是羣贼始不敢有意于蜀矣
梁山军碑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