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辅通志 - 第 910 页/共 974 页
萃之车亡其轴兮乘者弃之呜呼夫子兮不幸类之
尚何为哉昭不可留兮道不可常畏死疾走兮狂顾
彷徨燕复为齐兮东海洋洋嗟夫子之专直兮不虑
后而为防胡去规而就矩兮卒滞以流亡惜功美
之不就兮俾愚昧之周章岂夫子之不能兮无亦恶
是之遑遑仁夫对赵之欵悃兮诚不忍其故邦君子
之容与兮弥亿载而愈光谅遭时之不然兮匪谋虑
之不长跽陈辞以陨涕兮仰视天之茫茫茍论世之
未可兮言余心之不臧
宋
定州谒诸庙祝文 苏 轼
惟皇上帝分命羣祀降厘下土惟我元后临遣近臣
镇抚一方幽明虽殊保民惟均莅事之始祇见祠下
若赋政疵颣敢逃其罚雨旸以时疾疫不作亦窃有
望于神尚飨
北岳祈雨祝文 苏 轼
惟元佑九年岁次甲戌四月壬寅朔十六日丁巳端
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左朝奉郎定州路安抚
使兼马步军都总管知定州军州及管内劝农使轻
车都尉赐紫金鱼袋苏轼敢以制币茶果清酌之奠
敢昭告于北岳安天元圣帝都城以北燕蓟之南既
徂岁而不登又歴时而未雨公私并竭农末皆伤麦
将槁而禾未生民既流而盗不止丰凶之决近在浃
辰沟壑之忧上贻当宁仰止乔岳食于朔方卷舒云
霓呼吸雨霁若其安视小民之急何以仰符上帝之
仁轼以短才谬膺重寄傥有罪以致旱宁降罚于微
躬今者得请于朝斋居以祷旦夕是望吁嗟而求雨
我夏田兼致西成之富实兹边廪少寛北顾之忧拜
赐以时敢忘其报尚飨
春祈北岳祝文 苏 轼
西起太行东属碣石南至于河皆神所食吏谨刑政
农毕其力风雨时若则神之职方此东作敬荐其洁
锡之丰岁以昭灵徳尚飨
元
封龙书院释菜先圣文 安 熙
维大徳十年岁次丙午秋七月己巳朔越翼日庚午
后学安熙敢昭告于先圣至圣文宣王熙至愚极陋
总角趋庭私淑诸人实始闻道自兹厥徳钦诵遗编
近本程朱上窥思孟以求经以探圣心庶竭驽顽
进徳修业孰云不力中道而迷悲叹穷庐摧頺已甚
虽由病废实亦惰偷内自省循枯落是惧兹焉感愤
避俗岩居追忆旧闻卒究前业洒扫应对谨行信言
余力学文穷理尽性循循有序发轫圣途以存诸心
以行诸已以及于物以化于乡或冀有成不悖于道
兹涓吉日载见祠庭酒苹蘩式陈明荐尚蕲启廸
实诱其庶假威灵不至大戾谨率诸生恭修释菜
之礼用伸告
明
吊董生文 胡 翰
余自京师南归次于直沽泝流而逹于衡漳过陵州
故广川地也或曰汉江都相董仲舒墓在焉为文吊
之其辞曰出国门以南迈兮涉衡漳而济舟波流浑
其若河兮道既阻而且修临广川之故墟兮曰夫子
之首丘望原隰以懐思兮怅欲去而夷犹嗟王风之
不竞兮人各骛其私智道术裂而民散兮世已乆而
莫制燕赵固多竒士兮仅有取其忼慨非天降大雅
兮繄孰为之表砺圣垂法于春秋兮志虽微而可即
士明经以致用兮义非后而不食征天人以为言兮
明灾异之在辟引君致之当道兮情眷眷于悱恻嘉
尧舜而乐三代兮得一士而不能用茍不用其亦已
兮国无人而曷重黯质直而见惮兮饰诈而取宠
用舍倒而莫察兮邪正溷而弥冗骍不中夫牺牲兮
执鸾刀而荐犂登味以实瓒兮沥黄流而注兹竞
刓方以为员兮攦榘矱而去之徒操末以齐本兮引
绳墨而止之下皇皇而靡所骋兮上訑訑以为得孰
好贤如缁衣兮孰恶恶如巷伯古固难于知人兮讵
多欲而不惑庸俟时之见察兮庶师言之允一谓伊
尹无以加兮虽管晏弗之企探渊源其尚兮又岂
游夏之俦类何一低而一昻兮槩未量乎夫子之志
曰正谊而明道兮不计功而谋利皦内顾而如斯兮
揆王佐亦奚异俾诡遇以获禽兮固为吾心之所羞
比栁下之三黜兮由直道以事人百里之饭牛兮岂
污辱而忘身道有时而诎兮亦有时而伸谅天命之
未违兮独奈何乎生民
本朝
祭蔚州魏公文 陆陇其
当今天下主持正气俾直道不冺于斯世者非先生
倡之与先生出而后在朝者知以营私为耻在野者
知以干利为羞虽未能尽如先生之志而礼义耻
一线不絶者先生之功也微先生则世道之变幻更
不知当如何矣自古居髙官大位文章事业彪炳宇
宙者何代无之而一心之光明洞逹可以对天地质
鬼神反之幽独而无惭考之诗书而不愧者葢难其
人焉如先生者岂非间气所锺哉陇其浙西之鄙士
江南之贱吏也先生之知最深有不可觧者方陇
其待罪疁城于先生未尝有一日之雅先生千里贻
诗奬其葑菲而其驽骀且昌言于朝不以为嫌闻
其罢黜则搤腕不平不顾恩怨即陇其亦不知何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