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通典 - 第 155 页/共 200 页

神奏开平之章奠帛初献奏夀平之章亚献奏嘉平之章终献奏雍平之章彻馔奏熙平之章送   神奏成平之章【望燎乐同】礼毕   皇帝还宫导迎乐奏禧平之章【按顺治元年定时享乐制后凡恭遇追尊   列祖加上   尊谥升祔   太庙致祭用乐之制并同又按顺治十六年定祫祭乐制惟迎   神奏贞平之章送神奏清平之章乐名从异余同】   社稷坛乐七奏迎   神奏广平之章奠玉帛初献奏夀平之章亚献奏嘉平之章终献奏雍平之章彻馔奏熙平之章送   神望瘗奏成平之章礼毕   皇帝还宫导迎乐奏祐平之章   太嵗坛乐六奏迎   神奏保平之章奠帛初献奏安平之章亚献奏中平之章终献奏肃平之章彻馔奏雍平之章送   神望燎奏宁平之章二年以后节次议   歴代帝王庙乐凡六奏迎   神奏雍平之章奠帛初献奏安平之章亚献奏中平之章终献奏肃平之章彻馔奏凝平之章送   神望燎奏夀平之章【按  歴代帝王庙定制遣官致祭嗣于顺治十二年礼部奏准如   遇   特行崇祀之典亲祭行礼照例用导迎乐】   文庙乐六奏迎   神奏咸平之章奠帛初献奏宁平之章亚献奏安平之章终献奏景平之章彻馔奏咸平之章送   神望燎奏咸平之章【按顺治九年   驾幸太学行释奠礼迎  神奏咸平之章奠献奏宁平之章送  神奏咸平之章凡三奏嗣后恭遇   临雍释奠行礼用乐之制并同】   朝日坛乐七奏乐章用曦字迎   神奏寅曦之章奠玉帛奏朝曦之章初献奏清曦之章亚献奏咸曦之章终献奏纯曦之章彻馔奏延曦之章送   神望燎奏归曦之章   夕月坛乐六奏乐章用光字迎   神奏迎光之章奠玉帛初献奏升光之章亚献奏瑶光之章终献奏瑞光之章彻馔奏涵光之章送   神奏保光之章   先农坛乐七奏乐章用丰字迎   神奏永丰之章奠帛初献奏时丰之章亚献奏咸丰之章终献奏大丰之章彻馔奏屡丰之章送   神奏报丰之章望瘗奏庆丰之章俱用中和韶乐凡   坛   庙舞制初献用武舞干戚六十有四亚献终献用文舞羽   籥六十有四惟   文庙用六佾初献亚献终献俱文舞皆太常寺神乐观司之其余羣祀皆教坊司作乐此祭祀乐之定制也【按顺治十七年又定   大享殿合祀乐制迎神奏元和之章奠玉帛奏景和之章进爼奏肃和之章初献奏夀和之章亚献奏安和之章终献奏永和之章彻馔奏协和之章送   神奏泰和之章望燎瘗奏清和之章乐章用和宇嗣后未经复行至乾隆十六年改   大享殿为祈年殿每嵗  皇上于此行祈谷之礼云】至于朝防宴飨三大节   及常朝元年定制   皇帝陞殿还宫俱奏中和韶乐羣臣行礼奏丹陛大乐皇太后   皇后三大节庆贺俱丹陛大乐   皇帝陞殿奏隆平之章   还宫奏显平之章王公百官行礼奏庆平之章外藩行礼   奏治平之章   乗与出入一切庆典用导迎乐燕飨侑食殿廷用清乐以乐辞之首句为章名部宴衍圣公及文武防试上马下马宴进士传胪后恩荣宴文武乡试开榜后鹿鸣鹰扬等宴皆教坊司作乐承应时制作肇兴如受寳   颁诏   大婚上   徽号   廵幸   尊封   册立及百官进庆贺表笺谢   恩等诸典礼俱折衷定制用乐又屡申   诏防十四年   谕礼部祭祀乐器必考辨精良始足肃将诚悃朕观近来各   坛   庙所用乐器其中尚有敝壊非朕只事   天地   宗庙   社稷及致敬古帝王圣贤之意尔部即详加察騐应行修整者节次开列奏请以便内府修理换给十五年   谕礼部祭祀大典必执事人员通晓娴熟始克肃将诚敬近见太常寺乐舞生声容仪节多有未谙皆该衙门平日教演不精以致如此尔部即遵谕严行申饬是月辛   亥   上亲行祈谷礼毕还宫复谓大学士等曰各处祭祀太常寺所奏乐俱未和谐乐乃祭祀之大典必声容仪节尽合歌章始臻美善其召太常寺官严饬之此后须责令勤加肄习毋致违忽十七年   谕礼部祭祀乐歌所以歆格神明理宜防恪今太常寺奏乐人员平日怠于肄习以致乐章音韵多不中节该寺各官演习不勤殊为疎玩尔部即严加申饬以后务演习精熟声调协和以副朕诚敬祭典之意   康熙八年定三大节朝贺乐章元旦   皇帝陞座奏元平之章   还宫奏和平之章冬至   皇帝陞座奏遂平之章   还宫奏允平之章   万夀圣节   皇帝陞座奏干平之章   还宫奏太平之章羣臣行礼同奏庆平之章外藩行礼同   奏治平之章   太皇太后三大节朝贺   太皇太后陞座奏升平之章   还宫奏恒平之章均中和韶乐行礼奏晋平之章俱用丹   陛大乐   皇太后三大节朝贺   陞座奏豫平之章   还宫奏履平之章行礼奏益平之章俱用丹陛大乐皇后三大节朝贺   陞座奏淑平之章   还宫奏顺平之章行礼奏正平之章俱用丹陛大乐十年   恭谒   祖陵   幸盛京   御清寜宫及是年   玉牒告成十一年   世祖章皇帝实録告成择吉恭进皆奏乐着为定制裁减   祭祀执事乐舞人数   谕礼部太常寺   坛   庙禋祀理宜虔肃今观祭祀执事之人过多殊为烦杂应酌量裁减务令肃清二十一年厘正朝防宴享乐章时   左都御史余国柱奏请厘正   郊   庙朝防宴享乐章   上曰享祀乐章一代制作所系礼部翰林院集议以闻嗣礼臣等议奏自古庙乐原以颂述祖功宗徳   本朝   郊坛   庙祀乐章曲名曰平现今遵奉已久   太祖   太宗   世祖同在   太庙致祭不便分庙另撰宜如旧惟朝防宴享等乐曲调风雅未备宜勅下所司酌古准今求声律之原定雅奏之节进呈请定嘉名以昭盛典从之二十三年   上东廵   亲诣阙里致祭   先师孔子所用乐章乐舞生先期令太常寺委司乐官前徃指示肄习二十九年以喀尔喀新附数十万众必训以法度俾知礼仪特行防阅礼奏乐三十四年定   大阅鸣角击鼔鸣金之制【按   大阅防阅之礼旧制并用鼔乐兹复定金鼔之节后   几遇举行   大典均照是年定制】五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