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会典 - 第 306 页/共 713 页

敕符等项、则使者齎付所授官员、秘不敢发。开读迎接仪各不同。具列於后 洪武二十六年定 前期一日、尚宝司设 御座於奉天殿。设宝案於殿东。锦衣卫设云盖於 奉天门。教坊司陈中和韶乐於殿内。礼部设宣读案於 承天门上。西南向。其日清晨、陈设如常仪。教坊司设大乐於 午门外、 承天门外、东西相向。仪礼司设百官拜位於 承天门外桥南。校尉四人擎云盖於殿内帘前。鼓初严。文武百官各具朝服。鼓次严。引礼引公侯侍班於 午门外、东西相向。鐘声止。仪礼司跪奏请陞殿。 皇帝服皮弁服。导驾官前导。中和乐作。陞座。乐止。鸣鞭、捲帘。礼部官捧 詔书诣宝案前用宝讫。捧置云盖中。校尉擎执云盖、由殿东门出。大乐作。自东陛降、由 奉天门、至金水桥南。 午门外乐作。公侯前导、迎至 承天门上。鸣赞唱排班。引礼引文武官就拜位。唱班齐、鞠躬。乐作。赞四拜。乐止。宣读展读官陞案。称有 制。赞眾官皆跪。礼部官捧 詔书授宣读官。宣读官受 詔书。唱宣读。宣读官宣讫。礼部官捧 詔置云盖中。赞礼唱俯伏、兴。乐作。四拜。乐止。唱搢笏、鞠躬、三舞蹈。唱山呼。百官拱手加额曰万岁。唱山呼。百官拱手加额曰万岁。唱再山呼。百官拱手加额曰万万岁。凡呼万岁、乐工军校击鼓齐声应之。唱出笏、俯伏、兴。乐作。四拜、兴、平身。乐止。序班即报仪礼司。跪奏礼毕。礼部官捧 詔书分授使者毕。 驾兴。中和乐作。鸣鞭。乐止。百官以次退 嘉靖六年续定 前期一日、鸿臚寺官设 詔案、锦衣卫设云盖云盘於 奉天殿内东。别设云盘於 承天门上。设綵舆於 午门外。鸿臚寺官设宣读案於 承天门上、西南向。教坊司设中和乐、及设大乐如常仪。鸿臚寺官列百官班次於 承天门外桥南。是日、锦衣卫设卤簿驾。百官各具朝服入丹墀内侍立。 上具冕服。御华盖殿。鸿臚寺官引执事官进至 华盖殿就次、行五拜三叩头礼。赞各供事。鸿臚寺官奏请陞殿。乐作。导驾官导 上陞座。翰林院官先捧 詔书於 华盖殿。从至 御座前、东立、西向。乐止。鸣鞭。报时鸡唱、定时鼓讫。唱排班。文武百官入班。鸿臚寺官赞四拜。乐作。兴。乐止。百官出至 承天门外伺候。鸿臚寺官举 詔案於殿中。赞颁 詔。翰林院官捧 詔书授礼部官、礼部官捧 詔书置於云盘案上。校尉擎云盖。俱从殿左门出、 【隆庆六年仪注、 詔从殿左门出至 皇极门、鸿臚寺即奏礼毕、 驾兴】至 午门外。礼部官捧 詔置綵舆内。乐作。公侯伯三品以上官前导、迎至 承天门止。乐止。鸣赞唱排班。引礼引文武百官就拜位。乐作。赞四拜。乐止。唱宣读。展詔官陞案。称有 制。赞眾官皆跪。礼部官捧 詔书、授宣读官、宣读讫。礼部官捧 詔书置云盘中。赞俯伏、兴。乐作。四拜。乐止。搢笏、鞠躬、三舞蹈。唱山呼。万岁者三、唱出笏、俯伏、兴。乐作。四拜、兴、平身。乐止。序班报鸿臚寺官。跪奏礼毕。 驾兴。百官以次出。礼部官捧 詔书、授锦衣卫官、置云匣中、以綵索繫於龙竿颁降。礼部官捧 詔书置於龙亭内。鼓乐迎至礼部。授使者颁行天下 开读乐 【与朝贺同】 迎接詔赦仪 洪武中定 凡 朝廷遣使各处开读 詔赦。如至开读所。本处官员具龙亭綵舆仪仗鼓乐、出郭迎接。朝使下马取 詔书、置龙亭中、南向。朝使立於龙亭之东。本处官具朝服北面、行五拜礼。眾官及鼓乐前导引。朝使上马、在龙亭后行。至公廨门外、眾官先入。文武官分东西序立、候龙亭至公庭中。朝使立於龙亭之东、西向。如有出使官员。赞者先唱曰、出使官行礼。礼生引出使官、於公庭露臺上、行五拜礼毕。於露臺之上东向立。赞眾官排班。有武官处、文东武西排班。如无武官处、文官依次左右排班。班齐。乐作。赞四拜礼。朝使捧 詔授展读官、展读官跪受、诣开读案宣读。出使官於露臺北向跪。眾官皆跪。宣读讫。开读官奉 詔授朝使、朝使捧 詔置龙亭中。眾官俯伏、兴、四拜、三舞蹈、跪、山呼者三、俯伏、兴、四拜、礼毕。本处官班首诣龙亭前、跪问 圣躬万福。朝使鞠躬答曰、 圣躬万福。眾官乃退、易服而见朝使、行两拜礼。朝使答礼。礼毕。本处官復具鼓乐、送 詔於官亭 凡遇有 詔书、礼部差人齎往各处开读。所差人员、必预先教其捧 詔进退礼仪 凡使者钦齎 詔书、至各处开读。预期一日、报知本处官司、照依已降仪式、迎接行礼 凡使者钦齎 詔书至总兵官处、近营十里、先令人报知。总兵官设香案於营内、南向。列金鼓旗仗、率领诸将出营迎接。见使者、下马、立於道傍、俟 詔书过。总兵官并眾官上马后从。至营门外、各下马。使者前行。总兵官并眾官后从。至营内。使者捧 詔书以授宣读官。眾官皆跪。宣读毕。以授使者、復置於案。眾官皆俯伏、兴、平身、行四拜礼、礼毕。使者东立、西向。总兵官西立、东向。行两拜相见礼毕。使者居东、总兵居西、相向叙坐 凡遇 詔赦经过道路、官员军民人等、即於道傍俯伏、候 詔赦过毕、方起 凡出使在外。如遇 詔赦到各处、出迎郊外、与本处官一同随班行五拜三叩头礼。有职者随品序列。无职差使人、便服、随具服班之后。不许搀越。行礼毕。同本处官导龙亭至衙门中、随大班、依上项班次行礼 迎接詔赦官班仪仗行次图 (见图) 开读詔赦文武官拜位图式 (见图) 迎接敕符制諭仪 洪武间定 凡使者钦齎 敕符丹符到处、多係机密重事。不许先期报知。亦不许本处官司迎接。使者与眾官直至本衙门开看。置 敕符於案。使者立於案东。眾官四拜。使者取符宣读讫。復置於案。眾官再行四拜礼毕。本处官遂与使者行礼。若与一二人、止於本家接符、从便安放。使者以符授本官、本官叩头开看毕。乃与使者行礼 凡使者钦齎 制諭敕符手詔至总兵官处、干係机密军务。经过去处、不许报知。本处官司、亦不许迎接。径至总兵官营外。先密遣人报知。总兵官设香案於兵幕、南向。总兵官亲出营迎接。使者下马、捧 制諭敕符前行。总兵官后从。至兵幕。使者取 制諭敕符置於案。使者立於案东、西向。总兵官行五拜礼。礼毕。悉令屏去左右。使者取 制諭敕符、亲授总兵官。开看毕。即收卷、復置於案。使者东立、西向。总兵官西立、东向。行两拜相见礼毕。使者居东、总兵官居西、相向叙坐 凡总兵官奉 命征讨。遇使者齎到 制諭敕符手詔、依仪行礼。即便依 旨奉行。如有应合復奏事理、随时具奏请 旨、不许迟延方 命。违则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