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府元龟 - 第 584 页/共 736 页

杜之伟幼精敏有逸才湘阴侯萧昂为江州刺史以之伟掌记室昂卒庐陵王续代之。又手教招引之伟固辞不应命乃送昂丧柩还京。 司马梁承圣中为太子庶子江陵陷随例入关而梁室屠戮太子瘗殡失所以官臣乃抗表周朝求还江陵改葬辞甚酸切周朝优诏曰:昔主父从戮孔车有长者之风彭越就诛栾布得陪臣之礼庶子乡国已改犹怀送往之情始验忠贞方知臣道即敕荆州以礼安厝。 许亨梁末为王僧辨太尉从事高祖受禅授中散大夫领羽林监初僧辨之诛也。所司收僧辨及其子於方山同坎瘗埋至是无敢言者亨以故吏抗表请葬之乃与故义徐陵张种孔覆等相率以家财营葬具凡七柩皆改窆焉。 陈智深为萧摩诃骑士及摩诃入隋授开府仪同三司与汉王谅同作逆伏诛其子光已籍没智深收摩诃尸手自殡敛哀感行路君子义之。 殷不佞字季仰陈郡长平人第三兄不疑次不占次不济并早亡不亻妄最小事弟二寡嫂张氏甚谨所得禄俸不入私室终於右丞散骑常侍。 後魏栗法光上党屯留人素敦信义中山王熙诛弟略潜行自旧识河内司马始宾始宾便为荻筏夜与俱渡盟津诣法光家法光忻而纳之略旧识刁双为西河太守复归之停止经年双乃令从子昌送略渡江萧衍甚敬礼之。 崔宽为镇西将军卒初自陇右归世祖见司徒崔浩浩与齿次厚存抚之及浩诛以疏族独得不坐遂家於武城居祖魏司空林旧墟以一子继浩弟览妻封氏相奉如亲。 长孙稚初生而母亡为姨兄元洪超所养後为太傅录尚书事封开国子稚表请回授洪超次子惮许之刁整为骁骑将军丁父忧相州刺史山阳王熙在邺起兵将诛元等事败傅首京师熙之亲故莫敢视整弟妇即熙姊遂收其尸藏之後乃还熙所亲元略曾於整坐泣谓黄门王诵尚书袁翻曰:刁公收敛我家卿即宜知。 房景远字叔遐重然诺好施与频岁凶俭分赡宗亲。又於通衢以食饿者存济甚众以母疾不应州命。 韦フ字尊显少有志业年十八辟州主簿时属岁荒俭フ发家粟造粥以饲饥人所活甚众。 卢义僖范阳涿人少时幽州频遭水旱先有数万石贷民义僖以年不熟乃燔其契州闾悦其恩德邢晏笃於义让初为南兖州刺史例得一子解褐乃启其孤弟子子慎为奉朝请子慎年甫十二而其子已弱冠矣。後为沧州复启孤兄子子昕为府主簿而其子并未从官世人以此多之。 郑罴高阳人中书学生卢度世以崔浩事弃官逃於罴家罴匿之使者囚罴长子将加楚罴戒之曰:君子杀身以成仁汝虽死勿言子奉命虽被拷掠至乃火其体因以物故卒无所言度世後令弟娶罴妹以报其恩。 卢度世为济州刺史国家初平升城太守房崇母傅氏度世继外祖母兄之子妇也。兖州刺史申纂妻贾氏崇之姑女也。皆亡破军途老病憔悴而度世推计中表致其恭恤每观见傅氏跪问起居随时奉送衣被食物亦存赈贾氏供其服膳青州既陷诸崔坠落多所收赎度世子渊等父母亡後同居共财自祖至孙家内百口在雒时有饥年无以自赡然尊卑恪穆丰俭同之。 高允少孤夙成有奇度年十馀岁奉祖父丧还本郡推财与二弟为沙门名法净未久而罢後为尚书散骑常侍献文平青齐徙其族望於代时诸士人流移远至率皆饥寒徙人之中多允姻媾皆徒步造门允散财竭产以相赡赈慰问周至无不感其仁厚初尚书窦瑾坐事诛瑾子遵亡在山泽遵母焦没入县官後焦以老得免瑾之亲故莫有恤者允愍焦年老保护在家积六年遵始蒙赦其笃行如此(高聪生而丧其祖母王抚育之大军攻克东阳聪徙入平城与蒋少游同为中兵户窘困无所不至族祖允视之。若孙大加急)林白奴京兆儒生时姑臧晖因慕容贵内附晖归国大武以为上客从至长安有人告晖欲南奔帝斩之於市暴尸数日白奴钦晖德音夜窃其尸置之枯井晖女为敦煌张氏妇久而闻之乃向长安收葬崔挺为北海王司马三世同居门有礼让後值饥年家始分析挺与弟振推让田宅旧资惟守墓田而已家徒壁立兄弟怡然。 杨В字显进正平高凉人少豪侠有志气孝昌中尔朱荣杀害朝士大司马城阳王元徽逃难В藏而免之孝庄帝立徽乃出复为司州牧繇是В以义烈闻阳猛上雒人为大谷镇将元入雒孝庄帝渡河范阳王诲脱身投猛猛保藏之及孝庄反正繇是知名俄而广陵王恭伪疾复来归猛猛亦深相保护孝武即位甚嘉之授征虏将军行河北郡守。 张亮少有用初仕尔朱兆拜平远将军以功封隰城县伯邑五百户高祖讨兆於晋阳兆奔秀容兆左右皆密通诚款惟亮独无启疏及兆败鼠於穷山令亮及苍头陈山是斩兆首以降皆不忍兆乃自缢於树。 郑仲明荣阳人尔朱荣入雒彭城王邵以子韶寄仲明仲明寻为城人所杀韶因乱与乳母相失遂与仲明兄子僧副避难雒中为贼逼僧副恐不免因令韶下马僧副谓贼曰:穷鸟投人尚或矜愍况诸王如何弃乎!僧副举刀逼之贼乃退韶逄一老母姓程哀之引於私家居十馀日庄帝访而获焉袭封彭城王山伟为中书令有弟少亡伟抚寡训孤同居二十载恩义甚笃。 明亮为阳平太守属相州刺史中山王熙引兵讨元时并州刺史城阳王徽亦遣使诣亮密同熙谋熙败亮诡其使辞繇是徽竟获免。 张谠妻皇甫氏被掠赐中宫为婢皇甫遂乃诈痴不能梳沐後谠为宋冀州长史因贷千馀疋购求皇甫高宗怪其纳财之多也。引见之时皇甫年垂六十矣。帝曰:南人奇好能重室家之义此老母复何所任乃能如此致费也。皇甫氏归谠令诸妾境上奉迎数年卒。 毕众敬为兖州刺史宁南将军笃於姻类深有国士之风张谠之亡也。躬往营视有。若至亲。 王衍为侍中车骑将军笃於交旧有故人竺於西兖州为仲远所害其妻子饥寒衍置之於家累年赡┰世人称其敦厚。 甄密参中山王英军事英锺离败还乡人苏良没於贼手密尽私财以赎之良既倾资报密密一皆不受谓良曰:济君之日本不求货非相赠之意也。 冯亮忄专览诸书。又笃好物理中山王英平义阳而获焉英素闻其名以礼待接亮至雒隐居嵩山感英之德以时展觐及英亡亮奔赴尽其哀恸。 刁冲渤海人为裴植故吏植为度支尚书与仆射郭祚都水使者韦隽等同时见害於後祚隽事雪加赠而植追复封爵而已冲上疏讼之,於是赠植征南将军尚书仆射扬州刺史乃改葬植。 夏侯道迁初自南齐归国封濮阳侯食千户道迁以拔汉中归诚本繇王[A13C]兴之计求分邑户五百封之宣武不许灵太后临朝道迁重求分封太后大奇其意议欲更以三百户封[A13C]兴会卒遂寝。 阳固为清河王怿太尉从事中郎属怿被害元秉政朝野震悚怿诸子及门生寮吏莫不虑祸隐避不出素为怿所厚者弥不自安固以尝被辟命遂独诣丧所尽哀恸哭良久乃还仆射游肇闻而叹曰:虽栾布王修何以尚也。君子哉!若人。 张普惠初为任城王澄所知及为谏议大夫澄薨普惠吏民之义。又荷其恩待朔望奔赴至於礻覃除虽寒暑风雨无不必至。又好有进举敦於故旧冀州人侯坚固少时与其游学早终其子长瑜普惠每於四时请禄无不减赡给其衣食及为豫州启长瑜解褐携其合门极给之。 刘仁之为西兖州刺史性爱好文史敬重人流与齐州冯元兴交款元兴死後积年仁之营视其家尝出隆厚时人以此尚之。 祖莹性爽侠有节气士有穷厄以命归之必见存极时亦以此多之至护军将军。 汲宗交州人为杜超故吏超密皇后之兄也。後从弟遗子元宝谋反伏诛时朝议欲追削超爵位中书令高允上表理之宗与故吏等以超子道隽坐爵受诛委骸土壤求得收葬书奏诏义而听之赠超散骑常侍安南将军南康公谥曰:昭。 冯熙生於长安为姚氏魏母所养以叔父乐陵公邈因战入蠕蠕魏母携熙逃避至氐羌中抚育年十二好弓马有勇氐羌皆归附之魏母见其如此将还长安始就学士学从师受孝经。《论语》好阴阳兵法後授内都大官太师熙事魏母孝谨如事所生魏母卒乃散徒跣水浆不入口三日诏不听服熙表求依赵氏之孤孝文以熙情难夺听服齐衰期。 崔巨伦以宣武挽郎除冀州镇北府墨曹参军太尉记室参军叔楷为殷州巨伦仍为长史在州陷贼敛恤亡存为贼所义後逃归雒授别将北讨初楷丧之始巨伦收殡仓卒事不周固至是遂偷路改殡并窃家口以归。 吴悉达虽於俭年糊饣不继宾客经过必倾所有每守宰殡丧私办车牛送终葬所邻人孤贫困窘者莫不解衣辍粮以相赈恤乡闾五百馀人诣州称颂焉有司奏闻标闾复役以彰孝义。 马人龙轻财重义友人尹灵哲在军丧亡人龙闻即奔赴负尸而归以家财殡葬为制缌服抚其孤遗恩如所生州郡高龙诏表门闾。 杜纂字荣孤尝山九门人少以清苦自立县令齐罗丧亡无亲属收瘗纂以私财殡葬繇是郡县标其门闾。 高遵字世礼父济阴太守遵贱出其兄矫等尝欺侮之及父亡不令在丧位遵遂驰赴平城归从祖兄中书令允允乃为遵父举哀以遵为丧主京邑无不吊集朝贵咸识之徐归奔赴免丧允为营官路得补乐浪王侍郎遵感成益之恩事允如诸父。 赵令安孟兰强天水白石人并四世同居行著州里王闾北海密人数世同居有百口。 刘业兴大山人四世同居。 盖携都郡人六世同居并共财产家门雍睦乡里敬异。 石文德中山蒲阴人有行义真君初县令黄宣在任丧亡宣单贫无期亲文德祖父苗以家财殡葬持服三年奉养宣妻二十馀载及亡乃衰敛率礼无阙自苗逮文德刺史守令卒官者制服送之五世同居门庭雍睦。 石祖兴尝山九门人太守田文彪县令和真等丧亡祖兴自出家绢二百馀疋营护丧事州郡表列高祖嘉之。 张烈为顺阳太守以母老归养积十馀年频值凶俭烈为粥以食饥人蒙济者甚众乡党以此称之。 李几博陵安平人七世同居共财家有二十二房一百九十八口长幼济济风礼著闻至於作役卑幼竞进乡里叹美标其门闾。 张安祖袭世爵山北侯有元承贵曾为河阳令家贫。且赴尚书求选逄天寒甚遂冻死路侧一子幼停尸门巷棺殓无安祖悲哭尽礼买木为棺手自营作敛殡周给朝野嘉叹尚书闻奏标其门闾。 汲固东郡梁城人为兖州从事刺史李式坐事被收吏人皆送至河上时式子宪生始满月式大言於众曰:程婴杵臼何如人也。固曰:今古岂殊遂便潜还不复顾径来入城於式妇闺抱宪归藏及捕者收宪属有一婢产男毋以婢儿受之事寻泄固乃携宪逃道遇赦始归宪即为固长育至十馀岁尝呼固夫妇为郎婆後高为兖州刺史嘉固节义以为主簿。 刘侯仁豫州人郡人白早生杀刺史司马悦据城南叛悦息フ走投侯仁贼虽重加购募。又严其捶楚侯仁终无漏泄フ遂免祸事宁有司奏其操行请免府藉叙一小县诏可。 邵洪哲上谷沮阳人县令范道荣先自朐城归款乃除县令道荣乡人徐孔明妄经公府讼道荣非勋道荣坐除名羁旅孤贫不能自理洪哲不胜恚愤遂代道荣诣京师明申曲直经历寒暑不惮勤劳道荣卒得复雪。又北镇反乱道荣孤单无所归附洪哲兄伯川复率乡人来相迎接送达幽州道荣感其诚节诉省申闻诏下州郡标其里闾。 ●卷八百四 ○总录部 义第四 北齐王昕为秘书监少与邢劭俱为元罗宾友及守东莱劭举室就之郡人以劭是邢果从弟会兵将执之昕以身蔽伏其上呼曰:欲执邢子才当先杀我劭乃免焉。 卢文伟魏孝昌中行台尝景启留为行台郎中及北方将乱文伟积稻於范阳城时经荒俭多所赈赡弥为乡里所归。 邢劭字子才後为太常卿摄国子祭酒授特进内行修谨兄弟亲姻之间称为雍睦事寡嫂甚谨养孤子恕慈爱特深在兖州有都信云:恕疾便忧之废寝食颜色贬损。 朱为王琳故吏琳镇寿阳为陈将吴明彻所杀傅首建业致书陈尚书仆射徐陵求琳首曰:窃以朝市迁代傅骨梗之风历运推迁表忠贞之迹故典午将灭徐广为晋家遗老当涂已谢马孚称魏室忠臣用能播美於前书垂名於後世梁故建宁公琳雒滨馀胄沂水旧族立功代邸效绩中朝当离乱之辰扌方伯之任尔乃轻躬犭旬主以身许国追踪於往彦信踵武於前修而天厌梁德尚思救复徒蕴包胥之念终遘苌宏之眚洎王业光启鼎祚有归,於是远迹山东寄命河北虽经旅臣之叹犹怀客乡之礼感兹知已忘此捐躯至使身没九泉头行千里诚复马革裹尸遂其平生之志原野暴骸会彼人臣之节然身首异处有足悲者封树靡卜良可怆焉早末僚预参下席降薛君之吐握荷魏公之知遇是用г巾雨袂痛可识之颜回肠疾首切犹生之面伏惟圣恩博厚明诏爰发赦王经之哭许田横之葬虽刍贱切亦有心琳经莅寿阳颇存遗爱曾游江右非无馀德比肩东阁之吏继踵西园之宾愿归彼境还窀穸庶孤坟既筑或飞衔土之燕丰碑式树时留堕泪之人近故旧王绾等已有论牒仰蒙制议不遂所陈昔梁公告逝即淝川而建茔域孙叔云:亡仍芍陂而植楸贾由此言之抑有其例不使寿春城下惟傅报葛之人沧州岛上独有悲田之客昧死陈祈伏待刑宪陵嘉其志节。又明彻亦数梦琳求首并为启陈主而诉之仍与开府仪同主簿刘韶惠等持其首还于淮南权瘗八公山侧义故会葬者数千人等乃间道北归别议迎接寻有扬州人茅智胜等五人密送丧柩达于邺。 巩荣贵魏末为湘州队主时杨一门四世同居家甚隆盛庄帝诛尔朱荣後父津为并州刺史北道大行台随之任有邯郸人杨宽者求义从出藩请津纳之俄而孝庄被幽时欲还都行达邯郸遇杨宽家为宽所执至相州见刺史刘诞以名家盛德甚相哀念付长史慕容白泽禁止焉白泽遣荣贵防禁送都至安阳亭谓荣贵曰:仆百世忠臣输诚魏室家亡国破一至於此虽曰:囚虏复何面目见君父之雠得自缢於一绳傅首而去君之惠也。荣贵深相矜感遂与俱逃。 宋游道广平人魏末广阳王深北伐请为铠曹及为定州刺史。又以为府佐广阳王为葛荣所杀元徽诬其降贼收录妻子游道为诉得释与广阳王子迎送反葬後为司徒左长史时文襄疑黄门郎温子知元觐之谋系之狱而饿之食敝而死弃尸路隅游道收而葬之并集子文为三十五卷文襄谓曰:吾近书与京师诸贵论及朝士卿僻於朋党将为一病今卿真是重旧节义人此情不可夺子吾本不杀之卿葬之何所惮天下人代卿怖者不知吾心也。 卢叔武范阳涿人少机悟豪率轻侠在乡时有粟千石每至春夏乡人无食者令自载取至秋任其偿都不计较而岁岁常得倍馀武平中为太子詹事右光禄大夫齐灭归范阳遭乱城陷叔武与族弟士遂皆以寒馁致毙周将宇文神举以其有名德收而葬之刘丰为南汾州刺史八子俱非嫡妻所生每一子所生丧诸子皆为制服三年武平中丰子所生丧诸弟并请解官朝廷义而不许。 廉景平阳人少励志节以明经郡举孝廉为房谟所重谟与子结婚卢氏谟卒後卢氏将改他姓景讼之台府不为理乃持绳诣神庙前北面大呼曰:房谟清吏忠事高祖及其死也。妻子见凌神而有知当助申之今引诀诉於地下便以绳自缢於树卫士见之救解送所司朝廷哀其至诚命女归房族。 独孤永业为齐将周大司马独孤信为蒙宰宇文获所诛其子罗寓居山中孤贫无以自给永业以宗族之故见而哀之为买田宅遗以资畜。 後周刘在梁为雍州刺史萧循司马及为达奚武所执时南郑尚拒守未下达奚武请屠之太祖将许焉惟令全一家而已乃请之於朝太祖怒而不许泣而固请移时不退柳仲礼侍侧曰:此烈士也。太祖曰:事人当如此烈士也。遂许之城竟获全力也。 赵善魏末事尔朱天光天光拒齐神武於韩陵败见杀善请收葬其尸齐神武义而许之後为左仆射兼侍中。 赵贵武川人少[A13C]悟有节初从贺拔岳平关中累迁大都督及岳为侯莫陈悦所害将吏奔散莫有守者贵谓其党曰:吾闻仁义,岂有常哉!行之则为君子违之则为小人朱伯厚王叔治感意气微恩尚能蹈履名节况吾等荷贺扌友公国士之遇,岂可同众人乎!,於是从者五十人乃诣悦诈降因请收葬岳言辞慷慨悦壮而许之贵乃收岳尸还营纠合馀众奔平凉共图拒悦贵首议迎太祖至以贵为大都督领府司马平悦。 达奚武少倜傥好驰射为贺拔岳所知岳征关右引为别将武遂委心事岳以战功拜羽林监及岳为侯莫陈悦所害武与赵贵收岳尸归平原同翊戴太祖从平悦。 李穆为小家宰兄远子植谋害晋公护植诛死穆亦坐除名时植弟基任沂州刺史例合从坐穆频诣护请以子怡等代基死辞理酸切闻者莫不动容护矜之特免基死。 豆庐宁为岐州刺史薨初宁未有子养弟承恩子及生子赞亲属皆请赞为嗣宁曰:兄弟之子犹子也。吾何择焉遂以为世子世以此称之。 独孤罗字罗仁父信随魏孝武入关中罗遂为高氏所囚及信为宇文护诛罗始见释寓居中山孤贫无以自给齐将独孤永业以宗族故哀之为买田宅遗以资畜。 韦字法宝少好任侠人有急难投之皆保存之魏末四方扰王公避难者或依之多得全济以此为贵游所德後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辛威为上柱国其家门有义五世同居世以此称之乐运後梁人年十五而家陵灭运随例迁长安其亲属等多被籍没运积年为人佣保赎免之及事母及寡嫂甚谨由是以孝义闻廉故都官郎中琅邪王澄美之叹其行事为孝义傅。 韦孝宽为骠骑大将军早丧父母事兄嫂甚谨所得俸禄不入私房亲族有孤遗者必加赈赡朝野以此称之。 张元为狱卒宣帝时斛斯徵为大宗伯上疏极谏指陈帝失帝不纳内史中大夫郑译因讠替之遂下徵狱元哀之乃佩刀穿狱墙遂出之元卒被拷而终无所言徵遇赦得免。 冠隽笃於仁义期功之中孤幼者衣食丰约并与同之。 王思政为骠骑大将军河桥之战被重创闷绝有帐下督雷五安於战处哭求思政会其已苏遂相得乃割衣裹创扶思政上马夜久方得还。 裴宽魏末西迁将家属避难於大石岭属独孤信镇雒阳始出见焉时汾州刺史韦子粲降於东魏子粲兄弟在关中者咸巳从坐其堂弟子爽先在雒窘急乃投宽宽开怀纳之遇有大赦或傅子爽合免因尔遂出子爽卒以伏法独孤信知而责之宽曰:爽来见归义无执送今日获罪是所甘心以经赦宥遂得不坐。 姚最为齐王宪府水曹参军掌记室事特为宪所礼接赏赐隆厚宣帝嗣位宪以嫌疑被诛隋文帝作相追复官爵最以陪游积岁恩顾过隆乃录宪功续为傅送上史局。 申徽魏末为元颢东徐州刺史元邃主簿颢败邃被槛车送雒阳故吏宾客并委去惟徽送之及邃得免乃广集宾友叹徽有古人风。 隋苏威绰子也。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绰有从父妹河南元世雄先与突厥有隙突厥入朝请世雄及其妻子将甘心焉周遂遣之威以夷人贪利遂В卖田宅整资产赎世雄论者义之。 李士谦家富於财州里有丧事不办者士谦取奔走赴之随乏供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士谦曰:吾家馀粟本图赈赡岂求利哉!,於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焚契曰:债了矣。幸勿为念也。各令罢去明年熟债家争来偿士谦拒之一无所受他年。又大饥多有死者士谦罄竭家资为之糜粥赖以全活者将万计收埋骸骨所见无遗至春。又出粮种分给贫乏。 郭隽字弘文太原文水人也。家门雍睦七叶共居犬豕同乳鸟鹊通巢时人以为义感之应州县上其事高祖遣平昌公宇文弼诣其家劳问之持书御史柳巡省河北表其门闾。 辛大德为信安令炀帝时虞绰为著作左郎坐与杨玄感交往帝怒徙绰未至长安而亡天水大德舍之岁馀为吏所执坐斩大德诛斩群盗甚得民情而与绰俱为使者所执其妻泣曰:每谏君无匿学士今日之事,岂不哀哉!大德笑曰:我本图脱长者反为人告之吾罪也。当死以谢绰会有诏死罪得以击贼自效信安吏民诣使者叩头曰:辛君命所悬辛君。若去亦无信安矣。使者留之以讨贼帝怒斩使者大德获全唐李纲初仕後周为齐王宪参军宪之遇害也。故人皆散惟纲抚棺号恸哀感路人躬自埋瘗突拜而去大为时论所嘉王女孀居孑立纲自以齐王故吏每加赡恤纲之卒也。其女披号哭如丧考焉。 魏徵为秘书监以条定五礼当封一子为县男请让孤兄子叔慈太宗怆然曰:卿之此心可以励俗遂许之。 李德亻召隋大业末为离石郡司户书佐太守杨子崇特礼之及高祖义兵起子崇遇害弃尸城下德亻召赴哭尽哀收瘗之至介休诣义师请葬子崇太宗嘉之因赠子崇官令德亻召为使者往离石礼葬之。 张河字道源性清悫能苦节励行尝与友人客游友人病中宵而卒河恐惊扰主人遂共尸安卧达曙方哭亲步营送至其本乡高祖起义召拜大理卿时何倜与士澄有罪家口籍没仍以赐河河皆资给衣食一时放去及历职通显不营家业所得左右皆放之家无所驱使及卒之日妻子贫乏论者美之後至相州都督。 宇文士及为右卫大将军抚幼弟及孤兄子以友睦见称亲戚故人贫乏者取遗之。 王陇德冯翊人王藏仁之苍头也。藏仁父母先没未获合葬既而从役物故其妻孀居旁无亲属陇德迎致其尸并其父母而葬之因庐其墓次负土成坟每有白雉飞鸣於坟上焉。 李大亮为太子右卫率兼工部尚书事兄嫂如父母焉大亮讨吐谷浑破之以功赐物九百奴婢一百五十人悉分遗亲戚仍罄家资收葬五叶宗族之无後者三十馀家送终之礼一时称盛大亮死亲戚孤遗为大亮所鞠养服之如父者十有五人。 褚亮隋大业中坐与杨玄感事有旧自太常博士左迁西海郡司户时京兆博士潘徽亦以笔札为玄感所礼降授威定县主簿当时寇盗纵横六亲不能相救亮与徽同行至陇山徽遇患终亮亲加棺敛瘗之路侧怆然伤怀遂题诗於陇树。 萧为雍州都督初关内产业并先给勋人至是特还其田宅皆分给子弟惟留庙堂一所以奉蒸尝王雄诞者曹州沧阴人杜伏威之起也。用其计屡有克获署为骠骑将军伏威後率众渡淮与海陵贼李子通合後子通恶伏威雄武使骑袭之伏威被重疮堕马雄诞负之逃於葭芦中伏威复招集馀党攻劫郡县隋将来整。又击破之亡失馀众其部将西门君仪妻王氏勇决多力负伏威而走雄诞率麾下壮士十馀人卫护隋军追至雄诞取还御之身被数疮勇气弥厉竟脱伏威时阚棱年长於雄诞故军中号棱为大将军雄诞为小将军。 李本姓徐隋末奉李密为主武德二年密为王世充所破拥众归朝其旧境东至于海南至于江西至於汝州北至魏郡并据之未有所属谓长史郭恪曰:魏公既归大唐今此人众土地魏公所有也。吾。若上表献之即是利主之败自为已功以邀富贵吾所耻也。今宜具录州县名数及军人户口总启魏公听公自献此则魏公之功也。乃遣使启密使人初至高祖闻其无表惟有启与密甚怪之使者以意闻奏高祖方大嘉曰:徐世感德推功实纯臣也。诏授黎州总管寻加右武侯大将军改封曹国公赐姓李氏令总统河南山东之兵以拒王世充及李密反叛伏诛高祖以旧经事密遣使报其反状表请改葬诏许之服衰与旧僚吏将士葬密於黎山之南邱坟高七仞释服而散朝野义之及平王世充获其故人单雄信依例处死表称其武艺绝伦。若收之於合死之中必大感恩为国家尽命请以官爵赎之高祖不许将就戮对之号恸割股肉以啖之曰:生死已诀此肉同归於土矣。仍收养其子。 江总为尚书令欧阳询父纥为陈广州刺史谋反诛询获免总与纥有旧收养之教以书计。 王义方初举明经因诣京师中路逢徒步者自云:父为[A13C]上令闻病笃倍道将往焉徒步不前计无所出义方解所乘马与之不告姓名而去义方为太子校书魏徵张亮皆厚礼之亮诛坐与交通贬儋州安吉丞改授洹水丞时张亮兄子皎配流在崖州来依义方而卒临终以妻子乃致尸还乡义方与皎书自誓於海神使奴负柩令皎妻抱其赤子乘义方之马身独徒步而还先之原武葬皓告祭张亮送皎妻子归其家。 杜楚客如晦弟也。少随叔父淹没於王世充淹素与如晦兄弟不睦谮如晦兄於王行满世充杀之并囚楚客几至饿死楚客竟无怨色雒阳平淹当坐死楚客泣涕请如晦救之如晦初不从楚客曰:叔已杀大兄今兄。又结恨弃叔一门之内相杀而尽,岂不痛哉!因欲自刭如晦感其言请於太宗淹遂蒙恩宥楚客後为工部尚书摄魏王泰府事。 赵持满为凉州都督府长史其旧驸马都尉长孙铨无忌族弟也。中书令许敬宗诬持满与无忌及铨等同反驿召至京拷讯终无异词。且曰:身可杀词不可夺竟招为反而结奏之诛於城西。 王方冀与凉州长史赵持满为友持满为许敬宗所诬被诛暴尸於城西亲戚莫敢收视方冀叹曰:栾布之哭彭越大义也。周文之掩枯骼至仁也。绝友之义蔽主之仁何以事君乃收其尸具礼葬之高宗嘉其义竟舍而不罪後封太原郡公。 刘审礼为工部尚书再从同居家无异爨合门二百馀口人无间言。 徐太玄为杭州参军在任时同僚有张惠犯赃至死太玄哀其母老乃诣狱自陈与惠同受赃惠数既少遂得减死太玄亦坐免官不调十馀年及赴选司列少常伯李敬玄大叹赏之擢郑州司功参军太玄由是知名後官至秘书少监以德行为时所重。 李安仁永徽中为太子左庶子属太子被废归于陈邸官寮皆逃散无敢辞送者安仁独泣涕拜辞而去朝野义之。 朱敬则为正谏大夫平章事後贬庐州刺史卒敬则重然诺善与人交每拯人急难不求其报。又尝与三从兄同居四十馀年财产无异。 唐休为特进初得实封时以绢数千疋散分亲族。又以家财数十万大开茔域备礼葬其五服之亲时人称之。 狄仁杰孝友绝人为并州法曹有同府法曹郑崇质母老。且病当充使绝域仁杰谓曰:太夫人有危疾而公远使,岂可贻亲万里之忧乃诣长史蔺仁基请代崇质而行时仁基与司马李孝廉不协因相谓曰:吾等岂独无愧邪由是相待如初後至纳言。 王为朔方军节度使时魏元忠为张易之昌宗所构左授高要尉密状申明之宋时为凤阁舍人谓曰:魏公。且全矣。子冒威严而理坐恐子之狼狈也。曰:魏公忠而获罪为义所激颠沛无恨叹曰:不能申魏公之枉深负朝廷矣。 卢藏用少与陈子昂赵贞固友善子昂贞固并早卒藏用厚抚其子为时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