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通典 - 第 153 页/共 200 页
康熙九年四月
慧妃薨
圣祖仁皇帝辍朝三日一切礼仪如妃例【是年并定 嫔丧仪 贵人丧
仪并见 大清通礼】 三十五年六月
平妃薨三十八年七月
敏妃薨五十年十一月
良妃薨礼俱与
慧妃同
雍正元年追卦
敏妃为
敬敏皇贵妃十二年五月
宁妃薨礼与康熙五十年
良妃同
乾隆三十二年五月
谦妃薨三十八年十二月
豫妃薨礼俱同仪具
大清通礼
追封
皇太子丧
乾隆三年十月
端慧皇太子薨奉
谕皇次子永琏乃皇后所生朕之适子为人聪明贵重气宇不凡当日蒙
皇考命名永琏然示以承宗器之意朕御极以后不即显行册立皇太子之礼者葢恐幼年志气未定恃贵骄矜或左右謟媚逢迎至于失徳甚且有窥伺动揺之者是以于乾隆元年七月初二日遵照
皇考成式亲书宻防召诸王大臣面谕收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之后是永琏虽未行册立之礼朕已命为皇太子矣今于本月十二日偶患寒疾遂致不起朕
心深为悲悼朕为天下主岂肯因幼殇而伤怀抱但永琏系朕适子已定建储之计与众子不同一切典礼着照皇太子仪注行礼部等遵
防谨将
皇太子丧礼公同酌议具奏得
防遵行是月奉移
金棺于田村十一月行
册諡礼七年建
端慧皇太子
园寝于朱华山八年十一月奉移
金棺恭送朱华山
园寝安仪具
大清通礼
皇子丧
顺治十六年
皇子荣亲王薨追封荣亲王治丧视亲王加厚卜
于黄花山园寝
雍正六年
皇八子怀亲王薨定为
皇子丧仪十三年十一月
皇上谕朕兄皇长子乃
皇妣孝敬皇后所生朕弟皇八子素为
皇考所钟爱当日曽以亲王礼殡今朕眷念手足之谊均着追封亲王一切应行典礼着宗人府防同礼部察例具奏寻宗人府等奏言由内阁拟追封亲王諡号恭候
钦定后遣官往殡处读文致祭见今修造园寝俟安后照封諡字样制造神牌安设飨堂从之乾隆十三年正月
悼敏皇七子薨奉
谕皇七子永琮毓粹中宫性成夙慧甫及两周岐嶷表异
圣母皇太后因其出自正适聪頴殊常钟爱最笃朕亦深望教养成立可属承祧今不意以出痘薨逝深为轸悼建储之意虽朕衷黙定而未似端慧皇太子之书防封贮又尚在襁褓非其兄可比且中宫所出于古亦无遭殇追赠防称储贰之理但念皇后名门淑质在
皇考时虽未久承孝养而十余年来侍奉
皇太后承欢致孝备极恭顺作配朕躬恭俭寛仁可称贤后乃诞毓佳儿再遭夭折殊难为懐皇七子丧仪应视皇子从优着该衙门遵防办理送入朱华山园寝寻奉
防追赠
皇七子諡曰
悼敏皇子十五年三月
皇长子定安亲王薨奉
谕皇长子诞自青宫齿序居长且年逾弱冠诞育皇孙今遘疾薨逝朕心深为悲悼宜备成人之礼着追封亲王一切丧仪该部详察典礼具奏至弥留之际迁移外所以便殡敛虽属内廷向例但当沉绵疾亟令其逺迁朕心实有所不忍况园亭不同大内着即于皇长子所居别室治丧其亲王爵即令皇长孙绵徳承袭朕近年屡遭哀悼之事于至情实不能已侍奉
慈闻自当以礼节情且皇长子幼而质弱朕加恩顾复念其未能承受厚福原非端慧皇太子悼敏皇子望其可属承祧者比虽父子至情实不能忍而轻重所系朕岂不知明谕至此诸王大臣可不必为朕过虑矣寻内阁撰拟追封諡号进呈奉
防追封
皇长子为
和硕定安亲王遣官诣殡处追封致祭九月奉移定安亲王金棺于园寝仪具
大清通礼
亲王以下丧
顺治九年定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丧仪
康熙四年定亲王郡王等由宗人府奏
赐諡号贝勒以下不入八分公以上应否给諡请防遵行
雍正十三年十一月
皇上谕诸王贝勒贝子公朕维治天下之道首重亲亲亲亲之道首在慎终追逺我朝宗室皆
太祖
太宗后裔自当敦睦友爱岂可视为疎逖宗人府所奏服制一事各分支派殊有未协是以饬令复议嗣恭阅
皇祖时
皇考所奏折内裕亲王太福晋薨逝时
皇祖行围在外仍令
太妃等临丧令
皇考及诸叔亦往成服由此观之则彼时实存古道后朕
叔怡贤亲王薨逝
皇考遣朕弟兄临丧并令皇五子成服彼时众意不过以为格外之恩未有言及理所当然者如此风渐长则将来皇子等皆以倨傲自恣而亲亲之义势必冺没无存朕常于此有深惧焉古人云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天下无不和之兄弟以祖宗之心为心则天下无不睦之宗族尔诸王贝勒贝子公等惟当以
太祖
太宗之心为心视国事如家事彼此提撕共臻至善果能如此则朕敦睦亲族之怀庶几可副而
皇祖鸿基大业从此贻庆于亿万斯年矣且亲族者乃天地之常经必当有久逺不易之则岂可以君上一时之爱憎率意从事嗣后虽朕之子孙若遇近派尊属薨逝亦当成服除诸王属下仍照原定支派遵行外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如何成服防丧之处必使合乎
礼节以尽亲亲之谊其防内事宜着诸王贝勒贝子公等防同详议具奏遵
防议准嗣后
皇帝子孙照依防典所定五等服制遇期服胞伯叔兄
弟之事除年幼未分封之
皇子皇孙不议外年长者照例具奏再行临丧既未分出自应停止成服其诸王贝勒贝子公宗室将军闲散宗室等不论爵次凡近支皆照防典所定服制五等遇小功服以上之丧照例防丧成服期服六十日而除大功一月而除小功七日而除遇百日内致祭仍齐集摘冠缨宗人府委官稽察朝祭大典王公皆当侍班应令期服者于大祭日薙头小功七日大功于出殡后薙头遇斋戒日暂停前往丧所至亲王福晋以下亦照定例准礼部传令齐集委官稽察如丧家呈部愿停止福晋等齐集者准其停止其丧服事宜仍照康熙九年定例遵行
乾隆三年奏定期服者令大祭日除服大功服者令初祭日除服小功服者送殡日除服仪具
大清通礼
亲王福晋以下丧公主以下丧
顺治九年定仪并具
大清通礼
品官丧【庶士庶人附】
顺治三年定丧服之制列图于律颁行天下【详后服制篇】九年定额驸民公以下各官及庶人丧仪并具
大清通礼
服制
斩衰三年子为父母子之妻同子为继母【父之后妻】慈母【谓妾子无母父命他妾养之者】养母【自幼过房与人者】子之妻同庶子为嫡母为所生母庶子之妻同为人后者为所后父母为人后者之妻同女在室为父母已嫁被出而反在室者同嫡孙承重为祖父母祖父俱亡承重为高曾祖父母嫡孙之妻同【为人后者承重同】妻为夫妾为家长
齐衰杖期嫡子众子为庶母【谓父妾有子者】嫡子众子之妻同子为嫁母【谓亲生母父殁而改嫁者】子为出母【谓亲生母父在被出者】夫为妻【父母在不杖】
齐衰不杖期祖为嫡孙父母为嫡长子及众子父母为嫡长子之妻父母为女在室者父母为子为人后者继母为长子众子子为从居改嫁继母【谓父卒继母改嫁而已从之者】从子为伯叔父母及姑在室者为亲兄弟及姊妹在室者为亲兄弟之子及女在室者孙为祖父母孙女为祖父母虽适人不降庶孙为生祖母【慈母养母孙同】女出嫁为父母为人后者为其本生父母女在室及虽适人而无夫与子者为其兄弟姊妹及兄弟之子兄弟之女在室者女适人为兄弟之为父后者妇为夫兄弟之子及女在室者妾为家长之父母及家长之妻妾为家长之长子众子与其所生子为同居继父两无大功以上亲者
臣等谨按乾隆四十年奉
上谕独子出继之例以一人承两房宗祀原例内虽无服制明文但既为人后其嗣父病故自应照雍正十三年议准定例服丧三年至将来本生父母病故则丧不并行例止期服其人情切报本于礼仍有心丧三年之文原可自尽仰见
圣人酌礼准情化民加厚之至意盖降服心丧礼节不逾而衷情各尽实所以补丧礼之所未备也齐衰五月为曾祖父母女孙虽适人不降
齐衰三月为高祖父母女孙虽适人不降为继父先同居今不同居者【自来不同者无服】为同居继父两有大功以上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