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第 235 页/共 273 页

东林颇以为疑。孟麟与三才书曰:“论朋友则功名为轻,论君臣则朋友之私义又轻。”可谓能见其大。倪元璐亦曰:“初赵公为选部时,先生曾未识面,第以贤奸消长,系国否泰,情迫忧危,势无结舌苟容,不惜再弃官以伸公是,不知者以为为友,予谓是乃纯为君耳,何友之有?”然则孟麟在东林中,为超然於门户外矣。至其文章则惟意所如,无复修词之功,直以馀事视之可也。 △《方众甫集》十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方应选撰。应选字众甫,别号明斋,华亭人。万历癸未进士,官至卢龙兵备副使。应选初牧汝州,刻有《汝上诗文》二集,其子又增并《遗稿》,刻为此本。其诗古体颇清丽,文笔亦尚健举,而渐染习尚,未尽脱当时风气。 △《葛太史集》五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明葛曦撰。曦字仲明,号凤池,德平人。万历癸未进士,官翰林院检讨。据崇祯丙子其侄如麟《后序》,称全集八卷,此本止五卷。以原目较之,尚佚《谕朵颜卫檄》、《拟俘献云南叛夷露布》、《重修顺天府学记》三首;而《勤政励学箴》一篇,又不列入目录。参差错乱,莫之详也。其诗尚沿历下馀派,少精湛之思,而音响亦自琅琅可诵,较之竟陵、公安以后钩章棘句者,尚有间焉。 △《占星堂集》十五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唐文献撰。文献字元徵,南直隶华亭人。万历丙戌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翰林院学士,谥文恪。事迹具《明史》本传。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载,文献未第时,曾见奎宿於堂上,故以“占星”名其堂,因以名集。 △《大云集》(无卷数,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曹璜撰。璜字伯玉,别号元素,益都人。万历丙戌进士,官至通政司右参议。是集钞本凡十册,前无序目,亦不分卷帙,前四册为杂文及经解、奏疏、禅语。然残阙殊甚,多不可读。后六册,则其官西安知府及提学湖广时案牍之文,而西安为最详。如《社约》、《救荒》、《织造》、《开矿》诸规议,大抵皆委曲恳到。其言关中:“居天下厄塞,户口百万,乃此公私之积。处之如扫,守令无一人长思举其事者;而民惟寄死生於天,河南之事,奚保不再见也?”璜守西安,在万历中年,其於启、祯时事,曲突移薪,若有先见。其解经则多影响支离,至《临济大意》、《楞伽质义》诸篇,尤旁涉杂学,盖明季士大夫,流於禅者十之九也。 △《中秘草》三卷(湖北巡抚采进本) 明李沂撰。沂字景鲁,嘉鱼人。万历丙戌进士,官至吏科给事中,劾东厂太监张鲸,廷杖削籍,后赠光禄少卿。事迹具《明史》本传。是集皆其为庶吉士时所作。自记谓每月上旬、中旬、下旬试於翰苑者,曰《馆草》;每月朔望试於东阁者,曰《阁草》。皆详录当时阁师、馆师评语,末附载《劾张鲸疏》一篇,及廷杖之后王锡爵、杨起元、袁黄通问三尺牍。 △《尊拙堂文集》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丁元荐撰。元荐有《西山日记》,已著录。元荐受业顾宪成,入东林党籍,当时以节行称,而文章质率,不出讲学家窠臼。 △《永思斋文集》六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明李日茂撰。日茂字文华,号培吾,青县人。万历丙戌进士,官至山东按察司副使。日茂官御史时,有《谏三王并封疏》,今载集中,词颇激直,而《明史王锡爵传》,载当时争封议诸臣,但有赵志皋、张位、史孟麟、罗万化、岳元声、顾允成、张纳陛、陈泰来、于孔兼、李启美、曾凤仪、锺化民、项德祯、李腾芳等,独不及日茂之名,未详其故。至《谏并封第二疏》,据行状称,撰稿未上,乃亦收入集中,则过矣。第二、三卷内,多案牍之文,颇为冗碎。 △《溟池集》十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张文柱撰。文柱字仲立,昆山人。万历戊子举人,官临清县知县。是集前七卷为诗、赋,后九卷为杂文。每篇之下,或标《云见遗草》、《见薄游集》、《见扇》、《见题壁》、《见友人集抄》。盖其后人,博蒐佚稿而成也。 △《容台文集》九卷、《诗集》四卷、《别集》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董其昌撰。其昌有《学科考略》,已著录。其昌以书画擅名,论者比之赵孟頫。然其诗文多率尔而成,不暇研炼,词章之学,盖不及孟頫多矣。 △《竹素堂藏稿》十四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陈所蕴撰。所蕴字子有,上海人。万历己丑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少卿。 是集凡杂文十一卷,诗三卷。前有王宏诲、陈文烛《序》,俱称其官为陈比部,盖在郎署时所辑也。诗文摹拟太甚,未能杼轴予怀。詹景凤《明辨类函》,尝称所蕴文法汪伯玉,几为敌国,诗健而洁,近体亦似于鳞。则其宗法概可见矣。 △《青藜馆集》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周如砥撰。如砥字季平,号砺斋,即墨人。万历己丑进士,官至国子监祭酒。是集刊於崇祯壬午,诗不及一卷,馀皆杂文,多馆课及应酬之作。如《太上感应篇序》之类,亦备录不遗,编次殊为芜杂。前有王思任、公鼐二“序”,思任《序》多称其制艺,鼐《序》多称其德量,其微意可思矣。 △《小山草》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郝敬撰。敬有《周易正解》,已著录。是编首为《鲰生蠡管》三卷,首载《辟佛书》,次则辨论经旨之文;又杂著三卷,尺牍一卷,家乘三卷,盖其《山草堂全书》之一种。敬喜说经,古文非所留意,置之不论不议可矣。 △《姜同节集》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姜志礼撰。志礼字立之,丹阳人。万历己丑进士,官至尚宝司卿,致仕后加太常寺少卿。是集惟第五卷后半为诗,馀皆杂文,所载诸疏,论列时事,颇为切直。其守泉州时,清还沙格澳及辨李相国伪书事;官两广时,拒李凤、高寀两珰及擒叛猺韦尚胜事,政绩多可称。官山东参政时,以争福王庄田谪官;官尚宝时,河南进玉玺,魏忠贤欲令表献,执不可。其风节亦殊可取,诗文则类皆应酬之作也。 △《刘直洲集》十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刘文卿撰。文卿字徯如,江西广昌人。万历己丑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员外郎。文卿性孤介,尝以忤权奸左迁,其文颇有英气。惟年仅三十三而卒,功候未深,故风格未就。集中如《急选被论辩疏》及《海防》二议,《台州、金华二府兴革条议》,亦可以考见时政也。 △《吴继疏集》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吴仁度撰。仁度字君重,金谿人。万历己丑进士,官至工部侍郎。《明史儒林传》,附载其父悌传末。其集初刻於万历乙卯,此本为其六世从孙廷相所重编。凡《中书考功奏疏》一卷,《抚晋奏议》六卷,《抚晋全草》三卷,各注原本卷次於下;又《遗稿》二卷,各注新增字。《抚州府志》称其为文不拘训诂,每脱稿,即弃去,故无存者。此二卷盖廷相摭拾残剩,附於奏议、公牍之后者也。 仁度初除中书舍人时,尝争“三王并封”之事,其疏今载第一卷中。抚晋时,亦颇有擘画;《遗稿》则随笔写意而已。 △《叶玉成全集》四卷、《附录》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叶永盛撰。永盛字子沐,泾县人。万历己丑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事迹具《明史》本传。是集杂文一卷,奏疏三卷,为其裔孙沃若等所刊。当万历中叶,税珰用事,弊政百出,永盛以御史巡视浙江盐政,適奸人奏请增课,税珰持之甚急。永盛独抗疏纠论,屡折不回,卒以无扰。今诸疏及《措置浙盐始末》一篇,具在集中。《明史》本传,亦采录其略,其他序、启、祭文之类,仅二十馀首,则其子孙姑存手泽而已。末附《名宦录》一卷,皆万历中请祀呈详批答案牍及《去思德政碑》。又《乡会中式录》一卷,则永盛倡建崇文书院,疏请许商人占籍应试,因纪历科中式姓氏,以志不忘。所载至国朝康熙中,盖后人所续入也。 是亦足见浙人之不忘永盛矣。 △《李湘洲集》十卷、《补遗》一卷(湖北巡抚采进本) 明李腾芳撰。腾芳字子实,湘潭人。万历壬辰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其学宗王守仁,故集中第二卷有《阳明集抄序》,反覆几二千言,发明良知之旨,至以事功、节义与辞章、养生,均为正道之障。又有《金刚经集注序》、《金刚经注采序》、《莲池自知录序》,皆提唱二氏之说。亦颇尊崇李贽,称为卓吾老子。 盖明季士大夫所见大抵如斯,不但腾芳一人也。然腾芳留心经世,喜谈兵事,其《策倭安攘至计疏》及《进戚继光兵略》诸疏,犹非徒以狂禅纵论者矣。集无序跋,不知何人所编,据卷首《家传》,称其生平著作毁於峒寇,此本盖由掇拾而成,故十卷中多有录无书者,别以《补遗》一卷,刻於末云。 △《关中集》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余懋衡撰。懋衡字持国,婺源人。万历壬辰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尚书。事迹具《明史》本传。是集乃其巡按陕西时所作。凡论说、杂文,共七十八篇,所评古今人物,皆蹈袭陈言,至谓《封建井田为可行》,尤属拘迂之见。《自序》称,万历丁未,杜门请告,四阅月而成帙,中有《自嗤》一篇云:“穷年焚膏,不得一二;偶得一二,索纸书之;纸墨未乾,已规规失。”其大略可观矣。 △《绿滋馆稿》九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吴士奇撰。士奇有《史裁》,已著录。是集文八卷,诗一卷。其文虽不能步趋归、唐,而文从字顺,尚不蹈王、李赝古之习,惟韵语牵率颇甚。朱彝尊《静志居诗话》称其长於史学,诗特馀艺,其殆然欤。 △《灵{艹谖}阁集》八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汤兆京撰。兆京字伯闳,宜兴人。万历壬辰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事迹具《明史》本传。兆京廉正鲠直,佐孙丕扬掌察典,尤力持公议,为群小所嫉;然律身严正,虽屡遭排击,卒不能以一言污之。其制行甚高,诗文非所属意,亦皆不入格。 △《西楼集》十八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邓原岳撰。原岳字汝高,闽县人。万历壬辰进士,官至湖广按察司副使,《明史文苑传》附载《郑善夫传》中。是集诗十卷,文八卷。卷首谢肇淛所作《小传》,谓原岳为诗,初学郑善夫,已又学七子,既而一意摹古,要以唐人为宗,末年益复宏肆。今阅其诗,功候颇为不浅,惟未免有摹拟之痕也。 △《繁露园集》二十二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明董复亨撰。复亨字元仲,元城人。万历壬辰进士,官至吏部郎中。外转布政司参政,未上而卒。是集凡文十七卷,诗五卷。复亨没后,其同里张铨序而刻之。其文喜剽掇词藻,如《广武郡理胡怀南治最承恩序》曰:“闲请所谓举业读之,其沈词怫悦,如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其浮藻联翩,若翰鸟婴缴,而坠层云之峻;其涵绵邈而吐滂沛,又若风飞焱竖,若芳<蒙生>馥而青条森也。”割裂文赋,以入散体,古今有是格律耶?诗尤非所擅长矣。 △《袁中郎集》四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袁宏道撰.。宏道有《觞政》,已著录。其诗文所谓公安派也,盖明自三杨倡台阁之体,递相摹仿,日就庸肤。李梦阳、何景明起而变之,李攀龙、王世贞继而和之。前后七子,遂以仿汉摹唐,转移一代之风气,迨其末流,渐成伪体,涂泽字句,钩棘篇章,万喙一音,陈因生厌。於是公安“三袁”,又乘其弊而排抵之。三袁者一庶子宗道、一吏部郎中中道、一即宏道也。其诗文变板重为轻巧,变粉饰为本色,致天下耳目於一新,又复靡然而从之。然七子犹根於学问,三袁则惟恃聪明;学七子者不过赝古,学三袁者,乃至矜其小慧,破律而坏度,名为救七子之弊,而弊又甚焉。观於是集,亦足见文体迁流之故矣。 △《游燕集》二卷、《小草斋稿》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谢肇淛撰。肇淛有《史觿》,已著录。《游燕集》二卷,为万历己丑肇淛公车北上时所作;《小草斋稿》一卷,则己丑还山后至辛卯复上公车时所作。案: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肇淛有《小草斋诗集》三十卷,《文集》二十八卷,又《续集》二卷。此二集乃集中之二种,非完帙也。 △《芙蓉馆集》二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杨一葵撰。一葵字翘卿,漳浦人。万历壬辰进士,官至云南布政司。是集诗一卷,文一卷。诗格颇清,文则多应酬之作。首有蒋孟育《序》,称一葵先有《豫章集》及《画脂编》行世。今二书未见传本,其《自序》二篇,则在此集中云。 △《旭山集》十六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金忠士撰。忠士字元卿,宿松人。万历壬辰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是集诗止一卷,馀皆杂文,忠士历任边疆,所至皆有所建立,其施设颇见於集中。第六卷内《榆林、河套诸考》,条列颠末,述盛衰之势,备抚治之方,多可与史事相参核,盖皆得之阅历之实,故其言确凿可据。固不必其文词之工也。 △《石伯成诗稿》四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明石九奏撰。九奏字伯成,冀州人。万历壬辰进士,官至兵备副使,进右参政。其诗多学《才调集》,而风格未成。朱彝尊《明诗综》选入《春郊》一绝,阅其全稿,实无有过之者也。 △《水明楼集》十四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陈荐夫撰。荐夫名藻,以字行,更字幼儒,闽县人,万历甲午举人。朱彝尊《明诗综》作名邦藻。以集中行状考之,《明诗综》误衍一“邦”字也。是集诗九卷,诗馀一卷,赋及杂文四卷,考徐熥《晋安风雅》,自荐夫之曾祖煃、祖达、父辅之与其兄价夫,皆以诗名。其家学渊源,固有所自。曹学佺为之《序》,称其质癯而腹腴,语险而法中。虽目不涉诗书,迹不交山水,能使下帷之夫,骇其博雅,好游之士,推其韵致。则过其实矣。 △《折腰漫草》八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华善继撰。善继字孟达,无锡人,官至永昌府通判。善继与弟善述,并有才名。朱彝尊谓其诗不及善述,然王世贞《序》列四十子诗,顾取善继而善述不与焉。殆以善述诗体格不纯,操纵任意,不若善继之惬適欤。是集刻於万历甲午,盖善继所自编也。 △《奉使稿》(无卷数,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朱之蕃撰。之蕃字元介,茌平人。南京锦衣卫籍,万历乙未进士第一,官至吏部右侍郎。之蕃以万历乙巳冬,被命使朝鲜,丙午春仲出都,夏杪入关,与馆伴周旋,有倡必和,录为二大册。第一册为《奉使朝鲜稿》,前诗后杂著,之蕃作也;第二册为《东方和音》,朝鲜国议政府左赞成柳根等诗也。末有《乙未制策》一道,及东阁倡和诗数首,为读卷官沈演等作,盖后人所附入。案:《千顷堂书目》,载之蕃《使朝鲜稿》四卷,《纪胜诗》一卷,《南还杂著》一卷,《廷试策》一卷,《落花诗》一卷,与此大同小异,盖所见者又一别本云。 △《清晖馆集》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谢廷谅撰。廷谅有《千金堤志》,已著录。是集上卷为诗,下卷为文,前有万历戊子陈文烛《序》,称其学问日富,变化无穷,与胡应麟并称。今观其所作,亦颇工丽自喜,而边幅太狭,犹在《少室山房集》下也。 △《薄游草》十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谢廷谅撰。此集皆其宦游时所作,故以《薄游》为名。凡诗六卷,文九卷。 《明史艺文志》载廷谅《薄游草》二十四卷,此止十五卷,殆非完本矣。 △《自愉堂集》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来俨然撰。俨然字望之,三原人。万历乙未进士,官兵部主事。是集凡文四卷,诗六卷,乃其子复临所刊。酬应尺牍居其大半,他作亦多亢厉之音。朱彝尊《明诗综》不登一字,殆病其粗欤。 △《骆台晋文集》八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骆日升撰。日升字台晋,泉州人。万历乙未进士,官至四川布政司参政,殉奢崇明之难,赠光禄寺卿。日升以节义显,而文章不免渐染时趋,末附《解经》数则及《学约规条》,则其为广西提学佥事时,以示诸生者也。 △《尚友堂集》二卷、《忠谏遗稿》一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林秉汉撰。秉汉字伯昭,一字聚五,长泰人。万历乙未进士,官至浙江道监察御史,巡按广东,卒赠太仆寺卿,谥文端。事迹具《明史》本传。据张懋建所作《秉汉传》,称所著有《馆稿》、《疏草》、《尚友堂稿》、《若鴂草》、《长山集》。此总名《尚友堂集》,盖高密单德谟为之选定,裒为一编;惟其《忠谏遗稿》别为一卷,皆案粤时奏疏也。 △《元居集》九卷、附《哀荣录》一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李春熙撰。春熙字皞如,号泰阶,建宁人。万历戊戌进士,官至南京户部郎中。是集诗五卷,文四卷,后附《哀荣录》一卷。诗分《姑熟草》、《彭城草》、《旅言》、《粤游草》、《燕游草》、《白门草》、《邺中草》七集。文则“奏疏”及征交阯时文移、公牍、条议,悉编入之。第七卷中,《论代藩争立》一疏,尤其大节也。集为崇祯辛巳其子嗣元所编,此本又其裔孙芳所重雕。据嗣元《序》,当有十二卷,今止十卷,然首尾完具,又似非阙佚。疑芳又有所合并,非尽原帙矣。 △《蛰菴日录》四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明顾起元撰。起元有《说略》,已著录。是集乃其天启壬戌、癸亥两年所作诗文。曰“蛰菴”者,《自序》谓:足疡至冬辄发,每寒月即自茧一室,塞向墐户,尝自笑以为似昆虫之入蛰,因以名其菴云。 △《樗全集》七卷、《附录》一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王畿撰。畿字翼邑,号慕蓼,晋江人。万历戊戌进士,官至浙江布政使,与讲学之王畿同名,非一人也。是集诗文共七卷。末附《家谱》、《劝戒》二十则,为一卷。畿立身居官,矫矫自励,故所为诗文,皆质朴类其为人。卷首《序》为施邦<日翟>所作。畿视学浙江时拔邦曜第一,邦曜贫不能婚,畿为备聘,拜雁於官署。邦<日翟>即於是秋登第,后殉节为完人。其识鉴为世所推服云。 △《大旭山房集》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邓渼撰。渼字远游,自号箫曲山人,建昌人。万历戊戌进士,官至佥都御史,巡抚顺天。忤魏忠贤,谪戍贵州。崇祯初,放还,卒。是集皆散体之文。案明版《唐文粹》之首,有渼《序》曰:文家法秦、汉,非不善也,然摹拟工则蹊径太露;构撰富则窠臼转多,至近日肤浅之法,畏难好易,眉山盛而昌黎、河东二氏诎云云。颇中明季古文两派之病。其自作则未能凌跨一时也,《千顷堂书目》有《渼留夷馆集》四卷、《南中集》四卷,《红帛集》四卷,不载此集,殆偶未见欤。 △《百花洲集》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邓云霄撰。云霄字元度,东莞人。万历戊戌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参政。 是集乃其官长洲时所作,故以“百花洲”为名。其诗近体居十之八九。 △《解弢集》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邓云霄撰。云霄作《冷邸小言》,论诗以妙悟为宗,以自然为用。故兹集所载,多仿王、孟之音,而酝酿深厚则未及古人。昔严羽作《沧浪诗话》,标举盛唐,而所作乃惟存浮响;云霄所论所作,盖均似之矣。 △《一斋诗集》十三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陈第撰。第有《伏羲图赞》,已著录。是集凡《粤草》一卷,诗文各半,万历戊戌至庚子,游广东时作也。《寄心集》六卷,焦竑为之选定,皆四言五言古诗,多涉论宗,故别为一集;《五岳游草》六卷,大抵纪游之咏。而杂诗亦散见其中,不尽为山水作也。据原《序》尚有一集名《塞曲》,乃官蓟州游击时作,此集不载,盖佚之矣。第《韵书》妙有神解,遂为言古音者之开山;诗则信笔而成,非所擅长,然第亦不必以此擅长也。 △《缑山集》二十七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王衡撰。衡有《纪游稿》,已著录。万历戊子,衡举顺天乡试第一,时其父锡爵在政府,为高桂、饶伸所劾,遂不复会试。锡爵罢相后,始登万历辛丑进士第二,入翰林。旋即归养,得以其闲,肆力於古学,与王世贞虽同里闬,而不蹈其蹊径。然颇染陈继儒之俗格。《明史隐逸传》称,锡爵招继儒与衡读书支硎山,其所由来者渐矣。 △《许锺斗集》五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许獬撰,獬有《八经类集》,已著录。是集大抵应俗之作,馆课又居其强半。盖明自正、嘉以后,甲科愈重,儒者率殚心制义,而不复用意於古文词。洎登第宦成,菁华已竭,乃出馀力以为之,故根柢不深,去古日远,况獬之制义,论者已有异议,则漫为古调,其所造可知矣。 △《刘练江集》七卷、《附录》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明刘永澄撰。永澄字静之,宝应人,万历辛丑进士,官国子监学正;乞归省亲,起兵部职方司主事,未上卒,事迹具《明史》本传。是集文六卷,诗一卷,附录一卷,乃永澄殁后,其友刘宗周等共为裒辑。其文章平正通达,而大致谨严,篇首《程朱药言序》,尤为深切,盖永澄虽与东林诸人游,而操履笃实,故词采不足,而持论不诡於正,无门户标榜之习云。 △《叶子诗言志》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叶秉敬撰。秉敬有《字孪》,已著录。是编首载《述职吟心》五卷,乃大计入觐时作;次载《赋类》一卷,《吟类》一卷,乃督学河南时作;次《遒徇编》五卷,则杂录对联偶语。《自序》称,取《虞书》“诗言志”,《论语》“志於学”二语,以为作诗要领,故以此名其集。秉敬淹贯群书,著述甚富,而所作韵语,乃过於质朴,殆所谓诗有别才耶? △《元凯集》五卷(福建巡抚采进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