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义考 - 第 197 页/共 381 页

赵希弁曰右真文忠公徳秀为户部尚书日所进也因大学条目而附以经史首之以帝王为治之序次之以帝王为学之本是之谓纲首之以明道术辨人材审治体察民情次之以崇敬畏戒逸欲又次之以谨言动正威仪又次之以重妃匹严内治正国本教戚属是之谓目每条之中首之以圣贤之典训次之以古今之事迹诸儒之释经论史有发明者録之而公之说亦附见焉   魏了翁曰自庆元权臣立伪学之名以锢善类憸人乗之以给爵位俗士假之以渔科名自周程子至于朱张氏凡以发天人之蕴阐圣贤之秘者皆宪禁以絶其书虽以中庸大学孔门之遗言亦科目之所忌学士解散甚有不敢名其师者公晚出独立慨然以世道自任即口诵心惟验已之实践行世接物体心之所安造次理道于仕于处无贵贱少长爱而敬之自长沙后国人以公出处为庙社安危公身愈退道愈尊名愈盛而责愈众积忧成疾亦自是始矣公将以晚岁著书贻后仅有大学衍义一书既上送官留之经幄其次仅有文章正宗号为成书悲夫   杨士竒曰大学衍义四十三卷著述之意见公所上劄子及序盖其为书广大精密纲目毕备有天下国家之任及为臣欲致其君于唐虞三代者必考之于斯焉   薛瑄曰朱子之后真西山大学衍义有补于治道张宁曰大学衍义一篇依经据史博古通今言天必有徴于人语事而不遗乎理録善恶以示百世王之监戒广节要以尽八条目之工夫忠臣爱主之讽导箴规人君治世之格例律令于今可见尽在此书   经义考卷一百五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一百五十七   翰林院检讨朱彞尊撰   礼记【二十】   董氏【槐】大学记   一卷   佚   黄震曰大学自二程先生更定至晦翁先生章句益精矣独所谓传之四章自听讼吾犹人以下释本末云下有阙文传之五章释致知云上有阙文是以工夫次第大备之间犹有文字阙失之憾也辛酉嵗见董丞相槐行实载此章谓经本无阙文此特错简之厘正未尽者耳首章明徳新民至善三句纲领之下即继以欲明明徳以下条目八事之详此经自致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此谓知本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能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右正释致知在格物不待别补今错在首章三句之下耳   宋史董槐字庭植定逺人嘉定六年进士寳祐二年叅知政事三年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许国公卒赠太子少师諡文清   景星曰大学传五章此谓知本一句不但非衍文正是释格物二字经言物有本末此本字指极本穷源处即至善之所在也经曰知止传亦曰于止知其所止经曰物有本末传亦曰知本非释物格知至而何程子曰格物者谓知至善之所在如此则谓之传无阙文可也静安虑得四字即可以见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处谓非致知工夫不可本末终始四字即可见众物之表里精觕无不到处谓非格物工夫不可不待补而义已足此说得之矩堂董氏中庸曰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学莫先乎致知其所知者不过自心而身自身而家国天下此外无余蕴矣   顾炎武曰董文清改大学知止而后有定二节于子曰听讼吾犹人也之上以为传之四章释格物致知而传止于九章则大学之文原无所阙其说可从   蔡氏【模】大学演说【或作衍论】   一卷   未见   陈氏【尧道】大学说   宋志十一卷   佚   余氏【学古】大学辨问   一卷   佚   括苍彚纪学古青田人   陈氏【华祖】大学审明   佚   王瓒曰永嘉人   吴氏【浩】大学讲义   一卷   未见   胡炳文曰字义夫新安人   卢氏【孝孙】大学通义   一卷   未见   黎氏【立武】大学发防   一卷   存   大学本防   一卷   存   立武自序曰大学一书学者皆以先儒更定错简为据本防之述则依本文次序讲寻厥防将以备考订也   按黎氏大学其诠格物致知云格物即物有本末之物致知即知所先后之知盖通彻物之本末事之终始而知用力之先后耳夫物孰有出于身心家国天下之外者哉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身之主在心心之发为意此物之本末也诚而正正而修修而齐齐而治治而平此事之终始也本始先也末终后也而曰知所先后者其究在乎知止而已其后心斋王氏亦云格物者格其物有本末之物致知者致其知所先后之知心斋虽为姚江之学而其论格物与师说殊不知语本于黎氏也   车氏【若水】大学沿革论   一卷   未见   王柏曰车君书言致知格物传未尝忘自知止而后有定以下合听讼一章俨然为格物一传使朱子闻之当莞尔一笑也   王逢曰清臣师杜清献公范贾似道再聘入史馆辞不受有重证大学章句   方孝孺曰大学出于孔氏至程子而其道始明至朱子而其义始备然致知格物传之阙朱子虽尝补之而读者犹以不见古今书为憾董文清公槐叶丞相梦鼎王文宪公柏皆为传未尝阙特编简错乱而攷定者失其序遂归经文知止以下至则近道矣以上四十二字于子曰听讼吾犹人也之右为传第四章以释致知格物由是大学复为全书车先生清臣为书以辨其说可信矣盖圣贤之经传非一家之书则其说亦非一人之所能尽世之哓哓然党所闻而不顾理之是非者皆非朱子之意也旧说以听讼释本末律以前后之例不类合为一章而观之与孟子尧舜之知而不徧物之言正相发明其为致知格物之传何惑焉   都穆曰朱子作大学章句取程子之意以补致知格物之传黄氏日抄载董丞相之说谓经本无阙文首章明明徳三句下即继以欲明明徳以下文此经也自知止而后有定至则近道矣及听讼吾犹人也至此谓知之至也此正释致知有格物不俟他补后黄岩车清臣着大学沿革论其见与董氏合王鲁斋是之谓洞照千古之错简本朝大儒如宋学士方正学其见亦同宋公曰纲与目之名无有所谓本末者何必传以释之方先生曰以听讼释本末律以前后例不类合为一章而观之与孟子尧舜之知而不徧物之言正相发明其为致知格物之传何惑焉是语虽异于朱子而不乖乎道固朱子之所取也   浙江通志车若水字清臣号玉峯山民黄岩人尝取大学知止有定一节合听讼章为格物致知传金华王柏以为洞照千古之错简使朱子闻之亦当心服   何氏【梦桂】大学说   一卷   佚   吴氏【季子】大学讲义   二卷   未见【一斋书目有】   王圻曰季子字节卿号裕轩邵武人寳祐四年进士官国子监丞   方氏【禾】大学讲义   一卷   佚   何氏【基】大学发挥   四卷   未见   王氏【柏】大学   未见   毛竒龄曰王鲁斋柏谓大学错简或有之然未尝阙安事补哉遂就本文略移易而其义已备与董氏槐叶氏梦鼎车氏若水吴氏澂之说相同此就朱子改本仅去其补传以自为说者   金氏【履祥】大学章句疏义 大学指义   各一卷   未见【一斋书目有】   栁贯曰大学文公既定次章句而或问之作所以反覆章明其义趣者尤悉然后之学者尚有疑焉先生复随其章第衍为疏义以畅其文申为指义以统其防大学之教于是乎无毫髪之滞矣   胡氏【希是】大学稽疑   一卷   未见【一斋书目有】   王氏【文焕】大学发明   一卷   佚   括苍彚纪文焕字子敬一字叔恭入元不仕学者称西山先生   马氏【端临】大学集传   一卷   未见【一斋书目有】   江西通志马端临字贵与乐平人右相廷鸾仲子以防补承事尝省试第一宋亡隐居教授   吴氏【浩】大学口义   一卷   佚   徽州府志吴浩休宁人隐居不仕着直轩大学口义   徐氏【失名】大学解义   一卷   未见   谢枋得序曰大学解义一篇临川老儒徐公著述也朱文公平生精神志愿悉在四书后进剽窃绪余髙可以取卿相下亦投合有司而掇巍科天下家藏其书人遵其道与六经论语孝经孟子并行惜乎知之者尚未致行之者尚未力四书何负人人负四书亦多矣是编初意岂欲发朱文公言意所未尽者耶抑尊信文公之学诚求实践自不能已于言者耶厥子以示某某览尽卷不能赞一辞所望于徐公之子者惟于力行二字加意焉俾人知朱文公之学不徒议论要见朴实则此编亦必为世所尚矣   许氏【衡】大学要略直说   一卷   存   陈普序曰心者际天极地而一者也易六十四卦吃言心者二坎之行有尚中孚之吾与尔縻吃言心者也八卦坎中实心之象也心者帝降之衷也帝至公无私至一无二所降之衷天地间无不得故行必有尚尚合也行必有合无在不在故也孔子所以浮于海也中孚诚心也无间于天地人物者也全体中虚二体中实皆无间无杂之诚心也故为好爵好爵之縻系而不能释也吾与尔縻彼此人已亲疎逺近交系之不能释而莫知其所以然也是皆天命之不能已孟子所谓道性善也吾闽自有天地以来为草木篁竹之地至唐始有书声书声三百年而文公朱子生焉道统在焉心之无在无不在也许平仲覃懐人也相后不百年而相去数千里一旦于吾朱子之书忻喜踊跃如获连城上以广一人尧舜之心下以起同类曾闵之行而复能真体实践蔼然于立身处家进退行藏之际六合既一北方人物之美趣尚之正不絶于南来者之口而四书之担发于武夷之下逾江淮黄河越行华出居庸鴈门玉门以及于日月之所照霜露之所队是固平仲之功亦无非帝降之使然也当时朱子灯火之前夜半不寐推床之际岂知身后之契在于太行之东与其书之弥满天地哉大要降衷秉彜无间于混然中处之类但须勤行敬守则不患于无相知者明道先生子程子曰但得道在不繋今与后已与人吾于朱文公许鲁斋亦云陈钧序曰古者大学教人之法备见于大学之书河南程子尊信而表章之上接孔子不传之统下开后世入学之门其功至矣地相近而得其传者许公也公之源流衍益广今中书宰相御史中丞行中书右丞其正传也凡仕于朝仕于外有道徳之润以及于民者亦皆许公之徒也愚宦游南北颇得托交于公之徒相与讲公之学乆矣今也始得见大学要略于昌江镇守王氏之家伏而读之其要也能发其微其略也不伤于简中庸曰君子之道夫妇之愚可以与知可以与能及其至也圣人有所不能知不能行许公既举其要惟世祖皇帝大圣人能知之能行之用之以平天下亦既效矣今刻此书以布于天下使人人能正其心则无负于学矣王氏虽不获登公之堂而能广公之学亦可嘉也   冯庚跋曰大学一书乃学者入徳之门而修齐治平之律令格例也三在八条炳若日星一经十传粲然经纬自子朱子章句集传或问语録之说兴而其义大明于天下江南之人家传日诵然求其明效大验似未能满人意岂徒视为空言之书而无以见于日用之大欤庚幸甚三造大都与北方学士大夫游承顔接辞之间知有鲁斋左丞许先生以道学倡于北亦既取知于圣明略施其所学矣凡执经于许公之门者大而丞相御史次而部刺史郡二千石皆以其学有名声于时而愚也莫由顺下风而请每重责沈之叹及归江南见先生小学之书大义温润精纯根极理致是宜称为当世之儒宗也朅来常武路逹噜噶齐托尔齐视籀未几一日谓予曰旧藏鲁斋大学要略善本今绣之梓以广其传庚敛袵而读之辞简而明直而文如丝麻谷粟坦明平易人人可以与知与行而至理之妙皆浑然乎其中实穹壤间之一大竒书也俾予跋之予惟天下之理无乎不在无逺近大小精粗之间孔门之髙弟有曰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故程子释之曰圣人之道更无精粗从洒扫应对与精义入神贯通只一理今观是书其言近其防逺名虽要略而义则精详也俾其书叅行于世益明大学教人之法公之意美矣抑公之为此者要不特以簿书期防为事而有以训其人使知义理之归蔼然为蜀文翁之盛以无负于师帅之任是又承流宣化之美政也庚不揆喜而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