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通典 - 第 80 页/共 200 页
阙里行释奠礼如四十一年之仪五十年正月
皇上御极五十年大庆遣官祭告
阙里凡阙里释奠及祭告诸仪具
大清通礼
直省府州县学释奠
【臣】等谨按杜典太学之后有诸侯立学今
钦定续通典改为郡县学一门伏惟我
朝
徳化覃敷崇尚儒术四海之内学校如林
圣天子揆文奋武拓地二万余里昆仑蒙泛皆我胶黉文治之隆亘古未有谨彚考直省府州县学释奠典制载于篇至于建立学校及弟子员额考核课试之条别详选举诸篇兹不重述焉
顺治二年定直省府州县释奠于
先师之礼毎嵗春秋仲月上丁日行释奠礼以地方正印官主祭陈设礼仪均与国子监丁祭同十一年定提学按临次日祗谒
先师行礼
康熙二十三年颁
御书万世师表扁额恭悬直省
文庙二十五年定直省武官协领副将以上遇文庙祭祀照例文东武西陪祀行礼二十九年四月颁
御制孔子賛序及顔曾思孟四賛橅本于直省学宫三十
七年十月颁
御制平定朔漠碑文于直省学宫四十九年
谕直省府州县春秋致祭
先师凡同城大小武官均照文官例入庙行礼五十年
礼臣奏言直省府州县
文庙乐章今改用平字以归画一从之
雍正元年三月定
崇圣祠追封五代字样通行直省府州县画一遵行二年六月颁
御制平定青海碑文于直省学宫三年八月颁
御书生民未有扁额恭悬直省
文庙五年定毎嵗春秋上丁日省会之祭督抚学政率司道府州县官齐集致祭学政考试各府即于考试处
文庙行礼六年二月颁
御制仲丁祭
文庙诗章石刻于直省学宫
乾隆二年颁
御书与天地参扁额恭悬直省
文庙六年定学宫从祀先贤先儒神位次序以京师太学成式通行直省府州县遵照书题按东西先后次序安设十四年十二月颁
御制平定金川告成太学碑文于直省学宫二十年十
月颁
御制平定准噶尔告成太学碑文于直省学宫二十六
年六月颁
御制平定回部告成太学碑文于直省学宫凡直省府
州县释奠仪具
大清通礼
皇朝通典卷四十八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通典>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通典卷四十九
礼【吉九】
祀
歴代帝王【名臣附】
【臣】等谨按杜典有祀先代帝王一条于祠庙之外兼及陵寝兹从其例以次彚载伏惟
圣朝礼祀
歴代帝王既立庙于
京师春秋致享
圣祖仁皇帝诏定祭典上自伏羲下逮有明凡曽在位者除无道亡国之君皆得奉主入庙増至一百四十三位我
皇上祗译
圣训折衷至当
特谕増设东西晋元魏前后五代与辽金一体列祀又命撤出汉之桓灵与明神熹二宗同黜祀典彰瘅之义为益昭矣至于前代陵寝所在嵗时专祭或
时廵躬祀或因事遣告礼典至为详备又自
列圣以来防防修葺之
命史不絶书我
皇上隆礼前朝
特发百万帑金修复前明诸陵殿宇俾臻完固仰见恩礼渥厚为非常之
旷典恭録
谕防详着于篇
天聪三年十二月
太宗文皇帝征明至燕京遣贝勒阿巴泰萨哈亷往祭金太祖世宗陵
顺治元年五月以礼葬
明崇祯帝后又
诏明十二陵洁禋祀禁樵牧设司香官及陵戸给以香火
地畆仍
命戸部给嵗时祭品二年正月
命祭
金太祖世宗陵于常用祭品外加太牢一着为例三月
定每嵗春秋仲月诹日遣官祭
歴代帝王庙増祀
辽太祖
金太祖世宗
元太祖
明太祖五帝増辽代功臣耶律赫噜【原作耶律曷鲁今改正】金代功臣尼玛哈【原作粘没忽今改正】斡里雅布【原作斡里不今改正】元代功臣穆呼哩【原作木华黎今改正】巴延【原作伯顔今改正】明代功臣徐达刘基等从祀是月遣官祭
歴代帝王庙十月建
明崇祯帝享殿八年二月定直省所在
歴代帝王陵寝遇
大庆典遣官分诣河南淮宁县祭
伏羲氏山西赵城县祭
女娲氏湖南酃县祭
神农氏陜西中部县祭
轩辕氏山东曲阜县祭
少昊氏河南滑县祭
高阳氏
高辛氏山东东平州祭
陶唐氏湖南宁逺县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