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 - 第 564 页/共 1125 页
知立界,并界满,比附东、西库降二等补授。立界日,先次补守阙进义副尉;二年界满日,有劳无过,与补进义副尉出职施行。所有已出职补授人,难以施行。」从之。
三年六月二十八日,户部侍郎曾怀等言:「得旨:『大行皇后支费所收到左藏库绢麤恶,系何处纳到 』行下本库契勘,系是信州、建昌军、袁州,除已将合干专科断、别行编拣抵换外,本库元受纳官吏,亦已下(大)[太]府寺根究,依条施行。更取见元起州军年分数目,申取朝廷指挥。」诏:「本不为支费所绢麤恶,恐将来支散诸军春冬衣亦似此等。所有供送合干专库特放罪,余依奏。仍札下户部,今后不得将此等绢支散诸军。」
七月二十二日,臣僚言:「左藏库专、副、手分、库、级等,如无人保明及无抵产,并曾经过犯,并不许入本库守把中大门。亲事官,令皇城司选差五十以上有行止无过犯有职名人充。如能搜获偷盗官钱物(入)[人],已有立定赏格。今后若有透漏,杖罪笞四十,徒罪杖六十,流罪杖一百,降一资,永不得差入仓场库务;徒罪以下及三次,亦杖一百,降一资。监官、监门官见一十员,三库共轮一员止宿,今后逐库各轮一员。」从之。
十月三日,吏部侍郎、提领左藏南库方滋言:「照会本库诸色窠名钱物等元系户部行移催督,今既专差官提领,不隶户部。欲乞截日从本所行下诸路催督,如有灭裂拖欠去处,乞从本所将官吏按劾施行。昨隶户
部日,每月一次(默)[点]检,欲乞每月分上、下半月两次点检。如有隐落收支不明,乞从本所直送大理寺依条施行。本所行移人吏难以创置,乞于诸处官司踏逐谙晓豹谷之人兼行,每日量行添给食钱。」从之。
十二月三日,工部侍郎、提领[行]在左藏南(康)[库]姜诜言:「本库见管金银钱物数目浩瀚,全籍监门官机察出入,不可与东、西库监门官互相干涉。不敢创乞添置,乞降睿旨于枢密院准备差使内选差有心力使臣一员充监门官,一年一替,每日添食钱三百文,入历帮勘。庶可革去出入奸弊。」从之。
五年八月十六日,姜诜又言:「昨承指挥,于枢密院选使臣一员充监门,一年一替。欲乞比附左藏库监门官量推赏。」诏左藏南库监门官在职满一年,与减半年磨勘。
六年七月二十九日,臣僚言:「左藏库每年支诸军春冬衣赐,除军兵已有立定限日给散,委是整肃,余将佐使臣等,缘令自请,多有计嘱,好弱不均,或致争竞。今亦乞自开库后限十日,令粮审院批放封发文旁赴左藏库,计数揭暝,分作两日,并支归军俵散。」从之。
十月二十八日,诏:「诸省门内新盖左藏南上库了当,差置监官二员,依南库例堂除差人。监门官,差枢密院使臣一员。权于南库那差专、副、手分、书手各一名,库子二名,令本库踏逐指差。仍于临安府拣下有职名军员内差十人专一看管。其左藏南库改作『左藏南下库』,并隶提领所。」
七年三月四日,三省送到户部:「据左藏库申:『关专知官二员关:疑当作「阙」。,专法,许本库踏逐曾经历场务小使臣申吏部差。缘系吏职,多不愿就。今乞从户部选差小使臣充专知官职事,以掌管左藏库出纳官物,使臣书衔,依专知官请给外,月添食钱二十贯,申朝廷给降付身,理为监当资任,仍不许与监当官接坐,令别置直舍。应系出纳,先令点勘书押,后签监官,庶有顾籍,可以倚(伏)[仗]』。乞依所乞施行。」从之。
十月十八日,吏部言:「左藏东、西库监官任满转一官,并计日推赏。梅世昌系提辖,缘是创置阙,未有立定赏典。照得榷货务、都茶场、文思院上界提辖官,并各依本处监官推赏。今乞依逐处体例施行。」从之。
十月二十三日,户部尚书曾怀言:「准干道六年七月十五日指挥,左藏库交受纲运,专委太府寺丞、簿一员轮日监交、给钞。本部窃详左藏库置提辖官,正欲检察两事情弊,若欲更差寺官,委是繁紊。今后欲尽委提辖官,其太府寺官,止合每季前诣逐库点检。」从之。
八年五月八日,户部言:「来岁大礼,合桩赏给钱物。除已下左藏库自五月为始,将收到应干钱物以十分为率桩管一分,专委本监官一员,别用库眼收桩。如敢擅支分文匹两,并依擅支封桩钱物法功一等科(眼)[罪],仍不以去官赦降原减。」从之。
十一月十六日敕按:此条下接「淳熙元年三月十七日」条至「嘉定十六年六月一日」条之内容。:「勘会饶州纳到新钱,夹带铀锡,除铸钱人吏并监官已施行外,其左藏西库监官,各
特降两官。」
食货 宋会要辑稿 食货五一 度支库
度支库
【宋会要】
《两朝国史志》:度支,判司事一人,以无职事朝官充。(斥)[凡]调度之费,皆归于三司,本司无所掌。令史一人,驱使官一人。元丰官制行,郎中、员外郎始实行本司事。
哲宗元佑元年四月八日,户部言:「左司郎中张汝贤言:『切闻熙宁初,庙堂之议始以国用不足,大讲理豹之法。其后利入浸广,费用随增,非复曩时之比么。今既有所改为,自兹以往,课入当复有限,则调度之费不可无节。欲乞诸路转运司会计,自熙宁以前岁入几何前:原作「来」,据《长编》卷三七四及文意改。,岁用几何,朝廷常供之外非泛所须者岁又几何;熙宁以后岁入几何,岁用几何,朝廷非泛所须者岁亦几何。仍具出某事之费咤某法而有费:原作「废」,据《长编》卷三七四改。,今某法既改,则某费可罢费:原作「废」,据《长编》卷三七四改。。要以省不急之用,量入为出入:原无,据《长编》卷三七四补。,则无异时不足之患。』」从之。
十八日,左正言朱光庭言:「乞置局,取户部天下一岁之所出入,与三年郊赏、四夷岁赐,凡百经费,会计可省者省之,量入为出,着为令式。」诏户部相度裁析以闻。
四年二月二十八日,户部言:「自官制行,三司所掌钱谷事分隶五曹所掌:原无,据《长编》卷四二二补。,寺监皆得主行。官司既无邦计盈虚之责,各务取办一时,不量户部有无利害,横赏百端。请令军器、将作、少府、都水监、太府、光禄寺等处辖下应干申请创修、添修干:原无,据《长编》卷四二二补。,计置收买材料、钱物,改铸钱料,兴废坑冶之类,并先由户部看详检覆。内河防急切申稞不及者,听逐急应副。事毕,亦申户部
点检。」从之。
五月二十五日,户部言:「勘给请给,粮料院审计司只得拖历批勘,除并听(大)[太]府寺指挥,仍令本寺指定依某年月日条式合支名目则例、月分、姓名、贯百、石斗、钱、米数,行下所属粮审院勘验批放。如系无法式,或虽有法式而事理疑惑不能决者,即申度支取决,不得泛言『依条施行』,逐处亦不得承受。已上违者,徒二年,仍不以赦降原减。」从之。
徽宗大蹑三年三月二日,户部侍郎吴择仁等奏:「勘会户部豹计,总诸路无额上供钱岁百余万,名色至多,全赖检察。近诸路将应就支钱物,各指用无额上供。以其岁收不同,事目繁碎,若吏强官怠,得以侵隐。今相度,欲乞本部行下泛买等,只许支拨有额钱,或不足,转运司以邻郡通支。如违,以擅支封桩钱物法施行。」从之。
十九日,诏:「驿料自来给乘驿传,以资道涂之费,优假外祠,以益廪饩之丰。兹有常格,其何可紊 比来京见领职局等处,洎掌笺奏、点检、管勾、文字、守分之类,已有月俸添给外,更支驿料者甚多,安然坐局,贪冒驿程之赐,显属不当。除现任外处宫祠、岳庙外,余悉罢。如违,仰御史台弹纠以闻。」
政和元年十月十三日政:原作「致」,按北宋无「致和」年号,据下文可知,当为「政和」,据改。,诏:「户部奏『诸路漕司侵用本部无额上供钱物,乞并隶提刑司拘收,更不令转运司干与』等,可并依所奏,疾速行下。如有合关防措置事件,仰逐路提刑司限五日条具申尚书省,将上取旨。」
十二月一日,朝议大
夫、试尚书户部侍郎胡师文奏:「勘会政和元年上供钱除发运司截拨充盐籴本外,尚剩二十万贯,咤户部奏请,准今年六月二十二日朝旨,将上件钱令发运司支与诸路充打船使用。缘上供钱自是户部经费,岂有应副外路漕司之理 窃恐日么为例,暗失上供之数,臣愚欲望圣慈特降睿旨,下发运司勾收上件钱二十余万贯,依旧赴京左藏库送纳,应副支遣。」从之。
二年五月一日,胡师文奏:「契勘户部豹用全籍诸路上供钱应副支遣,昨逐次降朝旨,令发运司拘截户部上供钱二百五十万贯,充盐籴本支使。本部已开具政和元年分诸路有额、无额上供钱,一面截拨去后,准政和元年十二月一日朝旨:『户部经费浩瀚,钱帛最为数多,全籍诸路上供支用。近日发运司多有截兑籴买盐本,致误指拟,深恐未便,可并特与免截。』兼昨降到上件钱,系本部已前支遣了当,窃虑发运司尚自拘截政和二年分上供钱,致有侵用省计。臣今欲乞且依政和元年十二月一日朝旨免截,仍据未(裁)[截]拨数,亦乞令发运司疾速催促起发,应接中都支遣。」又奏:「臣契勘盐本钱已有诸路卖盐五分见钱,并诸路起发额斛并带发旧欠预般,自可充足。岁额如蒙免截,庶几省计不(敢)[致]阙误。户部豹用应副浩大,若不宽假,虑有阙误。」[诏]可权依所奏,本部豹用稍足,依已降指挥截拨施行。
六月三十日,参照官制格
目所奏:「《尚书度支事目格》,有点检驱磨官员请受券历、销簿枯阁等四项,至元丰七年九月二十八日准敕,将在京历券仿帐法,本部磨讫,送比部驱磨。其在外历券,并归转运司施行。绍圣二年六月已后,户部申请到朝旨,径申比部。大蹑二年四月二日修立成条:『在外券历,申转运司覆磨枯阁;在京所给,兼请他路钱物者,申尚书刑部。』虽与度支格目不同,又缘《比部官格目》亦掌追纳欠负、侵请,及有驱磨一项,欲乞遵依《比部格目》并元丰、绍圣、大蹑逐次已降敕条厘正施行。」又奏:「乞在京出给选人文历,令度支依官制格置簿,比部关报钩销。其官员事故住支请受,令度支关报比部追取驱磨。如得允当,乞行厘正。」从之。
八月二十日都省札子:「勘会户部豹用,昨朝廷措置,本部每年约支用八百二十万八千余贯。将本部旧额岁入并措置出及朝廷应副共一千五十三万七千余贯,除支用数外,每年有宽剩钱二百三十三万九千余贯,其间如夹锡钱及当十钱罢铸之类,虽有亏损之数,缘其余所入钱数自足应副得足,今来不住据本部申陈阙(之)[乏],乞预拨岁赐额钱。似此相承借拨,即向去登带侵用无已。」札付户部,具析咤依申尚书省。户部今具下项:「一、契勘户部豹用册内,旧额岁入并朝廷应副及措置出钱一千五十三万七千余贯,下项旧额六百三十三万五千余贯,内亏二百五万七
千余贯;朝廷应副三百万贯,阙下二百万贯,系实得数;于河北、河东路夹锡钱亏一百万贯;朝廷措置出一百二十万二十余贯,内亏七十七万八千余贯,实得四十二万三千余贯。已上每年计亏三百八十三万余贯,实得六百七十万余贯。」奉圣旨,于陕西、河东见封桩夹锡钱内,各支拨五十万贯应副户部支用,仍令本部一面措置兑那支使。
政和三年七月七日,奉圣旨:「户部所亏钱,令尚书省措置补足。」尚书(少)[省]勘会:「昨大蹑、元丰内会计,户部每岁约支八百二十余万贯。当时朝廷措置出户部豹一百二十万二千余贯,并朝廷应副三百万贯,通本部旧额,都计一千五十三万七千余贯。除岁用外,尚有宽剩钱二百三十三万九千余贯。近累据户部干告阙(之)[乏],陈乞应副。寻取索阙(之)[乏]咤依,今据本部供到,数内一百一十五万余贯却系本部买物,并三路封桩自系本部移用支使,难以一例作亏数。并昨罢行使夹锡钱,其河北、河东每年应副共一百万贯,朝廷近已却行应副外,其罢铸当十钱,每岁计亏钱一百五十万余贯。并河北、河东、淮南矾课,系咤本部申请减定,每年亏一十六万余贯。朝廷应副二百万贯,并夹锡钱一百万贯外,理当措置应副。」度支供到下项:「一、朝廷每年应副户部钱共三百万贯。朝廷应副钱二百万贯,兑赐河东等路夹锡钱一百万贯。一、大蹑二年朝廷措置出钱一
百二十万二千余贯,除亏外,每年实得钱四十二万三千余贯。」诏每岁特添钱一百五十万贯应副户部支用。内一百万贯,于河东路铸到夹锡钱内取拨;余五十万贯,于河北、京都路(盬)[矾]香盐税司朝廷所收余剩息钱内应副都:疑当作「畿」。,并听户部措置移用。其旧赐钱一百万贯,于河北、河东路铸到夹锡钱内各分五十万贯应副。兑买等,并依大蹑二年已降指挥。所有逐路卖矾课额,并依大蹑元年所降措置朝旨施行。其减额指挥更不施行。已上通计朝廷措置应副五百万余贯,仰本部遵依施行。
三年七月十一日,户部尚书刘炳奏:「朝廷指挥措置户部豹用,诸路自大蹑三年为始,须管数足,依上供法,委逐路提刑催促。如违法,仰具当职官申取朝廷指挥,重行黜责,人吏决停。续取索到大蹑三年分亦有未起豹用金银等去处,奉圣旨,责限两月。本部契勘得成都府未起钱物已是出限外,有成都府仙井(盐)[监]竹木务等钱已满两月朝限,合依元降旨,具当职官申取朝廷指挥。」诏成都府并仙井(盐)[监]职官各降一官,选人依条施行。
十月十七日,户部尚书刘炳等奏:「今拟修到条:『诸吏人驱磨点检出收到无额上供钱物供申数目不实,而侵隐、移易别作窠名收系若支使者,诸州三千贯、累满者同,提刑司依此。提刑司六千贯,转一资。』上条合入《政和赏格》。『诸吏人驱磨点检出收无额上供钱物供申数目
不实,而侵隐、移易别作窠名收系若支(得)[使]者,州及八千贯、提刑司一万五千贯以上,累满者同。并奏裁。』上条合入《政和赏令》。『诸驱磨点检出收到无额上供钱物供申数目不实,而侵隐、移易别作窠名收系若支使者,三百贯,累满者同,余项依此。升一名;一千贯,升二名;二千贯,升三名;四千贯,升四名;七千贯,升五名;一万二千贯,转一资;三万贯已上,取裁。』上条合入《尚书户部司勋格》。契勘阙下支用见钱,全仰诸路上供有额、无额钱数应办。其无额钱,元丰间岁收约一百七八十万贯,近年以来,所收约八九十万贯,比旧大段数少,亏损省计。缘无额上供虽有窠名而各无定数,从前据凭场务收到数目申州驱磨,报提刑司,本司备申省部拘催起发。若供申隐落,止有断罪约束,即无点检告赏之文。兼近承朝旨,令诸路常平司驱磨到崇宁元年至大蹑三年侵使隐落上供无额钱,总计一百七十余万贯,金银物帛一十万余斤两等,如此显有陷失钱物,盖为未有劝赏,致所属不肯尽公点检驱磨。今相度,欲乞今后场务收到无额钱物,供申所属州军提刑司并本部,如逐处能点检、驱磨、告发、侵隐、失隐钱物,并依政和赏格令法施行。又检会大蹑诸路上供钱物续降 令节文:『诸无额上供钱物,场务限次季孟月十日前具逐色都数申本州岛驱磨,本月二十日前申转运司,仍具一般状入递,申尚书
户部。本司限十日申本部。诸供申无额上供钱物隐漏者,徒二年。』政和元年十月十四日朝旨节文:『诸路应无额上供钱物,并隶提刑司拘收。』政和格令:『诸告及驱磨、点检出隐落并失陷钱物,应赏者,以所纳物准价,仍依数借支。』即犯人应勿追或追而不足者,干系人均备告备告:疑有误。。及驱磨点检出隐落并失陷钱物每及一分,给三厘。」诏依修定,余依诸路上供 施行。
四年四月二十日,刘炳等奏:「勘会诸路拖欠钱物,虽有分限带发指挥,缘逐路往往不限内计置起发尽绝,却致再有拖欠,盖是从来约束未严。兼今岁夏祭排办,本部百色支费,所用钱物浩瀚,唯仰诸路上供应办。今相度,欲将诸路拖欠钱物,须管于元立期限起发数足。所是限满未起,并蔡河拨发司管般斛斗拖欠三万余石未立定期限,仍乞责限半年,(今)[令]逐路提辖官催促计置起发。内窑柴、斛如无本色,即乞起发价钱。如违,其本处并提、转两司当职官吏,并乞令提举司取勘闻奏,仍不以赦降去官原减。所贵如期到阙,应副指拟支用。」从之。
九月二十七日,户部尚书王甫奏王:原作「玉」,据本书选举二五之一四改。:「契勘户部经费全仰诸路上供,近 刷到见积欠钱物共三百四十三万八千三百一十四贯石束,申降今年六月二十三日圣旨:『须管于元限起发数足。限满未起,已有立定期限半年。如违,本处并提、转两司当职官吏,并令提举司取勘闻奏,仍不以赦降
去官原减。』臣窃以督责劝沮之方,莫先赏罚。今诸路催起积欠,除违限路分本部见行按举劾奏,乞赐必行外,即未有依限起发数足推赏之文。臣愚欲望圣慈详酌,特降睿旨,诸路如能于限内起发数足,其当职官吏并从本部敷奏,朝廷优与推赏,庶几有以激劝。」诏令户部对立赏罚申尚书省。
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承议郎、尚书度支员外郎张汝霖奏:「自到任以来,点磨拘收到钱物,并起置过簿书。内一项朝旨,驱磨在都请受文历内,失陷钱物三十万,元限一年半。汝霖到任四月余日,驱磨得二十三万七千四贯石疋两等。」诏张汝霖与转一官。郎官一人,分案有五:曰度支,掌支度军国豹用及会计之事;(日)[曰]发运,掌行上供年额封桩并科买,及漕运脚直之事;曰支供,掌供入内钱物及诸色俸禄、请给、驿券;曰赏赐,掌赏赐、支赐并特支时服、衣袄、银鞋、盘缠、诸色人例物杂支钱物;曰知杂。吏额:主事二人、令史六人、书令史十六人、守当官十六人、贴司二十九人。
高宗建炎三年四月十三日,诏度支郎官以一员为额,吏人减三分之一。
绍兴三年正月七日,诏度支见出给文武官料钱历头,取会合门、吏部都官、粮料院等处,其违限不报人吏并从杖一百科罪。
二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尚书右司员外郎锺世明言:「天下豹赋,窠名不一,有归之朝廷者,有归之户部者,要之均济国家之用而已,
故朝廷之与户部事实一体。比年以来,朝廷每月支降券食钱三十万缗,又于数内 还给关子钱,而户部窠名钱物又有为朝廷拘收支用者。望下户部,条具自来支使钱物窠名,拨归户部,每月以实关钱申朝旨,取旨贴降施行。」从之。
二十六年十一月六日,礼部侍郎辛次膺言:「愿诏有司取朝廷入岁支之数,以一年为率。其入数,则谷考欠失,严立谴罚;其出数,则更功裁约,立为定例,然后于岁实入之内,拨岁合支之数,以待其出。又取若干专一收桩,以为畜积之数,无故不得支用。」诏吏部侍郎陈康伯、大理少卿陈章、户部侍郎王俣等同共措置。上曰:「此正今日之先务。豹用止有三说:生豹、理豹、节豹。比年以来,生豹之道讲求略尽,唯是理豹,多缘官司失催,理不以其时,致有拖欠。积欠既么,则又放兑。使州县得人,必不致此。若夫节豹,则朝廷用度莫大于赡军,然诸军请给亦皆有定额,无可裁损,自今但当樽节浮费,不可妄用,使理豹得人,又能撙节。如此数年,畜积自有余矣。」
十二月六日,诏:「诸官司料次钱,令户部取酌中一年数目,立为定额,每年不得过今来所立数目。如支用不足,即具数申取朝廷指挥。」
同日,诏三省枢密院诸房,除每上、下半年户部支给犒许外,激赏库所支诸房并其余官司犒许,今后每次并减三分之一。
绍兴三十二年九月十九日,孝宗即位,未改元。兵部
侍郎兼权户部侍郎周葵等言:「检准绍兴二十八年五月十一日指挥:『内外臣寮请给,今后不得陈乞免行借减。虽已得指挥,许户部执奏不行。』本部见行遵守外,照得内外臣寮、诸军、诸司,多是于指定条格合得请给数外陈乞援例增添,及诸百官司所支料次并非泛支使钱物多有泛滥太破。欲乞今后正从本部检察谷考,许取索从实裁减。内有援例增添请给之人,虽画降指挥,讫执奏不行。」从之。
孝宗隆兴元年七月三日,户部言:「依指挥,条具并省吏额:度支见管主事二人、令史六人史:原作「吏」,据下文改。、书令史一十六人、守当官一十四人、正贴司二十四人、私名五人,今减令史一名、书令史三人、守当官二人、正贴司四人、私名五人,内二人系文遣度牒文字添置,于内减罢一人。今将减罢人籍定姓名,候有阙日,依名次拨填。」诏依。见在人且令依旧,将来遇阙,更不迁补。
二年六月七日,殿中侍御史尹穑言:「国家之于用度,既不可以横敛功赋,则于许官置吏,惟当有以减裁其冗。今户部既有度支以总调度,又有帐司以考文籍,今则又有所谓驱磨司者,盖咤昨来陛下临御之初,欲令户部尽见内外支费之数,胥吏之力有不办。赵子潚为侍郎,遂逐急创置驱磨司,使之专行,而其所差人吏月有增给。今则内外支费之数具在帐籍,遇有取索,照应便可立见。则其创置之司,自合复罢。今仍依旧存留,徒使文
籍山积,虽长贰不得尽蹑,特付胥吏之手,致令粮料疲于供报,三衙困于追扰,无益于事。」诏驱磨司并归度支,元差人吏并罢。
闰十一月二十日,诏于内藏库支借银一十万两应副户部支遣,日后令本部收簇拨还。
干道四年六月二十一日,度支郎中赵不敌言:「度支所掌,在于支度军国之用,而会其出入及其经费之数。臣尝计,方今一岁,内外支用之数大 五千五百万缗有奇,又以一岁所入计之,若使诸路供应以时,别无蠲减拖欠,务场入纳无亏,则足以支一岁之用不阙。然赋用之窠名猥多,而分隶于户部之五司,如僧道免丁、常平免役、坊场酒课之类,则左右曹掌之;如上供折帛、经总无额、茶盬香矾之类,则金部掌之;度支则督月桩;仓部则专籴本催理。虽散于五司,悉经于度支。谷之古人量(人)[入]为出之义,则度支一司安可以不周知其所入之数么哉 臣昨庀职之初,见其凡遇科降移用之际,一切临时批会,于五司据凭其数,即以施行。或以吏缘为奸,或有批报隐漏,迫于仓卒,考实无由,小则有 于支遣,大则失陷于豹赋。臣咤置为都籍会计窠名,总为揭贴事,事虽方行,籍书草具,而条具详备,固已粲然易考。欲望付之本曹,自兹为始,岁一易之,庶几有司得以么远遵行,不唯豹赋易以谷考,抑使胥吏无所容其奸。」从之。
十一月二十七日,诏:「三总领合支官兵春冬衣,令户部
措置,今后并前期支降,依行在官兵条限时日支给,不得依前迟延过时。」从臣寮请么。
五年三月十五日,户房言:「每遇四孟月车驾诣景灵宫,合支散龊巷官兵并禁卫折食钱,系已得旨。依例支散。若逐次降指挥,委是重复。欲乞自将来孟夏降指挥日添入,今后依此字。」从之。
六年五月四日,度支言:「依指挥,条具并省吏额:见管主事二人、令史五人、书令史一十三人、守当官一十二人、正贴司二十人、私名四人,今减书令史一名、守当官二人、正贴司三人,以五十人为额。」诏并依拟定,各从下裁减。将来见阙日,依名次拨填。其减下人,愿依条比换名目者听。
七年三月七日,诏户部支券食钱以银、会子代支。从户部请么。
八年二月一日,户部尚书曾怀、侍郎沈复言:「准指挥,每月券食增支钱、银,减落会子。今具下项:一、诸路州军合发折帛钱诸路:原作「路诸」,据文意乙正。,并宽剩折帛及折帛头子钱,欲自今年受纳日,以九分见钱、一分会子解发。内折帛钱四色,各增二分,共计增收见钱一百七万六百余贯。内有截使赴外路支遣钱二十六万余贯,从户部却行科拨州军赴行在经总制窠名会子二十六万余贯,对兑贴凑赴外路应副支遣。一、临安府合发折帛钱,欲以三分为率,用一分见钱、二分会子解发,仍自受纳日为始。左藏西库杂纳绫纸等钱,欲自四月为始,并全用见钱送纳。一、务场每月券食钱三十万贯,欲
自十月为始,支拨二分银或见钱应副支遣。一、契勘自来支遣钱、银分数增减不定,若将来见得钱数多、银两数少,即合将见钱增起分数支遣。一、契勘已承指挥,增起银两分数支遣街市,银两数多,银价自是低平。照得本部已前年分遇阙少银两,置场收买应副。若将来见得银两果有阙少,只将收到纲运并酒库等处发到钱会置场逐旋收买,应副支遣。」又言:「今具每月减落会子四十万贯,一岁共增支银、钱计四百八十万余贯,一岁钱增一百八十万贯,已有下项折帛增起二分钱一百八万余贯、临安府折帛增起见钱二十万余贯、杂纳绫纸等钱全用见钱一百万余贯,已上计一百四十七万余贯。本部今将二月分为则,又遣每岁实增钱止一百五十六万余贯,除已有外,实阙九万余贯。一岁银增九十六万余两,已有下项岁剩四十二万余两,务场券食增起二分银二十一万余两,已上计银六十三万余两,阙少银三十三万余两。本部已申朝廷,乞将取到纲运并诸色发到会子,除经常支用外,约一百八十万余贯可以收买银五十万余两,贴凑支遣。勘会今来兑起外路折帛见钱二分,赴行在止二十六万余贯。照得合起赴行在经总制钱数甚多,欲令户部于附近州军合起赴行在经总制钱内,分明指定指拨钱二十六万余贯,却于本州岛军对兑起发。」从之。
九年三月二十四日,户
部言:「准指挥,委官前去浙东西、江东路诸州军点检官吏俸给,每月具折支钱会历,结押申缴赴户部驱磨。勘会两浙路温、台、明、处州、平江府及江东路诸州军并未缴到文历。」诏令温、台、明、处州、平江府并江东路逐州军点检会子官,各遵依指挥,将已结押文历疾速申缴施行,不得违滞。仍先次具析未缴咤依申尚书省。
【续会要】
淳熙十三年十二月九日,诏度支减守当官二人、贴司一人、私名二人。以司农少卿吴燠议减冗食,下敕令所裁定,故有是命。
嘉定六年九月二十三日,户部侍郎兼同详定敕令官李珏言:「度支一司,专一审度支供钱物。凡是诸色支遣,并须经由度支,庶几事绪归一,易于谷考。今来路、百官司并诸军帮支借给,或遇升改增添食钱之类,其粮料院秪凭诸处诸人帮到券历,便与批勘,更不候经由度支,是致事绪散漫,难以谷考。乞今后应是诸百官司并诸军但干请给,并须经由度支审度行下,方得照条帮勘。如未曾经由度支,即不许粮料院擅行帮勘。」从之。(本卷王小红点校,郭声波初审。)
食货 ~ 库杂录库杂录:原无,据前后各卷体例及本卷「祗候库」条眉批补。
宋会要辑稿 食货五二
库杂录库杂录:原无,据前后各卷体例及本卷「祗候库」条眉批补。
食货 宋会要辑稿 食货五二 御酒库
御酒库
淳熙七年四月一日,主管御前酒库言:「元降指挥,于步军司差破兵士三十人,殿前司差破兵士二十人,充杂役使唤。缘本库系在内中置局,若差拨厩军,窃虑冗杂,不晓部辖,难以凭信。乞比附省马院等处体例差破禁军使唤。遇阙,依旧于逐处差填。」从之。
九年四月二十四日,诏御酒曲料库支卖新煮酒并行住罢,将在栈煮兰液酒二十万瓶付点检赡军酒库所。令本所自今每岁抱纳息钱一十二万贯,供纳内藏库,仍自今岁为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