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 第 674 页/共 737 页
《魏志》曰:倭国人入海捕鳆鱼,水无深浅,皆沉没取之。
《齐书》曰:褚彦回,时淮北属魏,江南无鳆鱼,或有间关得至者,一枚直数千钱。有饷彦回鳆鱼三十枚,彦回时虽贵而贫过甚,门生献计卖之,云可得十万钱。彦回变色曰:“我谓此是食物,非曰财货,且不知堪钱,聊尔受之?虽复俭乏,宁可卖饷取钱?”悉与亲游啖之,少日便尽。
陈思王《求祭先主表》曰:先主喜食鳆鱼,前已表徐州臧霸送鳆鱼二百,足自供事。
魏文帝《与孙权书》曰:今因赵咨致鳆鱼千枚。
比目鱼
《尔雅》曰:东方有比目鱼焉,不比不行,其名谓之。(郭璞症曰:状如牛脾。一眼,两片相合乃行。江东呼王余鱼。)
《史记》曰:管仲谏桓公:“古者封禅,东海有比目之鱼。”
《搜神记》曰:东海名馀腹者,昔越王为脍,割而未切,堕半於水,化为鱼。
《临海水土记》曰:两片特立,合体俱行,比目鱼也。
《岭表录异》曰:比目鱼,南人谓之鞋屉鱼,江淮为之拖沙鱼。
左思《三都赋》曰:双则比目,片则王馀。
孙绰《望海赋》曰:王馀孤逝,比目双游。
人鱼
《山海经》曰:龙侯之山,决水出焉。其中多人鱼,状如帝鱼,四足,其音如婴儿,食之无痴疾。
《史记》曰:秦始皇冢中,以人鱼膏为灯烛。
《临海异物志》曰:人鱼,似人,长三尺馀,不可食。
虎鱼
《范子》曰:虎鱼出东海。
郭璞《江赋》曰:或虎状类人。(虎鱼,头似虎,腹背皆有刺。)
卷九百三十九 鳞介部十一
牛鱼
《博物志》曰:东海中有牛鱼,形如牛。剥其皮悬之,潮死炅则毛起,潮去则伏。
《临海异物志》曰:牛鱼,形如犊子,毛色青黄。好眠卧,人临其上,及觉,声如大牛,闻一里。
《魏武四时食制》曰:海牛鱼皮、生毛可以饰物,出扬州。
天牛鱼
《南越记》曰:天牛鱼,方圆三丈,眼大如升,在脾头,口在胁中,露齿无唇,两肉角如臂,两翼长六尺,尾长五尺。
死觏鱼
《南方草物状》曰:死觏鱼,随海潮搏岸边食人,人乘舡刺之。大者围九尺,长二三尺,似猪形。
鹿鱼
《临海异物志》曰:鹿鱼,长二尺馀,头上有角,腹下有脚,如人足。
《岭表录异》曰:鹿子鱼,其尾鬣,皆有鹿班,赤黄色。余曾览《罗州图》云:“州南海中有洲。每春夏,此鱼跳出洲,化而为鹿。”曾有人拾得一鱼,头已化鹿,尾犹是鱼。南人云:“鱼化为肉,腥不堪食。”
郭璞《江赋》曰:或鹿像鼻。(鹿,头角如鹿。)
虾鱼
《尔雅》曰:鲵大者谓之虾。(今鲵鱼似召,四脚,前似猕猴,後似狗。声如小儿啼。大者长八九尺。)
《异物志》曰:鲵鱼,有四足,如龟而行疾。有鱼之体,而以足行,故曰虾鱼。含水仰天不动,小鸟就饮,因而吞之。
《异物记》曰:虾实四足,而有鱼名,头尾类是,歧岐而行。生长山涧,出入深坑。顶上有光,迎风流。云是懒妇,怨勤自投。
鳐鱼
《吕氏春秋》曰:灌死之鱼名曰鳐,状如鲤,有翼。
左思《吴都赋》曰:文鳐夜飞而触纶。
珠鳖鱼
《山海经》曰:葛山,澧水出焉。中多珠鳖之鱼,如肺而有六足,目有珠。其味酸甘,食之不厉。
《山海经图赞》曰:澧死戤鳞,状如浮肺,体兼三才,以货贾客。
《吕氏春秋》曰:鱼之美者,澧死戤鱼,名曰珠鳖,六足,有珠。(澧水,在苍梧九疑之西。)
赤Й鱼
《山海经》曰:青丘之山,英水出焉。中多赤Й,(音需。)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
《经图赞》曰:赤Й之状,鱼身人头。
何罗鱼
《山海经》曰:谯明之山,谯水出焉。其中多何罗之鱼,一首十身,其音如吠犬,食之已痈。
鱼
《山海经》曰:涿光之山,嚣水出焉,而西流。其中多之鱼,(音褶。)其状如鹊而十翼,鳞皆在遇狞,其音如鹊,可以御火。
又《经图赞》曰:鼓翮一运,十翼翩翻,厥鸣如鹊,鳞在遇狞。
《雒书》曰:鱼,状如鹊,食之不瘴,出涿光山。
巢鱼
《山海经》曰:狱法之山,氵泽之水出焉。(音怀。)其中多巢鱼,(音藻。)状如鲤,鸡足。食之已疣。
又《图赞经》曰:巢之为状,半鸟半鳞。
旨鱼
《山海经》曰:北狱之山,诸怀之水出焉。其中多旨鱼,(音诣。)鱼身犬首,音如婴儿,食之已狂。
鳙鳙鱼
《山海经》曰:蛛之山,食水出焉。中多鳙鳙之鱼,(音容。)状如犁牛,其音如彘鸣。
《山海经图赞》曰:鱼号鳙鳙,如牛虎驳。
箴鱼
《山海经》曰:狗状之山,氵只(音枳。)水出焉,中多箴鱼,状如,喙如箴,食者尾。(《南越记》长针鱼,口四寸。)
专鱼
《山海经》曰:鸡山,暴水出焉,其中有专鱼,(音团。)状如鲋,彘毛,其音如豚。见则天大旱。
又《图□专鱼并鸟赞》曰:鸟栖林,专鱼处川,俱为旱徵。灾延普天,测之无像,厥类惟玄。
《吕氏春秋》曰:鱼之美者,洞庭之专。
击鱼
《山海经》曰:柢山多水,有鱼出焉,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在去(祛、榻二音。)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击,(音六。)冬死夏生,(蛰类也。)食之无肿疾。
《山海经图赞》曰:鱼号曰击,处不在水。厥状如牛,鸟翼蛇尾。
半(音畔)鱼
《山海经》曰:英山,禺水出焉,北流注于招水。其中多半鱼,状如鳖,其音如羊。
胃(音谓)鱼
《山海经》曰:乐游之山,桃水出焉。其中多胃鱼,其状如蛇而四足。
《汉书□地理志》曰:子桐之水,其中泽多胃鱼。
尾鱼
《山海经》曰:英之山,氵冤水出焉。是多尾之鱼,鱼身蛇首,六足,目如马耳。食之使人不昧,可以御凶。
鳋鱼
《山海经》曰:鸟鼠同穴之山,渭水出焉。其中多鳋鱼,(音骚。)其状如鱼,动则其邑大兵。
《山海经图赞》曰:物以感应,亦有数动。壮士挺剑,气激江涌。鳋鱼潜渊,出则民悚。
{如鱼}{比鱼}鱼
《山海经》曰:鸟鼠同穴之山,滥(音槛。)水出於其西,多{如鱼}{比鱼}之鱼。(如比二音。)其状如复钅兆,鸟首而鱼翼鱼尾,其声如磬,是生珠玉。(珠母,蚌类。)
《山海经图赞》曰:形如复钅兆,包玉含珠。有而不积,泄以尾闾。暗与道会,可谓奇鱼。
蠃鱼
《山海经》曰:□(音圭。)山,水出焉。其中多蠃鱼,鱼身而鸟翼,声如鸳鸯。见,其国大水。
鱼
《山海经》曰:少咸之山,雁门之水,其中多之鱼,(音沛。)食之杀人。
此鱼
《山海经》曰:悬瓮之山,晋水出焉。其中多此鱼,(音紫。)其状如而赤鳞,其音如吒,食之不骄。(或作忄蚤。)
《山海经图赞》曰:微哉此鱼!食则不骄。物有所感,其用无В。
父鱼
《山海经》曰:阳山,留水出焉。其中有舀(音滔。)父之鱼,其状如鲋,鱼首,如彘身,食之已欧。
《山海经图赞》曰:舀父鱼首,厥体如豚。
师鱼
《山海经》曰:饶山,历号之水出焉。中有师鱼,食之杀人。
文鱼
《山海经》曰:景山,睢(音蛆。)水出焉。中多丹粟文鱼。(有班彩也。)
仑鱼
《山海经》曰:半石之山,来需之水出焉。其中多仑(音纶。)鱼,黑文,状如鲋,食者不肿。
鲞鱼
《山海经》曰:半石之山,合水出其阴,是多鲞(音腾。)鱼,其状如厥,居逵,(逵,死昀晷穴,相交通。)苍文赤尾。食者不痈,可以已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