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义考 - 第 131 页/共 381 页

雷氏【次宗】毛诗义   七録一卷   佚   隋志宋通直郎雷次宗撰【别集类作征士】   陆德明曰次宗字仲伦豫章人宋征通直郎不起   徐氏【爰】毛诗音   佚   孙氏【畅之】毛诗引辨   七録一卷   佚   隋志宋奉朝请孙畅之撰   何氏【偃】毛诗释   七録一卷   佚   隋志宋金紫光禄大夫何偃撰【别集类作吏部尚书】   刘氏【孝孙】毛诗正论   宋志十卷   佚   王应麟曰刘孝孙爲毛诗正论演毛之简破郑之怪   业氏【遵】业诗   隋志二十卷   佚   隋志业诗宋奉朝请业遵所注立义多异世所不行   梁武帝毛诗大义   隋志十一卷   佚   刘氏【瓛】毛诗篇次义   七録一卷   佚   何氏【】毛诗总集   七録六卷   佚   毛诗隐义   七録十卷   佚   隋志诗总集隐义并梁处士何撰亡   谢氏【昙济】毛诗检漏义   七録二卷   佚   隋志昙济梁给事郎   崔氏【灵恩】集注毛诗   隋志二十四卷【本传二十二卷】   佚   陆德明曰梁桂州刺史清河崔灵恩集众解爲毛诗集注探三家之本   顾氏【越】毛诗义疏   佚   舒氏【援】毛诗义疏   隋志二十卷   佚   沈氏【重】毛诗义疏   隋志二十八卷   佚   隋志沈重萧岿散骑常侍   陆德明曰吴兴沈重撰诗音义   浙江通志沈重字德厚武康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露门博士   按隋经籍志载毛诗义疏凡七部其着撰人姓氏者二家舒援沈重是也七録又有张氏今见于徐氏初学记所引者其诠栗云栗五方皆有周秦吴扬特饶惟渔阳范阳栗甜美长味他方不及也倭韩国土栗大如鸡子亦短味不美桂阳有栗丛生大如杼其诠梅云梅杏类也树及叶皆如杏而黑耳暴干爲腊羮臛韲中又可含以香口其诠椅云梓实桐皮曰椅今人云梧桐也有白桐青桐赤桐云南牂牁人绩以爲布其诠柳云蒲柳之木二种一种皮正青一种皮红正白叶皆长广柳可爲箭竿杞柳生水旁树如柳叶觕而白木理微赤故今人以爲车毂其淇水旁鲁国泰山汶水边路纯杞柳也其诠麟云麟马足黄色圆蹄角端有肉音中黄钟王者至仁则出其诠鳯云鳯凰名鸑鷟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其诠鹤云鹤形大如鵞长三尺脚青黑高三尺余赤颊赤目喙长四寸多纯白亦有苍色苍色者今人谓之赤颊常夜半鸣其鸣高朗闻八九里吴人园中及士大夫家皆养之鸡鸣时亦鸣其诠鱼云鲔鱼出海三月从河上来今巩县东洛度北崖上山腹穴旧説北穴与江河通鳣鲔从北穴而来入河鲔似鳣而色青黑头小而尖如铁兜鍪口在颔下大者七八尺益州人谓之鲔鲿大者王鲔小者叔鲔一名防肉色白今东莱辽东人谓之尉鱼或谓之仲明者乐浪尉溺死海中化爲此鱼鱮似鲂而大头鱼之不美者故语曰买鱼得鱮不如噉茹徐州谓之鲢鲨鱼吹沙也似鲫鱼狭小常张口吹沙也一名重唇蘥鲨鲿鱼一名合黄颊骨正黄鱼之大而有力者鱼貍背上有斑文腹下纯青今以饰弓鞬歩义也海水将潮及天将雨毛皆起潮还天晴毛则伏常千里外知海潮也鳣身似龙鋭头口在颔下背上腹下有甲大者千余斤考贞观中作正义又陆氏释文每采沈氏之説疑徐氏所引亦沈氏书也   张氏【讥】毛诗义   二十卷   佚   关氏【康之】毛诗义   佚   册府元龟康之世居京口以文义见称征通直郎不就爲毛诗义经籍疑滞多所论释   经义考卷一百二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一百三   翰林院检讨朱彞尊撰   诗【六】   元氏【延明】毛诗谊府   隋志三卷   佚   隋志延明后魏安丰王   刘氏【芳】毛诗笺音证   隋志十卷   佚   隋志刘芳后魏太常卿   按刘氏诗笺音证其诠辔字义云辔是御者所执不得以辔爲勒以勒爲辔者葢是北人避石勒名也今南人皆云马勒而以鞚爲辔反覆推之此爲明证诗称执辔如组又曰六辔在手以所执爲辔审矣俗儒咸以辔爲勒而曾无寤者其诠蟋蟀云蟋蟀今促织也一名蜻蛚楚谓之蟋蟀或谓之蛬南楚谓之王孙也其诠蟏蛸云蟏蛸长防小蜘蛛长脚者俗呼之爲喜子见太平御览   张氏【思伯】毛诗章句   佚   鲁氏【世逹】毛诗章句义疏   隋志四十卷   佚   毛诗注并音   隋志八卷   佚   隋志世逹秘书学士   全氏【缓】毛诗义疏   佚   刘氏【轨思】毛诗义疏   佚   刘氏【丑】毛诗义疏   佚   刘氏【焯】毛诗义疏   佚   刘氏【炫】毛诗述义   隋志四十卷   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