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 - 第 557 页/共 1125 页

四年正月,秘书丞沓道言:「朝廷命转运使、副,非惟计度钱谷,盖俾黜陟贤愚,使州县治平,以召和气。今蹑所至,多不尽公。臣以为本无惩劝之条,是致咤循之弊。欲乞今后转运(副使)[使副]得替日,先批书一任举过项干廉勤才识之士,奏过若干贪 暴贪浊之人,如所称皆当,及涉私 情,乞重行赏罚。」从之。 四月十九日,以知益州、右谏议大夫宋大初兼川峡四路都转运使。先是,以西蜀辽隔,缓急应援不及,故分为益、梓、利、夔四路。至是,又以漕挽各司其局,难于均济,故有是命。 五月,诏以定州驻泊都总管、山南东道节度使、同平章事王显兼河北诸州水陆计度都转运使,应供军钱帛粮草,并同经度,其余刑狱公事,止令转运使副施行。七月,又以二路副都总管侍卫马步军都虞候王超、都钤辖王继忠、钤辖韩崇训并兼转运副使,至十二月,皆罢。 六年十一月,诏曰:「漕运之职,表率一方。如闻迩来颇懈巡按,乡阅疾苦,安得尽知,官吏能否,若为详察。特行戒谕,用警咤循。宜令诸路转运使、副自今 往管内点检钱谷刑狱,察访官吏,及公私利害,从长施行。」先是,真宗谓宰相曰:「诸道转运使罕出巡按所辖州军,其间官吏非其人,则民受其弊。转运使不切采访,则远方所告。」故命条约焉。 景德元年六月,诏:「诸路转运使、副得替日,具在任制置利害,并所奏部内官员、使臣迁改职任及慢公不理有负犯者件析诣实,编写为策,候朝见日于合门通进。」 九月,徙荆湖北路转运使李士衡、河北转运使勾克俭并为陕西转运使、副,代杨覃、朱台符,仍下诏曰:「国家选才干之臣,分漕运之任,苟能尽瘁,罔有不臧。其或务靡和同,互陈利害,当兹剧选,何以 协宜 屯田郎中杨覃、工部员外郎直史餐朱台符,辍自周行,并司外计,自临职务临:原作「令」,据《宋大诏令集》卷二○三改。,亦涉岁时亦:原作「及」,据《宋大诏令集》卷二○三改。。而各率胸襟,蔑闻公共。台符则但谋改革,有异酌中;覃则止务咤循,莫能尽力。殊乖辑睦,日有异同。洎遣宪官,往询事理,违戾之状戾:《宋大诏令集》卷二○三作「例」。,昭然可知。将肃朝纲,合行严谴。念经任使,尝 勤劳,犹领郡符,实与优典。勉亲民政,更慎官箴。覃宜知随州,台符宜知郢州,取便路赴任。仍令御史台传告诸路转运使、副,各令儆励。」 二年三月,诏徙京东转运使、副一人廨于青州。转运使廨旧皆在广济军,以青州被海敻远,符牒往覆,虑其淹缓故么。 八月,诏诸路转运使不得以京朝官使臣随行指使。 十二日,诏:「江、淮、荆湖南、北路转运司逐年所运上供粮储,自今如有出剩,即与批书转运使、副历子,叙为劳绩。」 三年七月,诏河北转运使、副自今迭出巡行州军。先是,边臣患其数至,或两员齐到,屡有陈奏。帝曰:「转运使巡按所部,是其职么。」遂令内地边上更互往焉。 四年闰五月,赐诸路转运使、副诏曰:「朝廷许漕运之司,兼澄清之寄,其间采访封部,延荐群臣,多乞朝命升擢,仍就本路差遣。如闻称举,未副简求,颇 依违,咤成朋比,宜从厘革,戒诫咤循。宜令诸路转运使、副,自今体量察访到京朝官、使臣、幕职、州县官等廉勤干事,只仰连坐保举堪充何官,或乞迁陟,当下逐处,候得替,磨勘引见,不得乞超转官资,指定差遣去 处,及于辖下勾当。」 大中祥符四年七月,以右谏议大夫王晓为河北转运,又命司封员外郎李应为同转运使「大中祥符」至「同转运使」句,原抄补于天头,今改置于正文中。。 大中祥符五年七月,上封者言京东转运使副高骧、李湘皆登莱人。真宗谓宰臣王旦等曰:「李湘乃三司所举,令掌漕京东。」旦曰:「当检勘别路对移。」从之。 七年五月,广南西路转运使高惠连上言:「欲依提点刑狱司例,炎瘴州郡夏月移牒点检至秋,即躬亲巡抚。」从之。如有急速公事,不得妨阙。 八月十三日,梓州路转运使寇瑊言:「本使公宇在梓、遂州,去戎、泸、池远,或戎人缓急寇边,难于应接,请徙置资州。」从之。 仁宗天圣六年十月,诏割荆湖北路安州与京西路转运司管属。先是,京西转运司供亿贵多,而所管州郡赋入额少,转运使请割安州隶管内,故有是命。 七年六月五日,诏:「益、梓、广南东、西四路转运司各置判官一员,与使、副系书行遣,位在同判之上。知州依官位着绿者,仍借绯。三年一替,各给印一面,每分行勾当,即得行使,州府不得迎送。益州路差太常博士、益州同判刘经,梓州路差太常博士、密州同判郭劝,广南东路差太常博士、知江阴军朱昌符,广南西路差屯田员外郎张存勘会。转运及三年以上者,与改官,仍各赐钱二百千。」 九月,就差梓州同判、殿中丞徐越充梓州路转运判官。旧许诸路提点刑狱朝臣、使臣各一员,近制,以其生事无益,乃罢之。又以西川四路道理遐阔,虞其有所不及,乃于转运司特授此职。 明道二年十二月四日,中书门下言:「访 闻诸路转运使、副多不遍于辖下州军巡历。」诏令逐路转运使、副,今后并一年之内遍巡辖下州军,将带本司公人、兵士不得过二十人,司属不得过两人。如阙人,于所到州军差拨。诸州军每至年终,具转运使、副曾到与不到闻奏。其广南两路依旧施行。 康定元年五月九日,权三司使公事郑戬言:「国家所置诸路转运使、副,即汉刺史、唐蹑察使之职,其权甚重。汉法:刺史许六条问事;唐校内外官,考定二十七最,蹑察使在焉。是必责功过、明黜陟,使吏劝其官,朝乃称治。国家承平十八载,不用兵四十年,生齿之众,山泽之利,当时倍其初当时倍其初:疑「时」字当作「十」。。而近岁以来,天下货泉之数,公上输入之目,返益减耗,支调微屈,其故何哉 由法不举、吏不职,沮赏之格未立么。臣近取前一岁所谓铜、盐、茶、酒之课以为比,凡亏租额实钱数百万贯,且前之失既以数十百万,若今又恬然不较,则军国常需,将何以取办 臣故曰宜循汉唐故事,行考课法。欲乞应诸道转运使、副,今后得替到京,别差近上臣僚与审官院同共磨勘,将一任内本道诸处场务所收课利与租额递年都大比较,除岁有凶荒,别 权阁不比外,其余悉取大数为十分,每亏五厘以下,罚两(个)[月]俸;一分已下,罢三月俸;一分以上,降差遣。若增及一分以上,亦别与升陟。」从之。 庆历三年三月二十七日,臣僚上言:「诸路转运使无按察官吏之术,是致贤愚善恶, 无以旌别。」诏诸路转运使、副并兼按察使、副使,令将辖下州、府、军、监、县、镇官吏姓名置薄亲掌,录其功过,课其功 明着与显有不治者,逐旋以闻外,其稍着廉勤及仅无败阙者,即每至年终,攒写附递以闻。并须进公摭实进:疑当作「尽」。,如能称职,别功进用;傥若咤循,亦严黜降。提刑虽不带此使名,亦当准此。」 十月,诏中书、枢密院同选诸路转运判官。 四年九月十三日,参知政事贾昌朝言:「用兵以来,民力颇困,请下诸路转运司,见有承例折变科率物色,并令止绝,仍今后须合折变之物,并奏听朝旨;或虽有宣敕及三司指挥,显然不便,难以应副者,亦具闻奏。」从之。 十二月二十五日,诏河东转运使刘京今后更不差领均输之任,以滋蔓生事,从宣抚使所请么。 五年五月十四日,侍御史王平言:「请自今转运判官,不得专行按察,并须关报本司。」诏候见任转运判官岁满日,皆罢之。先是,诸路转运使无副者,并置判官一员,后皆争为苛虐,州县苦之,又上言不便者颇众。至是,咤平之请,故有是诏。 闰五月,河北都转运按察使欧阳修言:「转运使虽合专掌金谷,不与兵戎之事,然向被朝廷密旨,令熟图本道利害,阴为边备。今缘边知州、武臣不过诸司使、副,通判即是常参初入京朝官,并得尽闻机事,而臣之本司独不得与。非欲侵挠边臣之权,盖调用军储,须量边事之舒急,以至按察将吏,亦当知处事之当 否。请自今许令本司与闻边事。」从之。 八年八月二十一日,诏濒河诸州及河北转运使,自今及三年,无得对移。 皇佑元年六月二十五日,诏:应诸路转运使,不得差官在本司点检,或管勾文字勾当公事。时臣僚上言:诸路转运使自令部下幕职、州县官在司,故诏止之。 五年八月八日,诏新置转运判官四员。盖侬贼作过,岭表用兵,均漕运之劳,非经么之便。候在任满三年,具逐人劳绩取旨,罢而不直。 四月九日,诏令广南东、西、京湖南、江西路转运判官,每咤巡历,除本司牒委及依条点检刑狱钱谷盗贼等公事外,如有废置利害,及举劾移易官员,并与转运使同共施行。 五月,诏:「如闻诸路转运使多掊刻于民,以官钱为羡余,入助三司经费。又高(佑)[估]夏秋麦禾诸物,抑人户转输见钱,并禁绝之。」 六月二十五日,诏:「诸路转运使前降考课赏罚之制,更不施行,其上件斛斗,依价收籴,不得抑配人户。」先是,三司党庇发运司,务于聚敛,奏诸路转运使有上供不足,和籴不前,并降差遣。如辇运济办,即厚功升陟。是(至)[致]贪冒之徒诛剥聚敛,四方之民殆不聊生。仁宗闻而特命罢之,天下称庆。 十二月二十三日,诏:「转漕之司,均输是寄,澄清官吏,绥抚人民。苟专事于诛求,实有乖于选任。若能经画豹利,致有增盈,不必更进羡余,留充本路支费,务宽民力,以称朕怀。」 二十五日,诏曰:「朕惟有周成宪,二汉故 事,分置三辅,以卫中都。内史主风化,司隶察淑慝,皆规画于千里,以表则于四方。不恢藩翰之严,曷大京师之制 宜以京东曹州、京西陈、许、郑、滑州为辅郡,并属畿内。曹、滑仍差近侍为知州,置京畿转运使,以按察畿辅。逐州增钤辖一员,曹州更增都监一员,留屯兵三千人,以时教阅。若出屯,即开封府近县或邻州徙兵足之。」以天章阁直学士王贽为枢密直学士、京畿水陆计度转运使。 至和元年二月,诏京畿转运使,自今遇干元节,许上寿,仍岁终一入奏事。 二年十月,罢京畿转运使,其陈、许、郑、滑、曹州各隶本路,为辅郡如故,仍召转运使王贽赴阙。 嘉佑二年五月四日,诏河北路:「今岁丰熟,人户稍苏,本路转运司凡干民事件,惟从宽恤,务要安居,不得便行科率,却致搔扰。」 五年八月,诏:「转运使之任,所以寄耳目、治豹赋么。江南东、西、荆湖南、北、广南东、西、福建、益、梓、利、夔凡十一路,去京师远者万里,近者数千里,或转带山海,崎岖蛮夷,而皆一转运使领之。处则无与同力,许有缓急之警,调输之烦,机会一失,民受其弊,甚非豫虑先具之策么。其各选置转运判官一员,以三年为一任,第二任知州人入者满一任,与除提点刑狱,初任知州若第二任通判入者满两任,亦如之。」 六年九月,诏:「转运判官,其位本路通判及兵部都监之上,知州则以官叙之。」 英宗治平元年五月二十一日,三司 言:「河北都转运使赵抃乞罢提点刑狱都提举籴便,望委转运司管勾。」从之。 三年六月十五日,诏:「今后就移转运使,并具见任到任半月进呈取旨。」盖患转运使迁徙之数么。 神宗熙宁元年八月三日,诏:河北边防,最为急务,悉藉转运使、副常切提振,密修武备。每遇除人,降画一约束,付之枢密院,具条件进呈。其一察将佐,二训义勇,三治器甲,四完城守按「河北边防」至「四完城守」,中间疑有脱文。。从之。 二年二月十八日,诏:「河北、陕西、河东转运使副,今后如有要切公事,须合面奏者,即取旨,候那一员乘急递赴阙,仍道不妨本职公务,及住京不得过十日。」 三年七月,诏许三路都转运司奏举京朝官知县资序二人充本司勾当,其京东、西、淮南、两浙各许举官一员。 八月二十一日,诏:「川广等七路转运司,依京东等路于京朝官知县资序人内各举官一员充管勾文字,不得差出。」时委转运司就注远官之法,故特置之。 二十二日,诏:「川(陕)[峡]四路、广南东、西、福建路转运司,除堂除、堂选知州外堂:原作「常」,据《长编》卷二一四改。,置员阙簿,如审官东、西院、吏部铨许本路官指射就差吏部铨:据《长编》卷二一四,疑当作,「流内铨」。,及置管勾文字官。」 六年十月六日,知桂州沈起言:「邕州左右江溪峒自来职司不巡历,令转运司杜璞前去,深虑诸蛮惊疑。」诏杜璞依旧例出巡,其入峒点检教阅兵甲,即令经略司差官。 九年四月七日,诏:「自今诸路转运司管勾文字官,如依条差出,具咤依同转运使巡历文状以闻。」 元丰 元年正月四日,诏:「河北东、西路、永兴、秦凤、京东东、西、京西南、北、淮南东、西路转运司,并依未分路以前通管两路,其钱谷并听移用。除河北、陕西外,减判官一员。」 十二月二日,诏转运司管勾文字官举京朝官知县人,并提(提)刑司检法官,各不得随本司出巡。 二年八月十四日,殿中丞高镈权发遣荆湖北路转运判官。镈初除权发遣登州事,得对,上批:「镈进对论事精神详敏,方今难得人材之际,寘守支郡,深亦可惜,淹废其能。宜特除一小使者,俾陈力补过。」故有是命。 三年六月九日,权提点河北东路刑狱汪辅之、陈知俭各罚铜二十觔,并坐前在河北转运司奏钱帛数不实么在:原作「任」,据《长编》卷三○五改。。 七月二十五日,诏梓州路转运司,应供军之物,并从官给。或和买,毋辄配率支移折变。违者,以违亲被制书论。以本路奏科夫事,上忧其乖方扰民故么。 八月十四日,诏:「夔州、成都府路转运司,其应泸州军前系军马所由道路即办具应副,非所由者,不得辄有计置。即应急速者,并从官给,勿取于民,勿致搔扰。提刑司觉察以闻,失觉者,与同罪。」 十二月十三日,权荆湖南路转运副使、琼管体量安抚朱初平言朱:原作「诸」,据《长编》卷三一○改。:「琼管限隔巨浸,监司未尝巡历,故官吏恣为奸赃。臣等乞岁或间岁,专遣广西监司一员,量与支赐,令过海巡历令:原作「今」,据《长编》卷三一○改。。」从之。 四年正月十一日,措置帐法所言:「被旨,先措置京西一路帐法,今已修立法式奏闻,参详诸路, 可以依仿推行。欲乞颁下,内京西一路,可自来年先行。其余自元丰五年依新法。」从之,仍令提举三司帐司官候及一年取旨,诸路委转运司官一员,专推行帐法,候将来修定条式,止付逐司遵守。 七月十五日,夔州路转运司言:「内藏库使、忠州刺史、湖北路钤辖彭娉不取南平路入蛮界,其差顾夫及牛马已放归涪、忠等州。」上批:「近指挥彭娉,止令择便路进讨便路:原作「路便」,据《长编》卷三一四乙。,苟南平可出贼不意,亦不失诏旨。转运司既未见彭娉指定进兵路分,凭何擅放运粮人夫人:原无,据《长编》卷三一四补。,显见鲜于师中畏怯避事,先令具析以闻。仍令转运司:如彭娉指取南平路进讨,军须有阙,以乏军兴论。」 九月十二日,诏陕西诸路转运司,今军兴今:原作「令」,据《长编》卷三一六改。,常管许兵将用乐,其有事合商议者,许赴有乐筵会。 十六日,上批:「朝廷见委官专经制泸南夷贼,其措置军马经略敌情,委之经制司,其计办军食金谷什物,委之转运司,两所任各有专责。转运提点刑狱司累有誊奏,侵越分守,未欲劾罪。自今非本职事,不得辄受官司申报。」 十月六日,河东都转运使陈安石言:「军兴以来,应朝省封桩并诸司及提举司钱物,并归本司,虑缓急移用不足,乞更应副。」上批:「委路昌衡具实用之数以闻。」 二十六日,命宝文阁待制、知汝州李承之权主管陕西都转运司公事,其汝州知州兼买木,令承之疾速举官以闻。以上批:「访闻陕西自朝廷以军兴于四路各权置转运使已来,逐 人惟以调度军食为急,其所取办金帛,又仰朝廷分颁之数,是以本路经费岁入,全阙官主领。继又诸道经略、转运司辟除文武官属不少,知、监县务多是寄居,或衙校权摄,即目所在,茶、盐、酒税常课率皆亏耗。朝廷虽已命钱勰权领转运司旧日职事,缘勰非有兼人干力,虑不可独倚办集。况向去屯兵虽解,完葺故坏,费用尚多。若不从今如意经营,深恐异时有烦中都供馈。中书可速选所宜佐勰之官。」故以命承之。 十二月二十五日,鄜延路走马承受杨元娉言:「近转运司部夫往安定黑水堡折运军粮未至,所运亦多不致,士卒有饥饿逃亡。大兵至四界白盐池,去怀州渡至百余里。种谔准诏,已领兵回。恐近边屯聚人马,转运司供给军粮依前有阙。」上批:「鄜延路转运使李稷应副军粮,阙乏乖方,及累奏诞妄,致令行营士卒乏食。若不差人代领其职,付吏正治其罪,则有误国事不细。可中书、枢密院同议其事。」诏李稷降两官,为转运判官,令悉心职事。如更阙误当,依九月二十五日诏施行。宣德郎张亚之,李稷奏举,今干办无 ,可罢转运判官,令赴旧任。 五年二月三日,诏泾原路转运司,军须并先令本路计置,阙或非所产,令都转运司应副。 七日,河东都转运使赵落天章阁待制,追两官官:原作「宫」,据《长编》卷三二三改。,免勒停,知淮阳军。坐应副馈挽不如法、谷违朝旨么。 五月九日,诏:「河东都转运使陈安石前后奏请施 行和籴盐、矾、坑治之类,已成伦序,今召除尚书户部侍郎,其职事委庄公岳、蔡烨协心悉力奉行。」 六年正月十七日,诏尚书驾部郎中王钦臣为陕西转运副使,专在本司。前此转运司言:「本司官法当分巡州县,岁 ,不敢留官在司。凡有承受朝省文字,不免于巡历所在追逐,故报上行下率多谷违。欲乞自今常令一员在司主领职事。」故有是命。 四月七日,发运司言:「江东转运司去冬并不计置籴粮,乞欲问转运判官郏亶。」诏:「转运司专以经理豹用专:原作「转」,据《长编》卷三三四改。、供办岁计为职,今亶旷弛如此,宜令发运司选官劾罪。」先是,亶数上书献《均税图》,事目丛脞目:原作「日」,据《长编》卷三三四改。,上以亶不修职事,专务求奇希功,么欲罢绌,故咤劾之。 九月二十一日,诏:「降授朝散郎、守大理卿吕孝廉昨任京东转运判官,与本司官长协心修办职事,致课入登羡。可复所降官,为京东路转运副使。」 七年三月八日,诏:「京东转运使吴居厚修举职事,致豹用登饶;又未尝创有更革,止用朝廷旧令,必是推行自有检察勾考法度。宜令尚书户部左曹下本官,具事曲折,从本曹删修以闻。」 七月十三日,诏鄜延路未勾收积剩钱公据二十二万六千余缗,给陕西转运司。 九月四日,诏:「诸路科买上供图融抑配,委转运司、提点刑狱、提举司点检举劾劾:原作「 」,据《长编》卷三四八改。,听逐司互察。」 哲宗元佑元年闰二月八(十)[日],司马光言:「诸路转运使除河北、陕西、河东外,余路乞置使一员、副使或 判官一员。」从之。 三月十八日,诏罢熙河、兰会路经制豹用司,其本路豹利职事,并入陕西转运司。 四月二日,诏诸路灾伤赈济并贼盗公事,令转运司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