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耶稣会文献 - 第 232 页/共 351 页
54、敬天之怒,无敢戏豫。敬天之渝,无敢驰驱。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见《板》)
渝,变也。王,往通。言出而有所往也。旦,亦明也。衍,宽纵之意。言天之聪明无所不及,不可不敬。此亦凡伯之词。
55、荡荡上帝,下民之辟。(见《荡》)
荡荡,广大貌辟,君也。言此荡荡上帝,乃下民之君也。此亦刺厉王之诗。
56、昊天上帝,则不我遗。(见《云汉》)
遗,馀也。言天降旱灾,使我不见馀也。此宣王忧旱之词。
57、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见《烝民》)
烝,众。则,法。秉,执。彝,常。懿,美。言天生民,有是物莫不有法,是乃民所执之常性,故其情无不好此美德。此美仲山甫之诗。
58、民今方殆,视天梦梦。既克有定,靡人弗胜。有皇上帝,伊谁云憎。(见《正月》)
殆,危。梦梦,不明。言民今方危殆,疾痛呼诉于天,而视天反梦。然若无意於分善恶者。然此特值其未定之时尔。及其既定,则未有不为天所胜者。夫天岂有所憎而祸之乎?福善祸淫,上天当然之理。此大夫忧乱之词。
59、藐藐昊天,无不克巩。(见《瞻仰》)
克,能。巩,固也。言虽危乱之极,天亦无不能巩固之也。此勉幽王改过之词。(已上俱《诗经》)
三、《四书》中天与上帝释义
60、获罪於天,无所祷也。(见《论语》)
天尊无对,逆理获罪于天,岂他祷所能克乎?此孔子之言。
61、君子畏天命。(见《论语》)
君子知天命之可畏,则戒慎恐惧自不能已。此孔子之言。
62、郊杜之礼所以事上帝也。(见《中庸》)
古文有郊社之礼,皆所以事上帝也。此孔子之言。
63、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见《孟子》)
存,则操而不舍。养,谓顺而不害。事,则奉承而不违也。此孟子之言。
64、莫非命也,顺受其正。(见《孟子》)
人物之生,吉凶祸福,皆天所命。惟莫之致而至者乃为正命,故君子修身以俟之。所以顺受乎此也。此孟子之言。
65、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见《孟子》)
此勉人之自新也。此孟子言。(已上《四书》)
第二节 附愚论
敝中邦古书,惟五经四子,其说可凭。然《易经》语象,非实谈事,《春秋》乃纪周末人事,《礼记》多秦汉著作。惟《尚书》、《诗经》二经,及四子书,其中所载为详,而语且无讹。今欲闻上帝所称为何,故谨摘录二经四书中所言上帝,言天之语,以备参考。
一、中国之“上帝”即太西之“天主”
1、古经中所言天与上帝
以今考之,古中之称上帝,即太西之称天主也。
⑴其尊无对
曰惟皇,曰皇矣,其尊无对也。
⑵其体无穷
曰荡荡,曰浩浩,其体无穷也。
⑶纯形
曰上天之载,无声无臭,纯神无形也。
⑷无终
曰维天之命,於穆不已,无终也。
⑸无所不知,无所不在
曰及尔出往,及尔游衍;曰陟降厥事,日监在兹;无所不知,无所不在也。
⑹无所不能
曰无不克巩,曰靡人弗胜,无所不能也。
⑺灵明权威
曰有赫,曰显思,曰聪明,曰震怒,灵明威权也。
⑻至神至活
曰视听,曰眷祐,曰锡保,曰监观,曰阴相,曰临下,曰无亲,曰靡常,曰作,曰降,曰矜,曰谓,至神至活也。
⑼生人生性
曰生烝民,曰降秉干下民,生人生性也。曰福善祸淫;
⑽赏善罚恶
曰命有德,讨有罪;曰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好善恶恶,赏善罚恶也。
⑾至仁至义
曰天矜於民,曰求民之莫,曰天命殛之,曰降灾于下,至仁至义也。
2、圣贤之学惟有敬天
顺之者则为圣贤,曰永言配命,曰克享天心,曰顺帝之则。逆之者则为小人,曰矫诬多罪,曰秽德升闻,曰不知不畏。所以历观古圣人事上帝之学,曰敕天之命,惟时惟几。曰圣敬日跻,昭格迟迟。曰小心翼翼,昭事上帝。曰敬之,天维显思。曰获罪於天,无所祷也。曰存心养性,所以事天。唐虞夏商周孔孟之学如一也。
3、行止禀乎上帝
盖古人一行一动,无有不禀以上帝者。
⑴传天位
传天位,则曰天之历数在尔躬。
⑵命臣职
命臣职则曰亮天功,代天工。
⑶行放伐
行放伐,则曰致天之罚,畏上帝,不敢不正;曰帝休大命殪戎商,祗承上帝遏乱略。
⑷举贤
举一贤,则曰天命有德;曰尔有善,朕弗敢蔽。简在上帝之心,吁俊尊上帝。
⑸罚罪
罚一罪,则曰天讨有罪,曰天用剿绝其命;曰罪当朕躬,弗敢自赦。
⑹立天子
立为天子,则曰皇天眷命,奄有四海;曰帝命式于九围;曰作之君,作之师;曰上帝是皇。
⑺建国都
建国都,则曰增其式廓,此维与宅;曰帝迁明德,帝省其山。
⑻心有德善
心有德善,则曰锡王勇智,曰天生聪明,曰帝度其心,曰天之牖民。
⑼事有福庆
事有福庆,则曰昭受上帝,申命用休,保右命之,自天申之。
⑽每年祭
每年必祭,其礼甚尊。
⑾每事必告
每事必告,其情甚亲。
⑿祈祥
灾祥必祈,权能知属。
⒀报恩
受获必报,美利知恩。
⒁知命乐天
以至行止死生,无不曰有命;贫穷患难,无不曰乐天。
⒂无处不谨
明旦阁室,无一处不谨,其无敢不愧之衷。
⒃率性俟命
须史夭寿,无一时不深其率性俟命之学。
凡圣贤诸百德行,何一不从事上帝来者,则古中之称上帝,即太西之称天主无疑矣。
二、天主奥理答疑
或曰,天主无始自有,主体有三位一体之奥,天主有造成天地神人物之工,向书中并无言之。
1、中古圣贤慎言天主奥理
曰,天主无始与三位一体之奥理,极超人性,天主未降生前,非出天主之默示,人亦不能知,亦不敢言。其造成天地神人物之序,非居如德亚,见古经,亦不能知,亦不敢言。中古圣贤之无言此者,盖其当也,盖其慎也,不可以此责其有关,而以其所称上帝谓非天主也。
2、古书中含天主奥理
且其所言上帝,灵明威权无有在其上者,则无始之义亦在其中矣。曰生烝民,曰天生人,曰降衷,曰物则,则虽不言某时造天地,以土造人身,又造灵魂其中,然亦已知上帝生人锡性矣。
3、古书中无三一奥理之幸
至三位一体,则万万不可及。虽然吾正幸吾上古圣贤之言简而意慎也。《论语》曰:“子罕言命”。又曰:“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使言多,则必有旁溢假借之语。万一其中有一二疑似之言,今之论者,必执以为非天主矣。岂必语入于邪始可疑,即有但如太西古经之言天主者,则上帝亦必被诬为非天主矣。何以言之,古经云:天主父语天主子曰:“我今日生尔”。又天主将罚琐法马五城,曰:“我不信,我且下观之”。又如太西古画,三位皆有像。如此类者多,使非解释明白,人将谓天主非无始者,三位有大小先後;天主有所不知,有所不在;且非无形矣。将何以这辩乎?今幸吾经书中无一语疑似,岂非上古慎言简言之利溥哉?
4、诸子书中有天主奥理
他如诸子书中,亦有言似明过于诗书者。如庄子称造物者,又云,百夫未始夫有始也者。伯阳父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函三为一。又汉世祭三一,想亦古初有所传闻,但今不敢引以为证,以其中语多不纯,不如勿语之为更当也。
三、天主之名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