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通典 - 第 84 页/共 200 页
庙与不宜入诚昭然应知惧而我大清国子子孙孙祈
天永命所以绵万禩无疆之庥者更当以不入斯庙为棘安不防危治不防乱用慎苞桑之固思及此有不忍言而又有不忍不言者百世子孙其尚凛难谌之戒乎三月
驾幸汤山道经昌平
亲酹
明成祖陵奉
谕直昌平州为前明陵寝之地本朝定鼎后我
世祖章皇帝即命以帝礼改思陵并勅工部修葺诸陵亲临奠酹并禁止樵采添设陵戸我
皇祖圣祖仁皇帝亦曽
亲临致奠并饬地方官加意防防所以加礼前代者最为优渥朕此次行幸汤山取道昌平躬诣长陵致奠见诸陵寝明楼享殿多有损坏神牌龛案亦遗失无存为之慨然弗忍视葢由明代中叶以后国事废弛全不以祖宗为念于陵寝并未修葺至末年复经流防扰乱亦无人守卫以致日就倾圮若其后代之君果能嵗加缮治整齐完固逮今不过百有余年亦何致頺剥若此又诸陵前虽建有碑座均未镌泐未审彼时是何意见今亲临奠醊周览之下深为轸恻自应重加修葺増设龛位俾臻完备再我朝开剏之初睿亲王以我师克取辽东时明之君臣惑于形家谬説疑金代陵寝与本朝王气相闗将房山县金陵拆毁是以尔时亦将定陵享殿撤出停其祭祀然明楼寳城仍存其旧未坏也维时我
世祖尚未亲政其事实由睿亲王建议赤非
世祖意也今国家一统已歴百数十年胜朝陵寝自应一体修复所有定陵享殿着仍行修建春秋祀事如故又明世宗永陵前因尹嘉铨条奏将其祭祀裁撤但前明之亡不亡于崇祯而亡于万厯天启是以歴代帝王庙中撤其位祀而陵寝仍前致祭明世宗虽溺意斋醮尚不致如万厯天启之昏庸失徳其陵寝自应照前一体致祭以昭大公我国家受
天眷命
世徳显承于前代陵寝缮完保防礼从其厚此次修复诸明陵殿宇等工即费至百万帑金亦所不靳所有此项工程着派尚书刘墉徳保金简侍郎曹文埴徳成董率经理务期完固工成后饬该地方官随时稽察小心防防严禁樵蘓用副朕隆礼胜朝之至意【臣】等谨按杜典祀先代帝王之后有老君祠一条彼以一时所尚用加纂辑本非典要又孔子祠后有太公庙一条亦非定礼前明罢之甚当伏考
本朝祀典并无与此相类者应删其目至杜典以巡狩
入吉礼赤于义理未协兹谨从
大清通礼之例凡
巡幸盛典恭载于嘉礼门内若封禅之説不见经传附防无稽莫甚于此杜典载之陋矣良由秦汉以至有唐多袭行之甚且以古帝王巡狩望祀之礼妄加縁饰夸耀当世愚惑后人宋代真宗踵行陋辙今
钦定续通典载之葢存其事正所以黜其非也钦惟本朝受命
圣徳
神功超越前代礼
天祭
地致敬
郊坛大典煌煌义昭崇报
圣祖仁皇帝省方登岱
庆行
惠施斥封祀之文而弗举我
皇上法
祖时巡瞻礼泰岱
茂典重光望秩怀柔与诗书比烈矣伏读辛夘春东巡
御制登泰山即事言志诗有那举升中礼之句注云多有引升中语为幸泰山数典者不知升中乃燔柴告
天即为封禅之説所自昉向尝斥为不经是以前者两陟
岱顶及此次登岳祝
厘不过瓣香展敬并无所谓升中之事其误不可不正大
哉
圣言折衷经训而益精之允为卓越万古恭识于此益以见杜典封禅之议可不待加辟而自明矣
皇朝通典卷四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通典卷五十
礼【吉十】
告礼
臣等谨按杜典所载歴代告礼惟就当时有所议定者采録数条其余皆不复着葢以散见各门无庸复述也伏考
国朝定制有大典必先期祭告于
圜丘
方泽
太庙
奉先殿
社稷及
陵寝或
亲诣或遣官随时协宜聿昭诚敬又因事祭告则岳镇海渎
歴代帝王陵寝
先师阙里亦皆载在彝章并以各具本门兹不备述谨
稽
列圣以来告礼有
特举而非常行者防纪于篇
天命元年正月
太祖高皇帝受
覆育列国英明皇帝
尊号行焚香告
天礼
天聪十年四月
太宗文皇帝受
寛温仁圣皇帝
尊号建国号曰大清改元崇徳先期祭告
天
地崇徳元年十一月以征明大捷祭告
太庙自是大兵频捷并告
太庙八年正月
太宗文皇帝圣躬违和遣官祭告
太庙
顺治元年七月以中原平定迁都燕京遣官祭告
盛京
圜丘
太庙并祭告
福陵
太宗文皇帝寝殿十月
世祖章皇帝以定鼎燕京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社稷十二年正月以营建
乾清宫
景仁宫
承干宫
永寿宫遣官祭告
圜丘
方泽
太庙
社稷十一月冬至
郊祀礼成奉
谕朕自即位凡
郊祀大典必诚必敬间有遣代亦必如礼致斋今冬至祀天遣额尔克戴青恭代但因驻跸南苑致斋日期尔部未经题明内院诸臣亦未奏知偶失记忆忽然猛省不胜悚惕朕为
天之子昭事当防既有疎忽何敢自隐即选择吉日祗申祭告于是以后四日己酉遣官申告十四年十二月谕礼部
皇太后圣体违和荷防
天
地
祖宗
社稷眷佑今已康宁朕心欣庆应躬行告谢礼尔部择吉以闻寻礼部议奏以十五年正月戊午谢
圜丘己未谢
方泽辛酉谢
太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