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会典 - 第 311 页/共 713 页

奏本式 洪武间定 某衙门某官臣姓某等、谨 奏為某事。备事由[云。云]今将原发事由、照行事理、备细开坐、谨具奏 闻 某事[云云]缘由毕 前件事理拟议依某律科断施行 某事[云云]缘由毕 前件[云云]伏候 敕旨 [如有勾问职官、或支拨钱粮之类、则依此式写 以上某字起至某字止、计字若干、纸几张] 右 谨 奏 闻 如一事奏请、则於此下、写伏候 敕旨谨奏 洪武[印]年 月  日某衙门某官[臣]姓某 某官[臣]姓某 年月日下、止列见在某官[臣]姓僉名、不得於背后书写。或有差故缺员者、不必列衔 某衙门某官 【臣】 姓某、谨 奏為雨泽事。据某人状呈、洪武几年几月几日某时几刻下雨、至某时几刻止、入土几分。谨具奏 闻 以上為雨泽事起、至入土几分止、计字若干箇、纸几张 右  谨  奏 闻 洪武[印]年 月  日列衔如前式 啟本同此式。但奏字写作啟字。若有请、则 敕旨字写作 令旨。餘皆同 题本式 某衙门某官等官[臣]某等、谨 题為某事。备事由[云。云]谨题请 旨 如不用请 旨、止用谨具题 御。餘同 凡啟奏题本事例。洪武十五年定、凡奏啟本内官员、正面真谨僉名。当该吏典、於纸背书名画字。如有事故官员、不许写列空衔。年月及正面上、俱用印信、毋致漏使 ○又六部等衙门、凡差人有事公干所在府州县、止是具奏啟本、付差去人回还復 命。赴当该衙门发落。批解官物者、令承批人齎批径赴该部交纳。不许泛滥径申 ○永乐十年定、凡诸衙门於 皇太子前具啟、或敬奉过事件、其本内及行移文书内、止许写啟本敬奉 令旨、或止云敬依敬蒙、及啟准具啟外字样 ○二十二年、令诸司有急切机务、不得 面陈者、许具题本投进。若诉私事、丐私恩者、不许 ○嘉靖八年奏准、本式、遵照 大明律后附写尺寸、参以近年适中式样。题本、每幅六行、一行二十格、抬头二字、平行写十八字。头行衙门官衔姓名疏密、俱作一行书写、不限字数。年月下疏密同。若有连名挨次、俱照六行书写。奏本、每幅六行、一行二十四格、抬头二字、平行写二十二字。头行衙门官衔、或生儒吏典军民灶匠籍贯姓名疏密、俱作一行书写、不限字数。右谨奏 闻四字、右字平行、谨字奏字、各隔二字、 闻字过幅第一抬头。计纸字在右谨奏前一行、与谨字平行差小。年月下疏密同前。若有连名挨次、俱照六行书写 行移署押体式 各衙门行移有式。署押有式。至今遵行。今备书之、而附事例於后 洪武间定 在京 一五军都督府、照会六部。札付各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并金吾前后羽林左右虎賁左府军卫、及府军左右前后十卫经歷司、各护卫经歷司、各外卫指挥使司、提刑按察司、应天府、各长史司、兵马指挥司、守御千户所。其察院磨勘司、凡有事务、各府经歷司令典吏抄案、本司呈府施行。事毕。经歷司回牒监察御史、并磨勘司 一六部咨呈五军都督府。平咨各都指挥使司。照会承宣布政使司。札付太常寺、钦天监、太医院、翰林院、光禄寺、太僕寺、提刑按察司、应天府、盐运司、各外卫指挥使司、金吾前后羽林左右虎賁左府军卫府军前后左右十卫经歷司、各护卫经歷司、直隶府州、各长史司、兵马指挥司、国子监典簿。其察院事务、六部都吏赴院抄案、磨勘司事、六部令史赴司抄案、呈部施行。事毕。主事回牒监察御史、并磨勘司 一金吾前后羽林左右虎賁左并府军卫府军左右前后十卫、俱係经歷司、呈五军都督府、并六部各布政司。平关各外卫、并提刑按察司、及在京三品衙门。故牒兵马指挥司。其察院事务、各卫经歷司令典吏抄案、本司呈卫、磨勘司事务、各卫令史抄案呈卫施行。事毕。经歷司回关监察御史、并磨勘司 一国子学、凡有行移、本学典簿呈六部。平关应天府。其察院事务、典簿抄案呈学、磨勘司事务、令史抄案呈学施行。事毕。典簿牒呈监察御史、并磨勘司 【十五年、改国子学為国子监。其行移、六部札付国子监、国子监径呈六部】 一应天府、申五军都督府。呈六部。牒呈各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平关提刑按察司、并国子学。故牒在外各府、兵马指挥司。帖下州县。其察院磨勘司事务、本府令史抄案呈府施行。事毕。经歷司牒呈监察御史、并磨勘司 一察院、故牒各道提刑按察司经歷司。其磨勘司事务、察院书吏赴司抄案呈院施行。事毕。监察御史回关磨勘司 一兵马指挥司、申五军都督府六部。牒呈金吾羽林府军等卫、并外卫指挥使司、应天府。牒上在外各府。平关各州。帖下各县。其察院事务、本司首领官抄案呈司施行。事毕。本司回牒监察御史 在外 一各都指挥使司、呈五军都督府。平咨六部、各布政使司。照会提刑按察司。故牒各卫并护卫指挥使司、应天府。札付长史司、各府州 一各处承宣布政使司、呈五军都督府。咨呈六部。平咨各都指挥使司。照会提刑按察司、应天府。札付金吾羽林府军等十卫经歷司、长史司、并所属盐运司、各府州 一各护卫指挥使司、凡有事务、行移本卫经歷司、转呈五军都督府、六部、并长史司。平关提刑按察司、并内外三品衙门、及各卫故牒各府。帖下州县、并所属千百户所 一各外卫指挥使司、申五军都督府。呈六部。牒呈都指挥使司。平关提邢按察司。故牒各府。帖下州县、并所属千百户所 一各处提刑按察司、呈五军都督府、六部。牒呈都司、布政司。平关在京三品衙门、并在外各卫指挥使司、盐运司。故牒在内四品衙门、及在外各府长史司。帖下内外五品至七品衙门。其察院事务、本司经歷司牒呈回报 一各盐运司、申六部。呈各布政司。平关按察司、并三品衙门。故牒各府。帖下州县 一直隶各府、申六部。在外各府、申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牒呈按察司、各卫并护卫指挥使司、盐运司。牒长史司。故牒守御千户所、兵马指挥司。帖下所属各州县 一各 王府长史司、呈五军都督府六部、及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牒呈提刑按察司。牒各府。帖下各护卫经歷司。故牒审理所 一各处守御千户所。直隶、申五军都督府。在外、申都指挥使司。呈各卫。牒呈按察司。牒上各府。故牒各州。帖下各县、所属百户 一直隶各州、申六部。在外各州。直隶布政司统属、申本司。係各府所属、止申本府、并按察司、各卫并护卫指挥使司。平关兵马指挥司。帖下属县 一各县、申府、并按察司、各卫并护卫指挥使司、及在京兵马指挥司。若係各州所属、申州。故牒仓库税课司局、递运河泊所、驛坝等杂职衙门一各处仓库、司狱、巡检、税课司局、递运河泊所、驛坝等杂职衙门、申府。如内有各州所属、申州。俱牒呈各县。各处杂职衙门、往復平关 照会式 某军都督府為某事。云。云合行照会。可照验施行。须至照会者 照会某部 洪武印某事年 月 日 左都督押 同知都督押 僉都督押 照会 右都督押 同知都督押 僉都督押 六部照会各布政使司文移同 侍郎押 照会尚书押 侍郎押 都指挥使司照会按察司文移同 照会都指挥使押 各布政使司照会按察司同 左布政使押 左参政押 左参议押 照会 右布政使押 右参政押 右参议押 咨呈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