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第 231 页/共 273 页
△《学孔精言舍汇稿》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孙应鼇撰。应鼇有《淮海易谈》,已著录。《明史艺文志》载,《应鼇汇稿》十六卷。此本十二卷,前有万历己卯刘伯燮《序》,言集首奏疏,终於古风、绝、律。今第十二卷止於五言律诗,而绝句、七言律诗皆阙,知非足本矣。
△《百可亭摘稿》九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庞尚鹏撰。尚鹏字少南,南海人。嘉靖癸丑进士,官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天启初,追谥惠敏,事迹具《明史》本传。是集:奏疏四卷,杂文三卷,诗二卷,凡分三编。《千顷堂书目》作三卷,盖仅据其杂文一种也。诗文皆朴实,惟奏议颇为明畅,其《与张居正小简》尤切直,居正复书附焉。盖论万历四年九月居正夺情事也。史称居正深衔之,嗾吏科给事中陈三谟“以给由岁月有误”劾之,遂罢去。家居四年而卒云。
△《石泉山房集》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郭汝霖撰。汝霖字时望,号一厓,永丰人。嘉靖癸丑进士,官至南京太常寺卿。汝霖从邹守益、欧阳德诸人讲学,故其议论与罗汝芳一派相近。古诗颇规模陈子昂、李白诸人,得其形似,近体则又次焉。
△《李子田文集》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李蓘撰。蓘有《黄谷琐谈》,已著录。所选《宋元艺圃集》,颇有别裁,而文章沿历城、太仓之派,未能自辟门庭。其持论务合儒、释为一,遂并孟子而非之。如曰:“孟子非排告子也,排告子而自异於孔氏诸圣人也;诸儒非尊孟氏也,尊孟氏而自别於孔氏诸圣人也。”可云大缪。
△《近溪子文集》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罗汝芳撰。汝芳有《孝经宗旨》,已著录。其学出於颜钧,承姚江之末流,而极於泛滥。故其说放诞自如,敢为高论。著述最易成编,多至四五十种,即其集亦非一刻。有《近溪子集》,其门人杜应奎编;有《近溪子全集》,其孙怀祖刊;有《批点近溪子集》,耿定向所编;有《批点近溪子续集》,杨起元所编;有《明德公文集》、《近溪先生诗集》、《近溪子附集》、《近溪子外编》,有《从姑山集》、《续集》,并其孙怀智所编;有《明德诗集》,其门人左宗郢刊。
今多散佚。此集则其曾孙万先所刊也。
△《愧非集》十四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明马攀龙撰。攀龙字冲霄,号“愧非子”,阳信人。嘉靖乙卯举人,官礼部主事。是编凡《谈略》四卷,《乾坤逆旅集》一卷,《漫稿》一卷,《游涉稿》一卷,《游林稿》一卷,《邯郸学步集》四卷,《忙忙亭稿》二卷。《明诗综》称其博学雄才,著述甚富,惜年不称寿。今以集考之,攀龙为学官时,有院试诗云:“五十老文学,低头窃自羞。”自注云:余赴试许州,自伤老大,犹滞学博云云。其后迁邯郸令,转京邑,入为主事,有《早春入朝》诗句云:“书生庆际遇,白首得为郎。”又《长安除夕》,有“为客已三载,壮志灰颓龄”等句。则年不称寿之说非也。《谈略》所引,多小说俚语。诗用《洪武正韵》,又与《诗馀杂编》,亦乖体例。
△《震堂集》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王养端撰。养端字茂成,遂昌人,嘉靖乙卯举人。是集为其乡人何钅堂所删定,而遂昌知县池明刻之。其时王、李并驰,海内响应,故养端所作,亦沿二家之波。大都一字一句必似古人,而意趣则罕所自得。冠以拟古乐府一卷,望其标目,古色斑然,核其文章,乃多无取。如《李延年歌》、《汉武帝李夫人歌》,皆偶尔神来,遂成绝调,即作者亦不能再为,而皆衍为长篇,味如嚼蜡;《焦仲卿妻诗》、《木兰诗》,正以委曲琐屑入妙,而缩为数句,又似断鹤;至於乐府诸篇,古词仅在,如曰摹其音节,则无诏伶人,事谢丝管,刘勰言之矣。非夔非旷,谁能於千百年后得其律吕?如曰阐其意义,则标名既每难详,词句尤多讹阙。
吴兢所解,已多在影响之间,今安得知其本旨?《钓竿》、《朱鹭》之类,尚可缘题成文,至《东光》、《翁离》诸篇,题既不明,词又不解。一概描摹不已,实不知何所见而云然矣。
△《潜学稿》十二卷(湖北巡抚采进本)
明邓元锡撰。元锡有《三礼绎》,已著录。此其所作杂文及语录也。其语录力辟心学,在当时尚为笃实,文章则颇为朴僿,未足擅长。
△《耿天台文集》二十卷(湖北巡抚采进本)
明耿定向撰。定向有《硕辅宝鉴要览》,已著录。是集为其门人刘元卿所编。
凡“诗赋”一卷,“杂文”十九卷。末一卷为“时艺”,盖用《宋文鉴》收张才叔经义例也。定向之学,归宿在王守仁。故集中第十三卷以薛瑄诸人为列传,而以守仁为世家。此盖阴用《史记孔子世家》之例,不但以守仁封新建伯也。黄宗羲《明儒学案》,列之泰州王艮派下。摘其与张居正论赵用贤、吴中行等书,以为虽欲少杀其祸,亦近於诵六艺以文奸言;又摘其《劾御史王藩臣疏》,以为钳制言官。考《与居正书》在第六卷中,核其词意,盖求宽言者之罚,不得不先解居正之怒;求解其怒,不得不先顺其意,而使之喜,於是借伊尹之任,以献谀颂,遂为天下口实。(案《明史》定向本传,称居正夺情,定向贻书友人誉为伊尹,而贬言者,时议訾之,盖偶未检此集,误以与居正为与友人,谨附识於此。)
《纠王藩臣疏》,今在第二卷中,大旨愠藩臣劾巡抚周继,未以揭帖送都御史,使藩臣所劾不实,定向纠其妄奏可也。乃因遗误送揭,阅一月之后,始纠其不实。
此争私愤,非争公论矣。顾允成作《客问》以诘定向,定向不能答,厥有由欤。
大抵定向之学,兼讲作用,观其全集,大略可知。宗羲所论,虽责备贤者之言,要不可谓之无因。
△《济美堂集》八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吴文华撰。文华有《粤西疏稿》,已著录。是集凡诗文四卷,颇沿台阁旧体。后四卷即《粤西奏议》及《留都奏议》,其初别本各行,后又编入集中也。
△《屏居集》八卷、《浪游集》六卷、《耕馀集》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姚汝循撰。汝循字叙卿,江宁人。嘉靖丙辰进士,官至大名府知府,终於嘉州知州。汝循自大名罢官归田,著《屏居集》;及嘉州罢后,历游燕、赵、楚、蜀间,著《浪游集》;晚年退耕秦淮,著《耕馀集》。王穉登序其《耕馀集》,谓其冲若陶、韦,然陶、韦不在其貌也。
△《济美堂集》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陈瓒撰。案:世宗时有两陈瓒:其一献县人,嘉靖丁未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即尝为杨继盛奏请恤典者;此陈瓒字廷祼,常熟人,嘉靖丙辰进士。官至刑部左侍郎,谥庄靖,事迹附见《明史魏时亮传》。是编首列疏一卷,词颇伉直,馀多酬应之文,六卷之末,附诗二十八首、词一首,亦非所长。
△《兰晖堂集》四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屠应埈撰。应埈字文升,刑部尚书勋之子。嘉靖丙辰进士,官至左春坊左谕德。《明史文苑传》附载《王慎中传》中。应埈为文,善比事属辞,诗法汎滥诸家,时有独造,一时名出其父右。然牵於华藻,蕴蓄未深。是编凡诗二卷,文二卷,与其父集本别行,后其曾孙绳德等,又取勋所著《太和堂集》,与是集合刻,名曰《屠氏家藏二集》云。
△《怡云堂集》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蔡国珍撰。国珍字汝聘,奉新人。嘉靖丙辰进士,官至吏部尚书,谥恭靖。
事迹具《明史》本传。是集,乃其从曾孙尚才所编,凡诗四卷,文六卷,诗皆近体,尚才《序》谓:从败簏中得其归田后所作诗一帙,分类编次,盖非全稿也。
卷四后附其子若孙之诗;卷五、卷六,乃国珍所作奏疏、序记诸文;又卷七、卷八,附以敕命、墓表、及寿文、祭文;卷九又为国珍所作书启、小词;卷十又附刻他人书启,编次殊为无绪。且诗实四卷,而《序》云二卷,尤为不检矣。
△《心泉集》二十五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何源撰。源字仲深,号心泉,江西广昌人。嘉靖己未进士,官至刑部左侍郎,谥靖惠。源官吏部文选司主事时,张居正以亲故托之,拒弗应,缘是引疾归。
及为南京吏部侍郎,京察黜陟公允,为海瑞所称,以为士人致身报主当如是。后卒於官,贫几不能殓,盖以气节自负者。是集为其子孔贤、孔宾所编,凡文二十二卷,诗赋、歌词三卷。大抵非公牍即应酬之作。然源之足以不朽者,固不在此也。
△《张浒东集》十四卷(河南巡抚采进本)
明张卤撰。卤字召和,号浒东,仪封人。嘉靖己未进士,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保定。以忤张居正、冯保,左迁南京太常寺卿,旋乞休归,终於家。是集凡诗六卷,文八卷,初刻於天启五年,为其子永忠及门人王安仁所订定。版久毁,此本为其后人重刊。其中如《庆成宴》、《代巡》、《赠别》诸作,本五言长律,而杂之古体中;《题鹿鸣宴图》,本七言古诗,而列之词内。编次颇为舛误。且考卤在谏垣时,陈奏颇为侃直,其后三领节钺,能歼叛卒,修边备,与中朝权贵相抗,多有政绩可纪;而集中章疏,乃无一篇,意者尚别有奏议,自为一集乎?
△《华阳洞稿》二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张祥鸢撰。祥鸢字道卿,别号虚斋,金坛人。嘉靖己未进士,官至云南府知府。是编文十三卷,诗九卷。祥鸢多与嘉靖七子相往还,而诗能不涉其窠臼,然所造则尚未深也。
△《王奉常集》六十九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明王世懋撰。世懋有《却金传》,已著录。是集赋、诗、词十五卷,文五十四卷,第五十二卷曰《澹思子》,第五十三卷曰《艺圃撷馀》,第五十四卷曰《经子臆解》、《易爻解》,皆所作杂说、笔记,附编集内者也。世懋名亚於其兄世贞,而澹於声气,持论较世贞为谨严。厥后《艺苑卮言》为世口实,而《艺圃撷馀》,论者乃无异议,高明、沉潜之别也。但天姿学力,皆不及世贞,故所作未能相抗耳,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云:敬美才虽不逮哲昆,习气犹未陷溺,斯持平之论也。
△《关洛记游稿》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王世懋撰。是集乃万历辛巳,世懋官陕西提学副使,旋以昙阳子事,为台谏所弹,乃移疾自洛阳东归时作。上卷游记三篇,下卷诗七十七首。屠隆为之《序》,亦全作二氏支离语,盖一时士大夫习气如斯也。
△《赐闲堂集》四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申时行撰。时行有《书经讲义会编》,已著录。是集赋、诗共六卷,文及杂著共三十四卷,其相业无咎无誉,诗文亦如其为人。
△《王文肃集》五十二卷、《附录》二卷(检讨萧芝家藏本)
明王锡爵撰。锡爵有《王文肃奏草》,已著录。是集为其孙时敏所编,凡杂文十二卷,书十八卷,奏疏二十二卷,附载《荣哀录》一卷,志状碑传一卷,前有申时行《序》,然时行乃序其奏疏,非序其全集,时敏刊刻之时,取以冠编耳。
时敏《跋》称:汇集文稿,不能十之五六,诗稿经年广搜,未能成帙,又称:入阁以后参军代笔,奉有先命,不敢混入云。
△《观我堂摘稿》十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李材撰。材有《李见罗书》,已著录。其学出於姚江,而稍变其说。遂开止修一派,与良知一派并传。然制行颇率意自恣,官巡抚时,毁参将署为书院,致激兵变。后云南巡按御史劾其破蛮冒功,逮问坐系十馀年,谪戍福建,乃仍用巡抚仪从以往,为当时所怪。黄宗羲《明儒学案》谓:其以师道自任,不因患难而改,不知者谓其不忘开府门面,则失之。然师道尊严,岂在鼓吹张盖?宗羲以姚江一派门户相同,从而为之曲说耳。是集凡《大学古本义》一卷,《书问》十卷,《杂著》一卷,皆其讲学之文也。
△《敬和堂集》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许孚远撰。孚远字孟中,德清人,嘉靖壬戌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事迹具《明史儒林传》。孚远之学虽出於唐枢,然史称其笃信良知,而恶夫援良知以入佛者。故与罗汝芳、杨起元、周汝登龂龂相争,在姚江末派之中,最为笃实。
冯从吾、刘宗周、丁元荐传其所学,皆能有所树立。是集前,有叶向高《序》,盖万历甲午,孚远为福建巡抚时所刊,每卷之首尚空其次第,未镌以版心号数,计之凡序一卷,记一卷,杂著一卷,书一卷,疏二卷,公移二卷云。
△《卫阳集》十四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明周世选撰。世选字文贤,故城人。嘉靖壬戌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是集以卫阳为名,盖故城在卫河之阳,世选以自号,因以名集也。世选以风节著,文章非所留意,然集中章奏,如《谏穆宗驰马於禁掖》、《神宗讲武於宫中》,皆不知明之积弱,由於朝廷之宴安,朝廷之宴安,由於诸帝之不知兵事,持论殊为迂阔。又姚希孟《序》谓:大学士高拱构祸华亭,将引世选效指臂,弗应,遂被逐去。复引其祭拱文中隐显参商语,以证之。然世选出拱之门,不受指嗾,具见特立之操。乃拱既卒,而必特彰其事於祭文,是又不如置之不辨之,为厚矣。
△《海亭集》四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郑普撰。普字汝德,海亭其号也,南安人。嘉靖壬戌进士,官至云南府知府。是集文三卷,皆应酬之作,诗一卷,仅二十馀首,亦殊寥寥。据王慎中所作《墓志》,谓普精於经学,观集中《复林次崖二书》,亦凭虚理断之学,非元元本本之学也。
△《覆瓿草》六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林烴撰。烴字贞耀,闽县人。嘉靖壬戌进士,官至南京工部尚书。事迹附见《明史林瀚传》。集首有王穉登《序》,言烴官未逾藩镇,既告归,几二十年,乃以荐为太仆,俄复请归。与史不合。盖史举其所终之官,穉登所称则其刻集时官也。穉登《序》极论七子末流之弊,而独称烴诗为有道之言,然是集为胡应麟所编,应麟故依附七子者,集中所录,大抵旧调居多,新意殊少,仍七子之支派而已。
△《逍遥园集》二十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明穆文熙撰。文熙有《七雄策纂》,已著录。是集为南师仲所编。凡诗十卷,文十卷。《明史艺文志》作《逍遥园集》十卷,疑刊本误脱“二”字也。
△《处实堂集》八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明张凤翼撰。凤翼有《梦占类考》,已著录。是编诗四卷,文三卷,末一卷曰《谈辂》,则其笔记也。凤翼才气亚於其弟献翼,故不似献翼之狂诞,而词采亦复少逊。生平好填词,集中多论传奇之语。《千顷堂书目》载:凤翼《处实堂前集》十二卷,《后集》六卷,与此本皆不符,未喻其故。
△《文起堂集》十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张献翼撰。献翼有《读易纪闻》,已著录。是集凡赋一卷,诗六卷,杂文三卷。其诗文多参以俳偶,盖献翼虽颇与李攀龙笔札往还,而与皇甫涍尤契,故学其含咀魏、晋,而未能成家云。
△《纨绮集》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张献翼撰。乃自录其早岁所作,於《文起堂集》外,别行者也。
△《狎鸥子摘稿》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吴崇节撰。崇节有《古史要评》,已著录。此其为武冈知县罢归后,所为文也。前有《狎鸥亭赋》及《霞塘八景》绝句,后则杂文,寥寥仅十数篇,皆词意浅薄。中有《悟蘧生传》,详其词意,乃崇节自谓,而其《狎鸥亭赋》又自称“豫石子”,随地易号,殆仿元结之例欤?
△《鲁望集》十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袁尊尼撰。尊尼字鲁望,吴县人,佥事袠之子。嘉靖乙丑进士,官至山东提学副使。是集纯为七子之体,故王世贞《序》极称之。
△《天池草》二十六卷(编修吴典家藏本)
明王宏诲撰。宏诲字绍传,琼州安定人,嘉靖乙丑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
宏诲初释褐时,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又尝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为居正所衔,盖亦介特之士也。是集,文二十卷,诗六卷,集首载谕祭文及本传,犹古人附录之例。又载其三世诰命,已为破格。至以万历己丑,宏诲为会试副总裁,遂并载是科题名录,则从来编别集者,无此变体矣。
△《谢山存稿》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陈吾德撰。吾德字有斋,广东新会人。嘉靖乙丑进士,官至浙江按察司佥事。吾德传陈献章之学,居官忤张居正,屡遭贬谪,其气节亦铮铮者,诗文则直述胸臆而已。
△《震川文集初本》三十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归有光撰。有光有《易经渊旨》,已著录。是编为其子子祐、子宁所辑。
前有万历三年周诗《序》,所谓昆山本者是也。其中漏略尚多,故其曾孙庄又裒辑为四十卷,而有光之文始全。相传子宁改窜父书,有光见梦於贾人童姓,其事虽不足信,而字句之讹舛,诚有如庄所指摘者。末载行述一篇,子祐所作,又序略一篇,子宁所作也。
△《二酉园诗集》十二卷、《文集》十四卷、《续集》二十三卷(湖北巡抚采进本)
明陈文烛撰。文烛字玉叔,沔阳人。嘉靖乙丑进士,官至南京大理寺卿。其诗分八集:曰《汉阴诗》、曰《廷中诗》、曰《淮上诗》、曰《嵩和诗》、曰《西蜀诗》、曰《东岱诗》、曰《金焦诗》、曰《黄蓬诗》。陈思育、王乔桂、皇甫汸、袁福徵、黄省曾、沈明臣、李先芳、孙斯亿、任瀚、高启愚、熊敦朴、陈宗虞、曾可耕、吴国伦、方沆、黄一正、李维桢、屠隆、周光镐,十九人“序”之。文曰《五岳山人前集》、《五岳山人后集》,王世贞、归有光、汪道昆、茅坤“序”之,后总编为《二酉园文集》,道昆、世贞又“序”之。《续集》则文烛身后,其孙之蘧所辑。皆文无诗,亦无当时名士“序”。惟之蘧自“序”之,又与文烛之婿龙膺各为一“跋”而已。斯亦生死之际,交游盛衰之验,而文坛标榜,其不足尽据可知矣。
△《杨端洁集》(无卷数,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杨时乔撰。时乔有《周易古今文全书》,已著录。是集为其子圣践所编。
江右之学,惟时乔一本程、朱,故集中《大学》、《周易》诸“序”,及孔、朱二像“碑”,皆力辟心学之误云。
△《洪洲类稿》四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王圻撰。圻有《东吴水利考》,已著录。是集,凡诗一卷,文三卷,乃其提学湖广时所自编,其孙谟又为重刻。圻所著述,如《续文献通考》、《三才图会》、《稗史类编》诸书,皆篇帙浩繁,动至一二百卷,虽庞杂割裂,利钝互陈,其采辑编排,用力亦云勤笃。计其平日,殆无时不考古研今;其於诗文,殆以馀事视之,故寥寥如此,存而不论可矣。
△《宝善堂稿》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旧本题庆成王宗川撰,不著其名。考《明史》晋王第四子济炫封庆成王,其子孙袭封者,无宗川之名。集中孔天允《序》,称王纂世十叶,赵讷《跋》亦云:王祖考安穆王,以世次推之,宗川盖即荣懿王慎锺之号。穆文熙《诗话》称荣懿王以贤孝称,器质敦厚,诗亦有体裁,足相证也。然《明诗综》载,有慎锺《夏日登万佛楼次朱使君韵》诗一首,而此集中不载,则又未详其故矣。
△《山居集》八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栗应宏撰。应宏字道甫,长子人。嘉靖中举人,屡试不第,耕读太行山中。
祥符高叔嗣谢病归,应宏往与订交,叔嗣作《紫团山人歌》赠之,是集即叔嗣所“序”也。集中惟五言近体,颇有隐秀之致,馀体则自郐无讥。《千顷堂书目》载是集,作六卷,疑字之误。又载有《太行集》十六卷,今未见传本。
△《吾野漫笔》十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许炯撰。炯字吾野,新会人,嘉靖中举人。是集凡文七卷,诗六卷。前有《自序》,谓少时不慧,从群儿骑竹马,粘蜻蜓,捕鸟雀为戏。未几病痁忽剧,梦一父老出袖中书授之,俄坠而觉,自是遂能把笔作诗。其一卷首篇《述戒》,称有“通元先生过而诲之”云云。盖才高而无所师法者,故其漫书各篇内,谓范仲淹、扬雄之流也,胥於僣矣;苏洵、荀卿之流也,邻於诈矣。又谓苏洵《辨奸》,訾王安石也,吾以为洵亦安石之徒云云。皆率意一往,不复絜以规矩者也。
△《俞仲蔚集》二十四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俞允文撰。允文初名允执,仲蔚其字也,昆山人,嘉靖中诸生。年四十即弃去举子业,一意为诗。《明史文苑传》附载《王穉登传》中。允文与王世贞善,故与卢柟、李先芳、吴维岳、区大任、世贞目为广五子,然允文论诗,乃深不满李攀龙,特才地差弱,终不能与之抗衡耳。大抵广五子中,柟最挺出,大任次之,先芳、维岳及允文又其次也。
△《天隐子遗稿》十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