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会典 - 第 307 页/共 713 页

进书仪 进书仪、惟 实录最重。 上具袞冕。百官朝服、进表称贺。其餘纂修书成、则以表进。重录书、及 玉牒、止捧进。仪各列於后 进实录仪 永乐元年定 前一日、设香案於 奉天殿丹陛之中、表案於 丹陛之东。锦衣卫设卤簿驾。教坊司设中和韶乐、及大乐、如常仪。设宝舆於 奉天门。是日早、史官捧 实录置其中。 上御华盖殿。具袞冕。鸿臚寺官奏执事官行礼。赞五拜。奏请陞殿。导驾官前导。乐作。 上御奉天殿。乐止。文武官各具朝服、诣丹墀分左右侍班。鸿臚寺官导引宝舆至 丹陛上。史官举 实录置於案。史官入班。鸿臚寺官奏进 实录。序班举 实录案、以次由殿中门入。班首由左门入。 上兴。序班以 实录案置於殿中。班首跪於案前。赞史官皆跪。序班并内侍官、举 实录案入 谨身殿、置於中。 上復座。赞俯伏。班首俯伏、兴、復位。赞四拜。赞进表。序班举表案、由左门入、置於殿中。赞宣表。赞眾官皆跪。宣讫。赞俯伏、兴。赞四拜、兴。进实录官退於东班侍立。文武百官入班。鸿臚寺官奏、某官臣某、同文武百官、恭遇 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啟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 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实录纂成。群臣懽忭、礼当庆贺。宣讫。各官四拜、兴。赞有 制。史官仍入班。赞跪。宣 制云、 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啟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 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功德光华。纂述详实。朕心懽庆。与卿等同之。宣讫。俯伏、兴、三舞蹈、山呼、又四拜、礼毕 万历五年续定 前一日、设表案於 皇极殿丹陛之东。设 实录案於丹墀中。教坊司设中和韶乐、及大乐、如常仪。设宝舆香亭表亭於史馆前。是日早、锦衣卫设卤簿驾。 上御中极殿。具袞冕服。文武百官具朝服侍班。监修总裁纂修等官具朝服至馆前。监修官捧表置表亭中。纂修官捧 实录置宝舆中。鸿臚寺官导迎 实录宝舆香亭、用鼓乐繖盖、由 会极门下阶至桥南、由中道行。表亭、监修总裁等官后随、由二桥行至 皇极门。 实录宝舆香亭由中门入。表亭监修总裁等官由左门入。至丹墀案前。监修官捧表、由东 王阶陞、置於表案、由东北边下。纂修官捧 实录置於案。乐作。宝舆香亭鼓乐繖盖俱退。监修总裁等官侍立於石墀东。内殿鸿臚寺官奏执事官行礼。赞五拜三叩头讫。奏请陞殿。导驾官前导。乐作。 上御皇极殿。乐止。鸣鞭。监修总裁等官入班。班列石墀上。鸿臚寺官奏进 实录。乐作。序班举 实录案、以次由中道陞至殿门外。 上兴。序班举 实录案、由中门入、置於殿中。乐止。班首由东北边阶陞、自东边门入、跪於案前。赞总裁等官皆跪。乐作。内侍官举实录案入内殿、置於中。 上復座。乐止。赞俯伏。班首及总裁等官皆俯伏。乐作。兴、平身。乐止。班首復位。赞鞠躬。乐作。赞四拜兴、平身。乐止。赞进表。乐作。序班举表案置於殿中。乐止。赞宣表。赞眾官皆跪。鸿臚寺官展表宣讫。赞俯伏、兴。乐作。赞鞠躬、四拜、平身。乐止。进实录官退於石墀东侍立。赞排班。文武百官入班。赞班齐。赞跪。鸿臚寺官致词云、文武百官某官臣某等、恭惟 世宗肃皇帝、神功圣德、纂述成书。光华万世。群臣懽忭。礼当庆贺。赞俯伏、兴。赞鞠躬。乐作。赞四拜、兴、平身。乐止。赞有 制。进实录官仍入百官班。赞跪。宣 制云、 世宗肃皇帝、功德配天。纪述详实。朕心懽庆。与卿等同之。宣讫。赞俯伏。乐作。兴、平身。乐止。赞搢笏、鞠躬、三舞蹈。赞跪、山呼万岁三。赞出笏。赞俯伏、兴。乐作。赞鞠躬、四拜、兴、平身。乐止。礼毕。次日、司礼监官自内殿送 实录下殿、仍置宝舆中、用繖盖、与监修总裁副总裁官、同送至 皇(上中下又)宬尊藏 进重书训录仪 嘉靖十五年定 前一日、鸿臚寺设 宝训 实录案於丹墀中。设宝舆香亭於史馆前。教坊司设中和韶乐、及大乐、如常仪。是日早、锦衣卫设卤簿驾。史官具朝服至馆、捧 宝训 实录置宝舆中。鸿臚寺官导迎 宝训 实录宝舆、用鼓乐繖盖、从东廊北行、由 左顺门外、引由桥南中道行。史官后随、由二桥行至 奉天门阶下、由左门入至丹墀案前。捧 宝训 实录置於案。乐作。候香亭宝舆退。 上御华盖殿。鸿臚寺官奏执事官行礼。赞五拜。奏请陛殿。导驾官前导。乐作。 上御奉天殿。乐止。鸣鞭。文武百官各具朝服侍班。史官入班。赞四拜。乐作。兴、平身。乐止。鸿臚寺官奏进 宝训 实录。乐作。序班举 宝训 实录案、以次由中道陞。班首官由左阶陞、至殿门外。 上兴。序班以 宝训 实录案置於殿中。乐止。班首官跪於案前。赞史官皆跪。乐作。内侍官举 宝训 实录案入 华盖殿。 上復座。赞俯伏。班首及史官、皆俯伏、兴、平身。乐止。班首復位。赞鞠躬。乐作。赞四拜、兴、平身。乐止。史官退於东班侍立。文武百官入班。赞五拜三叩头、兴、平身。乐止。礼毕。次日早、鸿臚寺官诣 华盖殿、请 宝训 实录於宝舆内。执事者举舆、由殿中门出。鼓乐前导监录等官、并司礼监、及各监内侍官后从、由 奉天门 左顺门 东华门、至 皇(上中下又)宬门外。 钦遣官以次捧 太祖高皇帝训录、及捧 列圣训录、各尊藏於金柜内、不掩。恭候 上亲临阅视闔固、毕。各官以次列阶下、行叩头礼 进玉牒仪 弘治三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