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义考 - 第 287 页/共 381 页
邓氏【以诰】孝经全书
未见
刘氏【闵】孝经刋误
一巻
佚
应天府志刘闵字子贤六合人以荐授本县儒学训导
黄虞稷曰正徳中处士
杨氏【起元】孝经外传
一卷
未见
孝经引证
二卷
未见
邹氏【元标】孝经説
未见
孟氏【化鲤】孝经要旨
一卷
未见
李氏【槃】孝经别传
一卷
存
缪泳曰李氏名槃余姚人万歴庚辰进士
李氏【廷机】孝经注
一卷
存
虞氏【淳熙】孝经迩言
九卷
未见
孝经集灵
二卷
存
今文孝经説
一卷
存
冯氏【从吾】孝经义疏
未见
缪泳曰少墟冯氏长安人万歴己丑进士官至工部尚书諡恭定
吴氏【炯】孝经质疑
一卷
存
陈氏【尧道】孝经考注
未见
缪泳曰心源陈氏福清人万歴己丑进士万安县知县有孝经考注
曹氏【于汴】补正孝经本义
未见
缪泳曰真予曹氏安邑人万歴壬辰进士歴官左副都御史掌院事卒赠太子太保
毕氏【懋康】孝经大全
未见
缪泳曰东郊毕氏歙县人万歴戊戌进士歴官总督仓场户部右侍郎
蔡氏【毅中】古文孝经注
一卷
存
毅中进表曰圣主承干百行惟先于立孝明王保养万几莫要于尊经衍孔壁之真传证唐皇所缪尚事如有待道不虚行臣诚惶诚恐稽首顿首窃以孝经一篇乃六经总会而分章十八则诸子传讹葢自秦火既灰原经蔵于孔壁迨汉初弛禁今文先出顔芝孔惠继来方献全经之寳后苍已误谬称晏之疏顔孔并行鱼珠无辨及鲁恭得古文于孔壁与惠只字佥同而安国注惠本以正顔则阙闺门一节且乖引证更妄分章人遂遵古而非今世将行孔以废郑未几安国与难其注未行嗣后刘向校讐惟郑是尚相沿六朝五代郑孔注并立学官比及大建贞观科目家独尊孔氏奈何明皇自称稽古命诸儒攷正异同而马贞排嫉子以分章定为绳尺尊唐一序流赝三朝司马光曾进呈古文而阻于新法朱仲晦晚为刋误而未逮先资故高皇表章六经谓孝经非孔壁全书学校未以设官科贡不行取士固彼时天开草昧亦诸臣日昃未遑兹葢伏遇皇帝陛下敦孝格天横经驭世顺徳洽两宫五十年九月庆雍熙之治盛年当万歴四十载八荒济仁覆之休萃尊富享保于圣人重华再见凝禄位名夀于大徳歴代希闻皆本大孝之推实是尊经所致然教民孝须令天下咸覩孝经大全广布孝经当进壁传与六经为伍慨遗经淹没自炎汉至斯本初刘向羣儒之差终归开元诸臣之罪也臣世颂古文家传缮本生民所学惟在此书前叨词馆四防加意编摩即放邱壑入秋更加考定证今文之谬误加古义以注疏经文自有后先古本原无脱落首五言孝引起原以诗书次三发端随问咸归防趣各因诸家之注裁成易简之章庶古义粲然复明圣经靡有阙失矣伏愿皇上悉加电览綂赐圣裁如果壁经当尊臣注当采乞词林儒硕令之广博攷稽俾经筵日以进呈而科贡用之取士仍希宸翰题序永传则皇上锡类之孝上塞天而下塞地正经之功前无古而后无今矣臣无任瞻天仰圣激切屏营之至谨以孝经集注一部随表上进以闻
缪泳曰中山蔡氏光山人万歴辛丑进士歴官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所注孝经于万歴四十年十二月进时官行人司副
吕氏【维祺】孝经本义
二卷
未见
孝经大全
二十八卷
存
孝经或问
三卷
存
孝经衍义
存
维祺自序曰愚既注孝经本义已复栉比诸家之同异出入孔传已亡郑説无征唐注浮谫邢疏蘩芜学士莫知所宗迨夫洓水指解紫阳刋误庶几学者之津筏而疑非定笔他如董广川程伊川刘屏山范蜀公真西山陆象山钓沧子宋景濓罗近溪诸君子亦各有所发明而或鲜诠释又如吴临川董鄱阳虞长孺蔡宏甫朱周翰孙本朱鸿诸家各有注行世然或是古非今分经列传牵合附会改易增减亦失厥旨乃捃摭羣书又四年成大全若干卷冠以义例羽翼引证姓氏节畧若干卷附以孔曾论孝曾子孝言曾子孝行曾子论赞及宸翰入告述文纪事识余若干卷葢欲明孔子作经之意为明王以孝治天下而发其义理乙亥履端业已缮写为表上之会以恩放归田不果深山之暇闲简原草重加笺订而孝经或问成尚有续着衍义图説外传等若干卷俱藏诸笥以训子弟及门之士云尔崇祯戊寅端月
黄虞稷曰维祺字介孺河南新安人万歴癸丑进士歴官南京兵部尚书三书皆于崇祯十三年进呈
吕氏【维祮】孝经翼
未见
吴氏【甡】校订孝经本义大全
未见
陆元辅曰甡字鹿友南直兴化人万歴癸丑进士累官兵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郑氏【若曾】孝经阐注
一卷
未见
陆氏【山】孝经正义
一卷
未见
经义考卷二百二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二百三十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孝经【九】
陈氏【仁锡】孝经翼
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