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极经世书 - 第 19 页/共 55 页

故蓍数四而九,卦数六而十也,   犹干支之相错,干以六终而支以五终也。   三四十二也,二六亦十二也,   二其十二二十四也,三八亦二十四也,四六亦二十四也;   三其十二三十六也,四九亦三十六也,六六亦三十六也;   四其十二四十八也,三其十六亦四十八也,六八亦四十八也;   五其十二六十也,三其二十亦六十也,六其十亦六十也,皆自然之相符也。   四九三十六也,六六三十六也,   阳六而又兼阴六之半,是以九也。   故以二卦言之,阴阳各三也;   以六爻言之,天地人各二也。   阴阳之中各有天地人,天地人之中各有阴阳,故参天两地而倚数也。   阳数一,衍之而十,十干之类是也;   阴数二,衍之为十二,十二支十二月之类是也。   一变而二,二变而四,三变而八卦成矣。   四变而十有六,五变而三十有二,六变而六十四卦备矣。   易有真数三而已矣,参天者三三而九,两地者倍三而六。   参天两地而倚数,非天地之正数也。   倚者拟也,拟天地正数而生也。   易之生数一十二万九千六百,总为四千三百二十世,   此消长之大数,衍三十年之辰数即其数也;   岁三百六十日,得四千三百二十辰,以三十乘之,得其数矣,   凡甲子甲午为世首,此为经世之数,始于日甲月子星甲辰子。   又云:此经世日甲之数,月子星甲辰子从之也。   一十百千万亿,为奇天之数也;   十二百二十千二百万二千亿二万,为偶地之数也。   五十分之则为十,若参天两之则为六,两地又两之则为四,   此天地分太极之数也。   复至干凡百有十二阳,姤至坤凡八十阳;   姤至坤凡百有十二阴,复至干凡八十阴。   阳数于三百六十上盈,阴数于三百六十上缩。   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衍义卷四   人为万物之灵,寄类于走走阴也,故百二十。   有一日之物,有一月之物,有一时之物,有一岁之物,有十岁之物,   至于百千万皆有之,天地亦物也,亦有数焉。   卦之反对皆六阳六阴也,   在易则六阳六阴者,十有二对也;   去四正则八阳四阴,八阴四阳者,各六对也;   十阳二阴,十阴二阳者,各三对也。   圆者星也,历纪之数其肇于此乎?   方者土也,画州并土之法其仿于此乎?   盖圆者,河图之数;方者,洛书之文。   故羲文因之而造易,禹箕叙之而作范也。   太极既分,两仪立矣;   阳下交于阴,阴上交于阳,四象生矣;   阳交于阴,阴交于阳,而生天之四象;   刚交于柔,柔交于刚,而生地之四象。于是八卦成矣。   八卦相错然后万物生焉,是故一分为二,二分为四,   四分为八,八分为十六,十六分为三十二,三十二分为六十四,   故曰,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也。   十分为百,百分为千,千分为万,   犹根之有干,干之有枝,枝之有叶,愈大则愈少,愈细则愈繁,   合之斯为一,衍之斯为万,   是故干以分之,坤以翕之,震以长之,巽以消之,   长则分,分则消,消则翕也。   乾坤定位也,震巽一交也,兑离坎艮再交也,   故震阳少而阴尚多也,巽阴少而阳尚多也,   兑离阳浸多也,坎艮阴浸多也,是以辰与火不见也。   一气分而阴阳判,得阳之多者为天,得阴之多者为地,   是故阴阳半而形质具焉,阴阳偏而性情分焉,   形质又分,则多阳者为刚也,多阴者为柔也,   性情又分,则多阳者阳之极也,多阴者阴之极也。   兑离巽,得阳之多者也;   艮坎震,得阴之多者也,是以为天地用也。   干阳极,坤阴极,是以不用也。   干四分取一以与坤,坤四分取一以奉干,乾坤合而生六子,   三男皆阳也,三女皆阴也。   兑分一阳以与艮,坎分一阴以奉离,震巽以二相易,   合而言之,阴阳各半,   是以水火相生而相克,然后既成万物也。   乾坤之名位不可易也,   坎离名可易而位不可易也,   震巽位可易而名不可易也,   兑艮名与位皆可易也。   离肖干,坎肖坤,中孚肖干,颐肖离,   小过肖坤,大过肖坎,   是以乾坤坎离中孚颐大小过皆不可易者也。   离在天而当夜,故阳中有阴也;   坎在地而当昼,故阴中有阳也;   震始交阴而阳生,巽始消阳而阴生,兑阳长也,艮阴长也;   震兑在天之阴也,巽艮在地之阳也,   故震兑上阴而下阳,巽艮上阳而下阴。   天以始生言之,故阴上而阳下,交泰之义也;   地以既成言之,故阳上而阴下,尊卑之位也。   乾坤定上下之位,离坎列左右之门,   天地之所阖辟,日月之所出入,   是以春夏秋冬,晦朔弦望,昼夜长短,行度盈缩,莫不由乎此矣。   由下而上谓之升,自上而下谓之降;   升者生也,降者消也,   故阳生于下,阴生于上,是以万物皆反生。   阴生阳,阳生阴,阴复生阳,阳复生阴,是以循环而无穷也。   阴阳生而分二仪,二仪交而生四象,   四象交而生八卦,八卦交而生万物,   故二仪生天地之类,四象定天地之体;   四象生日月之类,八卦定日月之体;   八卦生万物之类,重卦定万物之体。   类者生之序也,体者象之交也。   推类者必本乎生,观体者必由乎象;   生则未来而逆推,象则既成而顺观。   是故日月一类也,同出而异处也,异处而同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