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 第 290 页/共 737 页
《荀氏家传》曰:勖字公鲁,年十二能通《春秋》、属文。从外祖锺繇甚奇之,常称此儿当继司空。
又曰:荀淑子爽字慈明,一名。幼而好学,年十二能通《春秋》、《论语》,太尉杜乔见而称之曰:“可为人师。”爽遂耽思经书,庆吊不行,徵命不应,颍川为之语曰:“荀氏八龙,慈明无双。”
《华阳国志》曰:童子李馀,涪人。兄夷杀人亡命,母慎当死。馀年十三,诣吏代母死。吏以馀年小,不许,因自刎死。吏以白令,令哀伤,言郡,郡上书出慎。太守与令,以家财葬馀,图画府庭。
《凉州记》曰:武王吕光,字世明,以石氏建武四年生,夜有光辉,举舍异之,因名曰光。年十岁,与诸兄弟于里巷阙军戏,群童咸推为主,割土处中,部分行伍,乡党皆称之。
《世语》曰:崔る有文才,不其县令往造之,る子瑗年九岁,书门曰:“虽无干木,君非文侯,何为入我里闾?”令见之,问る,曰:“必儿所书。”召瑗使书,乃书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又曰:徐孺子年九岁,常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极当明矣。”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可不暗乎?”
又曰:孔文举有二女,大者六岁,小者五岁。父眠,小者床头盗酒饮之。大儿谓曰:“酒以行礼,何以不拜?”答曰:“偷酒那得复行礼。”
又曰:夏侯称,字叔权。自孺子而好合聚童儿,为之渠帅,戏必为军旅战阵之事,有违者辄严以鞭捶,众莫敢逆。父渊阴奇之,使读《项羽传》及兵书,不肯,曰:“能则自为耳,安能学人?”年十六,渊与之畋,见奔虎,称驱马逐之,一射而倒。名闻太祖,太祖把其手喜曰:“我得汝矣。”与文帝为布衣之交,每宴会,气陵一座,辩士不能答。世之高尚者从之游。弟荣,字幼权,幼聪慧,七岁能属文,诵书日千言,经目辄识。文帝闻而请焉。宾客百馀人,入奏一刺,悉书其乡邑姓,世所谓爵里刺也,示之一过而使遍谈,不谬一人。帝深奇之。汉中之败,荣年十三,左右提之走,不肯,曰:“君亲在难,焉所逃死!”乃奋剑战,遂殁。
又曰:孙盛为庾公记室参军,从猎,其第二儿齐庄俱行。庾公不知,忽于猎场见齐庄,时年七、八岁,谓曰:“君亦复来耶?”应声答曰:“所谓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又曰:何晏年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帝奇爱。以晏母在宫内,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曰:“何氏之庐。”
又曰:锺会少有令誉。年十二三,魏文帝闻之,语父繇曰:“可令卿二子来。”于是命见,毓面有汗,文帝问曰:“卿面何以独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得出。”
又曰:王戎七岁,常与诸小儿游,看道傍有李树,子压枝折,诸儿竞走取之,惟戎不去。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子多,苦李也。”取之信然。
又曰:王冲、裴叔则二人总角,诣锺士季。客问锺:“向二童是谁?”锺曰:“裴楷清通,王戎简要。二十年,此二贤当为吏部尚书,冀尔时天下无复滞才。”
《语林》曰:孙策,年十四诣袁术,俄而外通刘豫州来,孙便求去。袁曰:“刘豫州何若?”答曰:“英雄忌人。”既出,下东阶,而刘备从西阶上,但得转顾视孙足,行殆不复前矣。
又曰:刘道真年十六,在门前弄尘,垂鼻至胸。洛下年少乘车从门过,曰:“年少甚追回。”刘便随车问为恶为善尔,刘曰:“令君翁亦追回,毋亦追回。”(上,呼回反;下,徒回反。)
卷三百八十六 人事部二十七
健
《释名》曰:健,建也。能有所建为也。
《左传□庄公》曰:宋万弑闵公于蒙泽,曹师伐之。南宫长万奔陈,以乘车辇其母,一日而至。(乘车,非兵车也。驾人曰辇。宋去陈二百六十里,言万之多力。)宋人请南宫长万於陈,陈人使妇人饮之酒,而以犀革裹之,比及宋,手足皆见。
又曰:初,雩,讲于梁氏,女公子观之。圉人荦自墙外与之戏。子般怒,使鞭之。公曰:“不如杀之,是不可鞭。荦有力焉,能投盖于稷门。”(盖,覆地。稷门,鲁南城门。走而自投接其屋之桷,反覆门上。)
又《宣公下》曰:晋魏颗见老人结草以抗杜回。(杜回,秦之力人也。)
又《成公上》曰:高固入晋师,磔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
又《成公下》曰:晋楚交战,叔山冉搏人以投,中车,折轼。晋师本焉,以徇齐垒。
又《襄公十年》曰:晋荀偃、士丐请钒党阳,Τ阳人启门,诸侯之士门焉。(见门开,故攻之。)悬门发,邹人纥抉之以出门者。(纥,邹邑大夫,仲尼父叔梁纥也。)狄弥建大车之轮而于之以甲以为橹,(狄弥,鲁人。蒙,覆也。橹,大盾也。)左执之,右拔戟,以成一队。(百人曰队。)孟献子曰:“《诗》所谓有力如虎者也。”主人悬布,堇父登之,及堞而绝之。坠则又县之,苏而复上者三。主人辞焉,乃退。
又《哀公下》曰:楚白公作乱,劫惠王。子西以袂掩面而死。子期曰:“昔者吾以力事君,不可以弗终。”抉豫章以杀人而後死。(以效其多力。豫章,大木。)
《史记》曰:秦王有力好戏,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说举龙文赤鼎,绝膑而死。
又曰:范雎说秦昭王曰:“乌获、任鄙之力,成荆、孟贲、庆忌、夏育之勇。”
又曰:张良常学淮阳,东见沧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东游,良与客俱击秦皇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张良乃更姓名,亡匿於下邳。
《汉书》曰:项羽在鸿门,沛公与张良在坐。樊哙闻事急,乃拔盾入。初入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羽见之,问:“为谁?”良曰:“沛公参乘樊哙也。”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之。羽曰:“能复饮乎?”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也。”
又曰:甘延寿字君况,北地郁郅人。少以良家子善骑射,为羽林,投石拔距绝於等伦,常超逾羽林亭楼,由是迁为郎。
又曰:淮南王长,力能扛鼎,广陵王胥手搏熊罴。
又曰:上官桀从武帝上甘泉,天大风,车不得行,解盖授桷拢桀奉盖,虽风常属车;雨下,盖御。上奇其才力,迁未央厩令。
又曰:彭城王翌,身长八尺七寸,骁过人,能手举殿梁,超过平阳。
《楚汉春秋》曰:项梁尝阴养士,最高者多力拔树以击地。
《东观汉记》曰:盖延字巨卿,身长八尺,弯弓三百斤,以气势闻。
又曰:阴兴字君陵,为期门仆射。从上出入,常操小盖,疾风暴雨,屏翳左右,泥涂隘狭,自投车下,脱解履,涉淖至膝。
又曰:祭彤字次孙,力贯弓三百斤,入为大仆。从至鲁,帝指子路室曰:“此太仆室也。”
范晔《後汉书》曰:虞延字子太,陈留人。延生时有物如匹练直天。长八尺六寸,力能扛鼎。
又曰:董卓膂力过人,双带两,左右驰射,为羌胡所畏。
《魏志》曰:许褚字仲康,长八尺馀,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汉末,聚宗琢裴壁以御寇贼。贼攻壁,褚令男女聚石如盖者。褚飞石掷之,所值皆碎。以牛与贼易食,牛奔还,褚一手逆曳牛尾,行百步,贼遂不敢取牛。褚後事太祖,以力如虎而痴,号曰“痴虎”。
又曰:典韦,陈留人,形貌魁梧,膂力过人。
又曰:吕布字奉先,五原人也。以骁武给并州刺史丁原。为骑都尉,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
《英雄记》曰:袁绍父成,字文开。名壮健,贵戚权豪自大将军梁冀以下,皆与交结恩好,言无不从,故京师谚曰:“事不谐,诣文开。”
《江表传》曰:太祖与马超单马会语,超负其多力,常置六斛米囊,东西走马,辄掣米囊以量太祖轻重。许褚目瞪盼,超曰:“闻君有健将虎侯那在?”太祖指褚,超乃止。太祖寻知之,叹息良久,曰:几为狡虏所欺。”
王隐《晋书》曰:吴彦字士则,吴郡人。有文武才,长八尺馀,膂力如虎。
《晋中兴书》曰:庾阐父东,以勇力闻。世祖时,西域遣一使胡,し(音巢。)勇果,自谓无敌,晋人不敢与校。世祖募求勇敢之士,惟东应选,遂忄暴杀胡,勇闻殊俗。晋令曰:”选三部司马,皆限力举千二百斤以上;前驱司马,取使大戟;由基司马,取能挽一石七斗以上弓。”
沈约《宋书》曰:丁午骁勇有气力,时人为之语曰:“勿跋扈,付丁午。”
萧子显《齐书》曰:张敬儿为持节,督雍梁二州刺史。部伍泊沔口,敬儿舴艋过江,诣晋熙王燮。中江遇船覆,左右丁壮者各走,馀二小吏没,舱下呼叫,张敬儿两掖挟之,随船覆仰,常得在水上。如此翻覆行数十里,方得迎接。
又曰:东昏侯有膂力,能担白虎幢。自制杂色锦伎衣,缀以金花玉镜,众宝逞诸意态。
崔鸿《十六国春秋□秦录》曰:姚兴将军王奚仲,骁悍有膂力。去其弓槊,持短兵出堡,与赫连勃勃力战,众多伤。勃勃乃羁縻图之,断其水路,堡民执奚仲出降,勃谓奚仲曰:“卿忠臣也,朕方与卿共平天下。”奚曰:“若蒙大恩,速死为惠。”乃与所亲数十人自刎而死。
又《前赵录》曰:郭默字玄雄,河内怀人,世以屠沽为业。默壮勇拳捷,能贯甲跳三丈堑,时人咸异之,曰:“此儿必兴郭氏。”河内陆允,世之豪民,望见以女妻之。
又曰:陈安字虎侯,家世农民。安少慷慨,曰:“大丈夫当乘轩杖节,安能久执犁锄乎?”遂东游京师,颇学书算,读《魏书》见许褚而慕之,乃自字虎忽拢遇晋室丧乱,遂凭结司马宾。骁壮果毅,武过人,多力善射,持七尺刀贯甲,奔及驰马。
又《前秦录》曰:张蚝(音刺。)本姓弓,上党泫氏人也。膂力过人,能却曳牛走,张平爱而子之。淫於平妾,知而责之。蚝惭,割阴以自誓,遂为阉人。坚甚宠之,常侍左右,终为名将。所在有殊功,称邓羌、张蚝“万人敌”也。
又《後赵录》曰:张弥,字巨秦,汲郡人。晋永嘉中,与梁臣戍武德城,石勒攻之,城溃,弥随例当坑,大呼曰:“官当活健儿,何以杀也?”勒曰:“有何健事而求活也?”弥曰:“武德西城上,大声督战,时警备严设,使贼不入,正是张弥。”勒笑曰:“降儿能尔,正自奇健。”乃赦之。
《赵书》曰:汲桑,清河则丘人。年二十馀,力扛百钧,呼闻数里,时人服之。
又曰:刘灵,阳平人,年二十馀,常期役於县,力制奔牛,走及驰马。
《後魏书》曰:孝文帝有膂力,年十馀岁,能以指弹碎羊髀骨。
又曰:玄淑字买仁,有膂力,弯弓三百斤,善骑射。
又曰:陈留王虔,姿气魁杰,膂力绝人。每以常矛短刀大作之,犹患其轻,後缀铜铃於刃下,其弓力倍如常人,以其殊异於世。虔常临阵以槊刺人,遂贯胸高举,以示於众。又尝以一手顿槊於地,骑马伪退,敌人争取,引不能出。虔引弓射之,一箭杀其二人,摇槊之徒,亡魄奔散,乃命人取槊而反。每从征伐,乃率偏将先登陷阵,勇冠当时。
又曰:卫王仪,长七尺五寸,容貌甚伟,美鬓髯,有算略。少能舞剑骑射,膂力过人,弓将十石。陈留公虔槊大见称异,时人云“卫王弓,桓王槊”也。
又曰:韩茂字玄兴,尝从太宗征丁零。时大风,旌旗皆偃仆,茂於马上持幢,初不倾倒。太鬃讶其膂力。
又曰:伊馥,代人也,善射多力,曳牛却行。
《三国典略》曰:周贺若敦尝从太祖校猎於甘泉宫,围人不齐,兽多越逸,太祖大怒。围内惟有一鹿,俄亦突围而走,敦跃马驰之,鹿上东山,敦弃马步逐山半,掣之而下,太祖大悦。
《周书》曰:韩雄,河东垣人也。少敢勇魁岸,膂力绝人。工骑射,有将帅才略。
又曰:窦炽字光成,性宽明有伟略,美鬓髯,身长八尺二寸,善骑射,膂力过人。
《隋书》曰:鱼俱罗,冯翊下□人也。身长八尺,膂力雄壮,言闻数百步。
《墨子》曰:纣有勇力之人,生捕兕虎,指画杀人。
《晏子》曰:昔夏之衰也,有推侈大戏;殷之衰也,有费仲、恶来,足走千里,手制兕虎。
《子思子》曰:中行穆伯手捕虎。
《列子》曰:公仪伯以力闻诸侯,周宣王备礼聘之。公仪伯至;观形,懦夫也,宣王心惑,曰:“汝之力何以?”对曰:“臣之力能折春螽之股,胜秋蝉之翼。”王作色曰:“吾之力者能分犀兕之革,曳九牛之尾,犹憾其弱。”公仪伯曰:“臣之师有商丘子者,力无敌於天下,而六亲弗知,未尝用其力故也。”
又曰:魏黑夕阝杀丘邴章,邴章之子来丹谋复仇。丹气甚猛,形甚露,计粒而食,从风而趋,誓手剑以屠黑夕阝。黑夕阝悍志绝众,力抗百夫,筋骨皮肉,非人类也。延颈承刃,披胸受矢,芒锷摧屈,而体无痕。负其才力,视来丹犹雏っ也。
《孟子》曰:有冯妇,善搏虎。
《尸子》曰:中黄伯余左执太行之犭,(音猱。)右搏雕虎,惟象未与吾试,愿为牛与象斗以自试。
又曰:飞廉、恶来力角犀兕,勇搏熊虎也。
《孔丛子》曰:孔鲋谓陈王曰:“梁人有阳由者,其力扛鼎,伎巧过人,骨腾肉飞。
《淮南子》曰:孔子勇复孟诸,足蹀狡兔,不以力闻。
《六韬》曰:纣之卒握炭流汤者十八人,崇侯虎等举五百石重沙二十四人。
《山海经》曰:中曲之山有怀木,食之多力。
《穆天子传》曰:有虎在於葭中,七萃之士曰高奔戎,生捕以献天子,乃命为柙而畜之东虞,是曰虎牢。
《吕氏春秋》曰:孔子之劲能招国门之关。(抬,举也。《淮南子》同也。)
又曰:赵氏,中山之多力者,曰:“吾兵衣铁甲,操铁杖以战,所击无不碎,所冲无不陷,以车投车,以人投人。”
《春秋外传》曰:少室吻简子右,闻牛谈有力,请与之戏,不胜,致右焉,简子许之。使少室为宰,曰:“知贤而让,可以训矣。”
《蜀王本纪》曰:秦王知蜀王好色,乃献女五人。蜀王遣五丁迎女,还梓潼,见大蛇入山穴,一丁引其尾不出,五丁共引蛇,山乃崩。
《说苑》曰:勇士孟贲,水行不避蛟龙,陆行不避虎狼,发怒吐气,声响动於天。
王充《论衡》曰:语称纣力能索铁伸钩,抚梁易柱,言其多力也。
《风俗通》曰:颍川张钦,字孟孝。吴楚反,与亚夫常为前锋,陷阵溃围,傍人观曰:“壮哉此君!”钦闻自矜,遂死军。
《方言》曰:蹶,膂力也。东齐曰展,宋鲁曰膂,膂力也。(郭璞曰:律蹶,多力貌。)
《通俗文》曰:强健曰支。(音翅。)
《曹肇别传》曰:肇之弟纂,字德思,力举千钧,明帝宠之,寝止恒同。尝与戏,赌衣物,有所获,辄入御帐取而出之。
《石虎别传》曰:虎字季龙,勒从弟,年十七八,身长七尺五寸,好弓马射猎,迅健有勇力。同时等类多畏惮之。
《异苑》曰:荆州上明浦常有蛟杀人,死者不脱岁。平中,邓遐为太守,素勇健,入水觅蛟,曳出斩之,至今不复有患。
《博物志》曰:石蕃,卫臣也,有勇力,背负千二百斤沙。
《西京杂记》曰:江都王劲捷,能超七尺屏风。
任豫《益州记》曰:玄帝为丞相,有力士锺齐,本吴人,百斛米分为三担,担从渚入市五六里。
《世说》曰:周处年少时,凶强使气,为乡里所患。时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虎,并皆犯暴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极。或说处使杀蛟虎,遂入击蛟,或没或出,行数十里,经三日夜,乡里皆谓死,更相庆,处竟杀蛟而出,始知为人情所患。处遂自为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楚辞》曰:魂兮来归无上天,一夫九首,拔木九千。(言有一丈夫身有九段,强梁多力,从朝至幕,能拔木九千也。)
张衡《西京赋》曰:乌获扛鼎,都庐寻ㄅ。
羸
《说文》曰:羸,痿也。
《释名》曰:羸,累也,恒累於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