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义考 - 第 134 页/共 381 页

佚   程子【頥】伊川诗説   通考二卷   存   晁公武曰伊川门人记其师所谈之经也   张子【载】诗説   宋志一卷   存   乔氏【执中】毛诗讲义   宋志十卷   佚   郭氏【友直】毛诗统论   二十卷   佚   文同志墓曰君讳友直字伯龙善与人交又喜藏书书至万余卷誊写校对尽爲佳本伯龙无不读人问之者伯龙无不知所以人多与之游景祐中被荐至尚书省不第遂归不复就举于成都学舎聚生徒常数百人治平诏求遗书伯龙所上凡千余卷尽秘府之未有者熈寜四年朝廷以伯龙景祐进士恩授将仕郎守龙州助教所着毛诗统论二十卷歴代沿革乐书十三卷   张氏【耒】诗説   一卷   存   成德曰文濳诗説一卷仅十二条观所论土宇版章一则其有感于熈寜开边斥竟之举而爲之也与   沈氏【铢】诗传   宋志二十卷   佚   州府志沈铢字子平其先武康人徙眞州少从王介甫学举熈寜癸丑进士歴官起居郎中书舎人以龙图阁待制知宣州卒诗传二十卷沈季长撰铢续成之   毛氏【渐】诗集   宋志十卷   佚   赵氏【令湑】毛诗讲义   宋志二十卷   佚   李氏【撰】毛诗训解   二十卷   佚   杨时志墓曰撰字子约世居陈留迁福建之连江今爲蘓人登进士第以朝奉大夫通判袁州   张防曰撰唐宗室也熈寜六年进士爲江州彭泽令仕终朝奉大夫有毛诗训解二十卷孟子讲义十四卷   吴氏【骏】诗解   二十卷   佚   闽书吴骏字晞逺浦城人元丰八年进士政和初通判饶州   赵氏【仲鋭】诗义   宋志三卷   佚   刘氏【泉】毛诗判篇   宋志一卷【绍兴书目二卷】   佚   吴氏【良辅】诗重文説   宋志七卷   佚   洪氏【林范】毛诗义方   通志二十卷   佚   吴氏【纯】三十家毛诗防解   宋志一百卷   佚   经义考卷一百四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一百五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诗【八】   周氏【紫芝】毛诗讲义   佚   紫芝自序曰孔子之言六艺多矣而尤详于诗当时问答之辞见于论语一书者可考而知也故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既以是告其门人不学诗无以言又以是而告其子其言之之详至于再至于三而不已者岂非诗之为经也诵其辞者可以兴可以羣可以观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又多识乎禽兽草木之名故学者必以是始焉然而登孔子之门者其徒三千以言诗见取于圣人者商赐二人商列于文学之科赐之达可以从政孔子姑许之以可以言诗尔其他盖未有所闻焉则诗之説又何难明若此以谓学必始于诗则自幼学之时固已习之矣奈何后之学者虽专门之学终身玩其辞而白首不能窥其奥何哉孔子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诗之作虽出于国史贱隶与夫闺门妇女之口类皆托于鸟兽草木以吟咏其性情观其辞致髙远所以感人心而格天意者委曲而尽情优游而不迫以先王之泽犹在礼义之风未冺是以言皆合于圣人之旨非是则删而去之矣此后之学者所以明其説之为难也呜呼学诗者可谓难矣自孔子而下深于诗者盖可以一二数也孔子圣人明乎诗之道也子夏子贡则学乎孔子而明乎诗之义者也孟子则与孔子同道明乎诗之志者也汉鲁申公楚元王交以诗为倡而知诗之学者也何以知其然哉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盖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思于无邪则诚之至也非诚之至则亦何能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如影响之防故曰惟孔子能知诗之道也巧笑倩兮美目盻兮素以为绚兮而子夏言礼后于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而子贡言有其质者不可以无学二者非深于诗之义何以知礼与质相为先后质与学相为终始故曰惟子夏子贡能知诗之义也孟子曰説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观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之诗则知诗人之意在悯旱魃之虐而已果黎民之无遗也哉非略其辞以求其志则未有不以辞害志者故曰惟孟子能知诗之志也是数者其所知固自有浅深要皆有得于诗焉亡秦之余六籍煨烬学者不见全经久矣汉兴惟鲁申公楚元王交始为之训其后郑氏为之笺孔氏为之疏而诗之学寖兴焉然而是数子者不过离章析句辨其名物以名家而已故曰若鲁申公楚元王交则知诗之学者也汉自武帝崇尚儒术始变髙祖马上之风宰臣多用儒生元成以来长于诗者首推匡衡萧望之之徒则以诗饰其儒雅者也其去孔子之学盖远矣荀卿号为知信六经尊孔氏者观其著书辄时取诗人之辞以证其説卒致失其本旨者甚多比古人之学最为疎缪李斯学荀卿用以相秦至一世而遂亡其国盖以经术而断国论要在观经之审学之不善其祸一至于此可不【今上御名】哉诸君子有意于学诗愿以孔子孟子子夏子贡为之师以求诗人之大体而更以荀卿为戒焉则庶乎其有得也   陆氏【佃】诗物性门类   通考八卷   存   陈振孙曰不着姓氏多取説文今攷之盖陆农师所作埤雅藁也   祝穆曰陆农师受经于王介甫而不以新法为是   杨氏【时】诗辨疑   宋志一卷   存   蔡氏【卞】毛诗名物解   宋志二十卷   存   陈振孙曰蔡卞元度撰卞王介甫壻故多用字説其目自释天至释杂凡十类大略似尔雅而碎穿凿于经无补也   陆元辅曰蔡元度名物解目录一卷释天一卷释百谷一卷释草一卷释木一卷释鸟三卷释兽二卷释虫二卷释鱼一卷释马一卷杂释一卷杂解一卷   董氏【逌】广川诗故   宋志四十卷   佚   中兴艺文志董逌撰逌谓班固言鲁诗最近今徒于他书时得之齐诗所存不全或疑后人托为然章句间有自立处此不可易者韩诗虽亡阙外传及章句犹存毛诗训故为偹以最后出故独传乃据毛氏以攷正于三家且论诗序决非子夏所作建炎中逌载是书而南其志公学博不可以人废也   陈振孙曰逌説兼取三家不专毛郑谓齐诗尚存可据按逌藏书志有齐诗六卷今舘阁无之逌自言隋唐亦已亡久矣不知今所传何所从来或疑后世依托为之然则安得便以为齐诗尚存也然其所援引诸家文义与毛氏异者亦足以广见闻续微絶云朱子曰董彦远诗解其论关雎之义自谓暗与程先生合但其文晦澁难晓   王氏【居正】毛诗辨学   二十卷   佚   廖氏【刚】诗经讲义   二卷   存【载髙峰集】   宋史廖刚字用中顺昌人少从陈瓘杨时学崇宁五年进士绍兴七年拜御史中丞寻改工部尚书以徽猷阁直学士提举明道宫致仕   曹氏【粹中】放斋诗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