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稗类钞 - 第 430 页/共 432 页

蒙人如有患难,谓为佛谴,即延喇嘛诵经祈祷.王公札萨克所居,必有大庙,日必诵经,常住喇嘛必在三十以上。中人之家,亦必二三月诵小经一日,三年诵大经三日,所延喇嘛之多少,以贫富定之,自一二人至数十人不等。诵经日,必邀亲友聚听。   岁必赴庙礼拜,不远千里而往,富者或往西藏,或往库伦,春秋二季尤盛,踵趾相接于门,常人则守候门外,或守至月余,以被活佛手摩足蹴为至荣.活佛出,争先罗拜,活佛之侍者以佛杖 「 长丈许,上刻龙头,杖端缚绸数尺。」 乱击,中绸者吉,不中者谓为获罪。如乘车,羣恐龙杖不中,争以哈达铺地,被轮曳过,罪即可末减,遂捧而顶礼之。侍者荷筐而至,争先布施,至微亦必以白金十两。王公呈递哈达,必附布施银,有多至十余万者。喇嘛之待遇,亦以银之多寡为差。   近边一带喇嘛,多置田产,所得布施之金银,窖藏地中,秘不示人,亦间有放债于蒙古王公以收重利者。   妇女亦有转生之说,亦呼为呼毕勒罕,年至五十,亦剃度如尼,习诵经呪一切,均与喇嘛无异,惟不居寺,不改装.蒙人之于男女呼毕勒罕,皆以活佛目之。是以男女呼毕勒罕如有所往,经过之处,沿途之叩首及献物者,络绎于途。惟叩首者必受呼毕勒罕亲手摩顶, 「 蒙语谓之霭他司。」 受者以无上之荣幸。往者,必以步行为诚,谓可邀神佛之默佑而获福也。   呼毕勒罕及喇嘛均不许娶妻,女呼毕勒罕不嫁人,然未有不与喇嘛通奸者。蒙人常云所奸之人,必厉鬼化身,非呼毕勒罕之力,不足以制之,不然,必为人害矣。且寻常妇女为所幸者,辄以红绸饰室壁,自炫其荣.汉加拉华教仪汉加拉华者,内蒙古最大之喇嘛寺也。其教仪如下:喇嘛二三百人,老幼皆有之,趺坐寺前广场,衣色红紫浅黄,有等级,而以大喇嘛居中。大喇嘛坐阶上宝座,为会场主席,中有数人,脱衣露腰,谓将以受试验,得僧职也。试验时,两旁之人均拍手,且作色以示意。   西康番人视佛教为文学西康番人以佛教为文学,学佛教者亦称喇嘛。各处建寺院,多至数千人,少亦数百数十,专讲佛经,不婚娶,好慈悲,信诅盟,重鬼神。凡人有五子者,则以三子为喇嘛,有二者,则以一子喇嘛,甚至有仅一子而亦学佛者。   道教道教为我国固有之教,本于老子《道德经》,故祖老聃。以制欲养性、虚无清净为宗旨,参以庄、列思想,杂以佛教理论。至后汉末,张道陵创为炼丹、符箓诸术,其子孙世居江西贵溪县之龙虎山,代守其法,称为正乙真人,俗称之为天师。其徒之称道士者为男,称女冠者为女。专藉符箓、忏醮为生,非老聃之本旨矣。   道陵好讲服食炼气之术.吾国之技击学,向分内外二十:外家出于达摩之禅宗,称少林派;内家出于武当山之道家,称武当派。内家技术恒较外家为优,故长生虽不可知,亦有适用之精理也。   革除道士充乐官国初,沿明例,以道士充太常寺乐官。乾隆朝,高宗特谕廷臣,释、道二氏异乐,不宜月之。乃令道士改业,别选儒士为乐官。   圣祖给张继宗诰命康熙丙寅,奉旨:「张继宗见号真人,即着照所袭衔名给与诰命。一切僧道,不可过于优崇,致令妄为,尔等识之。」   基督教基督教,唐时即来我国。顺治初,以历算著称.晚近以来,订定传教于条约之中,传布遂广.其信徒分新旧二派:旧派俗称天主教,其徒多法兰西人,传教者曰神父;新派俗称耶稣教,其徒多英吉利、美利坚人,传教者曰牧师。皆熟悉吾国之方言习俗,深入内地,不惮艰险,设学校,建医院,就教育慈善事业,尽其发展之策,以和易合羣为宗旨,以勤俭进取为目的。有佛家之神道作用,而无空寂之弊,有回教之坚忍不屈,而与人羣无忤,对于中下社会,最为适宜。至籍教符干预地方行政者,则皆不肖之教士也。   天主教分五区全国所有天主教,可分五区,以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浙江、江苏六省为第三区.第三区之湖南,其教派在罗马加特力教中,属于奥斯里昂及佛兰西斯襄二派。   京师天主堂京师天主堂,建于明万历间,本朝一再修之,御题额曰「通微佳境」,又曰「密合天行」。以西人天文历法可垂永久,故许其建堂礼拜,国人不得与焉。堂制狭而深,以山墙为正向,顶如卷棚,启窗于东西两壁之颠,供耶稣画像,耳鼻隆起,俨然如生。左右两砖楼,夹堂而立。左贮天琴,午时楼门自启,琴自作声,移时琴止,而门亦闭矣。右为圣母堂,像作少女抱儿状,耶稣母马利亚也。其衣自顶被体,无一缝.书册文皆旁行,别有沙漏、远镜、龙尾车之属,以资测验。   吴渔山为基督教徒吴渔山善画,晚年好用西洋法以渲染之。盖皈依基督教有年,且曾至欧洲,日夕濡染所染也。墓在上海大南门外,所谓天主坟者是也。碑有渔山字,其中间大字云:「天学修士渔山吴公之墓。」两边小书云:「公讳历,圣名西满,常熟县人。康熙二十一年入耶稣会,二十七登铎德,行教上海嘉定,五十七年在上海疾卒于圣玛第亚瞻礼日,寿八十有七。康熙戊戌季夏,同会修士孟由义立碑。」   干嘉两朝禁止西人传教乾隆甲辰,有西洋人罗吗当者,家居广州,与素习天主教在逃之福建人蔡鸣皋 「 即蔡伯多禄。」 相识,改装剃发,潜赴各省传教。行至湖北,为有司所逮,解京,并查获习教传教之艾球三、白矜观等,起出经本图像。奉旨:「西洋人传教惑众,最为风俗人心之害,现在各省有神父名目,尤当严禁。内地民人有称神父者,即与受其官职无异,本应重治其罪,姑念愚民被惑,利其协助,审明后,拟发伊犂,给额鲁特为奴。曾受番银者,家产查抄入官,接引传教之人,亦应发伊犂为奴。至父祖相传持戒,自当勒令悛改,将呈出经卷销毁,毋庸深究。」   嘉庆乙亥,有广东肇庆府习教之倪若兰等,接引西洋人改装之兰日旺往湖北传教,至湖南耒阳县被获.奉旨:「兰日旺收徒传教,煽惑多人,饬将该犯拟绞,为从发遣为奴。」   光绪朝基督教人数雍正朝,世宗降旨逐天主教徒。咸丰辛未,始弛此禁。今以光绪辛卯基督教人数计之,罗马加持力神父五百三十人,教民五十二万五千人。路得波罗特士敦牧师男女一千二百九十六人,教民三万七千二百八十七人。   湖南教堂后设基督教堂徧国中,而湖南独后。盖湘人以勇敢排外称,宁乡周翰着画绘图,诋斥耶稣,各国牧师愈益惧。光绪庚子以前,湖南教会仅常德有加特力、波罗特士敦两堂,长沙、湘潭、岳州、衡州有波罗特士敦教堂,辰州、茶陵有加特力教堂,西人尚不敢直接传教,岁仅两至,昼匿夜行,稍留即去。至光绪庚子辰州教案起,英、法、德三国炮舰上溯常德,英更命其椗泊上海之舰队续赴长江,以威力相迫胁.政府惧,既惩凶赔款,并杀都司以谢之。基督教徒大胜。会长沙开港,各教会遂乘机而入矣。   倮奉基督教四川宁远之倮有奉基督教者,然不诵经听讲,仅献一鸡一羊于教中,即为皈依,盖传教者别有心也。教士每以汉人无力与汝为难之说语之。   景教景教,亦耶稣教之流,有尼士陀利一派。其所异者,则谓弥施诃非玛利亚之子,因是触罗马教皇之怒,不容于欧洲,其徒散居波斯,为波斯王所保护,认为国教。唐时有波斯人阿罗本者,始入我国,太宗为建波斯寺,其后改称大秦寺。玄宗、代宗亦崇其教。武宗时,与佛教并禁,其势遂败。至本朝,则绝无仅有矣。寺有《景教流行中国碑》,唐后没于地中,至明末出之。光绪时,曾有人见之于西安碑林。   回教回教,一称天方教,为陈、隋间阿剌比亚人谟罕默德所创。盖窃取犹太教、罗马教崇奉造物主之义者,惟不事偶像,则为彼所发明。国人以其由回纥传来,因谓之回纥教,语讹为回回。其教始于唐而盛于元。当时于历算测绘之学,推为独步,在汤若望、南怀仁未至以前,大受社会之尊信,其教亦因此而广播。在我国者,称为松利派,中复有亚节迷、赊布爷之别.至其立教之宗旨,则崇天道,惩恶魔。   或曰,回教之至我国也,实由谟罕默德之舅斡葛士所输入,航海东来,止于广东.度其时,当在唐贞观初年。其在内地通行之教,与波斯极合,与回部所奉行者颇有出入,为阿厘十叶派。证有七:信徒学成者皆着绿服,证一。以依玛日主教务而抑学人,证二。用波斯语文传习经典,证三。信条独重泰服细勒,证四。阿厘及其妻法梯昧之祭典,并极隆重,证五。命名以类,取侔圣哲,如阿厘之子阿厘忽散、忽腮尼、法梯昧之类,所在有之,而阿蒲倍克尔、倭马尔、札非尔等名,则绝无所闻,证六。教士演说,恒述阿厘战阵之勇,而于倭马尔之赫赫武功无所称道,证七。   此教之流传实自波斯,其经行线可别为二:一由波斯而印度,而南洋羣岛,以至广东,此水线也。一由波斯而阿富汗,而回部,以至秦陇,此陆线也。今所行者,大都由陆线所至,故盛行于新疆,而山西、陕西、甘肃、云南等处亦皆有之。在云南者称本塞伊斯,在天山南北者称登根。奉此教者,颜其寺曰清真。   回教有新旧二派谟罕默德着天经三十部,凡三十卷,六千六百六十六章,曰甫尔加尼。初至我国者为旧教,派名约汉赖。新教有闵煞力毛鲁的二经,派名虎弗耶,言马明心为华人锯解以死。回民诵至此,则擗踊哭泣。   甘肃河州有四大门宦之目。一曰穆扶提,犹蒙语之巴图鲁也,又名临洮拱拜。一曰华寺,中有旧教有新教,新教徒不薙鬓,令与须相埒,旧教则否。一曰白庄,以地得名。一曰胡门,以其始传教者多髭,因以名其教。此外又有大拱拜、毕家汤拱拜、张门拱拜之属。大拱拜最古,而胡门之起,至光绪末,不过六十余年。拱拜者,以祀其始传教之人。传教者既有拱拜矣,而其子若孙因得世其业.核力法者,为门宦子孙之通称.一麻目为寺中之领拜,而尕 「 尕字字书所无,俗读若歌甲切。」 为副。胡门一名红门.顺治戊子,凉州回米喇印、丁国栋叛。乾隆辛丑,循化新教马明心、苏四十三以仇杀旧教,因而作乱.癸卯,其党伏羌阿浑、田五复叛。咸、同间,西宁、宁夏马化龙、马桂元叛。光绪乙未,循化韩奴力叛。皆不久平定。回教中所谓罕植阿浑者,朝西域之尊称.阿浑,犹言师傅也。乾隆辛丑,高宗曾有谕旨,禁习新教。   回教徒不食诸肉回教初入我国,所订教规,曰诸肉不食。久之,其徒不能遵守,乃改为猪内不食。或驳是说,谓回语名彘,不曰与诸同音之猪.然对于我国教徒而言,固宜作我国语矣。然回教人自谓不食猪肉者,厌其秽耳。凡以回籍服官者,洊擢至三品,即须出教,以例得蒙赏吃肉,不能辞也。   回教有响坟回教之至粤东,自天方贵圣开宗于城内怀圣寺始,即后之光塔寺是也。死后,葬北门外,教中人呼为响坟,谓自国中放响箭至此,示其徒以葬处。故后之死者,皆就该坟附近葬之,以志不忘所自也。   缠回教仪新疆缠回所奉之教, 专祀谟罕默德为月 昂伯尔, 译言天使也。 七日礼拜, 入寺诵经, 谓之朱玛。 每日五次诵经, 谓之纳玛兹。 「 日未出谓之傍不得,未时谓之撇绳,酉时谓之格尔,日落后谓之沙玛,戌时谓之火不得。」 岁法以三百六十日为一年,先期四十五日,以葫芦然膏,悬之树,阿浑诵经,众人膜拜。夜阑灯堲,蹴葫芦于地,争蹋碎之,以消灾疠,谓之巴把提。又十五日斋戒,昼禁饮食,谓之若兹, 「 布鲁特谓之玛加克。」 言斋期也。弥月,开斋度岁,鲜衣华服,鼓吹喧填,男女往来相称贺,如是者七日,谓之若兹爱依提。又十七日,刲羊祭教祖及先世,曰古尔巴爱依提,即一岁之终也。其走谒谟罕默德墓者,谓之阿吉,道死为上,返者次之。故多以此倾产堕业,不稍顾惜。其仰天祈祷,跪而端手齐胸诵经,则谓之斗瓦。   哈萨克教仪哈萨克宗教祖谟罕默德,不祀天神人鬼,以敬上帝为宗。富者橐金走谒谟罕默德墓,谓之朝汗。归牧后,去帛服布衣,名曰阿吉,以白布重迭,缠匝其首,名曰赛里,特尊异之,谓自汗所来也。游牧伙人争讼者,皆就折之,无不唯命。晨起,男妇趋水滨,浣手涤面,浴下体,一日五诵经,游牧无寺院,面西方礼拜。行路者届时觅水盥沐,无水,则撮净土代之,礼拜诵经,无日敢怠忽。有长斋期,一月始毕。期内,早晚均不饮不食,必日落星烁,始敢受餐。禁食之末日,开斋过年,谓之小年。越七十日,始过大年,男女老少,着新衣往来,依麻目率众西向,诵经祷祝。 「 公举莫洛大熟经典者为之。」 礼毕,握手相庆.三日之内,唱歌跳舞,相与为刁羊之戏。刁羊者,刲羊擿于地,羣少年飞骑拾之,攍诸马上,彼此驰逐相攘夺,支解血肉,赫然霍落,众人随之,以攫一脔致亲友为吉祥喜事,受者亦必厚报之。   青回回教河南开封有青回回教者,亦称挑筋教,实非回教也。初名一赐乐业教,其徒数百人,自谓最初教主为阿耽,汉明帝时至我国。教条杂回、佛,惟教师藏有经典,宣讲音节,甚为奇异,实即犹太人摩西所创之犹太教,与回教绝不相蒙。其人本犹太种,居开封,起居饮食同于汉族,而高鼻深目,固与高加索种相彷佛也。有明人所镌之碑记其教,曰犹太教碑。碑在开封城中草市后之挑筋教胡同东北隅藁席围中,宣统庚戌正月,张蔚西广文游开封实亲见之,尚完好,仅缺数十字也。   蔚西,名相文,桃源人。既观碑,且得其拓本,盖从赵叟购之也。赵为开封人,犹太种也。蔚西访其居,其犹子亦出见,因与蔚西谈,所言有类似神话者。其言曰:「我辈之去祖国,年代渺远,不可知矣。始之来此土也,凡七姓,曰赵、金、张、艾、高及二李,都八家,继而张姓不知所往。今存六姓,人口可二百,多作小负贩,婚嫁必取诸同教,然贫富相悬,不能悉拘也。惟谨守挑筋遗规,虽血缕肉线,必净尽焉。清真之旨,远过于回教,教中经卷,我祖我宗皆以金筒贮之,藏诸圣寺。然闻数百年前,忽有道士来谒,固请,出而曝之,倏焉暴风起,经飘失无存,盖为天神摄取而去矣。七十年前,有武生高某者,性凶横,为同教冠。至于撤毁寺屋,而贾其材焉,同教皆无如之何,而工徒之颠越以死者数人,盖教祖之迁怒也。寺既毁,久之,县官乃并欲夺我地,移我碑,我出死力以争之,乃罢.光绪戊申,英人潘某游至此,言奉我祖国王命,来抚慰我辈,并为我辈摄影而去,因以金筒赠之,冀以转献我之国王。然迄今无耗,我将行贾上海,访教友,且询我祖国之现状也。」碑有二,其文皆不佳,一为《重建清真寺记》,一为《尊崇道经寺记》。今录其原文如下:《重建清真寺记》之文曰:「夫一赐乐业立教祖师阿无罗汉,乃盘古阿耽十九代孙也。自开辟天地,祖师相传授受,不塑于形像,不诏于神鬼,不信于邪术.其时神鬼□济□态无祜,邪术无益。□其天者,轻清在上,至尊无对,天道不言,四时行而万物生。观其春生夏长,秋敛冬藏,飞潜动植,荣悴开落。生者自生,化者自化,形者自形,色者自色。祖师忽地醒然,悟此幽玄,实求正十枚,参赞真天,一心侍奉,敬谨精专,那其间立教,本至今传,考之,在周朝一百四十六年也。□传而至正教祖师乜摄,考之,在周朝六百十三载也。生知纯粹,仁义俱备,道德兼全,求经于昔那山顶,入斋四十昼夜,去其嗜欲,亡绝寝膳,诚意□祷,虔心感于天心,正经一部五十三卷,有自来矣。其中至微至妙,善者感发人之善心,恶者惩创人之逸志。再传而去正教祖师蔼子刺,系出祖□,道承祖统,敬天礼拜之道,足以阐祖道之蕴奥,然道必本于清真礼拜。清者,精一无二;真者,正而无邪;礼者,敬而已矣;拜下,礼也。人于日用之间,□可顷刻而忘乎?天惟寅午戌,而三次礼拜乃真,实天道之理,祖贤一敬之修何如?必先沐浴更衣,清其天君,正其天官,而恭敬进于道经之前,道□形像俨然天道之在上。   「姑述敬天礼拜纲领而陈之:始焉鞠躬敬道,道在鞠躬也。中立不倚敬道,道在中立也。静而存养默赞敬道,不忘之天也。□而省察鸣赞敬道,不替之天也。退三步也,忽然在后,敬道后也。进三步也,瞻之在前,敬道前也。左之鞠躬,敬道即善,道在于左也。右之鞠躬,敬道即□不善,道在于右也。仰焉敬道,道在上也。俯焉敬道,道在尔也。终焉而拜道,敬在拜也。噫!敬天而不尊祖,非所以祀先也。春秋祭其祖先,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维牛维羊,荐其时食,不以祖先之既往而不敬也。每月之际,四日,斋斋乃入道之门,积善之基。今日积一善,明日积一善,善始积累□斋,诸恶不作,众善奉行,七日善终,周而复始。是《易》有云「吉人为善,惟日不足」之意也。四季之时,七日戒众祖苦难,祀先报本,亡绝饮食。一日大戒,□以告天,悔前日之过失,迁今日之新善也。是《易》圣人于益之大象,有曰「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其斯之谓与!噫,教道相传,授受有自□矣。出自□□,奉命而来,有李□艾□□□金□□□□□□□□□□七□姓等,进贡西洋布于宋帝,曰:归我中夏,遵守祖风,留遗汴梁,宋孝隆兴元年癸未,列微五思达领掌其教,俺都剌始建寺焉。元至元十六年己卯,五思达重建古剎清真寺,坐落土字街东南,四至三十五杖。殆我大明太祖高皇帝开国,初抚绥天下军民,凡归其化者,皆赐地以安居乐业之乡,诚一视同仁之心也。以是寺不可无典守者,惟李诚、李实、俺平徒艾□、李贵、李节、李升、李纲、□敬、周安、李荣、李良、李智、张浩等正经熟晓,劝人为善,呼为满剌。其教道相传至今,衣冠礼乐,遵行时制,语言动静,循由旧□,人人遵守成法而知敬天尊祖忠君孝亲者,皆其力也。俺诚医士,永乐十九年奉周府定王传令赐香,重修清真寺,寺中奉大明皇帝万万岁牌,永乐二十一年以奏闻有功,钦赐赵姓,授锦衣卫指挥,升浙江都指挥佥事。正统十年,李荣、李良自备资财,重建前殿三间.至天顺五年,河水渰没,基址略存,艾敬等具呈,按□□奉本府承河南布政使司札付等因,至□元年古剎清真寺准此。李荣复备资财,起盖深邃,明金五彩妆成,焕然一新。成化年,高鉴、高锐、高(金尤)自备资财, 増建后殿三间, 明金五彩妆成, 安置道经三部, 外作穿廊, 接连前殿, 乃为永远之计, 此盖寺前后来历也。 天顺年, 石斌, 李荣, 高鉴, 张瑄取宁波口教道经一部, 赍至汴梁归寺。 高年由贡士任徽州县知县, 艾俊由举人任德府长史, 宁夏金瑄先祖任光禄寺卿, 伯祖胜口金吾前卫千兵, 瑄置买供桌铜燱瓶烛(缺文)   「□惟三教各有殿宇,尊崇其主。在儒则有大成殿,尊崇孔子,在释则有圣容殿,尊崇牟尼,在道则有玉皇殿,尊崇三清。在清真则有一赐乐业殿,尊崇皇天。其儒教与本教,虽大同小异,然其立心制行,亦不过敬天道,尊祖宗,重君臣,孝父母,和妻子,序尊卑,交朋友,而不外于五伦矣。□嘻!人徒知清真寺礼拜敬道,殊不知道之□原□□天,而古今相传,不可诬也。虽然,本教尊崇如是之笃,岂徒求福田利益计哉!受君之恩,□君之禄,惟尽礼拜告天之诚,报国忠君之意。祝我大明皇上德迈禹汤,圣并尧舜,聪明睿智,同日月之照临;慈爱宽仁,配乾坤之广大。国祚绵长,祝圣寿于万年;皇图巩□,□天长于地久。风调雨顺,共□太平之福。勒之金石,用传永久云。开封府儒学增广生员□锺譔,祥符县儒学廪膳生员曹佐书,开封府儒学廪膳生员傅儒篆。弘治二年岁在己酉仲夏吉日,清真后人宁夏金锳祥符金礼并立。」   《尊崇道经寺记》之文曰:「赐进士出身朝列大夫四川布政司右参议江都左唐撰文。赐进士出身征仕郎户科给事中前翰林院庶吉士淮南高洘书丹。赐进士出身征仕郎前吏科给事中维扬徐昂篆额.尝谓经以载道,道者何?日用常行古今人所共由之理也。故大而三纲五常,小而事物细微,无物不有,无时不然,莫匪道之所寓。然道匪经无以存,经匪道无以行。使其无经,则道无载,人将贸贸焉莫知所之,卒至于狂谈而窈冥行矣。故圣贤之道,垂六经以诏后世,迄于今而及千万世矣。至于一赐乐业教,始祖阿耽,本出□□西域,稽之周朝,有经传焉。道经四部五十三卷,其理至微,其道至妙,尊崇如天。立是教者,惟阿无罗汉为之教祖,于是乜摄传经,为之师法。厥后,原教自汉时入居中国,宋孝宗隆兴元年癸未,建祠于汴。元至元十六年己卯重建。其寺,古剎也,以为尊崇是经之所。业是教者,不止于汴,凡在天下业是教者,靡不尊是经而崇是道也。然教是经文字,虽与儒书字异,而揆厥其理,亦有常行之道,以其同也。是故道行于父子,父慈子孝;道行于君臣,君仁臣敬;道行于兄弟,兄友弟恭;道行于夫妇,夫和妇顺;道行于朋友,友益有信。道莫大于仁义,行之,自有恻隐羞恶之心。道莫大于礼智,行之,自有恭敬是非之心。道行于斋戒,必严必敬;道行于祭祖,必孝必诚;道行于礼拜,祝赞上天,生育万物,动容周旋之际,一本乎诚敬也。至于鳏寡孤独疲癃残疾者,莫不周恤赈给,俾不至于失所。贫而娶妻不得娶,与葬埋不能葬者,莫不极力相助。凡婚资丧具,无不举焉。及至居丧禁忌荤酒,殡殓不尚繁文,循由礼制,一不信于邪术,下至权度斗斛轻重长短,一无所敢欺于人。求观今日,若进取科目而显亲扬名者有之,若布列中外而致君泽民者有之,或折冲御侮而尽忠报国者有之,或德修厥躬而善着于一乡者,亦有之矣。逮夫农耗于野公而公税以给,工精于艺而公用不乏,商勤于远而名著于江湖, 贾志于守而获利于通方者, 又有之矣。 畏天命, 守王法, 重五伦, 遵五常, 敬祖风, 孝父母, 恭长上, 和乡里, 亲师友, 教子孙, 务本业, 积阴德, 忍小忿, 戒饬劝勉之意, 皆寓于斯焉。 呜呼! 是经也, 日用常行之道所著者有如此。 是故天命率性, 由此而全; 修道之教, 由此而入; 仁义礼智之德, 由此而存。 若夫塑之以像态, 绘之以   (缺文)   旁门左道之宗教依托宗教之旁门左道,不可胜数,弥勒教、白莲教、天理教、中洋教、上帝教、三祖教、黄天教、在里教、义和团、大乘教、大成教、萨满教,及崇拜一切自然物如水火龙蛇之类者,非流于妖邪,即困于鄙陋,实皆不足以言宗教也。   弥勒教弥勒教,大抵糍团教、 「 一作慈团.」 五伦教之流亚也。其教徧各省,江、浙尤盛。初,有杭人须天衡者崇奉之,自言其七世祖某为弥勒化身,亲授珠经三,劝人持斋修行,身后不入轮回,皆归佛国。月之塑望,必诵经礼佛,徒党毕集,曰上供。诸男女入教者,皆拜师,师为之命名,焚表给牒,并演《易》卦为宗派。亦派执事,行能出众者,则有清书、班首诸名目。同教者相遇,彼此必问何卦派何执事,始叙尊卑。   乾隆时,晋宁李因培督学江苏,陛辞,高宗谕以密访邪教。及按试松江,适有以习弥勒教告者,拘之,严讯,斩须天衡,绞杨维忠,军徒流杖十余人,皆教中魁也。当壬午圣驾南巡时,杨徒康伦姐等献经行在,高宗初未喻,温语遣之,后遍询阁臣,始知为刘福通之流,故有是命。   白莲教白莲教,一名清茶门,为道教之支流,最为妖妄。汉末,黄巾张角兄弟起于山东,当时虽无白莲之名,然实权舆于是。乾隆癸丑,白莲教匪尝起而为乱于湖北之枝江县.嘉庆乙亥十二月丙寅,仁宗谕曰:「滦州石佛口王姓,其先世自前明以来,倡立白莲教,自称闻香教主,流传至今,二百余年,已阅十辈,其子孙仍怙恶不悛,改教名为清茶门.种种悖逆情形,应照大逆办理。其江南、湖北、河南等省传教各犯,饬各督抚迅速查拏。」   咸、同间,洛阳汪剑庵,家贫不能自给.一日,徘徊道中,有忧色。忽一伟丈夫来,询其故,汪以实告。其人大笑曰:「铜臭乃足困人耶?君子忧道不忧贫,当今上无道揆,下无法守,至令先生怀才不遇,良可太息。然怀才不遇者,又宁止一先生?某不才,尚能助一臂力。」因解囊,出大钱十斤文,告汪曰:「有急需,取之可也,但不可尽.」汪不肯受。某曰:「然则作为借款,以一月偿,可乎?」汪感其诚,诺之。于是日取三百文使月,视之,仍十千也,大异之。然不取,则钱亦不多。亡何,一月期满,其人果来,亟谓汪曰:「孺子不听我言,今祸作矣,速从我去,否则首级且不保。」汪曰:「某贷君款,至今不敢动分文,安得有祸?」其人笑曰:「汝尚诳予耶?果尔,则还吾可也。」汪往取,则钱已顿杳,大惊,求救,其人曰:「毋恐,我白莲教人,丰衣足食,不知世间有忧愁事。今事至此,子亦惟有入教耳。」汪不得已从之,自是,汪亦为白莲教徒。黄某,佚其名,勇敢有力,且工剑术,人有白莲教说之者,辄嗤以鼻,曰:「庸人自扰耳。」某夜,挑灯夜读,声朗朗达户外。夜三鼓,闻窗前履声甚响,黄疑之,左手持灯,右手仗剑,徒步出门,猝见一人,身长丈余,面目狰狞可怖,黄舞剑与之鬬.久之,渐不敌,遁入房,取狗血喷之,应声而倒。所谓丈余长人者,乃以三寸纸所剪之侏儒也。   自平教匪之后,中原不见兵燹者几三十年。而漏网之徒,散匿远近,隐相煽诱,仍以传教为主。宿州张义发者,从永城魏中沅学《弹花》、《织布》两歌,皆邪教中隐语.又令盘膝静坐,曰坐莲花。两手捧腹,曰捧太极.一日三次,默诵咒语,曰三省工夫。   天理教天理教,又名八卦教,以其列八卦为入股也。其首领有三:曰林清,曰冯克善,曰李文成。嘉庆癸酉,清倡乱京畿,冯、李蹂躏豫东.清之初入教也,意图敛钱而已,既而胁惑者众,羣奉为坎卦教主。坎卦之外,七卦皆属文成,清又统之,势益张。复造妖书,言弥勒佛有青洋、红洋、白洋三劫。此时白洋应劫,清乃太白金星下降,故旗帜皆尚白。又童谣云:「八月中秋,中秋八月,黄花满地发.」癸酉置闰八月,后改甲戌闰二月,因以九月望日为第二中秋,故起事以应之。   坎卦之主为郭朝俊,次为刘呈祥、陈懋林、宋理辉.既而懋林为其从懋功告讦,谳得实,拟问杖徒,诸人乃潜奉清为坎卦主。朝俊性恡啬,遇事畏葸,众不之惮,清代之,皆帖服。清传教以「真空家乡无生父母」为八字真诀,命其徒日夕拜诵.自言知未来事,审祸福,明吉凶。入教者输钱,曰种福钱、根基钱,事成,偿十倍,输百钱,得地一顷。愚民惑之,远近踵至,家遂饶。有告贷者,辄给之,村人仰食者万余家。乃潜蓄逆谋,欲举大事,而祀金神于西方。又诡言前世为卯金刀,遂改姓刘,名安国,而他人呼之则曰刘真空。又自以为刘林后身,称刘林,字霜牧,或作双木。辗转变易,无定名。平日不习武艺,或劝之击剑,清曰:「吾有神助,剑术不足道也。」   文成在滑,掌震卦教,见清,大悦,奉清为十字归一。于是八卦九宫,清与文成共掌之,清号天皇,克善号地皇,文成号人皇。   初,齐、豫奸民纠结死党,曰虎尾鞭、义和拳、红砖社、瓦刀社,最大者曰八卦教。文成欲入党,无所适从。夜梦神话之曰:「君乃十八子,明道震宫九教主也。得东方生气,居河洛之中,协符大运.」文成惊异,益自负,乃收聚诸无赖及有罪亡者,匿与居。闻河南有谣云:「若要红花开,须待盐霜来。」遂自号盐霜十八子,入震卦教。教中事有条理不当者,文成厘次剖晰,众推服之,无异词.时清为坎卦教首,传教北方。干卦教首张廷举,山东定陶人。坤卦教首邱玉,山西岳阳人。巽卦教首程百岳,山东城武人。艮卦教首郭泗湖,河南虞城人。兑卦教首侯国龙,山西岳阳人。离卦教首张景文,山东城武人。俱分隶震卦。震为七卦之首,取「帝出乎震」之意也,习教者咸听约束。文成兼掌九宫,统管八卦,众至数万,争以金帛相赂遗,谓之种根基,文成遂富。   滑县牛亮臣少习帖括,应童子试,屡应被黜,乃弃去,为县库书吏。丙寅,以文弄法获罪,亡匿直隶之保定。十二月,清亦以坐法往保定,同居马家定,遂结为死友。清语亮臣曰:「吾教是京南人所授,山东曹县有刘林,为先天祖师。吾为刘林后身,是后天祖师。真空神咒,每日朝拜持诵,可免刀兵水火,可起大事。」亮臣悦之,乃拜清为师。   崔士俊,金乡人,因城武刘燕入离卦教。燕之师曰王敬修,敬修与其党张衡同受教于王普仁,而士俊又传之于高鹤鸣.其教:先令人执香稽首,受真空八字诀.入教之始,人纳钱二百文,谓之根基钱.清明、中秋,随力致献,谓之跟账钱,卦主受之。凡同教相见,辄骈二指为剑诀.甲子,士俊始入教。壬申八月,其邻人高毓藻引长垣徐安国至士俊家,谓安国习震卦教,胜于离卦,劝改离归震,士俊遂与其党巨野张建木同拜安国为师。安国之教与离坎相类,惟每日三次朝理太阳,两手抱胸,合眼趺坐,口念真空八字八十一遍,是曰抱功,功成可免灾难.癸酉二月,安国复至金乡,告以今岁九月后交白洋劫。劫数到时,教主给白布小旗,树于门,可免杀戮。安国引士俊与张建木偕至滑,谒文成,刘国明为之引进.士俊与建木拜文成,文成受礼毕,谕之曰:「汝曹善自用功,一劫能造万劫之苦,一劫能修万劫之福,汝曹悉归去,有事,问尔师傅可也。」士俊再拜出,安国言之曰:「今岁孟冬一月中行三节气,此即白洋劫。劫前七日,白旗传遍。凡无旗者杀杀之,留而不杀者,分上下。」其要诀云:「位列上中下,才分天地人。五行生父子,八卦定君臣。」国明语之曰:「白洋劫,山西为洋头,河南为洋腹,山东为洋尾也。」   中洋教道光时,有达官婢苏姓,年二十余,姿貌修整,粗识文字,自谓人世无其匹,深信中洋教。出家,居白云庵,习修炼,自号女娲氏。远近妇女奉之为师,执贽奉简,媵以牲酒香花,踵门称弟子者不绝.其卧房重重间隔,分一房为数室,小巷密阁,曲折玲珑,即白昼持火入,人对面,或相击触,转身遁匿,则莫知所之,其幽邃如此。未几,毁于火。   上帝教上帝教,窃基督教之绪余者也。嘉庆时,粤人朱九涛实创之,洪秀全、冯云山师事之。九涛死,推秀全为教主。道光丙申,秀全、云山传教至广西,居桂平、武宣二邑接壤之鹏化山。   时桂平富人曾玉珩受教于秀全,秀全妹壻武宣萧朝贵亦来桂平。朝贵与杨秀清交最善,秀清先世为广东人,后迁广西,居桂平之大黄江,世以烧炭为业.秀清豪放无赖,与其簖人韦昌辉、贵县石达开同入上帝教。昌辉、达开常慷慨大言,欲委身以成大事。秀全时卧病几殆,突然愈,曰:「吾病死,作地下人者七日,今始复苏,能知未来事,举世将罹大灾,惟奉我教,拜上帝,或为教主之兵,则可免,且死后可升天堂极乐世界。答拜上帝,纳银,供香烛,则可赎已往之一切罪恶。」凡奉其教者,曰师徒,男称兄弟,女称姊妹,称耶和华曰天父,以耶稣为其长子,尊之曰天兄,己则为其次子,而秀清等则皆师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