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极经世书 - 第 49 页/共 55 页

人之神寤则栖心,寐则栖肾,所以象天,   此昼夜之道也。   云行雨施,电发雷震,亦各从其类也。   吹喷吁呵呼,风雨云雾雷,言相类也。   万物各有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之次,亦有古今之象。   云有水火土石之异,他类亦然。   二至相去东西之度凡一百八十,南北之度凡六十。   冬至之月,所行如夏至之日;   夏至之月,所行如冬至之日。   四正者,乾坤坎离也。   观其象无反复之变,所以为正也。   阳在阴中阳逆行,阴在阳中阴逆行,   阳在阳中,阴在阴中,则皆顺行。   此真至之理,按图可见之矣。   草类之细入于坤。   五行之木,万物之类也。   五行之金,出乎石也。   故水火土石不及金木,金木生其间也。   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衍义卷六   得天气者动,得地气者静。   阳之类圆,成形则方;   阴之类方,成形则圆。   木之枝干,土石之所成也,所以不易。   叶花,水火之所成,故变而易也。   东赤,南白,西黄,北黑,此正色也,   验之于晓午暮夜之时,可见之矣。   冬至之子中,阴之极;   春分之卯中,阳之中;   夏至之午中,阳之极;   秋分之酉中,阴之中。   凡三百六十,中分之则一百八十,此二至二分相去之数也。   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天之道也。   阳中之阳,日也,暑之道也;   阳中之阴,月也,以其阳之类,故能见于昼;   阴中之阳,星也,所以见于夜;   阴中之阴,辰也,天壤也。   辰之于天犹天地之体也,   地有五行,天有五纬,   地止有水火,天复有日月者,月为真水,日为真火,阴阳真精,是生五行,   所以天地之数各五,阳数独盈于七也。   是故五藏之外又有心包,络命门而七者,真心离火,命门坎水,五藏生焉,   精神之主,性命之根也。   干者干之义,阳也;   支者枝之义,阴也;   干十而支十二,是阳数中有阴,阴数中有阳也。   鱼者水之族也,虫者风之族也。   目口凸而耳鼻窍,   窍者受声嗅气,物或不能闭之,   凸者视色别味,物则能闭之也,四者虽象于一,而各备其四矣。   水者火之地,火者水之气;   黑者白之地,寒者暑之地。   草伏之兽毛如草之茎,林栖之鸟羽如林之叶,类使之然也。   石之花,盐消之类也。   水之物无异乎陆之物,各有寒热之性,   大较则陆为阳中之阴,而水为阴中之阳。   日月星辰共为天,水火土石共为地,   耳目鼻口共为首,髓血骨肉共为身,此乃五之数也。   火生于无,水生于有。   辰至日为生,日至辰为用,   盖顺为生而逆为用也。   易有三百八十四爻,真天文也。   鹰鵰之类食生,而鸡 之类不专食生;   虎豹之类食生,而猫犬之类食生又食谷,   以类推之,从可知矣。   马牛皆阴类,细分之则马为阳而牛为阴。   飞之类喜风而敏于飞上,走之类喜土而利于走下。   禽虫之卵,果谷之类也,   谷之类多子,虫之类亦然。   蚕之类,今岁蛾而子,来岁则子而蚕;   芜菁之类,今岁根而苗,来岁则苗而子,此皆一岁之物也。   天之气运北而南则治,南而北则乱,   乱久则复北而南矣,   天道人事皆然,推之历代,可见消长之理也。   在水者不瞑,在风者瞑;   走之类上睫接下,飞之类下睫接上,类使之然也。   在水而鳞, 飞之类也,   龟獭之类,走之类也。   夫四象,若错综而用之,   日月天之阴阳,水火地之阴阳,   星辰天之刚柔,土石地之刚柔。   飞之走,鸡凫之类是也,   走之飞,龙马之属是也。   阳主舒长,阴主惨急,   日入盈度,阴从于阳;   日入缩度,阳从于阴。   神者人之主,   将寐在脾,熟寐在肾,   将寤在肝,正寤在心。   天地之大寤在夏,人之神则存于心。   水之族以阴为主,阳次之,   陆之类以阳为主,阴次之,   故水类出水则死,风类入水则死。   然有出入之类,龟蟹鹅凫之类是也。   天地之交十之三。   天火无体之火也,地火有体之火也,   火无体,因物以为体。   金石之火烈于草木之火者,因物而然也。   气形盛则魂魄盛,气形衰则魂魄亦从而衰矣。   魂随气而变,魄随形而止,   故形在则魄存,形化则魄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