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 第 662 页/共 737 页
《博物志》曰:白,雄雌相视则孕。或曰:雄鸣上风,雌鸣下风,则亦孕。
刘祯《鲁都赋》曰:绿葱。
《尔雅》曰:须羸。(似凫而小,膏中莹刀。)
扬雄《方言》曰:野凫甚小,而好没世晷者,南楚之外谓之鹈,大者谓之鹘鹈。
《纂文》曰:各、施、石檄、开零,皆野鸭。没食曰各,长颈曰施,多白曰开零,在山秸椿石檄。
白暴(音剥)
《尔雅》曰:各,乌暴。(郭璞症曰:水鸟也,似而短颈,后翅紫白色,背上绿色,江东呼为乌暴。音驳。)
卞敬宗《暴赋》曰:乌真野之性,备於俯仰之间,专视缓步,有自卑掷昃。
鸨
《诗》曰:《鸨羽》,刺时也。晋昭公之後,大乱五世,君子下从征役,不得养父母也。肃肃鸨羽,集于苞栩。肃肃鸨行,集于苞桑。肃肃鸨翼,集於苞棘。
《礼》曰:鸡肝、雁肾、鸨奥、鹿胃。(郑玄注曰:奥,脾。)
ジス
《尔雅》曰:爰居,杂县。(郭璞症曰:汉文帝时,琅琊有大鸟,如马驹,时人谓之爰居。)
《广志》曰:马鸟,ジス。
《庄子》曰:海鸟止於鲁郊,鲁侯觞之於庙,奏《九韶》以为乐,具趟阄以为膳。鸟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人养鸟也,不如以鸟养鸟。(司马彪注曰:即ジス也。)
《国语》曰:海鸟曰爰委居,止於鲁东门之外三日,(爰居,杂县。东门,城门。)臧文仲使国人祭之。(文仲不知,以为神。)展禽曰:“越哉!臧孙之为政也。(越,足也。言其迂阔。不知政要也。)夫祠,国之大节也;(节,制。)而节,政之所成也,(言节所以成政。)故慎制祠以为国典。今无故而加典,非政之宜也。夫圣王掷昶祠也,功施於民,则祠之;以死勤事,则祠之;以功定国,则祠之;能御大灾,则祠之;能捍大患,则祠之。非是族也,不在祠典。今海鸟至,已不知而祠之,以为国典,难以为仁且智矣!夫仁者讲功,而智者处物。无功而祠之,非仁也;不知而不问,非智也。今兹海其有灾乎?夫广川之鸟兽,恒知而避其灾也。”是岁也,海多大风。
鹈鹕
《尔雅》曰:鹈鹕,夸。(郭璞症曰:今之鹈鹕也,好群飞,入水食鱼,故名夸Э,俗呼为陶河。)
《毛诗疏》曰:惟鹈在梁。许慎曰:鹈,鹕也,一名泽,一名淘河。水鸟。身形似鸩而极大,喙长尺馀,直而广,目中赤,颔下胡大如数斗囊。若有小水鱼,便抑水满其胡而弃之,令水竭尽,鱼在陆地,乃共食之,故曰陶河。
《魏志》曰:五月,有鹈鹕集灵芝池。诏曰:“杆诗人所谓‘污泽’也,《曹诗》刺共公远君子而近小人。今岂有贤智之士处於下位乎?否则,斯鸟胡为而至?其博举天下俊德茂材,独行君子,以答曹人之刺。”
《山海经》曰:宪斯之山,沙水出焉。其中多鹈鹕,如鸳鸯而人足,其鸣自叫。见,国有土功。
《庄子》曰:鱼不畏网而畏鹈鹕。网者,公平无私;鹈鹕有心,故鱼畏之。明主行赏罚如网。
《淮南子》曰:鹈鹕饮水,数升而不足。
鸬鹚
《尔雅》曰:鹚,壹。(郭璞症曰:即鸬鹚也。嘴角曲如钩,食鱼。)
《异物志》曰:鸬鹚不生卵,而孕雏於池泽间。又吐生,多者八九,少者五六,相连而出,若系绪。水鸟而巢高树上,或在石窟之间。
《隋书》曰:倭国草木冬青,土地膏腴,水多陆少。以小环挂鸬鹚项,令入水捕鱼,得百馀头以充食。
《唐书》曰:贞玄十三年四月,上以自春已来,时雨未降,正阳之月,可以雩祠。遂幸兴庆宫龙堂,兆庶祈祷。忽有白鸬鹚,沉浮水际,群类翼从其後。左右侍卫者咸惊异之,俄然,莫知所往,方悟龙神植典化,遂相率蹈舞称庆。至乙丑,果大雨,远近滂沱。于是宰臣等上表陈贺。
范王《治咽方》曰:咽,鸬鹚啄即愈。治鲠,烧鸬鹚羽,水服半钱即下。若呼“鸬鹚鸬鹚”,亦有下者。
固(户故切)泽
《尔雅》曰:纺,泽虞。(孙炎注曰:尸鸠,或谓纺,泽虞蒲梆名。郭璞症曰:今泽也,常在泽中,见人辄唤不去,有像主守之官,因名之也。)
鹳雀
《说文》曰:鹳,雀也。
《诗》曰:我来自东,零雨其。鹳鸣于垤,妇叹于室。
《毛诗义疏》曰:鹳,一名负釜,一名背灶,一名皂君。泥其巢,一旁为池,含水满之。取鱼置池中,食其雏。若杀其子,则一村致灾旱。
华峤《後汉书》曰:杨震,字伯起,年五十始应州郡植蒂,众人谓之晚暮。後有鹳雀衔三鳝鱼,飞集讲堂前。都讲取鱼进曰:“蛇鱼者,卿大夫之服像也。数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
《淮南万毕术》曰:天雄、鹳胎,日行千里。(取鹳鸟胎,于月中暴一日一夜,增天雄,一月用三十天雄,而并治为丸,大如梧子。欲行,吞一丸。得腾蛇胆和,大良。韧屿雄,乃膳独即行千里。)
桓谭《新语》曰:昔有鹳,郡国皆杀之,而三辅俗不敢取,取或雷雳霹起。原天不独在彼而在此,其杀取时,正与雷偶耳。
《抱朴子》曰:以鹳血途金丹一丸,内衣中,以指物,随口变化。
《神农本草》曰:鹳骨,味甘无毒,治鬼虫、诸疰、五尸、心腹疾。
《博物志》曰:鹳,水鸟也。伏卵时数入水,卵冷则不孕,取石周围绕卵,以助暖气。故方术家以鹳巢中暖石为真物。
《列仙传》曰:木羽者,钜鹿人。母贫贱,主助产。产探妇,妇儿生,开目大笑,母大怖。暮,梦见大冠赤帻者守儿,言:“杆即司免,当报汝恩,使汝子木羽得仙。”母阴识之。生儿,字木羽。所探儿年十五,夜有车马来迎之,过呼:“木羽,为我御车。”遂俱去。又二十馀年,鹳雀旦以二尺鱼着户上,母匿不道,而卖其鱼。四十馀年。母乃终。
《诗》曰:有在梁。
《说文》曰:,秃也。
《环氏吴纪》曰:嗣王问中书令张尚:“鸟掷晷大者惟鹤、小者雀乎?”尚曰:“阁者有秃,小者鹪鹩。”嗣王忌胜己,因徙尚。
《楚辞》曰:鸿群晨杂。(,鸡也。鸿,鸿鹄也。,秃也。)
《後魏书》曰:正光二年八月,获秃于宫内。诏以示崔光,崔光表曰:“蒙示十四日所得大鸟,此即《诗》所谓‘有在梁’。解云:秃也,贪恶之鸟,野泽所育,不应入于殿庭。昔魏氏黄初中,有鹈鹕集于灵芝池,文帝下诏,以曹恭公远君子、近小人,博求贤尽。太尉华歆由此逊位,而让管宁也。臣闻野物入舍,古为不善,是以张恶仟,贾谊忌。鹈鹕暂集而去,前王犹为至诫;况今亲入宫禁,为人所获,方被畜养,宴然不以为惧!准诸往义,信有殊矣!且饕餮之禽,必资鱼肉、菽麦、稻粱,时或餐啄,一食之费,容过斤溢。今春夏阳旱,籴稍贵;穷窘之家,时有菜色。陛下为民父母,抚之如伤,岂可弃人养鸟,留意於鬼形恶声哉!卫侯好鹤,曹伯爱雁,身死国灭,可为寒心。陛下学通《春秋》,亲览前事,何得口咏,其行未遵?诚愿远师殷宗,近法魏祖,修德延贤,消灾集庆。放无用之物,弃之川泽。取乐琴书,颐养神性。”肃宗览表大悦,即弃之池泽。
《南史》曰:齐晋安王子勋即伪位於寻阳,其夕,有秃鸟集城上。
《唐书》曰:会昌玄年六月,有秃鸟集於禁苑。
《尔雅》曰:,縻鸹。(郭璞症曰:今呼鸹。音箭括。一音利也。)
《庄子》曰:大饱食,仰天而嘘。
《列子》曰:蒲且子之戈,连双於青□之际。
《楚辞》曰:酸鹄隽凫(隽,小霍也。)煎鸿。
《江赋》曰:奇九头。
精卫
《山海经》曰:炎帝之女名,游於东海,溺而不反,是为精卫。常取西山之木石,以堙东海。
《述异记》曰:昔炎帝女溺死东海中,化为精卫。其鸣自呼。每衔西山木石,以填东海,怨溺死故也。海畔俗说:精卫无雄,耦海燕而生,生雌状如精卫,生雄状如海燕。今东海畔精卫誓水处犹存,溺死此川,誓不饮其水。一名誓鸟,一名怨禽,又名志鸟,俗名为帝女雀。
《博物志》曰:有鸟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昔赤帝之女,往游於东海,溺死而不反,其神化为精卫。故精卫常取西山之木石,以填东海。
左思《魏都赋》曰:(音祗。)精卫,衔木偿怨。
左思《吴都赋》曰:精卫衔石而遇缴,文鳐夜飞而触纶。
水扎鸟
《南夷志》曰:水扎鸟,出昆明池。冬月遍于水际。
卷九百二十六 羽族部十三
鹰
《春秋运斗枢》曰:涯掴星散为鹰。
《礼记□月令》曰:惊蛰之日,鹰化为鸠。
又曰:七月,鸠化为鹰,然後设罗。
《左传□文公十八年》曰:季文子使太史克对绪瀚曰:“先大夫臧文仲教行父事君之礼,行父奉以周旋,弗敢失坠,曰:见无礼於其君者,诛之,如鹰之逐鸟雀也。”
又《昭公四》郯子曰:“少鸟师而鸟名。爽鸠氏,司寇者也。(杜预注曰:爽鸠,鹰,鸷鸟也,故为司寇,主盗贼也。)
又《襄公四》曰:子产始知然明,问为召可,对曰:“视民如子,见不仁者,诛之,如鹰掷牮鸟雀。”
《毛诗》曰:惟师尚父,时惟鹰扬。(如鹰之飞扬也。《笺》云:鹰,鸷鸟也。)
《尔雅》曰:鹰,爽鸠。(郭璞症曰:来,当为,字之误也。《左传》作鸠,是也。善击,官于代郡捕之。)
又曰:鹰隼鬼,其飞也。(鼓翅然疾。)
《春秋考异邮》曰:金伐木,故鹰击雉。
《易通卦验》曰:鹰者,鸷杀之鸟。
《周书》曰:惊蛰之日,鹰变为鸠。小暑之日,鹰乃学习。处暑之日,鹰乃祭鸟。
《大戴礼》曰:正月,鹰则为鸠。鹰也者,非其杀之时也;鸠也者,非其杀之时也。善变而之仁,故具言之也。鸠为鹰而不仁,故不尽其辞。
《史记》曰:李斯临刑,思牵黄犬,臂苍鹰,出上蔡东门,不可得矣。
《汉书》曰:鹰隼未击,弋不得施於蹊隧。
又《酷吏传》曰:郅都为济阳太守,时人号为“苍鹰”。
又曰:孙宝为京兆尹,请故吏侯文为掾。立秋日,文谓宝曰:“今鹰隼始击,当顺天气成严霜掷觑。”
《後汉书》曰:崔る与窦宪笺曰:“今日汉阳太守率吏卒数十人,皆臂鹰牵狗,云欲上幕府。夫鹰犬所获,不过雉兔,斯乃细人之事。”
《东观汉记》曰:和熹皇后临朝,上林鹰犬悉斥卖之。
又曰:赵勤,字孟卿。太守桓虞署督邮新野令,自责还印绶去。虞叹曰:“善吏如使良鹰,下即中。”
马融《与伯世书》曰:愦愦愁思,犹不解怀。思在竹间,放狗逐麋。晚秋涉冬,大苍出笼。黄棘下菟,Ρ以乾葵。以送馀日,兹乐而已。
《魏志》曰:吕布因陈登求徐州牧,不得,布怒,登喻之曰:“登见曹公言:‘待将军,譬如养虎,当饱其肉,不则噬人。’公曰:‘不如养鹰,饥则为用,饱则扬去。’”布乃解。
《晋书》曰:虞潭,字思奥。会沉充等逼京师,潭起义军。至上虞,有野鹰飞集屋梁,众惧,潭曰:“起大义而刚鸷之鸟来,破贼必矣!”後如其言。
又曰:崔洪,清厉骨鲠,为尚书左丞,时人为之语曰:“冈生荆棘,来自博陵。在南为鹞,在北为鹰。”
又《载记》曰:慕容垂请至邺拜墓,符坚许之。权翼谏曰:“腹犹鹰也,饥则附人,饱便高。遇风尘之会,必有陵宵掷昃。惟宜急其羁绊,不可任其所欲。”坚不从。
《南史》曰:王僧达性好鹰犬。何尚掷曷仕,复膺朝命,於宅设八关齐,大集朝士,自行香,次至僧达,曰:“愿即且放鹰犬,勿复游猎。”
又曰:齐郁林王即位,未逾旬,多聚飞鹰忄夫,以粱肉俸之。
《陈书》曰:侯安都率水军於中流断齐军粮运。又袭秦郡,破徐嗣徽栅,收其家口,得嗣徽所弹琵琶及所养鹰。遣信饷之曰:“昨至弟住幢悦此,今以相还。”嗣徽等见之,大惧。
《北史》曰:後魏华山郡王澄弟嵩,孝父时,位步兵校尉。大司马安定王休薨,未及卒哭,嵩便游田。帝闻大怒,曰:“嵩,大司马薨殂一月,尔便以鹰鹞自娱。有叔父之痛,无犹子之情。损心弃礼,何其太速?便可免官!”
又曰:齐广宁王孙孝珩,好缀文,有技艺。常於厅事壁自画一苍鹰,见者皆以为真。
《三国典略》曰:玄坦为冀州刺史,不恤人事,专为聚敛。性好畋渔,无日不出。秋冬猎禽,夏春捕水族,鹰犬常数百头,器网十馀车。自云:“宁三日不食,不能一日不猎。”
《唐书》曰:太宗初传位,旧苑中有笼鹰,悉断联任去,良犬并解绁放之。
又曰:太宗谓侍臣曰:“李大亮可谓忠直矣。朕遣使至其所,见有佳鹰,讽令献朕。大亮因密表责朕云:‘递下久绝田猎,而使者求鹰。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任使非人。’朕览表,嘉叹不能自己。有臣若是,朕复何忧?”於是赐之金壶,以彰忠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