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府元龟 - 第 586 页/共 736 页
枚乘字叔淮阴人景帝时召为弘农都尉乘久为大国上宾与英俊并游得其所好不乐郡吏以病去官汲黯为荥阳令耻之称病归田里贡禹举贤良为河南令岁馀以职事为府官所责免冠谢禹曰:冠一免安可复冠也。遂去官。
梅福九江寿春人也。少学长安明尚书梁春秋为郡文学补南昌尉後去官归寿春。
龚胜为郡吏三举孝廉以王国人不得宿卫补吏再为尉一为丞胜取至官乃去州举茂材为重泉令(重泉左冯翊县也。)病去官。
後汉刘茂为沮阳令会王莽篡位茂弃官避世弘农山中教授。
谯玄巴郡阆中人也。平帝时为中散大夫与太仆任恽等分行天下观览风俗未及终而王莽居摄玄,於是纵太守之府豫章之县使者车变易姓名间窜归家因以隐遁。
李业广汉梓潼人也。平帝元始中举明经为郎会王莽居摄业以病去官。
载遵汝南慎阳人也。平帝时为御史王莽篡位称病归乡里。
江革明帝永平初补楚太仆月馀自劾去楚王英驰遣官属追之遂不肯还。
王充上虞人明帝时仕郡为功曹以数谏诤不合去刺史董勤辟为从事转治中自免还家。
乐恢辟司空牟融府会第五伦代融为司空恢以与伦同郡不肯留荐[A13C]川杜安而退。
王良为沛郡太守至蕲县称病不之府官属皆随就之良遂上病笃乞骸骨徵拜大中大夫後为大司徒司直以病归。
崔篆为建新大尹行县治狱平理所出二千馀人掾史叩头谏曰:朝廷初政州牧峻刻宥过申枉诚仁者之心然独为君子将有悔乎!篆曰:邾文公不以一人易其身君子谓之知命如杀一大尹赎二千人盖所愿也。遂称病去。
张霸为会稽太守视事三年谓掾史曰:太守起自孤生致位郡守盖日中则移月满则<虚亏>老氏有言知足不辱遂上病後徵四迁为侍中。
郎宗善风角为吴令占知京师当有大火果如其言诸公闻而表上以博士徵之宗耻以占验见知闻徵书到县夜置印绶於县庭而遁去遂终身不仕。
宗慈为武令时太守出自权豪多取货赂慈遂弃官去。
孔昱为雒阳令以师丧弃官卒於家。
檀敷为蒙令以郡守非其人弃官去家无产业子孙同衣而出年八十卒於家(一云:敷子孙同衣而行并日而食)。
崔る辟大将军窦宪掾宪擅权骄恣る数谏之宪不能容稍疏之因察る高第出为长岑长る自以远去不得意遂不之官而归。
周磐和帝初拜谒者除任城长迁阳夏重合令频历三城皆有惠政後思母弃官还乡里。
桥玄补雒阳左尉时梁不疑为河南尹玄以公事当诣府受对耻为所辱弃官还乡里。
唐羌为临武长谏南海献龙眼荔支和帝从之章报羌即弃官还家不应徵召著唐子三十馀篇。
李固自议郎出为广汉雒令至白水关解印绶还汉中(白水关今在梁州金牛县西)杜门不交人事。
杨章为平原令时国相徐曾中常侍璜之兄也。章耻与接事疾牧豕。
童翊为须昌长闻将举兄丧弃官。
孙堪尝为县令(钦。若等曰:史失县名)谒府趋步迟缓门亭长谴堪堪便解印绶去不之官。
巴肃察孝廉历慎令贝邱长皆以郡守非其人辞病去。
杨仁为什邡令行兄丧去官。
延笃为平阳侯相以师丧弃官奔赴五府并辟不就臣赵歧为皮氏长会河东太守刘去郡而中常侍左兄胜代之歧耻疾宦官即日西归。
马融字季长桓帝时为南郡太守忤大将军梁冀免官後复拜议郎重在东观著述以病去官。
吴为大将军梁冀长史冀诬奏太尉李固争之不听遂出为河间相因自免归家不复仕躬灌园蔬以经书教授。
荀爽字慈明好学年十二能通春秋。《论语》太尉杜乔见而称之曰:可为人师桓帝延熹九年太常赵典举爽至孝拜郎中对策陈便宜奏闻即弃官去。
何休少府豹之子也。雅有心思研精六经以列卿子诏拜郎中非其好也。辞疾而去。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傅而去(投弃也。傅谓符也。)。
乐已字伯文恢之子为郎中非其好也。去官。
范滂为光禄勋主事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投板弃官而去後复为太尉黄琼所辟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
杨伦陈留人为郡文学掾更历数将志乖於时以不能人间事遂去职。
皇甫规对策梁冀忿其刺已以为下第拜郎中疾免归。
范冉(冉或作丹)桓帝时辟太尉府议者欲以为侍御史因遁身逃命於梁沛之间。
应奉为司[A13C]校尉及党事起乃慨然以疾自退。
赵咨灵帝初为博士会陈蕃窦武为宦者所诛咨乃谢疾去。
陈实为太邱长(太邱县属沛国)沛相赋敛违法乃解印绶去吏人追思之。
孔融辟司徒杨赐府时河南尹何进当迁为大将军杨赐遣融奉谒贺进不时通融即夺谒还府投劾而去後为侍御史与中丞赵舍不同疾归家。
荀淑为朗陵侯相顷之弃官归闲居养志。
刘焉鲁恭王後也。少任州郡以宗室拜郎中去官居阳城山精学教授。
田丰辟大尉府举茂才迁侍御史时阉宦擅朝英贤被害丰乃弃官归。
臧洪举孝廉为郎选为即丘长灵帝末弃官还家。
陈重豫章人少与同郡雷义为友俱拜尚书郎义代同时人受罪以此黜退重见义去亦以病免後为细阳令政有异化举尤异当迁为会稽太守遭姊忧去官。
杜安为宛令先是宛有报雠者其令不忍致理将与俱亡县中豪强有告其处者致捕得安深疾恶之到官治戮肆之於市惧有司绳弹遂自免。
郑泰字公业灵帝末大将军何进以泰为尚书侍郎迁侍御史为进陈时务之所急数事进不能用乃弃官去。
荀举孝廉再迁亢父令董卓之乱弃官归乡里边让署大将军何进府令史後以高才擢进屡迁出为九江太守不以为能也。献帝初平中王室大乱让去官还家。
袁忠为沛相天下大乱忠弃官客会稽上虞。
金柔举孝廉补尚书右丞董卓之乱弃官而归。
魏陶谦汉末为舒令与郡守张磐有隙磐每欲构之而谦在官清白无以纠举祠灵星有赢钱五百欲以赃之谦委官而去。
杜畿汉末举孝廉除汉中府丞会天下乱弃官客荆州建安中乃还。
锺繇汉末举孝廉除尚书郎阳陵令以疾去。
赵昱汉末举孝廉除莒长宣扬五教政为国表会黄巾作乱陆梁五郡郡县发兵以为先辨徐州刺史巴祗表功第一当受迁赏昱深以为耻委官还家。
杜恕为赵相以疾去官(一云:恕去京师营宜阳一泉坞因其叠堑之固小大家焉明帝晏驾时人多为恕言者)。
赵俨领章陵太守岁馀迁河北都督护军复以疾去。
吴刘繇举孝廉为郎中除下邑长时郡守以贵戚之遂弃官去。
甘宁本南阳人其先客於巴郡宁为吏举计掾补蜀郡丞顷之弃官归家。
范平为临海太守政有异能孙皓初谢病还家。
晋易雄举孝廉为州主簿别驾自以门寒不宜久处上纲遂谢职还家。
阮嗣宗辟大尉蒋济府谢病归。
褚为冠军冠军于时长沙王ぁ擅权成都河间阻兵于外知内难方作乃弃官避地幽州。
范粲为武威太守以母老罢官郡既接近寇戎粲以重镇取去职朝廷尤之左迁乐涫令顷之转太宰从事中郎後遭母忧以至孝称。
孔坦为尚书郎时典客令万默领诸胡胡人相诬朝廷疑默有所偏助将加大辟坦独不署由是被谴遂弃官归会稽。
王羲之少与王述相轻及述显达羲之为会稽内史述後简察会稽郡辨其刑政主者疲於简对羲之深耻之遂称病去郡。
李丰字宣国举孝廉拜蒲坂令以病去官。
汜腾敦煌人也。举孝廉除郎中属天下兵乱去官还家。
陶侃为武冈令与太守吕岳有嫌弃官归。
杨方为司徒王导参军自以地寒不愿久留京华求补远郡欲闲居著述导从之上补高梁太守在郡积年以年老弃郡归导将进之台阁固辞还乡里终於家。
阮裕成帝咸和初为尚书郎时事故之後公私弛废裕遂去官还家後即家拜临海太守少时去职。
桓玄大司马温之子孝武太元末出补义兴太守郁郁不得志尝登高望震泽叹曰:父为九州伯儿为五湖长弃官归国。
沈警字世明谢安命为参军警内足於财无进仕意谢病归安固留不止。
谢冲晋末为中书侍郎家在会稽谢病归。
宋谢灵运为永嘉太守既不得志遂肆意遨游在郡未周称疾去职从弟晦曜弘微等并与书止之不从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有高节为时所重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稻妻子更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郡遣督邮至县吏曰: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赋归去来。
张茂度为义兴太守解职还家。
阮长之为襄垣令督邮无礼鞭之去职。
南齐到为奉车都尉试守延陵令非所乐去官。
乐顺有孝行湘州刺史王僧虔引为主簿以同僚非人弃官去。
卞彬为上虞令有刚气会稽太守孟ダ以令长裁之愤不能容脱帻投地曰:我所以屈卿者正谓此帻耳今已投之卿以一世勋门而傲天下国士拂衣而去梁刘纟舀字言明好学通三礼武帝大同中为尚书祠部郎寻去职不复仕。
萧示素自中书侍郎求为诸暨令到县十馀日挂衣冠而去。
陈韦载为轻车将军太子右卫率文帝天嘉元年以疾去官载有田十馀顷在江乘县之白山至是遂筑室而居屏绝人事吉凶庆吊无所往来不入里门者几十载大建中卒于家。
徐孝克天嘉中除郯令非其好也。寻复去职。
童华字仲宗家世业农华独好学善属文宣帝大建中高宗使吏部侍郎萧引喻广州刺史马靖令入子为质引奏华与俱行使还而帝晏驾後主即位朝臣以华素非阀阅竞排诋之乃除大市令既雅非所好乃辞以疾而去郁郁不得志。
後魏李曾赵郡人也。辟主簿到官月馀乃叹曰:梁叔敬有云:州郡之职徒劳人耳道之不行身之忧也。遂还家讲授。
北齐李公绪性聪敏博通经传魏末为冀州司马以疾去官後以侍御史徵不至。
後周薛端年十七司空高乾邕辟为参军赐爵平阴男端以天下扰乱遂弃官归里。
隋刘炫河间人纳言杨达举博学有文章射策高第除太学博士岁馀以品卑去任。
唐窦轨隋末为资阳郡东曹掾以廉谨闻後去官归于家。
窦威沈深有器局博览群言隋帝时以其皇后姊胥徵为考功郎数侍宴游非其所好。又见隋政日乱称病去官。
杜如晦隋末为滏阳县尉非其好也。後乃弃官归于乡里。
于志宁隋末为冠氏县长时山东群盗起弃官归于乡里。
王绩绛州龙门人隋大业中应孝悌廉洁举授扬州六合县丞非其所好弃官归乡里。
李淳风父播为高唐尉秩卑不得志弃官而为道士颇有文学自号黄冠子。
郝处俊为著作佐郎再转滕王友耻为王官遂弃官归耕。
高智周为兰台大夫高宗总章中请假归葬其父母因谓曰:知进而不知退患之道也。称疾去职。
武攸绪为右千牛卫将军登封年扈从封岳便弃位隐居于嵩山阳。
刘幽求则天圣历中应制举拜阆中尉刺史不礼乃弃官而归。
高子贡和州历阳人学通五经及。《史记》、《汉书》以明经擢第历秘书省正字弘文馆直学士郁郁不得志弃官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