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通典 - 第 88 页/共 200 页
兰州忠勇祠
雍正九年正月
命建忠勇祠于兰州以祀西征阵亡将士
世宗宪皇帝谕曰朕命以酒三爵遥酹阵亡将士鄂善将酒赍往军营凡阵亡将士每名以羊一只奠祭宣朕悯恻伤悼至意仪具
大清通礼
【臣】等谨按以上所列并皆
特建祠宇列于羣祀者至直省祀典附载于后
直省所在神祠
【臣】等谨按直省御灾捍患诸神于民有功徳者加
封号立专祠谨按年月先后彚次如左
顺治三年以黄河着异加
封浙人谢绪为显佑通济之神庙祀江南宿迁县【互见山川门】
康熙十九年六月以平定台湾
封海神天妃为防国庇民妙灵昭应仁普济天妃遣官
诣福建莆田县致祭
雍正三年六月浙江抚臣疏请庙祀江海保障诸神乃
封春秋吴国上大夫伍员为英卫公庙祀钱塘县唐吴越王钱镠为诚应王庙祀临安县宋张夏为静安公庙祀萧山县明绍兴知府汤绍恩为宁江伯庙祀绍兴府四年河臣奏言明工部尚书宋礼开防通河用汶上老人白英防分水济运事载史册旧有庙祀请加封号乃
封宋礼为宁漕公白英为永济之神于汶上县祠庙祭之五年九月四川抚臣疏称都江堰口庙祀李二有功蜀地请加封号下礼部议言史记汉书载蜀守李冰凿离堆穿三江功绩可考灌县志内有使其子二郎凿山穿江之语元至顺初曾加封号今应并崇祀典请
封李冰为敷泽兴济通佑王其子二郎为承绩广惠显英
王庙祀灌县从之八年加
封浙江显佑侯戴继元为保济显佑侯庙祀徳清县又封故广东雷州府海安营水师副将姜起龙为英祐骁骑将军之神庙祀徐闻县海口十二年以江西鄱阳湖旧祀唐代忠臣张巡
封为显佑安澜之神庙祀浮梁县
乾隆二年加
封天妃为防国庇民妙灵昭应仁普济福佑羣生天
后三年四月以河臣疏言河神灵应
封河南人黄守才为灵佑襄济之神庙祀陈留县四年四月河臣疏言清口庙神张祥济漕有应
封为彰灵卫漕之神庙祀清河县八年
封故蜀汉禆将武当为显佑英济广福王庙祀广西义
宁县二十二年加
封天后为防国庇民妙灵昭应仁普济福佑羣生诚感咸孚天后四十七年三月以陈留河神旧封灵佑襄济王屡着灵应奉
防于其子孙内赏给奉祀生一人世传勿替又以顺治年间总河朱之锡功着南豫二省没为河神屡着灵应
封为助顺永宁侯令有司照例致祭
直省圣贤忠烈名臣祠墓
康熙二十年二月
圣祖仁皇帝诣
盛京
驻跸滦州日遣官往伯夷叔齐庙行礼
谕曰伯夷叔齐古之圣人清风可仰尔等前往可焚香展
敬三十六年
西巡至陜西奉
谕赵良栋乃为国宣力之臣来朝经过其门遣皇长子及部院诸臣往奠致祭一次陈福曾为国効力适至此地亦着致祭一次
乾隆十五年八月
皇上巡幸中州于
御道所经三十里内前代名臣忠烈先贤祠墓遣官致祭名臣以从祀
帝王庙者为断如伊尹周公许逺吕防正范仲淹司马
光王曾韩琦岳飞九人先贤以从祀
圣庙者为断如子贡韩愈程颢程頥邵雍朱子许衡七人其祠墓均遣官祭醊又如殷比干墓汉闗帝墓晋嵇绍祠唐顔真卿墓并以忠义卓越千古一体遣官致祭又直省
御道所经三十里内有唐宋璟墓
国朝魏裔介墓一以从祀
帝王庙一以入祀贤良祠均照例遣祭十六年
圣驾南巡遣官于山东祭
元圣周公庙于江南祭周泰伯季札言子游晋卞壸宋曹彬范仲淹宗泽韩世忠明常遇春方孝孺
国朝于成龙傅腊塔汤斌张伯行陈鹏年等祠墓于浙江遣官祭唐陆贽钱镠宋岳飞明于谦王守仁
国朝徐潮等祠墓皆如中州遣祀之例二十二年二
十七年三十年
圣驾南巡凡
御道所经三十里内先贤忠烈名臣祠墓均遣祭如例
特命以故大学士徐本入祀本省贤良祠并遣官致祭
其墓四十五年四十九年
圣驾南巡
御道所经三十里内圣贤忠烈名臣祠墓均遣祭如例
直省贤良祠
雍正十年二月
谕我朝从前文武大臣持躬正直奉职公忠树绩建勲完名全节者朕已降防于京师建贤良祠永逺展祀因思外任大臣镇抚封疆宣猷布化忠勇效命威爱宜民其政绩卓然可纪者若于身故后立贤良祠俾永膺祀典既足慰兵民懿好之公亦足为后来居官者之劝如近日将军蔡良提督张起云总兵苏大有魏翥国皆素有贤声勤劳王事而殁于官者允宜在贤良之列着直省各于省防之地立祠其与祀之人追溯从前恐稽查未确或致滥膺即从近年为始而后有应请入祠者该督抚于一人具一本请防不必彚奏
直省忠义节孝等祠
雍正二年
谕旌表节义给银建坊民间往往视为具文未曾建立恐日久仍至冺没不能使民间有所观感着于学宫内建忠义祠一所立石碑一通于学宫附近处购买基地建节孝祠一所立大牌坊一座其石碑牌坊将前后忠孝节义之人悉标姓氏于其上已故者设牌位于祠中春秋祭祀用阐幽光以垂永久
直省祭厉
顺治初年定直省府州县各立厉坛于北郊府称郡厉县称邑厉咸以有司承祭
亲王郡王家庙
【臣】等谨按杜典宗庙门有诸侯大夫士宗庙一条今以臣下家庙应退附吉礼之末我
朝亲王郡王皆令立家庙葢即古者诸侯立庙之礼至品宦之家祭及士庶之寝荐载在
大清通礼者亦即古者大夫士庶家祭之礼谨稽定制
具载于篇
崇徳元年定宗室封王者立家庙致祭
顺治五年定宗室封王无嗣者于
太庙后殿两庑祔祭有嗣者令其子孙立庙致祭又定庄亲王立一庙礼亲王巽亲王谦郡王共立一庙肃亲王立一庙饶余郡王端重亲王共立一庙頴亲王显承郡王共立一庙豫郡王立一庙克勤郡王衍禧郡王共立一庙
雍正九年定怡贤亲王立一庙凡亲王郡王庙制庙七间南向中五间为堂左右二间为夹室堂后
楣以北分五室中奉始封之王世世不祧高曾祖祢依世次为二昭二穆昭东穆西亲尽则祧由昭祧者藏主于东夹室由穆祧者藏主于西夹室庭绕以垣南为中门又南为庙门左右各设侧门东西庑各三间东藏遗衣冠西藏祭器乐器庙重檐丹楹彩桷緑瓦红垩壁阶戺三出陛各七级门绘五色花草出陛如之焚帛罏在中门之内庭东南隅刲牲房在中门之外西间岁以四时仲月诹吉祭其始封祖及高曾祖祢五世仲春之祭并出祧主合食仪具
大清通礼
贝勒贝子宗室公家庙
贝勒贝子宗室公家祭立庙五间南向中三间为堂后楣以北分五室奉始封祖暨高曾祖祢两旁为夹室奉始封而下亲尽祧主庙及大门均緑瓦红垩壁阶五级庙不重檐门不备采余如前制仪具
大清通礼
品官家庙
品官家祭立庙于居室之东一品至三品官庙五间中三间为堂左右各一间隔以墙北为夹室南为房堂南檐三门房南檐各一门阶五级庭东西庑各三间东藏遗衣物西藏祭器庭缭以垣南为中门又南为外门左右各设侧门四品至七品官庙三间中为堂左右为夹室为房阶三级东西庑各一间余制与三品以上同【世爵公侯伯子视一品男以下按品为差等】八九品庙三间中广左右狭阶一级堂及垣皆一门庭无庑以箧分藏遗衣物祭器陈于东西房余与七品以上同【在籍进士举人视七品拔嵗副贡生视八品】堂后楣北设四室奉高曾祖祢四世皆昭左穆右妣以嫡配南向高祖以上亲尽则祧迁室祔庙均依昭穆之次东序西序为祔位伯叔祖之成人无后者伯叔父之成人无后及其长殇【十六嵗至十九】者兄弟成人无后及其长殇中殇【十二嵗至十五】者妻先殁子姓成人无后及其长殇中殇下殇【九嵗至十一】者皆以版按行年墨书男统于东女统于西东西向嵗以春夏秋冬仲月择吉致祭仪具
大清通礼
庶士寝荐【庶人附】
庶士【贡监生员有顶帯者】家祭于寝堂之北为龛以板别为四室奉高曾祖祢皆以妣配位如前仪南向前设香案总一服亲男女成人无后者按行年书纸位祔食男东女西事至则陈已事焚之不立版嵗以春夏秋冬节日出主而荐庶人家祭于正寝之北为龛奉高曾祖祢神位嵗逢节序荐新仪具
大清通礼
皇朝通典卷五十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通典>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通典卷五十一
礼【嘉一】
【臣】等谨按杜典嘉礼一门凡冠婚朝防之仪尊崇册封之典章服车辂之制节文度数靡不详备顾冠礼自宋明以来虽或考定其制而当世鲜有行之者伏惟
国朝典章明备宜古宜今要皆崇实斥虚以为亿万世遵守冠礼今既不行自无庸纂述兹敬考
册府所载
列圣继承嘉庆叠臻彞章隆洽仪文之盛并敬谨纂纪焉
至于冠服辇辂旗章之制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