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资治通鉴 - 第 332 页/共 372 页

赈大同、丰州诸驿饥。   以江浙行省左丞相赫噜为中书平章政事。   戊午,祭社稷。   建御容殿于永福寺。   汰富民窜名宿卫者,给役蒙古诸驿。   辛酉,中书平章政事齐勒特穆尔、御史大夫托欢并罢,为集贤大学士。   甲子,特们德尔、阿克繖请捕逮四川行省平章政事赵世延赴京。特们德尔以世延尝劾奏其罪恶十三事,锐意报复,属其党何志道秀世延从弟索哈尔哈呼诬告世延罪,逮世延置对;且使讽世延,啖以美官,令告引同时异己者,世延不肯从。行至夔州,遇赦,以疾抵荆门就医。特们德尔遣使督追至京师,俾其党锻炼成狱,会有旨,事经赦原者勿复问,乃已。   参议中书省事奇勒监,坐鬻官,刑部以法当杖,太后命笞之,太子曰:“不可,法者天下之公,徇私而轻重之,非示天下以公也。”卒正其罪。   丙寅,以陕西行省平章政事赵世荣为中书平章政事,江西行省右丞穆布喇为中书右丞,参知政事张思明为中书左丞,中书左丞完珠罢为岭北行省右丞。   白云宗统摄沈明仁以不法坐罪,诏籍江南冒为白云僧者为民。   己巳,修镇雷佛事于京城四门。   辛未,括民间系官山场、河泊、窑治、庐舍。   癸酉,括勘崇祥院地,其冒以官地献者追其直,以民地献者归其主。   丙子,定京城环卫更悉法,淮五卫汉军岁例。   丁丑,特们德尔以李孟初不附己,夺其秦国爵及前后制命,仆其先墓碑。   戊寅,中书平章政事乌巴都拉罢,为甘肃行省平章政事;阿尔哈雅罢,为湖广行省平章政事。   特们德尔怨集贤学士杨多尔济前为中丞时发其奸赃、专制等罪,而平章政事萧拜珠在中书牵制其所为,于是矫皇太后旨,召多尔济、萧拜珠至徽政院,与徽政使实勒们、御史大夫图勒哈杂问之,责以前违太后旨之罪。多尔济曰:“中丞之职,恨不即斩汝以谢天下!果违太后旨,汝岂有今日耶?”特们德尔请杀之,皇太子曰:“人命至重,刑杀非轻,不宜仓卒。二人罪状未明,当白太后,使详谳之,诛之未晚也。”特们德尔乃引同时为御史者二人证成其狱。多尔济顾二人唾之曰:“汝等尝得备风宪,乃为是犬彘事耶?”坐者皆惭,俯首。即起入奏,未几,称旨执多尔济,载诣国门之外,与萧拜珠俱见杀。是日,风沙晦冥,都人恟惧,道路相视以目。后又欲夺多尔济妻刘氏与人,刘剪发毁容自誓,乃免。萧拜珠之死,有吴仲者,潜守其尸,三日不去,竟收葬之。   时特们德尔日思报复仇怨,诛戮不已,张思明谓曰:“山陵甫毕,新君未立,丞相恣行杀戮,人皆谓丞相阴有不臣之心,万一诸王、驸马疑而不至,奈何?”特们德尔乃止。   徽政院使实勒们,以皇太后命请更朝官,皇太子曰:“此岂除官时耶?且先帝旧臣,岂宜轻动!俟予即位,议于宗亲、元老,贤者任之,邪者黜之,可也。”司农卿鄂勒哲布哈,言先帝以土田颁赐诸臣者,宜悉归之官,太子问曰:“所赐为谁?”对曰:“左丞相哈克繖所得为多。”太子曰:“予尝谕卿等,当以公心辅弼。卿于先朝尝请海舶之税,以哈克繖奏而止。今卿所言,乃复私憾耳,非公议也,岂辅弼之道耶!”遂出鄂勒哲布哈为湖南宣慰使。   三月,辛巳,以中书礼部领教坊司。   壬午,赈陈州、嘉定州饥。   爪哇入贡。   戊子,征诸王、驸马流窜者,给侍从,遣就分邑。   庚寅,皇太子即皇帝位,诏赦天下,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   壬辰,太皇太后受百官朝贺于兴圣宫。特们德尔进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师。   初,太皇太后以周王和实拉少时有英气,而帝稍柔懦,诸群小亦以立和实拉必不利于己,遂定策。帝既即位,太皇太后来贺,帝毅然见于色。太后退而悔曰:“我不拟养此儿耶!”   敕:“群臣超授散官,朝会毋越班。”   戊戌,汰上都留守司留守五员。   定吏员秩止从七品如前制。   辛丑,禁擅奏玺书。   壬寅,降前中书平章政事李孟为集贤侍讲学士。特们德尔欲因其不就,阴中之,孟拜命欣然。帝谓特们德尔子巴尔济苏曰:“尔辈谓孟不肯为是官,今何如?”由是谗不得行。   御史台请诏谕百司以肃台纲,帝曰:“卿等但守职尽言,善则朕当服行,否亦不汝罪也。”   甲辰,诏中外毋沮议特们德尔。   敕罢医、卜、工匠任子,其艺精绝者择用之。   丙午,有事于南郊;夏,四月,庚戌,有事于太庙,告即位也。   罢行中书省丞相。河南、湖广、辽阳并降为平章政事,惟征东行省丞相高丽王不降。   乙卯,罢回回国子监。   戊午,祀社稷。   己未,绍庆路峒蛮为寇,命四川行省捕之。   祭遁甲神于香山。   命平章政事王毅等征理在京诸仓库钱谷,亏耗者七十八万石,及诸路岁贡币帛稍纰谬者,俱责偿所司。程督严刻,讟并作矣。   以太常礼仪院使拜珠为中书平章政事。   拜珠,安图孙也,闳远端亮,有祖风,袭宿卫长。延祐中,拜太常礼仪院使,每议大政,必问曰:“合典故否?”同官有异见者曰:“大朝止说典故耶?”拜珠微笑曰:“公试言之,国朝何事不合典故?”同官不能对。太常事简,每退食,必延儒士,谘访古今礼乐刑政,治乱得失,尽日不倦,尝曰:“人之仕宦,随所职司,事皆可习。至于学问有本,施于事业,此儒者之能事,宰相之资也。”帝在东宫,问宿卫之臣于左右,咸称拜珠贤,遣使召之,欲与语,拜珠谓使者曰:“嫌疑之际,君子所慎。我长天子宿卫,而与东宫私相往来,我固得罪,亦岂太子福耶!”竟不往。及即位,遂有是命。   壬戌,特们德尔请参决政务,禁诸臣毋隔越擅奏,从之。   乙丑,大行皇帝丧卒哭,作佛事七日。   丙寅,周王和实拉长子托欢特穆尔生。   戊辰,帝如上都。   初,太庙九室,合飨于一殿。及仁宗崩,无室可祔,乃权结彩殿于武宗室前,以奉神主。帝召礼官集议,太常礼仪院经历曹元用言:“古者宗庙,有寝有室,宜以今室为寝,当更营大殿于前,为十五室。”帝嘉其议,授翰林待制。   戊寅,有献七宝带者,因近臣以进,帝曰:“朕登大位,不闻卿等进贤而为人进带,是诱朕也。其还之。”   五月,己卯朔,禁僧驰驿,仍收元给玺书。   庚辰,杀上都留守贺胜。   胜与特们德尔居同巷,恶其奸恶,且帷薄不修,绝不通问,复与杨多尔济发其赃罪。特们德尔恚甚,乃奏其便服迎诏为大不敬,弃市,籍其家。胜死之日,百姓争持纸钱哭于尸旁甚哀。   己丑,中书左丞相阿克繖罢为岭北行省平章政事。以拜珠为左丞相,鼐喇呼、达斯哈雅并为中书平章政事,济尔哈朗为参知政事。   特们德尔恃其权宠,乘间肆毒,睚眦之私,无不报复。帝觉其所谮毁者皆先帝旧人,滋不悦其所为,乃以拜珠为左丞相,委以心腹,特们德尔渐见疏外矣。   辛卯,中书参知政事奇彻罢,为集贤学士。   遣使榷广东番货。   壬辰,和林民阎海,瘗殍死者三千馀人,旌其门。   乙未,上圣文钦孝皇帝尊谥,庙号仁宗,国语曰布延图皇帝。   戊戌,有告岭北平章政事阿克繖、中书平章政事赫噜及御史大夫图卜台、徽政使实勒们等与故约苏穆尔妻伊埒萨巴谋废立者,帝御穆清阁,召拜珠谋之。对曰:“此辈擅权乱政久矣,今犹不惩,阴结党与,谋危社稷。宜速施天威,以正祖宗法度。”帝动容曰:“此朕志也!”命率卫士擒斩之,籍其家,馀党皆伏诛。   先是近侍传旨,以姓名赴中书铨注者六七百员,选曹为之壅滞,拜珠奏阁之,注授一依选格次第,吏无容奸。刑曹事有情可矜者,宽恕之,贪暴不法,必不少容。帝尝谕左右曰:“汝辈慎之,苟陷国法,我虽典赦,拜珠不汝恕也。”   追封陇西公汪世显为陇右王。   辛丑,以知枢密院事特穆尔托为中书平章政事。   壬寅,监察御史请罢僧、道、工、伶滥爵及建寺、豢兽之费。   甲辰,以诛阿克繖、赫噜、贺胜等诏天下。胜死非其罪,而诏书与诸逆并言,时犹为特们德尔所蔽也。   丙午,捕伊寽萨巴子江浙平章玛噜,仍籍其家。   丁未,封汪沁为云南王,往镇其地。   以贺胜、实勒们、阿克繖家赀、田宅赐特们德尔等。   六月,己酉,流徽政院使密锡实于金刚山。   以托实哈、实勒们所夺人畜产归其主。   甲寅,前太子詹事绰和尔伏诛。   京师疫,作佛事于万寿山。   戊午,罢徽政院。   广东采珠提举司罢,以有司领其事。   庚申,赐角牴者百二十人钞各千贯。   壬戌,敕:“诸使入京者,大事五日,小事三日遣还。”   是夜,月食既。   乙丑,新作太祖幄殿。   时僧徒横甚,有司无敢诘难者。盩厔僧圆明以烧香受戒私相煽惑,从者日众,遂自称皇帝,众呼万岁,约以孟秋五日攻奉元路。秋,七月,丁丑朔,陕西参政多尔济以兵捕之,圆明遁去;逾月,始就擒,斩之。   甲申,车贺将北幸,调左右翊军赴北边浚井。   以知枢密院事玛噜、哈坦并为辽阳行省平章政事。   壬辰,遣扈从诸营还大都,禁践民禾。   安南内附人陈岩,言其国贡使多为觇伺,敕湖广行省汰遣之。   丙申,中书平章政事鼐喇呼罢。   禁献珍宝制衮冕。   庚子,以江南行御史台中丞廉恂为中书平章政事。恂,希宪之子也。   辛丑,晋王伊苏特穆尔遣使以地七千顷归朝廷,请有司征其租,岁给粮钞;从之。   是月,汴梁路言:“荥泽县河决塔海庄堤十步馀,横堤两重复决数处;又,开封县苏村及七里寺决二处。”诏本路及都水监官并工修筑。   八月,丁未朔,岭北省臣实都,坐以官钱犒军免官,诏复其职。   丙辰,祔仁宗圣文钦孝皇帝、庄懿慈圣皇后于太庙。特们德尔摄太尉,奉玉册行事。   戊午,特们德尔复诬赵世延以违诏不敬,下之狱。请置极刑,并究省台诸臣,不允。帝幸凉亭,从容谓近侍曰:“顷特们德尔必欲置赵世延于死地,此殆报怨耳。朕素闻其忠良,故每奏不纳。”左右咸称万岁。   丁卯,宫人官努,坐用日者请太皇太后禜星,杖之,籍其资。   托期玛部宣慰使尹琳沁,坐违制不发兵,杖流纽尔干地。   九月,甲申,建寿安山寺,给钞千万贯。   禁五台山樵采。   庚子,常德澧州洞蛮合诸洞为寇,命土官追捕之。   甲辰,遣玛萨曼等使占城、真腊、龙牙门,索驯象。   以廪藏不充,停诸王所部岁给。   冬,十月,丁未,时飨太庙。   庚戌,将作院使伊苏坐董制珠衣怠工,杖之,籍其家。   丁巳,酉阳耸侬洞蛮田谋远为寇,命守臣招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