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府元龟 - 第 493 页/共 736 页

崔孝为赵郡太守郡经葛荣离乱之後民户丧亡六畜无遗斗粟乃至数缣民皆卖鬻儿女夏椹大熟孝教民多收之郡内无牛教其人种招抚遗散先恩後威一周之後民大至。 司马袤字遵府西魏大统六年为北徐州刺史八年入朝文帝嘉之特蒙赏劳顷之河内有四千馀家归附并袤之乡旧乃命领河内郡守令安集流人。 北齐尉长命为幽州剌史居北垂土荒民散长命虽多聚剑然以恩抚民多得安集。 尧雄为瀛州剌史时禁网疏涧官司相与聚剑惟雄义然后取复能接下以恩甚焉为吏民所怀 庐潜文帝天保中为杨州道行台左丞先是梁将王琳为陈兵所败雍其主萧庄归寿阳朝廷以琳为杨州剌史敕潜与枉为南讨经略枉部曲义故多在杨州与陈寇粼接潜辑谐内外甚得边俗 源文宗孝昭皇建中为泾州剌史以恩信待物甚得边境之和为粼人所钦服前攻破钞掠多被 独孤求业为州在河南善于招抚归降者万计选其为瓜牙。 元景安后主天统中为豫州剌史景安之在边州粼他境绥和边鄙不相侵暴人物安之。又官内多毕少景安被以恩威咸得宁辑比至武平末招慰生蛮输租赋者数万户。 後周长孙俭从太祖平侯莫陈悦为秦州长史时西夏州仍未内属而东魏遣许和为刺史俭以信义招之和乃举州归附即以俭为西夏州刺史总统三夏州。 王雅为汾州刺史励精为治人庶悦而附之自远至者七百馀家。 元伟为成州刺史政尚清静百姓悦附流民复业者三千馀家。 杨雄为平州刺史时寇乱之後户多逃散雄在所慰抚民并安辑。 元定为政州刺史威信兼济甚得豪羌之情生羌据险不宾者至是并出山谷从征赋焉及代还羌豪等咸恋慕之。 刘为同和郡守善於抚慰莅职未期生羌降附者五百馀家。 辛昂为渠州通州刺史昂推诚布信甚得夷獠欢心秩满还京首领皆随昂诣阙朝觐以昂化洽夷落进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梁昕为东荆州刺史昕抚以仁惠蛮夷悦之流民归者相继而至。 贺兰祥为荆州刺史先是祥尝行荆州事虽未期月颇有政惠至是重往百姓安之由是汉南流民襁负而至者日有十数远近蛮夷莫不款附祥随机抚纳咸得欢心。 阎庆为河州刺史州居河外地接戎夷庆留心抚纳颇称简惠。 尉迟运为陇州刺史地带渭民俗难治运垂情抚纳甚得时誉。 泉仲遵为南洛州刺史留情抚接百姓安之流民归附者相继而至初蛮帅杜青和自称巴州刺史以州入附朝廷因其所据而授之仍隶东都青和以仲遵善於抚御请隶仲遵朝议以山川非便弗之许也。青和遂结安康酋帅黄仲宝等举兵围东梁州复遣王雄讨平之改巴州为洵州隶于仲遵先是东梁州刺史刘孟良在职贪婪民多背叛仲遵以廉简处之群蛮率服。 韦世康为司州总管长史于时东夏初定百姓未安世康绥抚之士民胥悦。 赵芬为能州刺史抚纳降附得二千户加开府仪同三司。 隋王长述初仕後周为广州刺史甚有威惠吏人怀之在任数年蛮夷归之者三万馀户朝议嘉之就拜大将军。 令狐熙开皇初为沧州刺史时山东承齐之弊户口簿籍类不以实熙晓喻之令自归首至者一万户在职数年风化大洽称为良二千石高祖以岭南夷越数为反乱徵拜桂州总管十七州诸军事许以便宜从事熙至部大弘恩信其溪洞渠帅更相谓曰:前时总管皆以兵威相胁今者乃以手教相谕我辈其可违乎!,於是相率归附。 卫玄仁寿初为卫尉少卿会山獠作乱出为资州刺史以镇抚之玄既到官时獠攻围太牢镇玄单骑造其营谓群獠曰:我是刺史衔天子诏安养汝等勿惊惧也。诸贼莫敢动,於是说以利害渠帅感悦解兵而去前後归附者十馀万口高祖大悦赐缣二千疋除遂州总管仍令剑南安抚。 刘权大业中为南海太守行至鄱阳会群盗起不得进诏令权召募讨之权率兵与贼相逢不与战先乘单舸诣贼营说以利害而群贼感悦一时降附炀帝闻而嘉之。 慕容三藏大业末为廓州刺史州极西界与吐谷浑邻接奸宄犯法者皆迁配彼州流人多有逃逸及三藏至招纳绥抚百姓爱悦襁负而至吏民讠哥颂之丘和为交太守抚诸豪杰甚得蛮夷之心。 唐韦仁寿隋大业末为蜀郡司法书佐高祖入关遣使定巴蜀使者承制拜仁寿州都督府长史时南宁州内附朝廷每遣使安抚类皆受贿边人患之或有叛者高祖以仁寿素有能名令检校南宁州都督寄听政於越使每岁一至其地以抚慰之仁寿将兵五百人至西洱河承制置八州十七县授其豪帅为牧宰法令肃清人怀欢心。 刘政会武德初以卫尉少卿留守太原内辑军士外和戎狄远近莫不悦服。 赵王元景武德中为安州大都督其旧安陆都民隋末流宕他所者皆归之。 陈君宾贞观元年累转邓州刺史郡邑丧乱以後百姓流离君宾至才期月皆来复业二年天下诸州并遭霜涝君宾一境独免当年多有储积蒲虞等州户口尽入其境逐食太宗下诏劳之。 党仁弘贞观初授南宁州都督夜郎之表声教久绝仁弘下车招抚远近安辑。 李素立贞观中累转扬州大都督府司马时突厥铁勒部相率内附太宗於其地置瀚海都护府以统之以素立为瀚海都护。又有阙泥孰别部犹为边患素立遣使招谕降之夷人感其惠牵牛以馈素立素立惟受其酒一杯馀悉还之为建立廨舍开置屯田。 崔知温高宗时为兰州刺史会有党项三万馀众来寇州城城内胜兵既少众大惧不知所为知温使开城门延贼贼恐有伏不敢进俄会将军权善才率兵来救大破党项之众馀首领乞降欲尽坑之以绝後患知温力语其下曰:弗逆克奔古之善战诛无噍类祸及後世。且山谷峥嵘草木幽蔚万一变生悔之何及善才然其计。又欲分降者五百人以与知温知温曰:向论安危之策乃公事也。岂图私利哉!固辞不受党项馀众繇是悉皆降附。 冯元常则天时授眉州刺史剑南先时火光贼夜掠居人昼潜山谷元常至喻以恩信许其首露仍切加捕逐贼徒舍器仗面缚自陈者相继。又转广州都督便道之任不许诣都寻属安南首领李嗣仙杀都护刘延剽陷州县敕元常讨之率士卒济南海先驰檄示以威恩喻以祸福嗣仙徒党多相率归降因纵兵诛其魁首安慰居人而还。 裴怀古则天时始安贼欧阳倩拥徒数万剽陷州县授怀古桂州都督仍充招慰讨击使才及岭飞书招诱示以祸福贼徒迎降自陈为吏人侵逼乃举兵尔怀古知其诚恳乃轻骑以赴之左右曰:夷獠难亲未可信也。怀古曰:吾仗忠信可通于神明况于人乎!因造其营以慰喻之群贼喜悦归其所掠财货纳于公府诸洞酋长素持两端者尽皆款附岭外悉定。 薛登本名谦光中宗时检校常州刺史属宣州狂寇锺大臣作乱百姓奔走谦光严备安辑合境肃然在官未期流人稍复鸡犬之音复相接矣。 宋庆礼开元中累迁贝州刺史仍为河北支度营田使初营州都督府置在柳城控带奚契丹则天时都督赵文政理乖方两蕃反叛攻陷州城其後移于幽州东二百里渔阳城安置开元五年奚契丹各款塞归附玄宗欲复营州于旧城侍中宋固争以为不可独庆礼盛陈其利乃诏庆礼及太子詹事姜师度左骁卫将军邵宏等充使更于柳城筑营州城兴役三旬而毕俄拜庆礼御史中丞兼检校营州都督开屯田八十馀所追拔幽州及渔阳淄青等户并招辑商胡为立店肆数年间营州仓廪颇实居人渐殷。 鲜于叔明代宗永泰大历间为东州节度使兵荒之後残颇甚叔明理之近二十年招抚其庶夷落皆获安集。 张延宾大历二年拜河南尹充诸路营田副使河雒久当兵冲闾井邱墟延宾勤身率下政尚简约疏导河渠修筑宫庙数年间流庸归附邦畿复完诏书褒美之。 崔灌大历中为澧州刺史下车削去烦苛以安人为务居二年风化大行流亡襁负而至增户数万。 韩德宗建中初继为苏州润州刺史安辑百姓均其租税未及逾年境内称理。 张建封兴元初为亳寿庐等三州观察使大修葺城池悉心绥抚远近悦附。 袁滋贞元中出为华州刺史中丞潼关防御镇国军使以宽易清简为政百姓有至自他境者皆给地以居曰:义合里专以慈惠为本人甚爱之。 曲环贞元中为陈许观察使时陈许州以李希烈扰乱遭剽颇甚人多逃窜他邑以避祸环勤身恭俭赋役均平政令宽简不三二岁襁负而归者相属训农理戎兵食皆丰羡。 殷侑为沧景节度观察等使时沧州百战之馀野无人烟侑至之日以仁惠为理襁负而归者众焉。 姜为秦州刺史至州抚以恩信盗贼悉来归首士庶安之。 马植文宗开成中为安南都护上言当管羁縻州首领或处巢穴自固为南蛮所诱久不招喻事有可虞臣自到镇约以信诚晓之逆顺今诸首领恳发忠言愿纳赋税其武陆管伏请改为武陆州从之。 梁韩建初仕唐为华州刺史河潼经大寇之後户口流散建披荆棘辟莱劝课农事树植蔬果出入闾里亲问疾苦不数年流亡毕集军民充实。 赵充裕唐末领亳郑二州刺史时关东藩镇方为蔡寇所毒黎元流散不能相保充裕妙有农战之备复善于绥怀民赖而获安者众太祖表为河南节度使成为荆州节度使是时荆州经巨盗之後居民才一十七家抚辑凋残励精为理通商务农勤於惠养比及末年仅及万户时韩建披荆棘以辑华州亦善於绥抚故其时号北韩南郭郭即旧冒之姓也。张归厚权知州是郡尝两为晋人所陷井邑萧条归厚抚之数月之内民庶翕然太祖自镇定还睹其辑理之政大嘉赏之。 高季兴为荆南兵马留後荆州自唐乾符之後兵火互集井邑不完季兴招辑离散流民归复太祖嘉之乃授节钺。 谢瞳为宣义军留後在滑州十三年部内增户约五万益兵数千人。 後唐李嗣昭为潞州节度使被围历年城中士民饥死大半廛里萧条嗣昭缓法宽租劝农务穑一二年间军城完集三面邻於敌境寇钞纵横设法枝梧边鄙不耸。 李存贤为磁州刺史磁与晋绛接境存贤招怀控抚颇得邻和。 汉王周初仕晋为泾州节度使先是前帅张彦泽在任苛虐部民逃者五千馀户及下车革前弊二十馀事逃民归复赐诏褒美。 周刘禧广顺初为单州刺史自之任招复逃户二千四百六十七。 翟光邺广顺中为青州防御使时郡民丧亡十之六七而招怀抚喻视之如伤故期月之间流亡再集。 ●卷六百九十三 ○牧守部 武功 自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而守尉皆领兵至晋武平吴去州郡武备其後盗贼四起以至大乱山涛之论精矣。若乃百城提封之广比屋士民之富或因岁凶荒啸聚不逞合乌鸟之众弄潢池之兵窃法干纪敢行称乱至於边城候望之所羌戎走集之地或伺间而入寇或属国之内叛烈火燎原当急图于扑灭农夫去草非可使其滋蔓盖有乘其便宜不暇中覆率厉士众摧锋致讨震耀国威攘除民患固己名载勋籍事藏策府其或邻敌接畛申严警备拒战而克胜交侵而大获者其绩亦茂矣。诗云:干城传云:保障皆是之谓欤。 汉朱买臣武帝时召待诏会东越数反覆买臣因言故东越王居保泉山一人守险千人不得上今闻东越王更徙处南行去泉山五百里居大泽中令发兵浮海直指泉山陈舟列兵席卷南行可破灭也。帝拜买臣会稽太守居岁馀买臣受诏将兵与横海将军韩说等俱击破东越有功徵入为主爵都尉。 田广明为淮阳太守岁馀故城父令公孙男与客胡倩等谋反倩诈称光禄大夫从车骑数十言使督盗贼止陈留传舍太守谒见欲收取之广明觉知发兵皆捕斩焉。 陈立为太守立临邛人前为连然长不韦令(皆益州县也。)蛮夷畏之及至谕告夜郎王兴不从命立请诛之未报乃从吏数十人出行县至兴国。且同亭召兴兴将数千人往至亭从邑君数十人入见立立数责因断头邑君曰:将军诛亡状为民除害愿出晓士众以兴头示之皆释兵降(释解以)钩町王禹漏卧侯俞震恐入粟千斛牛羊劳吏士立还归郡兴妻父翁指与子邪务收馀兵迫胁旁二十二邑反至冬立奏募诸夷与都尉长史降分将攻翁指等翁指据厄为垒立使骑兵绝其饣襄道从反间以诱其众都尉万年曰:兵久不决费不可共引兵独进败走立营立怒叱戏下令格之都尉复还战立引兵救之时天大旱立攻绝其水道蛮夷共斩翁指持首出降立已平定西夷徵诣京师。 赵护为河东都尉成帝鸿嘉中广汉男子郑躬等六十馀人攻官寺募囚徒盗库兵自称山君党与浸广犯历四县众。且万人拜护为广汉太守发郡中及蜀郡合三万人击之或相捕斩除罪(贼党相捕斩而来者赦其本罪)旬月平迁为执金吾赐黄金百斤。 严为汝南太守永始三年山阳铁官徒苏令等二百二十八人攻杀长吏盗库兵自称将军经郡国十九杀东郡太守汝南都尉遣丞相长史御史中丞持节督趣逐捕捕斩令等迁为大司农。 後汉耿况为上谷太守更始时五校贼二十馀万北寇上谷况与子舒连击破之贼皆退走建武初渔阳太守彭宠反征虏将军祭遵屯良乡(县名属涿郡)骁骑将军刘喜屯阳乡(县名故城在今幽州故安县西北)以拒宠宠遣弟纯将モ奴二千馀骑宠自引兵数万分为两道以击遵喜胡骑经军都(县名属广阳郡有军都山在西北)舒袭破其众斩モ奴两王宠乃退走况复与舒攻宠取军都。 铫期为虎牙大将军建武初檀乡五楼贼入繁阳内黄(县名繁阳在今相州内黄在西北)。又魏郡大姓数反复而更始将卓京(京一作原)谋欲相率反邺城帝以期为魏郡太守行大将军事期发郡兵击卓京破之斩首六百馀级京亡入山追斩其将校数十人获京妻子进击繁阳内黄复斩数百级郡界清平。 鲍永为谏议大夫建武初董宪礻卑将屯兵於鲁侵害百姓乃拜永为鲁郡太守永到击讨大破之降者数千人。 寇恂建武初为河内太守坐击考上书者免是时颍川人严终赵敦聚众万馀与密人贾期连兵为寇恂免数月复拜颍川太守与破奸将军侯进俱击之数月斩期首郡中悉平。 陈俊为琅邪太守建武八年张步既降步将妻子逃奔临淮与弟弘监欲招其故众乘船入海俊追击斩之。 王霸为上谷太守建武九年领屯兵捕虏无拘郡界(拘限也。)明年霸与吴汉等四将军六万人出高柳击贾览诏霸与渔阳太守陈将兵为诸军锋モ奴左南将军将数千骑救览霸等连战於平城下破之追出塞斩首数百级十三年将弛刑徒起亭障自代至平城三百馀里凡与モ奴乌桓大小数十百战。 祭彤为辽东太守有勇力能贯三百斤弓虏每犯塞常为士卒先数破走之建武二十一年秋鲜卑万馀骑寇辽东彤率数千人迎击之自被甲陷陈虏大奔投水死者过半遂穷追出塞虏急皆弃兵裸身散走斩首三千馀级获马数千匹自是後鲜卑震怖畏彤不敢复塞明帝永平元年彤使鲜卑击赤山乌桓大破之斩其渠帅(赤山在辽东西北数千里)。 廉范永平中为中太守会モ奴大入塞烽火日通故事虏入过五千人移书傍郡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火营中星列(用两炬交缚如十字其三头手持一端使敌人望疑兵士之多也。)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蓐食晨往赴之(蓐食早起食于寝蓐中也。)斩首百级虏自相辚藉死者千馀人(辚轹也。藉相陷藉也。)繇此不敢复向中。 耿夔为辽东太守和帝元兴初貊人寇郡界夔追击斩其渠帅。 王堂拜巴郡太守安帝永初中回羌寇郡堂驰兵赴贼斩虏千馀级巴庸清静吏民生为立祠。 法雄为青州刺史永初三年海贼张伯路等寇海滨雄与御史中丞王宗并力讨之连战破贼斩首溺死者数百人馀皆奔走收器械财物甚众会赦诏到贼犹以军甲未解不敢归降,於是王宗召刺史太守议皆以为当遂击之雄曰:不然兵凶器战危事勇不可恃胜不可必贼。若乘船浮海深入远岛攻之未易也。及有赦令可。且罢兵以慰诱其心势必解散然後图之可不战而定也。宗善其言即罢兵贼闻大喜乃还所略人而东莱郡兵独未解甲贼复惊恐遁走辽东止海岛上五年春乏食复抄东莱间雄率郡兵击破之贼逃还辽东辽东人李文等共斩平之,於是州界清静。 杨璇为零陵太守是时苍梧桂阳猾贼相聚郡县贼众多而璇力弱吏人忧恐璇乃特制马车数十乘以排囊盛石灰於车上系布索於马尾。又为兵车专彀弓弩克共会战乃令马车居前顺风鼓灰贼不得视因以火烧布然马惊奔突贼阵因使後车弓弩乱发钲鼓鸣震群盗波骇破散追逐伤斩无数枭其渠帅郡境以清。 王衡为吴郡太守顺帝永和三年郡丞羊珍反攻郡府衡破斩之。 张纲为御史汉安元年广陵贼张婴等众数万人杀刺史二千石寇乱扬徐间积十馀年朝廷不能讨梁冀乃讽尚书以纲为广陵太守因欲以事中之前遣郡守率多求兵马纲独请单车之职既到乃将吏卒十馀人径造婴以慰安之求得与长老相见申示国恩婴初大惊既见纲诚信乃出拜谒纲延置上坐问所疾苦乃譬之曰:前後二千石多肆贪暴故致公等怀愤相聚二千石信有罪矣。然为之者。又非义也。今主上仁圣欲以文德服叛故遣太守思以爵禄相荣不愿以刑罚相加今诚转祸为福之时也。若闻义不服天子赫然震怒荆扬兖豫大兵合,岂不危乎!若不料︹弱非明也。弃善取恶非智也。去顺效逆非忠也。身绝血嗣非孝也。背正从邪非直也。见义不为无勇也。六者成败之几利害所从公其深计之婴闻泣下曰:荒裔愚人不能自通朝廷不堪侵枉遂复相聚偷生。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今闻明府之言乃婴等更生之辰也。既陷不义复恐投兵之日不免孥戮纲约之以天地誓之以日月婴深感悟乃辞还营明日将所部万馀人与妻子面纟专归降纲乃单车入婴垒大会置酒为乐散遣部众任从所之亲为卜居宅相田畴子弟欲为吏者皆引召之人情悦服南州晏然朝廷论功当封梁冀遏绝乃止天子嘉美徵欲擢用纲而婴等上书乞留乃许之。 魏朗为九真都尉先是九真贼起朗到官奖励吏兵讨破群贼斩首二千级桓帝美其功徵拜议郎度尚为右校令延熹中长沙零。 陵贼七八千人自称将军。又豫章艾县六百馀人应募而不得赏直遂反谒者督州郡讨之不能克乃擢尚为荆州刺史尚躬率部曲与同劳逸广募杂种诸蛮夷明设购赏进击大破之降者数万人出兵二年群寇悉定後迁辽东太守数月鲜卑率兵攻尚与战破之戎狄惮畏。 李巴郡人为太尉掾延熹五年益州郡诸夷反叛执太守雍陟遣御史中丞朱龟讨之不能克朝议以为郡在边外蛮夷喜叛劳师远役不如弃之建策讨伐乃拜益州太守与刺史庞芝发板蛮击破平之还得雍陟卒後夷人复叛以广汉景毅为太守讨定之。 陈奉为桂阳太守延熹六年桂阳盗贼李研等寇郡界奉与战大破降之。 陆康为议郎会庐江贼黄穰等与江夏蛮夷结十馀万人攻没四县拜康庐江太守康申明赏罚击破穰等馀党悉降。 张堪为渔阳太守モ奴尝以万骑入渔阳堪率数千骑奋击大破之郡界以静。 黄琬为豫州牧时寇贼陆梁州境残琬讨击平之威声大震。 翟为酒泉太守叛羌千馀骑从敦煌来钞郡界赴击斩首九百击羌众几尽威名大震。 皇甫规为泰山太守初规以诗易教授时泰山贼叔孙无忌侵乱郡县中郎将宗资讨之未服公车特徵规拜太守规到官广设方略寇虏悉平。 臧为扬州刺史时会稽妖贼许昭起兵句章自称大将军立其父生为越王攻破城邑众以万数率丹阳太守陈寅击昭破之昭遂复更屯结大为人患等进兵连战三年破平之获昭父子斩首数千级夏育为北地太守会鲜卑入寇育率休著屠各追击破之迁育为护乌桓校尉。 耿临为玄菟太守灵帝建宁二年高句丽王宫死子伯固立临讨之斩首虏数百级伯固降属辽东。 朱俊为交太守先是俊为兰陵令光和元年合浦交乌浒蛮叛招引九真日南民攻没郡县而交部群贼并起牧守Й弱不能禁。又交贼梁龙等万馀人与南海太守孔芝反叛攻破郡县即拜俊刺史令过本郡简募家兵及所调合五千人分从两道而入既到州界按甲不前先遣使诣郡观贼虚实宣扬威德以震动其心既而与七郡兵俱进逼之遂斩梁龙降者数万人旬月尽定以功封都亭侯千五百户赐黄金五十斤四年俊讨交合浦乌浒蛮破之後为太仆贼帅常山人张燕寇河内逼京师,於是出俊为河内太守将家兵击却之。 王允中平元年为侍御史黄巾贼起特选拜豫州刺史辟荀爽孔融等为从事上除禁党讨击黄巾别帅大破之与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俊等受降数十万。 何苗为河南尹中平四年荥阳贼数千人群起故烧郡县杀中牟县令诏苗出击之苗攻下群贼平定而还。 祁续为庐江太守扬州黄巾贼攻舒州焚烧城郭续发县中男子二十已上皆持兵勒陈其小弱者悉使负水灌火会集数万人并势力战大破之郡界平後安风(安风县属庐江郡)贼戴风等作乱续复击破之斩首三千馀级生获渠帅其馀党辈原为平民赋与佃器使就农业中平三年江夏兵赵慈反叛杀南阳太守秦颉攻没六县拜续为南阳太守发兵与荆州刺史王敏共击慈斩之获首五千馀级属县馀贼并诣续降续为上言宥其枝附。 刘虞为幽州牧前中山相张纯叛入乌桓与乌桓峭王等攻破清和平原虞到州罢省屯兵务广恩信遣使告峭王等以朝恩宽弘开计善路。又设赏购纯走出塞馀皆降散纯为其客王政所杀函首诣虞北州乃定。 李章为琅邪太守时北海安邱大姓夏长思等反遂囚太守处兴(处姓也。)而据营陵城章闻即发兵千人驰往击之掾史止章曰:二千石行不得出界兵不得擅发章按剑怒曰:逆虏无状囚劫郡守此何可忍。若坐讨贼而死吾不憾也。遂引兵安邱城下募勇敢烧城门与长思战斩之获三百馀级得牛马五百馀头而还兴归郡以状上闻悉以所得颁劳军士。 陶谦为阳武都尉会徐州黄巾起以谦为徐州刺史击黄巾破走之。 应劭为泰山太守黄巾贼三十万众入郡界劭纠率文武连与贼战前後斩首数千级获生口老弱万馀人辎重二千两贼皆退却郡内以安。 魏董昭汉末为魏郡太守时郡界大乱贼以万数遣使往来交易市买昭厚待之因用为间乘虚掩讨取大克破二日之中羽檄三至。 满宠汉末为许令时袁绍盛於河朔而汝南绍之本郡门生宾客布在诸县拥兵拒守太祖忧之以宠为汝南太守宠募其服从者五百人率攻下二十馀壁诱其未降渠帅於坐上杀十馀人一时皆平得户二万兵三千人令就田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