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会典 - 第 313 页/共 713 页

平关式 某卫亲军指挥使司為某事。[云、云]合行移关。请照验施行。须至关者 右    关 某卫指挥使司 洪武印某事年 月 日 同知押 僉事押 关指挥使押 同知押 僉事押 各府平关各衙门文移同 同知押 推官押 关知府押 通判押 各州平关各衙门文移同 同知押 关知州押 判官押 各县平关各衙门文移同 县丞押 关知县押 主簿押 牒呈式 某府為某事[云、云]合行牒呈。伏请 照验施行。须至牒呈者 右  牒  呈 某处提刑按察司 同知姓名押 推官姓名押 洪武[印某事]年 月 日知府姓名押 通判姓名押 应天府牒呈都司布政司、各府牒呈各卫指挥使司、盐运司、兵马指挥司、牒呈各卫指挥使司应天府、同 按察司牒呈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文移同 副使姓名押 洪武[印某事]年 月 日按察使姓名押 僉事姓名押 长史司及守御千户所牒呈按察司、应天府经歷司国子监典簿牒呈察院磨勘司、同 平牒式 某府长史司為某事。[云、云]合行移牒。请 照验施行。须至牒者 右  牒 某  府 洪武[印某事]年 月 日 牒长史押 各府牒长史司文移同 牒上式 某处守御千户所為某事。[云、云]合行牒上。请 照验施行。须至牒者 右牒上 某府 洪武[印某事]年 月 日 副千户押 牒正千户押 副千户押 兵马指挥司牒上各外府同 故牒式 某卫指挥使司為某事。[云、云]合行故牒。可照验施行。须至故牒者 右 故 牒 某   府 洪武[印某事]年 月 日 同知押 僉事押 牒指挥使押 同知押 僉事押 都指挥使司故牒各卫及应天府、盐运司故牒各府、应天府故牒外府并兵马指挥司、俱同 下帖式 某府為某事。[云、云]合下仰照验[云、云]须至帖者 右下某县准此 洪武[印某事]年 月 日 同知押 推官押 帖知府押 通判押 某州為某事。[云、云]合下仰照验[云、云]须至帖者 右下某[仓库]准此 洪武[印某事]年 月 日 同知押 帖知州押 判官押 凡行移往来事例。洪武十五年定、一通政司、职掌出纳 帝命。与诸司无行。有径行通政司者、以违制论 ○一各 王府长史、凡有行移、具牒宗人府经歷司、案呈本府。事毕。抄案回牒长史司 ○一五军都督府、凡有行移、令经歷司、具牒宗人府经歷司、案呈本府。事毕。抄案回报五军都督府经歷司。其在京卫所、及在外各都司、各该卫、并直隶卫所、若有行移、俱由该府转行 ○一六部、凡有行移、令主事厅、牒呈宗人府经歷司、案呈本府。事毕。抄案故牒六部主事厅。其太常寺、应天府、光禄寺、太僕寺、国子监、钦天监、翰林院、太医院、南北城兵马指挥司仪礼司、行人司等衙门、及在外各布政司、并直隶府州、应有行移、俱由该部转行 ○一都察院、凡有行移、令经歷司牒呈宗人府经歷司、案呈本府。事毕。抄案故牒都察院经歷司。其各道监察御史、并在外按察司、遇有行移、俱由都察院转行 ○一通政司、凡有行移、令经歷司呈宗人府经歷司、案呈本府。事毕。抄案帖下各卫经歷司 ○一五军都督府、有事於都察院、止令经歷司互相文移、转呈本院。如行六部、则经歷司与主事厅互牒。其在京秩三品者、则与本院并行。仍故牒在京四品、在外按察司。帖下在京五品以下衙门。其在京四品、在外按察司、牒呈本院、及在京五品以下衙门、行移本院、俱称具呈。惟大理审刑磨勘司、止与本院经歷司行移。各道监察御史、亦止由本院行移。与诸司无行 ○一通政司、与在外诸司衙门、别无行移。今后不许申稟 ○一仪礼司、并 内府六科、俱係近侍官员、与内外衙门、并无行移。今后不许申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