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府元龟 - 第 585 页/共 736 页

张仁兴澧阳人先天二年江西按察使上言仁兴五代同居。 甯嘉最为永和县丞中宗太子重俊以诛武三思兵败遇害官府寮吏莫敢近者嘉最解衣裹重俊首号哭时人义之宗楚客闻而大怒收付制狱贬授兴平县丞睿宗践祚下制曰:甯嘉最能重名节事高栾布向幽涂已往生气凛然静言忠义追崇褒宠可赠永和县令。 陆南金初为奉礼郎开元初太常少卿卢崇道犯罪流岭表逃归东都时南金以母丧在家崇道事急假称吊宾造南金言情南金哀而纳焉崇道俄为雠人所发诏使侍御史王旭按其事遂捕获崇道连引南金旭遂绳以重法南金弟赵璧诣旭自言藏崇道请代兄死南金固称弟实自诬身请当罪兄弟让死旭怪而问其故赵璧曰:兄是长嫡。又能家事亡母未葬小妹未嫁自惟幼劣生无所益身自请死旭遂列状上玄宗嘉其友义并特宥之。 刘九江单父人开元十四年宋州奏九江三代同居有慈乌巢于庭户乡里荣之名其乡曰:邕睦乡里曰:同居里。 李处恭镇州鹿泉人与张义贞异姓同居于今三代百馀年。 吕元简青州北海人四代同居所养六畜皆与异母共乳。 韩思讷华阴人三代同居。 孔璋许州人天宝中陈州刺史李邕赃污事发罪当死璋上书救邕曰:臣闻明主御宇舍过举能取材弃行烈士抗节勇不避死见危授命晋用林父岂念过乎!汉用陈平岂念行乎!禽息殒身岂爱死乎!何。若林父诛陈平死百里不用晏婴见逐是晋无赤狄之土汉无皇极之尊秦不并西戎齐不霸东海矣。臣伏见陈州刺史李邕学成师范文堪经国刚毅忠烈难不苟免往者张易之弄权人畏其口而邕折其角韦氏恃势言出祸应而邕挫其锋虽身受谪屈奸谋终损即邕有大造於我邦家也。且斯人所能者拯孤恤穷救乏急积而能散家无私聚今闻坐赃下吏鞠讯待报将极刑死在朝夕臣闻生无益于国不。若杀身以明贤臣朽贱庸夫轮辕无取兽息禽视虽生何为况贤为国宝社稷之卫是臣痛惜深矣。臣愿六尺之躯甘受膏斧以代邕死臣之死所谓落一毛邕之生有足千里然臣与邕生平不款臣知有邕邕不知有臣臣不逮邕明矣。夫知贤而举仁也。代人任患义也。臣获二善而死死。且不朽则。又何求陛下。若以臣之贱不足以赎邕雁门逢掖有效矣。伏惟陛下宽邕之生速臣之死令邕率德改行想林父之功使臣得瞑目黄泉附北郊之迹亦臣之大愿毕矣。陛下即以阳和之始难於用钺俟天成命敢忘伏剑岂烦大刑然後归死皇天后地实臣之心昔吴楚七国叛因亚夫得剧孟则寇不足平夫以一贤之能敌七国之众伏惟敷含垢之道存弃瑕之义远思剧孟近取李邕岂惟成恺悌之泽实亦归天下之望况大礼之後天地更新赦而复论人谁无罪惟明主图之臣闻士为知己者死。且臣不为死者所知甘於死者岂独为惜邕之贤亦成陛下矜能之德惟明主图之疏奏邕以会赦减死贬为钦州遵化县尉璋亦配流岭南而死(璋按史无官)。 裴冕天宝中为京畿采访使王钅共判官钅共得罪伏法时宰臣李林甫操窃权柄人咸惧之钅共寮佐数百不敢窥钅共门冕独收钅共尸亲自护丧瘗于近郊冕自是知名。 赵骅天宝末为陈留少监安禄山陷陈留骅因胁于贼时有京兆韦氏夫任畿官以不供贼军遇害韦氏陷贼没入为婢盖江西观察韦儇族兄弟也。骅哀其冤抑以钱赎之置之别院厚供衣食而骅竟不见焉明年收复东都骅以家财资给因访其亲属归之识者重焉。 王思礼天宝末为哥舒翰元帅府马军都将翰兵败潼关思礼所乘马中流矢而毙张光晟时在骑卒之中因下马授思礼思礼问其姓名不告而退思礼阴记其形貌尝使人密求之无何思礼为河东节度使其偏将辛京为代州刺史因为将校讠替毁思礼怒焉京惶惧不知所出光晟时隶京麾下因进问曰:光晟素有德於王司空比不言者耻以旧恩受赏今使君忧迫光晟请奉命一见司空则使君之难可解京然其计即令之太原及谒思礼未及言旧思礼识之遽曰:尔,岂非吾故人乎!何相见之晚也。光晟遂陈潼关之事思礼大喜因执其手感泣曰:吾有今日子之功也。求子颇久竟此相遇何慰如之即命同榻而坐结为兄弟光晟遂述京之屈思。《礼》曰:京比涉谤言过亦不细今为故人特释之矣。即日擢光晟为兵马使赉以田宅缣帛甚厚累奏特进试太常少卿委以心腹及京为河东节度。又奏光晟为代州刺史。 裴胄大历中为江西观察李栖筠支使代宗以元载隳紊朝纲徵栖筠入朝内制授御史大夫方将大用载怙权柄栖筠居顾问刺举之职与之不平及栖筠卒胄护栖筠丧归雒阳众论危之胄坦然行心无所顾望。 董思宠栎阳县人大历七年京兆府上言思宠五代同居子孙凡八十馀人友爱敦睦乡里称之天宝末寇盗剽掠村闾此家独全年遭水旱此家独免至於征税每先於人伏望旌表门闾编诸史册许之。 裴何代宗朝宰相遵度之子内外支属百馀人何所得禄俸必同其费及领外任亦挈而随之有孤病苦不能自恤者何尤周给至今称其孝睦焉後为吏部尚书致仕。 梁崇义为襄阳节度朱右兵马使朱被诛朝廷授崇义节度使以代崇义为立祠四时拜享不居厅及正堂视事於东厢下构一小室而寝上表抗疏哀请收葬优诏许之。 殷亮为校书郎朱之被刑也。门客四散掩于坎中亮後至独哭於尸侧货所乘之驴以备棺衾夜诣县令长孙演以情告之演义而从之亮夜葬祭步归京师。 段秀实为安西节度李嗣业判官诸军进战于愁思冈嗣业为流矢所中卒于阵众推兵马使荔非元礼代之秀实闻嗣业之丧乃遗先锋将白孝德书令发卒护嗣业丧送河内秀实率将吏哭待於境倾私财以奉葬事元礼多其义奏试光禄少卿依前节度判官。 窦参为万年尉同僚有直官曹者将夕闻亲疾参请代之会狱囚亡走京兆尹按直部将奏参遽请曰:彼以不及状谒参实代之宜当罪坐贬江夏尉人多义之参後至门下侍郎平章事。 雍仙泽州人五代共居建中二年表其门闾。 于颀字休甫河南人少以吏事闻累授京兆府士曹为尹史所知出镇襄阳奏为御史充判官为乱军所杀颀挺出收葬遗骸时人义之。 卢迈范阳人少以孝友谨厚称深为叔舅崔甫所亲重贞元中为刑部员外郎以叔父兄弟姊妹悉在江介属蝗虫岁饥恳求江南上佐,於是授滁州刺史累迁给事中婚嫁甥侄之孤遗者时人以此称之。 裴佶建中年为蓝田尉时有诏命畿内诸县城奉天时严郢为京兆政尚峻暴加以朝旨甚迫尹正之命急如风雨本曹尉韦重规其室方娠而疾畏郢之暴不敢以事故免佶因请代之没无素当时义之。 吕温以小吏事兵部尚书崔汉衡贞元三年汉衡为会盟副使吐蕃背盟汉衡为吐蕃所虏将杀之温往以背受刃吐蕃义之由是与汉衡俱免。 张万福魏州元城人为泗州刺史时魏州饥父子相卖饿死者接道万福曰:魏州吾乡里也。安可不救令其兄子将米百车往馈之。又使人於汴口求魏人自卖者给车牛赎而遣之。 阳城字亢宗北平人城妹夫客死他处家贫不能葬城亲与其二弟舁尸以归葬於其居之侧往返千馀里後为谏议大夫。 卢坦为库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会李反有司请毁祖父庙墓坦尝为从事乃上言曰:淮安王神通有功于草昧。且古之父子兄弟罪不相及况以叛可累五代祖乎!乃不毁因赐神通墓五户以备洒扫。 方良琨睦州人元和五年睦州上言良琨六代同居请表门闾从之。 王义为御史中丞裴度步从人元和十年六月癸卯盗杀宰相武元衡时度亦遇盗通化里盗三以剑击度初断靴带次中背才绝其单衣後微伤其首度堕马会度戴毡帽故疮不至深贼。又挥刃从度义自後来持贼而连呼甚急贼反刃断义手乃得去时度堕沟中贼谓度已死遂舍去。 梁涉为丰州刺史李奉先骑卒奉先元和十年杀从事崔德玄没其家其妻太府卿萧曾之女也。奉先以配涉为妻涉不敢受白奉先曰:德玄之罪未明已杀之矣。今萧氏列卿女也。非涉贱卒所当者请归之奉先义涉言乃以车一乘使萧氏载德玄丧而归。 孟简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简少俊拔尚义烈重许与尤敦旧故早岁交友皆一时知名士後多显达其或殁於中年简怜视其孤极於周恤议者以简有前辈风。 韩愈字退之为吏部侍郎愈性宏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凡嫁内外及朋友之孤女仅十人。 柳公绰为吏部尚书外兄薛宫早卒一女孤绰为配张毅资送甚於已子。 阎丰阝虢州玉城人宝历元年刺史陆亘上言丰阝五代同居。 卢均为广州节度使管内多流{穴鼠}者子孙贫困未归均减俸俾营大事者数百家婚嫁孤弱惠困穷。 柳宗元自朗州司马移柳州时朗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今为郡蛮方绝域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吾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即草奏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禹锡终易连州。 万晏宣州泾县人太和六年观察使沈传师奏万晏自高祖万κ至万仲芳五代同居诏表其门闾。 陈班宣州溧阳人开成二年观察使崔郸奏班五代同爨请蠲除税赋旌表门闾从之。 徐晦由进士第登直言科为栎阳尉皆自杨凭所荐及凭得罪贬官临贺县尉亲交无敢相送独晦至蓝田与凭言别时故相权德舆与凭交分最深知晦之行因谓晦曰:今送临贺诚为厚矣。无乃反为累乎!晦曰:自布衣沐杨公之知今日不送他日相公为奸邪所讠替焉可不送相公乎!德舆大惭因称之於人不数日御史中丞李夷简请为监察晦至官之日白夷简曰:晦不由公门公何所取信而见拔于千万人中哉!答曰:君送杨临贺宁肯负国乎!由是名益振。 刘邺父三复为浙西李德裕掌书记邺六七岁能赋诗德裕尤怜之与诸子同砚席师学大中初德裕贬逐邺无所依以文章客游江浙每有制作人皆称诵高元裕廉察陕虢署为团练推官得秘书省校书郎咸通初刘瞻高璩居要职以故人子荐为左拾遗召充翰林学士转尚书郎知制诰正拜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学士承旨邺以李德裕贬死珠崖大中朝以令狐当权累有赦宥不蒙恩例懿宗即位在方镇属郊天大赦邺奏论之曰:故崖州司户参军李德裕其父吉甫元和中以直道明诚高居相位中外咸理︳谟有功德裕以伟望宏才继登台衮险夷不易劲正无群禀周勃厚重之姿慕杨秉忠贞之节顷以微累窜于遐荒既迫衰残竟归冥寞其子烨坐贬象州邱山县尉去年遇陛下布惟新之命覃作解之恩移授彬州县尉今已殁於贬所傥德裕犹有亲援可期振扬微臣固不敢上论以招浮议今骨肉将尽生涯已空皆伤戟之门遽作荆榛之地孤骨未归於兆京一男。又殁於湘江特乞圣明俯垂哀愍俾还遗骨兼赐赠官上宏录旧之仁下激犭旬公之节诏从之。 梁谢彦章许州人幼事葛从周为养父从周念其敏慧教以兵法彦章尽得其诀及壮事太祖为骑将以战功领河阳节度使及从周卒临丧行服躬预葬事时人义之。 後唐刘赞天成中为中书舍人与学士窦梦徵同年登第邻居友善梦徵卒赞与同年杨凝式缌麻为位而哭其家无嫡长与视丧辜┰其孀稚人士称之符习赵州昭庆县人少以军卒事节度使王积功至都校自庄宗为晋王经略河朔与连衡尝令习率师从征为大将王德明所害德明据镇州时习在德胜行台德明上书请习归藩庄宗诏习谓之曰:王德明召尔归藩自为行计习雨泣而进曰:臣本赵人家世事王氏尝效忠义而德明乃幽沧叛卒赵王知人不尽过意任使果致此反噬臣等虽不武愿在霸府血战而死不能委身於凶首被其屠割庄宗曰:尔等既怀旧君之恩则能复仇乎!吾当助尔习等举身投地号恸感激良久谢曰:王必以故使辅翼之劳雪其冤耻臣不敢期师旅为助但悉本军可以诛其逆竖庄宗即令阎宝史建塘助习兴师讨德明乃以习为镇冀节度留後及德明诛将正受钺习不敢当其任辞曰:臣缘故主未葬无嗣息臣合服斩衰候臣礼制毕听命及庄宗兼领镇州乃割相卫二州置义宁军以习为节度使习奏曰:魏博六州霸王之府不宜分割以示弱但授臣河南一镇得自攻取便也。乃授天平军节度郓齐棣观察东南面招讨等使。 乌震初为镇州队长以功渐升都将与符习从征於河上颇得士心闻张文礼杀王(臣钦。若等谨案五代史文礼初为主而养子名德明)志复主雠雪泣请行兵及镇阳文礼执其母妻洎儿女十口诱之不回攻城日急文礼忿之咸割鼻断腕不绝於肤纵至军门观者皆不忍正视虞一恸而止愤激自励身先矢石镇州平以功历深赵二州刺史。 李再丰故镇帅王之礻卑校张文礼害王时再丰与别将符习赵仁真在德胜闻镇州归梁号哭请兵於庄宗誓擒文礼及事定用为冀州刺史。 张守素为冯ど故吏ど死妻子俱伏法惟小儿三岁守素匿之遇赦获全。 朱汉宾亳州人为右卫上将军以太子少保致仕东还亳郡见乡旧亲戚沦没者有茔兆未辨则给以棺殡有婚嫁未毕则助以资币受其惠者数百家郡人义之。 淳于晏登州人以明经登第自霍彦威为小校晏寄食於门下彦威尝因兵败独脱其身左右莫有从者惟晏仗剑从之徒步草莽自是彦威高其义相得甚欢及历数镇皆为从事。 李震湖南人镇州王为张文礼所害次子昭诲当被祸之夕为军人携出府第置之地穴十馀日乃髡其披以僧衣属震南还军士既以昭诲於震震置之茶褚中既至湖湘乃令依南岳寺僧习业岁给其费昭诲年长思归震即赍送而还时故将符习为汴州节度使会昭诲来即表其事令赴阙明宗赐衣一袭令脱僧服顷之特授朝议大夫检校考功郎中司农少卿赐金紫符习因以女妻之。 纪生者为右丞史圭食客圭长兴中出为贝州刺史罢免归常山会清秦末常山有秘琼之乱史圭家财一夕尽焉生白刃中负圭以行获免其害。 晋李周年十六为内兵捕贼将以任侠自负时河朔群盗充斥南北交兵行旅无援者不敢出郡邑有士人卢岳家於太原携妻子囊橐寓於逆旅进退无所保惟与所亲相对流涕周悯之请援送以归行经西山中有贼闻其声夜於林麓间俟之射岳中其马周大呼曰:尔为谁邪贼闻其声相谓曰:李君至此矣。即时散走岳全其行装至於家。 赵玉幽蓟人沧帅刘守文以其弟守光囚父于幽州乃举兵以伐之寻为守光所败沧之吏民共立守文之子延祚为帅以节度判官吕衮为谋主以拒守光及守光攻陷沧州究被擒族之衮子琦时年十五为吏追摄将就戮焉玉久游于衮之门下见琦临危乃绐监者曰:此子某之同气也。幸无滥焉监者信之即列之俱去行未数舍琦困于徒步以足病告玉负之而行逾数百里因变姓名乞食於路乃免其祸。 李自纶镇州下博人天福二年本州奏自纶五世义居。 曹镇州元氏县人七世义居乡党称其和义。 麴温颍州汝阴县人六世同居亲属一百六十口和孝称於乡里。 李罕通冀州阜县人五世义居。 赵奉为太子太保奉性豁达轻财重义凡亲友以穷厄告者必倾其资而饷之人士以此多之。 周冯道初为太原掌书记有大校遗之细口者不得已而留焉乃於他室竟访其主以还之及为翰林学士丁父忧持服於景城遇岁俭分得俸馀悉散赈乡里道之所居惟蓬茨而已凡庶牧馈遗斗粟疋帛无所受焉。 裴羽後唐明宗朝在郎署与右常侍陆崇使于闽风飘不便误两浙时枢密使安重诲怒绝钱氏朝贡越人以兵守二使於馆崇频有不逊之语几欲害之经岁崇以疾殁羽得归朝。又不许将崇灵柩海羽谓钱Α曰:崇奉君命不获生还安得以海上之俗忌不令归葬则寄死之所岂无仁人哉!由是Α厚加待遇因附羽表而复命阙庭羽以钱氏之表达重诲厉色而问曰:表有何言羽曰:远方实封不委其事及发函乃引咎伏辜之词也。明宗甚悦复通朝贡羽护崇之柩及资金毫末无缺悉付其家士人称之後至左散骑常侍。 徐台符先与汉故太子太傅李崧为执友乾中崧为部曲葛延遇李澄等诬告族灭广顺中台符为兵部侍郎白於宰府请诛延遇等宰相冯道以延遇等已经赦宥未之许也。时王峻执政闻台符之言深加叹服因奏於太祖遂诛延遇等时人义之。 李河南人为宰相以其所居地置兰。若馀立垣屋凡族人可任官者皆致於禄仕不可任官者分田以居之令督农桑俾其经久以是宗族皆得其所。 ●卷八百五 ○总录部 高洁 夫身立操不以穷改节砥名厉号不以利伤行爵然高举毅然有守义不苟取志不易常盖夫洁廉之士笃尚清白者尝从事於斯矣。故曰: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虽有饥寒之忧犹无滋垢之污故志愈高而行愈洁身益困而名益彰俾贪者励其廉隅懦夫有所立志斯诚至士守道者之所趋也。若乃不受其问遗靡干于乡邑非其粟而不飨非其衣而不服介然自终焉弥固克尚贞洁匪为华行亦何代无其人哉! 伯夷叔齐处於孤竹(孤竹国在辽西殷诸侯也。伯夷叔齐其二子也。)周之将兴也。二人相谓曰:吾闻西方有偏伯焉似将有道者也。今吾奚为处乎!此哉!二子西行如周至於岐阳则文王没矣。(没终也。)武王即位观周德则王使叔旦就胶鬲於四内(四内地名)而与之盟曰:加富三等就官一列为三书同辞血之以牲埋一於四内皆以一归。又使保召公就微子开於共头之下(共头山名也。)而与之盟曰:世为长侯守殷常祀相奉桑林。且私孟诸(相犹使奉桑林之乐孟诸泽名以为私邑)为三书同辞血之以牲埋一於共头之下皆以一归伯夷叔齐闻之相视而笑曰:讠喜异乎!哉!此非吾所谓道也。昔者神农氏之有天下也。时祀尽敬而不祈福焉(时四时也。祈求也。)其於人也。忠信尽治而无求焉(无所求於民也。)乐正与为正乐治与为治不以人之坏自成也。不以人之卑自高也。今周见殷之僻也。(僻邪也。)而遽为之正与治(遽疾也。)上谋而行货阻兵而葆威也。(行货谓与胶鬲盟加富三等也。阻依也。葆持也。)割牲而盟以为信因四内与共头以明行扬梦以说众(扬武王灭殷之梦以喜众民)杀伐以要利以此绍殷是乱以易乱暴以易暴也。(绍续也。)吾闻古之士遭乎!治世不避其任遭乎!乱世不为苟存今天下ウ周德衰矣。与其并乎!周以漫吾身也。(漫也。)不。若避之以洁吾行二子北行至首阳山而饿死。 袁ユ(ユ一作族)目东方之士也。将有所而饥於道狐父之盗丘见之下壶冫食以与之袁ユ目三而能视仰而问焉子谁也。曰:我狐父之盗邱也。袁ユ目曰:嘻汝乃盗也。何为而食我以吾不食也。两手据地而呕之不出喀喀然遂伏地而死。 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之於郑子阳者子。《列子》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子阳令官遗之粟数十乘子。《列子》出见使者再拜而辞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而拊心曰:闻为有道者妻子皆得佚乐今妻子皆有饥色矣。君过而遗先生。又辞,岂非命也。哉!子。《列子》笑而谓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知我以人之言而遗我粟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且受人之养不死其难不义也。死其难是死无道之人岂义也。哉!其後民果作难杀子阳。 汉田仁鲁相田叔之少子叔卒鲁以百金祠之仁不受曰:义不伤先人名。 原涉字巨先涉父哀帝时为南阳太守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死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产业涉父死让还南阳赙送行丧蒙庐三年礼毕扶风谒请为议曹(礼毕行丧终服也。)衣冠慕之。 後汉鲁恭为司徒初恭父为武陵太守卒时恭年十二郡中赙赠一无所受年十五与母及弟丕俱居大学习鲁诗闭户讲诵绝人间事兄弟俱为诸儒所称学士争归之太尉赵熹慕其志每岁时遣子问以酒粮皆辞不受(问遗也。)。 姜诗事毋孝赤眉经诗里弛兵而过曰:惊大孝必触鬼神时岁荒贼乃遗诗米肉受而埋之後为江阳令卒。 桓典字公雅大尉焉之孙少立廉操不取於人门生故吏问遗一无所受仕至光禄勋卒。 李恂罢武威太守时岁荒司空张敏司徒鲁恭等各遣子馈粮悉无所受徙居新安关下拾橡实以自资吉茂行室如悬磬其或馈遗一不肯受虽不以此高人亦心疾不义而贵。且富者。 公沙穆隐居东莱山学者自远而至有富人王仲致产千金谓穆曰:方今之世以货自通吾奉百万与子为资何如对曰:来意厚矣。夫富贵在天得之有命以货求位吾不忍也。後举孝廉以高第为主事。 檀敷字文有山阳瑕丘人也。少为诸生家贫而志清不受乡里施惠後补蒙令弃官去卒。 闵仲叔世称节士虽周党之洁清自以弗及也。党见其含菽饮水遗以生蒜受而不食(一云:仲叔曰:我省烦耳今更作烦邪受而不食)客居安邑老病家贫不能得肉日买猪肝一片屠者,或不肯与安邑令闻敕吏常给焉仲叔怪而问之知乃叹曰:闵仲叔岂以口腹累安邑邪遂去客沛以寿终。 袁闳字夏甫父贺为彭城相卒郡闳兄弟迎丧不受赙赠累徵聘举召皆不应居处侧陋以耕学为业从父逄隗并贵盛数馈之无所受。 吴字季英陈留长垣人也。丧父居无儋石而不受赠遗後终河间相。 孙裔隐居林薮躬耕稼穑倦则诵经贫窭困乏执志弥固不受惠於人也。孙堪明经学有志操清白贞正爱士大夫然一毫未尝取於人以节介气勇自行後仕至侍中。 桓砺避地到吴郡扬州刺史刘繇赈给食衣服所乏者悉不受後东会稽住止山阴县故鲁相锺离意舍太守王朗饷给粮食布帛牛羊一无所受当临去之际屋中尺寸之物悉疏付主人纤微不漏移居扬州从事屈豫室中中庭橘树一株遇实熟乃以竹藩树四面吹风落两实以绳系着树枝每危亡之急其志弥固宾客从者皆肃其行。 魏管宁年十六丧父中表愍其孤贫咸共赙赠悉辞不受汉末避地辽东中国少安客人皆还惟宁晏然。若将终焉黄初四年诏公卿举独行君子司徒华歆荐宁文帝徵宁遂将家属浮海还郡公孙恭送之南郊加赠服物自宁之东也。公孙度康恭前後所资皆受而藏诸既已西渡尽封还之初太尉华歆逊位让宁不起後即拜大中大夫卒。 焦先河东人尝结草为庐於河之氵眉独止其中虽有急不与人语遗以食物皆不受河东太守杜恕尝以衣服迎见而不与语。 范腾字无忌敦煌人举孝廉除郎中属天下兵乱去官还家太守张闵造之闭门不见礼遗一无所受叹曰:生於乱世贵而能贫乃可以免。 吴刘基字敬舆年十四居父繇丧尽礼故吏馈饷皆无所受。 晋王戎父浑为凉州刺史浑卒凉州故吏赠赙数百万戎辞而不受由是显名後终於司徒。 刘为大司农以子夏罪免每还州里乡人载酒肉以候之难逆其意取共啖而反其馀。 韦忠字子节平阳人少慷慨有不可夺之志好学通博性不虚诺闭门已不交当世每至吉凶亲表赠遗一无所受後太守陈楚迫为郡功曹。 吴隐之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日晏ヱ菽不飨非其粟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终光禄大夫。 王裒字伟元城阳营陵人少立操尚隐居教授家贫躬耕计口而田度身而蚕或有助之者不听诸生密为刈麦裒遂弃之故旧有致遗者皆不受。 王舒字处明少为从兄敦所知及敦为青州舒往依焉时敦被徵为秘书监以寇难路险轻骑归雒阳委弃公主时辎重金宝甚多亲宾无不竞取惟舒一无所ツ益为敦所赏位至安南将军监浙东五郡军事南齐庾易志性恬隐不交外物建元元年刺史豫章王辟为骠骑参军不就临川王映临州独重易上表荐之饷麦百斛易谓使人曰:民樵采麋鹿之伍终岁鲜毛之衣驰骋日月之车得保自耕之禄於大王之恩亦已深矣。辞不受。 梁阮孝绪陈留尉氏人义师围京城家贫无所爨僮妾窃邻人樵以继之孝绪知之乃不食更令撤屋而炊。又鄱阳忠烈王妃孝绪之姊也。诸甥岁时馈遗一无所纳人或怪之答云:非我始愿故不受也。 陈马枢隐於茅山後鄱阳王卑辞厚意数邀之待以师友门人劝之出仍居竹林中每王公馈饷辞不获已者率十分受一。 後魏胡叟不治产业乘一悖牛敝韦褶而已尚书李敷尝遗之以财都无所取。 北齐冯伟节聪敏无所不通赵郡王出镇定州时举秀才固辞不就岁馀请还王知其不愿拘束以礼发遣赠遗甚厚一无所纳惟受时服而已及还终不交人事郡守县令每至其门岁时或置羊酒亦辞不纳门徒束一毫不受耕而饭蚕而衣箪食瓢饮不改其乐竟以寿终。 宋游道父季预为渤海太守弱冠随父在郡父亡吏人赠遗一无所受。 後周韦邕高尚不仕武帝尝与邕夜晏大赐之缣帛令侍臣数人负以送出邕惟取一疋示承恩旨而已帝以此益重之。 隋张文诩河东人博览文籍以灌园为业州郡频举皆不应州县以其贫素将加赈┰取辞不受每闲居从容长叹曰:老冉冉而将至恐名之不立以如意击几皆有处所时人方之闵子骞原宪。 唐郝处俊父为滁州刺史处俊年十馀岁其父卒於滁州父之故吏赙送甚厚满千馀疋悉辞不受卢伯瑗一名浩然善书画属文不婚娶寡欲隐於嵩高有终焉之志玄宗使通事舍人礼徵称疾不就所赐束帛亦辞不受。 梁郑叟隐居於华山与梁朝近臣李振善振欲禄之拒而不诺及振南迁千里省之识者高焉华州连帅刘遂凝尝以货贝遗之一无留者。 ○总录部 弃官 孟子曰: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盖士君子进退之宜也。若夫器用宏博志操贞峻言不苟合动惟秉义居然公辅之量宜为王者之师而屈膝下僚折腰吏职遭权势之所迫不为公府之见礼旁<耳>同列殊非我类可利於国莫能自专由是郁抑不伸慨然兴叹,或以罪自劾或称疾而往投板悬绶比诸浮者何可胜道哉!其或乱离斯瘼玉石将焚履不测之危避无妄之祸挂冠季世免陷匪人明哲保身,於是乎!在至有天资孝谨笃於养亲脱略公卿不交士类遗荣避世高蹈长骛斯亦各行其志也。已然而泰宁之世贫贱为耻其或独善其身守一介之分索居偏志违通人之旨斯亦有识之致讥也。 汉陆贾惠帝时为大中大夫吕太后用事欲王诸吕贾自度不能争之乃病免以好田地善往家焉(好即今雍州好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