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第 237 页/共 273 页

△《石秀斋集》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莫是龙撰。是龙有《画说》,已著录。是龙书画皆有名,而为诗不屑深思。 《明诗综》载有《莫廷韩遗稿》,不著卷数。此本前有“传”一篇,於是龙平生事迹不甚详备,又无“序”、“跋”及目录,其末卷亦有阙佚。然《明史艺文志》云:莫是龙《石秀斋集》十卷,与此本合。岂彝尊所见又别一本欤? △《段黄甫诗稿》(无卷数,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段黼撰。黼字黄甫,别号“景山樵客”,曹州人。万历中诸生。是集为其友人王士龙所编。朱彝尊《明诗综》称:黼所著有《抱璞集》。未知为此稿之别名。抑或别有一编也。 △《汪遗民诗》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汪逸撰。逸字遗民,歙县人。是集诗一卷,皆与马时良、仲良兄弟倡和之作。首载《友声叙》一篇,为内黄司乃疆作。称友声两卷,余得而展玩之,独抒如展绮縠,合奏如答笙簧。是其诗本编入《友声集》中。此本乃录出逸诗,别为一卷耳。末附汪以俊诗二首,以俊字用章,亦与马氏兄弟为诗友者也。 △《环翠堂坐隐集选》四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汪廷讷撰。廷讷字无如,休宁人。是集古今体诗一卷,词一卷,南北曲一卷,随录一卷。萧和中《序》称,廷讷本有《环翠堂集》三十卷,与此本多重见。 盖坐隐乃其园名,故别自摘选为此集,而仍以“环翠堂”冠之。集中酬唱,皆陈继儒、方于鲁之流,又与李贽赠答,至称其“著书皆了义,评古善诛心。”旨趣如此,其渐於当时气习者深矣。 △《笑拙墅稿》一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金建中撰。建中字仲立,海阳人,万历中国子监生。笑拙墅者,其别业名也。是编前列诸人序记、传赞,次为建中所作诗,多咏园中景物,后附其子麟祥《跋》并《志感诗》。 △《古雪斋近稿》一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朱多颎撰。多颎字以昭,号斗斋,南昌人,宁藩裔也。在万历间,与李维桢、曹学佺等倡和,其诗修饰风调,流易有馀,而短於精诣。 △《荪堂集》十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吴文奎撰。文奎字茂文,歙县人。是集凡诗六卷,杂文四卷。文奎受业於兴国吴国伦,故所作全效国伦之体,李维桢《序》,亦称其渊源如是云。 △《江皋吟》一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刘师朱撰。师朱字仲文,号嵩潭,大名人,万历中由贡生官至庐州府同知。 是集原序称作於庐州,故名曰:《江皋吟》。然集中有都门所作,有出塞所作,有超然台所作,则亦不尽庐州诗,特刻於庐州耳。诗多浅语,原序亦称其由兖州闲曹改庐江剧任,有顾盼自喜之意云。 △《潘象安诗集》四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潘纬撰。纬字仲文,一字象安,歙县人,家於白岳之下。万历中,以赀官武英殿中书舍人,归田以后,有《养疴》、《游淮》、《园居》诸集,此其汇刻之本也。五言古体多摹文选,七言古体,学初唐,近体亦颇有大历诸人风调,然音节畅而性情少,所谓得皮而未得髓者也。中间颍阳许国、岭南区大相二人评语,如批点时文之法,亦非古人体例。 △《白云集》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陈昂撰。昂字尔瞻,一字云仲,莆田人,自号“白云先生”。是集前有锺惺所作传,称集本十六卷,又《排律》一卷。昂没后,散佚无存。万历戊午,其同里宋珏重加裒集,仅得五言律诗七百首,七言律诗十二首。其诗颇学少陵、右丞,得其形似。 △《黄元龙诗集》八卷、附《尺牍》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黄奂撰。奂有《元龙小品》,已著录。其诗意主独造,而失之生硬,集中诸体皆备,独无七言律诗,盖流俗唱和,多以七言律诗,故奂薄而弗为。然诗之雅俗在格韵,不在体裁,苟词旨凡近,即四言亦属庸音;苟兴象深微,即七字亦成高调。必禁此一体不作,是又山林畸士,矫枉过直之失也。 △《张太初集》八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张汝元撰。汝元字太初,江宁人。万历中诸生,以诗受知於学使陈文烛。 文烛为序而刊之,其七言短歌,间有作意,而陶冶未精,他体则更减色,文烛《序》中多引二谢以下诗人拟之,盖奖成后进之意,不必甚确也。 △《吾野诗集》五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黄克晦撰。克晦字孔昭,号吾野,惠安人。少工绘事,《御定佩文斋书画谱》列之画家传中。其诗有《金陵游稿》、《匡庐集》、《北游草》、《金台诗》、《宛城集》、《五羊草》、《西山唱和编》、《观风录》等,凡四十卷。其《金陵稿》则张仲立刊之,《西山唱和编》则李于美刊之,《金台诗》则林登卿刊之。 殁后二年,同里黄克缵复刻其遗诗六卷於聊城,岁久皆散佚。此本乃康熙壬午其五世孙象潜摭家藏遗帙,裒而重鋟,其编次颇多未善,如《小金山诗》本五言律诗二首,而联为一篇,列之五言古体中,殊为失检。然克晦诗别无传本,亦赖此刻以传。其诗亦出历下、太仓之门户,而渐染稍轻。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谓青溪社集诸人,允当推克晦为祭酒,盖以此也。 △《梦草堂稿》十二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胡镇撰。镇字子重,歙县人。万历中贾人,其诗以宫、商、角、徵、羽,分五集,每卷又以《天时》、《园圃》等门分类,各有圈点评识,皆坊刻俗本之体例,即诗可知矣。 △《程仲权诗集》十卷、《文集》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程可中撰。可中字仲权,休宁人。是集每体为一卷,每卷不过数页;其六言律、七言排律,及赋、颂诸体,至以一首为一卷,编次殊为繁碎。其诗亦七子末派也。 △《丰正元集》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丰越人撰。越人字正元,鄞县人,坊之孙也。尝自号“天放野人”故《千顷堂书目》作《天放野人集》,所载卷数与此本相合,盖即一书而异名也。后有其子建《跋》,称其遭逢骨肉之难,故往往有凄咽之音云。 △《甜雪斋集》二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单思恭撰。思恭字惠仍,扬州人。是编凡诗十卷,文十卷,气格纤琐,皆无足取,前有思恭《自序》,大旨以竟陵为宗。 △《梅禹金集》二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梅鼎祚撰。鼎祚有《才鬼记》,已著录。是集乃其诗,凡分《庚辛草》四卷,《与元草》八卷,《予宁草》八卷。鼎祚辑《八代诗乘》,又辑《古乐苑》,於诗家正变源流,不为不审,而所作止此,则囿於风气,委曲谐俗之过也。 △《牒草》四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明赵宧光撰。宧光有《说文长笺》,已著录。此集皆其尺牍。有明中叶以后,山人墨客,标榜成风,稍能书画诗文者,下则厕食客之班,上则饰隐君之号。借士大夫以为利,士大夫亦借以为名。观於是集,可以见当时风气矣。此本标目参差,前两卷题曰《寒山藏》,而以《牒草》为子目;一卷题曰《附录》,皆他人之作,又一卷题曰《牒草》卷之八,则当不止此四卷。盖随时刊刻,以为赠遗之具,故不得而画一也。 △《益斋存稿》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翁正春撰。正春初名允瑃,字克生,金华人。明季纵游江湖间,其诗颇多哀厉之音。是集诗凡一百十三首,其子煊、煐录之,附编宋翁卷《西岩集》后,疑为卷之后裔也。 △《谢耳伯诗集》八卷、《文集》十六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谢兆申撰。兆申字伯元,号耳伯,邵武人。万历中贡生,兆申好深沉谿刻之思,又多杂以奇字,其文蹇棘幽晦,至使人蜇口惨腹而不可句。其乡人曹能始《序》,谓为远溯扬子太元之脉以为文;黄居中《序》,谓其平生喜交异人,购异书,摭异闻异见,盖好奇而过者也。诗稍可成诵,皆四言、五言古体,因不屑唐以后语,故不为律诗。昔欧阳修柄文,斥刘几为险怪,兆申险怪,殆甚於几,当时省闱、京兆,试辄报罢,宜矣。其诗题曰《全集》,文则题曰《初集》,当尚有二集,今未之见也。 △《雪浪集》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释洪恩撰。洪恩字三怀,上元人。居长干寺,尝说法雪浪山中,故以名集。 上卷为诗,下卷为偈语、杂著。朱彝尊《明诗综》载其诗二首,然未离世法之僧,不能语带烟霞也。 △《空华集》二卷、《饮河集》二卷、《止啼集》一卷、《石头庵集》五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释如愚撰。如愚字蕴璞,江夏人。祝发后行脚四方,寻居金陵碧峰寺,从诗僧洪恩学。周汝登、曹学佺、袁宗道兄弟,皆与之游。是集凡四种,初曰《空华集》,诗二卷;次曰《饮河集》,诗二卷;次曰《止啼集》,文一卷;次曰《石头庵集》,诗三卷、文二卷。《明诗综》但称有《饮河》、《石头》二集,盖未睹其全也。据《自序》,最后有《宝善堂集》,今亦未见。《序》言:文无定质,诗不必有唐,文不必六经、秦、汉,自许甚高,然材地粗疏,徒好为大言耳。 △《幻华集》二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释斯学撰。斯学字悦支,号瘦山,海盐慈会寺僧。是集为万历丁酉,斯学殁后,屠隆裒其遗稿,与姚士粦同编。斯学天分绝高,故吐词多自然秀拔,五言古体多用排偶,欲摹三谢而力所不逮,遂落中唐,《燕山述怀》其最也;七言古体如《赠钱参军诗》,落落有气;《敬亭山歌》,即散漫颓唐。乐府如《任侠行》一篇,几成笑具,更非所长。五言律诗,篇什颇多,中间如“空林人打栗,深树鸟惊蝉,客来黄叶雨,鬼啸白杨风,山光诗句得,湖色酒杯开”之类,则多近四灵。如“薄衾寒入梦,深雨远沉钟。一别春山渌,几经秋叶黄。海门生片月,江寺入残阳。一片孤峰影,青浮水面来。风雨山中榻,兵戈海外村。檐花飞片雨,庭草带微霜。碧云深夕院,黄叶隐寒灯。入门寒月出,扫石暝云开。扫榻分寒雨,然灯破暝烟”之类,则颇近九僧。其七言律诗及绝句,皆不能及,盖所长在此体,然首首格意略同,又多沾染公安、竟陵习气,故时有可采之句,而终不能自成一家也。 △《嬾园漫稿》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王寰洽撰。寰洽字仁子,亳州人。年十五,饩於庠,九试不第。天启元年,以恩贡赴吏部试,拟授知县,未补官而卒。此集诗二卷,文三卷,率多应酬之作,诗以纤丽为工,文亦平弱。 △《檀雪斋集》四十卷(内府藏本) 明胡敬辰撰。敬辰字直卿,馀姚人。天启壬戌进士,官至江西驿传道,终光禄寺录事。是集以所著诗赋、杂文及官县令时谳牍,共为一编。其文故为涩体,几不可句读,诗格亦公安之末派。 △《白雪堂诗》一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明李嵩撰。嵩有《按晋疏草》,已著录。是集乃其巡按湖广时所刻,故以“郢中白雪”为名。凡古律体诗一百馀首,有莱阳董嗣朴等四人评点,皆如时文之式。 △《赭留集》一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黄文焕撰。文焕有《诗经考》,已著录。是集诗文共为一卷,乃其与黄道周同下诏狱时所作,故以“赭留”为名。词多感慨,而不能甚工,旧附刻《陶诗析义》后,以所注陶诗,亦多借以寄意,与此集若相发明也。然追步渊明,谈何容易,合为一帙,未免拟不於伦,故析之别著於录焉。 △《岳归堂集》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谭元春撰。元春字友夏,天门人,天启丁卯举人。《明史文苑传》,附见《袁宏道传》中。隆、万以后,公安三袁始攻击王、李诗派,以清巧为工,风气一变。天门锺惺更标举光新、幽冷之词,与元春相倡和,评点诗归,流布天下,相率而趋纤仄,有明一代之诗,遂至是而极弊。论者比之诗妖,非过刻也。元春之才较惺为劣,而诡僻如出一手,日久论定,徒为嗤点之资,观其遗集,亦足为好行小慧之戒矣。 △《谭友夏合集》二十三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谭元春撰。是编乃明季苏州张泽合元春诗文而刻之,一卷至五卷为《岳归堂新诗》,六卷至十四卷为《鹄湾文草》,十五卷至二十三卷为《岳归堂已刻诗选》。每篇各有批评,皆刻意摹仿元春语。 △《谭子诗归》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谭元春撰。此集乃其选本,题曰卶庵订定,不知何许人。前有《自序》,并载诸稿自题之文,如《西陵草》、《秋寻草》、《客心草》之类,凡十馀种,盖其诗之别刻者尚多云。 △《寸碧堂稿》二卷(内府藏本) 明汪膺撰。膺字元御,号玉淙,长洲人。天启丁卯举人,童年即喜为诗,年四十馀而卒。所存遗稿无多,康熙中其子琬始为编次,刻於所作《钝翁类稿》之首,名之曰《汪氏家传集》云。 △《此观堂集》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罗万藻撰。万藻有《十三经类语》,已著录。万藻与同邑章世纯、陈际泰、东乡艾南英,并以制义名一时,号江西四家。《明史》以是收之《文苑传》中。 此集制义之《序》居三分之一,盖其平生精力所萃也。四家之中,南英最好立门户,近与南城张自烈互诟,远与华亭陈子龙相争;又最袒护严嵩,务与公论相反。 以是终南英之身,无日不叫嚣跳踉,呶呶然与天下辩,虽世纯、际泰,后亦隙末。 惟万藻日与南英游,而泊然一无所与,盖其天性静穆,不以声气为名高,故其文气焰不及南英,而恬雅则胜之云。 △《编篷集》十卷、《后集》十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唐汝询撰。汝询字仲言,华亭人。五岁而瞽,父兄抱膝上,授以三百篇及唐诗,无不成诵;旁通经史,尝撰《唐诗解》、《唐诗十集》等书,援据赅博,当时目为异人。惟其兄汝谔,笃嗜王、李之学,故汝询所作,亦演七子流派,开卷即拟古十九首,次以拟古百篇,感怀四十六首,皆沿袭窠臼,貌似而神非,后集附杂文数十篇,其三五七言、四六八言、一字至十字诸杂体,尤伤纤巧也。 △《国门集》一卷、《国门乙集》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凌濛初撰。濛初有《圣门传诗嫡冢》,已著录。是集以皆入国门以后所作,故谓之《国门》。再入再刻,故有《乙集》也。二集并於诗末附杂文数篇,盖屡踬场屋之时,故颇多抑郁无聊之作云。 △《贞元子诗草》(无卷数,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项穆撰。穆有《书法雅言》,已著录。穆生於博古赏鉴之家,藉文雅交游之盛,耳濡目染,都无俗事。故其诗皆楚楚有清致。所谓谢家子弟,虽复不端正者,亦自有一种风气也,惟偶然寄意,不似书法之精耳。 △《绮咏》一卷、《绮咏续集》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汪汝谦撰。汝谦字然明,歙县人。《江南通志》称其移居武林,招集胜流,为湖山诗酒之会,故是集大抵徵歌选妓之作。然其前集陈继儒《序》之,后集又继儒所选定。濡染薰蒸,久而与化。朱彝尊《明诗综》不录一字,盖有由矣。 △《栖老堂集》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殷仲春撰。仲春字方叔,秀水人。尝慕王绩为人,自号东皋子。隐居教授,又精於医,得钱辄入市买断烂书读之。集首载赋骚,次古今体诗,次引辞赞疏,仅二十馀叶。末有顺治丁酉其孙观国《跋》,称原集诗千馀首,此本仅存什一,今核所作,不出明季山人之派,故其《墓志》,亦陈继儒作也。 △《上生集》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秦燢撰。燢字日上,一字广斋,无锡人,万历中诸生,上生其号也。是集乃崇祯初,其子堈、坊所刊,前四卷为诗,后四卷为文,前有小传,称其长斋绣佛,趺坐焚修,盖耽於禅悦之士。故所作韵语,多近偈颂,文集自寿序、祭文外,亦募缘疏引为多。 △《自娱斋诗集》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黄应徵撰。应徵字君求,江都人。天启中诸生,偃蹇不第以卒。其子裒其遗诗,为此集。前有冒愈昌《序》,称取数未多,为体差备,浸假中年亡恙,而晚不苦於无年,所篹结何以加焉,盖颇有微词矣。 △《天启宫中词》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陈悰撰。悰字次杜,常熟人。是集前有悰《自序》。其诗仿王建“宫词”,杂咏天启轶事,凡一百首,自注亦极详悉,颇足以广异闻。朱彝尊尝录入《明诗综》。其《静志居诗话》述徐昂发之言,以为本秦徵兰撰,悰攘而有之。徵兰字楚芳,亦常熟人也。 △《曲涧遗稿》十五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孙奎撰。奎字启文,南城人。生平以讲学为事,故诗文多杂理语,盖非所长。至溺信堪舆之说,反覆辨明,不一而足。其《风水评》一篇,援引营洛卜兆事,及驳朱彦修语,尤为未允矣。 △《赍志斋集》十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陈泰交撰。泰交有《尚书注考》,已著录。是集中有《自述》一篇,言初字穉孚,更字同倩,号鲽海,少时名元侃,字三缄,其后三缄称独著,遂以为号。是集为其子鋐所刻,凡诗一篇,杂文九卷。泰交尝与修《秀水志》,志文多载集中。诗文俱无以异人。至《优童志》一篇,尤过於放诞风流矣。 △《玩梅亭诗集》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柴惟道撰。惟道字允中,号白岩山人,严州人。是集前有原序,而此本阙其末页,遂不知谁作。《序》自称山人,以才不遇,而所抱有以自乐,游公卿间,泊然无所求,乃称其高,然其诗则未成家也。 △《丛桂堂全集》四卷、《诗集》四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颜廷榘撰。廷榘字范卿,永春人。官岷府右长史,其诗文挥洒千言,颇多率易,其稿亦多散佚,盖不甚经意於是也。国初,其孙尧揆、曾孙镰始搜辑遗篇,编为此集。 △《芜园诗集》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