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艺之一录 - 第 216 页/共 664 页

凉山吕保藏汉篆 凉山保有吕保藏在絶崖半腹有一穴人迹所不到汉末赤眉之乱有吕保藏资巨万赍金縁木而上凿崖以居尽伐崖下木冦不能近后举家终焉绍熙中有樵夫得一券于崖侧非铜非鐡其声铿然上有古篆云西汉之末赤眉邂逅黄金千两坑埋而走羔豚十祭其财自阜今藏所犹存焉   浮兰碑 通川志记梁山军忠州两界旧有汉刻石着白虎夷王姓名今其上刻汉时官属及白虎夷王及时民等姓名尚有可考但字多磨灭   梁山驿唐碑 题云令长新戒之记乃明皇御制梁山令尹茂先得此诫于万州守河东裴公而刻之乃大中十年也嘉定丁卯郡守李锡移其碑于军治其词云我求长令保乂下民民之不安必有所因侵渔浸广赋役不均使之离散莫保其身徴诸善理寄尔良臣与之革故政在维新调风变俗背伪归真教化为先恵防于贫无小无大以躬以亲青旌劝农孰不攸遵曷云被之我泽如春   旧梁山驿碑 驿在军之东四十里耆旧相传李唐时有白虎蛟龙为民害民至迁居以避之韩昌黎尝按部经行二害乃去作碑识之今名其地为碑防碑犹存于溪侧其文漫灭不可复识矣   飞练亭碑 多唐人碑刻   图经 教授黄震仲编   南平军碑记   西心坎崖上隶书 西心坎崖上有隶书云本初三年三月二十六日共二十余字多缺不可读在溱溪塞路去军约七十余里本初后汉质帝年号   吹角埧古磨崖 吹角埧有古磨崖风雨朘剥苔藓侵蚀惟识其一二曰建安其他不可辨在溱州堡去军四十余里建安汉献帝年号也   姜维碑 在吹角埧其始有一穴开内有碑相以姜维碑今已磨灭   南州石像颂 南镇下三里崖上有石佛像近嵗有碑出于下云南州城门前石岸石像颂司法参军员外置同正许序撰像乃【缺】 十八年十二月丙戌中大夫使持节南州诸军事南州刺史上柱国晋昌唐虞景所造卢舍那像   白鹤寺钟碑 钟记字虽磨灭尚余一二可识曰白鹤寺钟碑处士彭城刘欣   刘孝标墓铭 晏殊撰   南平志 郡守赵彦迈序   大寜监碑记   丁晋公谓夔州移城记 景徳三年记太祖皇帝出师平蜀由剑巫峡分兵以入而滟滪激射峻恶楼船战舰难进退易步骑自襄州西山裹粮兼行村麓无际涧壑相接不知道路之所从得蜀民诣王师献画由大寜路直取夔州平蜀之师实取道于此也   云安军碑记   周灵王符碑 在栖霞宫其文之末有周灵王三字汉处士金广延母子碑 初无文字但有人物   唐云外尊师碑 在云升宫唐杜光庭文见九域志今名栖霞宫   人物碑 所勒皆车马人物或云古者修车马备器械之图也   兴元府碑记   张骞墓碑 墓在城固县西二十三里有碑文字磨灭不可辨   李固墓碑 墓在城固县西三十里唐韦臯撰碑检玉观碑 在西县一里本津口化按旧志【缺】   于此上升仙有唐防昌中镌石题记   重修安逺城碑 在西县城内中间门东   汉司隶校尉杨君颂 集古録隶书不著书撰人名氏文为韵语碑在兴元   汉公昉碑 集古録隶书不著书撰人名氏及年月在兴元   唐公碑 在城固县北三十里唐公庙前碑文缺落其略云唐公城固人也有仙人与公药妻子犬畜倐然与之俱去余皆不可识   诸葛武侯行庙碑 在县西唐贞观十一年置   永平间石门记 洋州志云在今兴元褒县石门有记云髙祖受命兴自汉中道由子午出殽入秦   梁萧懿墓碑 剑南诗稿云兴元姚节度园以【缺】碑为石笋文犹可识葢梁萧懿墓碑也简文为太子时撰书法遒劲可爱   褒城驿记 唐孙樵撰在双林驿   山南西道额 李阳氷撰   山南西道新修驿路记 集古録唐刘禹锡撰栁公权书李阳氷篆号三絶开成中山南节度使归融自殽闗南至剑门凿山石为栈道千余里以通驿路碑不着所立年月在兴元   张将军新庙记 集古録唐李巨川撰唐彦谦书杨守亮重脩张鲁庙也以龙纪元年立在兴元   魏石门碑 永【缺】二年太嵗己丑梁秦典籖王遂书洛阳县武何仁凿   刻武侯碑隂 孙樵撰   唐山南西道节度使防壁记 开成二年刘禹锡撰栈道铭 欧阳詹撰   兴元新路记 有石刻凡七十字其侧曰太康元年按其刻乃晋武平呉时葢晋由此路耳   文宣王庙庭松记 节度使令狐楚命掌书记郑从诲作从诲余庆之孙潮之子也   图经 李宗谔编    旧志 阎苍舒序   利州碑记   唐南池新亭碑 剑南诗藳云唐长庆中南池新亭碑在汉髙帝庙侧亭已失所在   唐李义山碑 在筹笔驿旧有碑近经兵火不存栈道铭 欧阳詹文   苏颋利州北佛龛前重题 在佛龛   山谷纪行碑 在嘉川县灵溪寺元丰三年题   图经 杨炎正编    寜武志 邹卿序   阆州碑记   唐贞观碑 王蜀咸康碑 并在太霄宫其石光莹前后可鉴人号透明壁   顔鲁公磨灭记 在新政县离堆崖下欧阳公集古録唐顔真卿撰并书碑以寳应元年立在阆州   元稹留题 唐元稹以諌官谪通州司马今达州也曽游云台山书行记于山之钟楼枋上   新政县大厯碑 在新政县江崖之次顔鲁公书碑旁有佛老孔子像像旁又有二小记皆大厯中新建   王徽留题 唐僖宗朝丞相王徽未第时曽经阆中次南部合符寺登髙望逺因赋诗   李后主书 南唐李主煜尤善书元祐二年太守李孝直乃煜之侄孙也家藏得亲书李白古风摹勒于石江之普通院   崔善徳政碑 王蜀武成中崔善为刺史有恵政里人为徳政碑今在衙门之东   鲜于氏神道碑 一在二教院崖上一在墓其文与书皆出顔鲁公又有奨谕碑亦在墓田非鲁公之文亦鲁公之笔也   裴晋公铭 南部裴迪唐丞相晋公之后国初为新政令因家南部至今尚收得晋公之像累任诰身自撰箴賛及墓铭今并存焉   唐道袭墓碑 在报恩寺   汝南令神道阙 在阆中县郡守张晦辨云于东西得隶字中有二缺不可识有七   冦莱公诗 公尝过本州新井慈老院留海棠诗云喧风花杂满防香尽日幽唫叹异常翻笑牡丹虚得地日阶开落对君王今龛于县防柱上   司马公留题 本路运使司马池丞相光父也天圣九年游台星岩君实侍题于崖上末云司马光捧砚   阆苑记 朱涉文    前记 何求文   续记 曹无忌文    新记 王震序   庆府碑记   李业阙 在梓潼县西五里旧志云前汉侍御史李业此遭赤眉毁破二阙临官路其碑亦汉隶   后汉赵相雍府君墓石阙 在梓潼县北二里前有石阙上有石麟其文曰赵国相雍府君墓石阙   汉沛国范伯友墓石阙 在梓潼县东六里有石阙上有文曰汉沛国范伯友墓石阙   晋张载剑阁铭 王隠晋书云张载随父入蜀作剑阁铭益州刺史张敏见其文乃表天子刻石于剑阁焉   魏太尉邓公神庙碑 唐长庆四年剑州刺史邢册题邓艾卫圣侯碑 在普安县北十五里唐中和五年八月剑州刺史郭淮立石   唐李商隠重阳亭铭 在郡东山之阳唐大中八年太守蒋公侑剏亭李商隠序而铭之石刻今存   悟本寺碑 寺有唐卢照邻所撰碑嵗月既久其文缺焉   清义何氏古碑 在剑门县有登髙台存一古碑唐光宅中建其间有名慕者于此生四子孝弟义逊家有八十余口八世而未尝异居分宅仪凤二年勅赐清义门   隂平县记 唐大中六年郭茵撰   开元寺重修中和极乐院铭 大顺三年刘崇望记唐韦表微剑阁铭   刘国均石刻 在普安报国寺灵泉昔唐僖宗巡幸至此有微恙顿觉清愈因名为报国灵泉今尚有石刻存焉   宣诏亭内碑 以天成四年四月一日记在本州郭璞县内防石刻 在武连县据郭璞云县路翠武功贵县路清武功荣其后青城何居琰宰是邑遂刻石于县治之门内以诏邦人   景福院石碑 在梓潼县二十五里许葛山之景福院州碑 在剑门县二十里许有一古州基自县至彼攀木縁壁至此稍平有一古碑字多磨灭开皇三年李徳林文土人谓之州碑葢隋时以此为始州也   巴州碑记   唐守巴州裴祎修廨宇记 防昌四年甲子嵗立今在郡防   唐古佛龛石刻 在城南三里有大书石刻载唐乾元三年山南西道严武奏臣顷牧巴州其州南二里有古佛龛旧石镌五百余伏望特赐洪名勅以光福为额   北山老君影迹诗 王望山旧名北山山半石壁隐出老君像唐人为赋北山老君影迹诗   唐张祎题击瓯楼 唐中和四年张祎记赋在楼下唐巴州紫极宫记 大中元年军事判官进士萧珦记在迎真宫   唐严将军庙记 庙在城西门内碑在本庙唐贞元元年韦防为庙记   南龛题诗石刻 在州南二里之广福寺自唐迄今名公题咏皆刻之于石   唐兜率寺碑 在东龛寺废而碑存碑字不可辨集州西角山记 唐集州刺史杨师谋书本在难江县集州紫极宫记 唐开元二年兵部尚书牛仙客作在难江县   唐李继顔诰词 刻于郡防唐光化三年中书舍人钱珝作   放生潭三字 州东五里有一潭潭一石上刻放生潭三字每水落石出方见意亦唐刻也   薛使君布政碑 唐干符中壁州刺史裴真辞作石刻干符间立   唐人题石龛樱桃诗 在西龛其名磨灭   成王李雍读书台石碣 今在梓潼县七曲山显徳祠中   壁州神庙石刻 在通江县北四十步有光化三年制书刻于石   龙兴寺碑 在通江县南一里龙兴寺唐壁州刺史郑凝续之父郑畋作干符中郑凝续侍父于壁州时作也   壁州山寺记 大唐中和嵗次癸卯丞相郑畋撰菖蒲涧记 唐开成四年或云集州刺史苏味道遗迹也   石鼓峡记 赵寅为集州刺史有石鼓峡记在难江县唐贞元石刻 思阳县南渡江登石梯数百级上义阳旧县治石梯之侧悬崖上有刻字云唐贞元四年十月二十日甫修此路余皆磨灭不可辨   南州牟县界碑 在思阳县西北百里有断碑刻云南隆州牟县界十里北集州难江县界五里县令李昱立   唐韦苏州诗 唐韦苏州送令狐岫宰思阳县诗刻石于县之驿亭   唐难江公山威惠庙记 唐天寳改元田彦识撰庙在难江县乃汉张鲁之神也   唐严武乞赐山南寺表 乾元三年   南山记 唐中和四年尚书丞相戸部张祎题   巴南新置屋宇什物石记 防昌四年巴州刺史裴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