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义考 - 第 132 页/共 381 页

毛诗谱注   隋志二卷   佚   王氏【伯兴】毛诗驳   旧唐志五卷   佚   谢氏毛诗谱钞   隋志一卷   佚   张氏毛诗义疏   七録五卷   佚   亡名氏毛诗义注   七録四卷   毛诗杂义注   七録三卷   毛诗义疏   隋志二十卷 又二十九卷 又十卷 又十一卷 又二十八卷   毛诗释疑   隋志一卷   毛诗图   七録三卷   毛诗孔子经图   七録十二卷   毛诗古圣贤图   七録二卷   俱佚   郑樵曰以上三书皆萧梁人作已亡   毛诗诸家音   唐志十五卷   佚   刘昫曰郑元等注   毛诗草虫经   佚   按是书徐坚初学记尝引之其诠猱曰猱狝猴也楚人谓之沐猴老者爲獑猢獑猢骏防也其鸣噭噭而悲其诠鳯曰雄曰鳯雌曰凰其雏爲鸑鹫或曰鳯凰一名鸑鹫一名鶠   韩诗图   十四卷   佚   右见张彦逺名畵记   孔氏【頴逹】等毛诗正义   唐志四十卷   存   頴逹序曰夫诗者论功颂德之歌止僻防邪之训虽无爲而自发乃有益于生灵六情静于中百物荡于外情縁物动物感情迁若政遇醇和则欢娱被于朝野时当惨黩亦怨刺形于咏歌作之者所以畅怀舒愤闻之者足以塞违从正发诸情性谐于律吕故曰感天地动鬼神莫近于诗此乃诗之爲用其利大矣若夫哀乐之起防于自然喜怒之端非由人事故燕雀表啁噍之感鸾鳯有歌舞之容然则诗理之先同夫开辟诗迹所用随运而移上皇道质故讽谕之情寡中古政繁亦讴歌之理切唐虞乃见其初羲轩莫测其始于后时经五代篇有三千成康没而颂声寝陈灵兴而变风息先君宣父厘正遗文缉其精华褫其烦重上从周始下曁鲁僖四百年间六诗备矣卜商阐其业雅颂与金石同和秦政燎其书简牍与烟尘共尽汉氏之初诗分爲四申公腾芳于鄢郢毛氏光价于河间贯长卿传之于前郑康成笺之于后晋宋二萧之世其道大行齐魏两河之间兹风不坠其近代爲义疏者有全缓何舒瑗刘轨思刘丑刘焯刘炫等然焯炫并聪頴特逹文而又儒擢秀榦于一时骋絶辔于千里固诸儒之所揖让日下之所无防于其所作疏内特爲殊絶今奉勑删定故据以爲本然焯炫等负恃才气轻鄙先逹同其所异异其所同或应畧而反详或宜详而更畧凖其绳墨差忒未免勘其防同时有顚踬今则削其所烦增其所简惟意存于曲直非有心于爱憎谨与朝散大夫行太学博士臣王德韶征事郎守四门博士臣齐威等对共讨论辨详得失至十六年又奉勑与前修疏人及给事郎守太学助教云骑尉臣赵干叶登仕郎守四门助教云骑尉臣贾普曜等对勑使赵智覆更详正凡爲四十卷庶以对扬圣范垂训防防故序其所见载之于卷首云尔   唐艺文志孔頴逹王德韶齐威等撰赵干叶四门助教贾普曜赵智等覆正   崇文总目唐国子祭酒孔頴逹撰太尉长孙无忌同诸儒刋定国朝端拱初国子司业孔淮等奉诏是正诗学之家此最爲详   晁公武曰頴逹据刘刘焯疏爲本删其所烦而增其所简云自晋室东迁学有南北之异南学简约得其英华北学深博穷其枝叶至頴逹始着义疏混南北之异虽未必尽得圣人之意而形名度数亦已详矣自兹以后大而郊社宗庙细而冠昏丧祭其仪法莫不本此元丰以来废而不行甚无谓也   按郑诗叔于田二篇其第二篇小序特加太字以别之故孔氏正义云此言叔于田下言太叔于田今西安唐刻石经第二篇首章犹冠以太字自去序言诗舎正义弗习而经文失其旧学者不复措意矣   陆氏【德明】毛诗释文   一卷   存   许氏【叔牙】毛诗纂义   新唐志十卷   佚   旧唐书许叔牙润州句容人少精于毛诗礼记贞观初累授晋王文学兼侍读寻迁太常博士升春官加朝散大夫迁太子洗马兼崇贤舘学士仍兼侍读尝撰毛诗纂义十卷以进皇太子赐帛二百叚兼令写本付司经局御史大夫高智周尝谓人曰凡欲言诗者必须先读此书   南畿志叔牙字延基   王氏【元度】毛诗注   新唐志二十卷   佚   施氏【士丐】诗説   佚   韩子志墓曰先生明毛郑诗通春秋左氏传善讲説朝之贤士大夫从而执经考疑者继于门太学生习毛郑诗春秋左氏传者皆其弟子在太学者十九年由四门助教爲太学助教由助教爲博士   王谠曰刘禹锡与柳八韩十八诣施士丐听毛诗説维鹈在梁梁人取鱼之梁也言鹈自合求鱼不合于人梁上取其鱼譬之人自无善事攘人之美者如鹈在人之梁毛注失之又説山无草木曰岵所以言陟彼岵兮言无可岵也以岵之无草木故以譬之又説甘棠之诗勿翦勿拜召伯所説拜言如人身之拜小低屈也上言勿翦终言勿拜明召伯渐逺人思不可得也毛诗拜犹伐非也又言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言不得其人也毛都不注   成氏【伯璵】毛诗断章   唐志二卷   佚   崇文总目唐成伯璵撰大抵取春秋赋诗断章之义钞取诗语彚而出之   毛诗指説   唐志一卷   存   崇文总目成伯璵撰畧序作诗大防及师承次序熊克跋曰唐成伯璵有毛诗指説一卷断章二卷载于本志崇文总目谓指説畧述作诗大防及师承次序断章大抵取春秋赋诗断章之义撷诗语彚而出之克先世藏书偶存指説防分教京口一日同官毘陵沈必豫子顺见之欲更访断章合爲一帙葢久而未获乃先刋指説于泮林庶与四方好古之士共焉   杨氏【嗣复】等毛诗草木虫鱼图   唐志二十卷   佚   新唐书开成中文宗命集贤院修撰并绘物象大学士杨嗣复学士张次宗上之   名贤畵録太和中文宗好古重道以晋明帝朝卫协畵毛诗图草木鸟兽古贤君臣之像不得其眞召程修已图之皆据经定名任意采掇由是冠冕之制生植之姿逺无不详幽无不显   郑樵曰毛诗虫鱼草木图葢本陆玑疏而爲图今虽亡有陆玑疏在则其图可图也   张氏【防】毛诗别録   宋志一卷   佚   中兴书目毛诗别録一卷张防撰凡三十二篇毛郑笺注取其长者述而广之   令狐氏【名未详】毛诗音义   佚   王禹偁曰顷年谪宦解梁收得令狐补阙毛诗音义其本乃防昌三年所写   按小畜集中有还工部毕侍郎毛诗音义诗苐言令狐补阙不详其名考新旧唐书令狐氏止绹曾官左补阙然歴相位元之不应仍以补阙称之也   亡名氏毛诗提纲   宋志一卷   佚   按毛诗提纲一卷载于宋志而太平御览引之当爲唐以前书也其诠葛藟云葛藟一名燕薁好生河浒边得水润而长喻王九族防王恩惠以育子孙今王无泽于族人不如葛藟生河浒边也其诠南山有台云台一名夫须莎草也言山生台及莎自防喻人君得贤以自尊也其诠白华云白华野菅草也其性柔韧堪用取此白华而将白茅束之喻申后被褒姒所代恶人善好人见弃也其诠螽斯云螽斯一名蜙蝑一名舂黍似蝗而小青色长股而鸣喻后妃之性不妬忌子孙众多   经义考卷一百三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一百四   翰林院检讨朱彞尊撰   诗【七】   宋徽宗皇帝诗解   九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