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辅通志 - 第 886 页/共 974 页
已髙出于百王之上矣世祖皇帝立极作则人文昭
明登用儒臣躬亲讲学故当时勲贤之裔以及宿卫
之臣罔不以揖让爼豆之为懿颛昬庸之为耻也
而三代国学党序遂庠家塾之等秩然罗列于上下
才学经术用世之士踵武而出暨仁宗皇帝宾兴大
比四方举进士凡登贤书名礼部者京师屡倍于
外郡非列圣仁涵义揉百年之礼乐文物推而致之
欤燕自虞夏为武卫之服召公之化尚矣昭王筑台
以徕贤士邹衍乐毅剧辛至有称于世韩婴以诗易
为一家师孔颖达博综五经卓然庶几醇儒今多士
游歌在庭枢衣在庙将见鲁邹之美矣若婴颖达宜
所不道矧衍毅辛之徒哉夫儒者之学诗书六艺之
文以至施天下之道无有二也后世教不明家异人
殊各溺于所习以相诋訾由上之教无以一之嗟夫
古者小学大学之师弟子之传皆本于道德仁义之
实者于诗书六艺之文非有教有授则不敢以传也
传焉而厖杂不经则上有刑也是故风淳而气同由
上之教有以一之也而王国多士逢文明之肄业
有学学有师春秋祀其先圣先师者又有庙有位入
有食以处出有贵于众所以报称列圣教化之德而
应贤侯承宣之志者必冠而起矣提举学事崔居中
教授贾良弼正张祯禄司视以状请曰庙之事成前
尹马思忽实能始之今尹曹伟实能终之经歴王孝
祖薛让警巡监院乌徳美使李权且能考工于下余
既为言正兖郕沂邹四公配食东乡位其来请遂为
铭诗不辞诗曰皇元有赫奄受大国于月之于日
之域京邑翼翼莫不来极予诞敷文德新都有嵯辟
雍峩峩弁之瑳济尔象牺鍧尔歌新宫则那旧
庙如之何皇帝在御百度咸若海输维柟河浮厥柏
是寻是斵虞庠岳岳式光我上国元圣仪仪元紞龙
衣衎我先师既右享之采芹于池荐此明牺用介我
蕃厘蕃厘伊何彼美多士克明克类克谅厥事以登
膴仕以媚于天子有铿华锺路鼓逢逢言燕于公有
翼有颙多士既同天府是庸维曹侯之功曹侯誾誾
乃承乃宣御剧乃专虞庠连连王氏安安祗国维贤
天子万年
国子学先圣庙碑 程巨夫
皇庆二年春皇帝若曰我元膺百圣之统建万民之
极诞受厥命作之君师世祖混一区宇亟修文教成
宗建学庙武宗追尊孔子所以崇化育材也朕纂丕
图监前人成宪期底于治可树碑于庙诃臣文之臣
巨夫拜手稽首奉诏言曰臣闻邃古之初惟民生厚
风气渐靡圣人忧之越有庠序学校之制天下之治
胥此出焉中统二年以儒臣许衡为国子祭酒选朝
臣子弟充弟子员至元四年作都城画地宫城之东
为庙学基廿四年备置监学官元贞元年诏立先圣
庙久未集大德三年春丞相臣哈喇哈逊达尔罕大
惧无以祗德意乃身任之饬五材鸠众工责成工部
郎中臣贾驯心计指授晨夕匪懈工师用劝十年秋
庙成谋树国子学御史台臣复以为请制可至大元
年冬学成庙度地顷之半殿四阿崇尺六十有五广
倍之深视崇之尺加十焉配享有位从祀有列重门
修廊斋庐庖库为楹四百七十有八学在庙西地逊
于庙者十之二中国子监东西六馆自堂徂门环列
鳞比通教养之区为间百六十有七制加孔子大成
之号祀以太牢赞释奠雅乐江南复户四十之春
秋二祀先期必命大臣摄事皇帝御极升先儒周敦
颐程颢程颐司马光张载邵雍朱熹张栻吕祖谦许
衡从祀置弟子员三百进庶民子弟之俊秀相观而
善业精行成者岁举从政又诏天下三岁一大比兴
贤能于是崇宇升陛陈器服冕圣师巍然如在其上
教有业息有居亲师乐友诸生各安其学咸曰大哉
天子之仁至哉相臣之贤工曹之勤其知政治之本
原矣臣窃谓天地至神非风雨霜露罔成其功斯道
至大非圣君贤相罔致其化人性至善非诗书礼乐
罔就其器列圣相承谓天下可以武定不可以武治
所以尊夫子建辟雍复科举诚欲人人被服儒行为
天下国家用耳然则黎民于变时雍顾不在兹乎于
戏隆哉臣巨夫谨拜手稽首而献颂曰皇元受命诞
惟作京以抚万邦既讫武功载修文教登其俊良于
穆宣圣垂范罔极首尊而彰曰尔胄子弗典于学曷
风四方学以聚之廪之饩之日就月将大德嗣服乃
建孔庙乃经辟雍考制程材审时相宜遹成厥功辟
雍洋洋冕服皇皇羣士景从圣道既明涣号既加我
皇御天执道之中轨物牖民翼翼干干帝学益庶
政惟和我化用宣跻祀儒师宾兴羣材丕绍厥先相
古盛时吁谟逺猷罔不由贤天锡皇祖神圣文武以
有万国威何不加令何不行何求不获惟学是务惟
材是育下民允廸越厥左右咸有一德以厪乃辟惟
帝时宪惟臣克念济济茂硕礼明乐备永作神主播
颂无斁
真定路宣圣庙碑 富珠哩翀
初镇州置真定路以中山冀晋赵深蠡府一州五土
地人民奉我睿宗仁圣景襄皇帝显懿庄圣皇后汤
沐首务立学养士当是时也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
帝渊潜朔庭闻镇之学缓未即叙龙集丁未勅有司
勿怠其事于是以金粟冈庙址崇殿庑辟黉舎太原
元好问有记越十有四年庚申世皇即祚都燕统一
八表置宪肃郡府镇宪为诸道之冠庠序阙畧必宪
人府人胥议兴治至元暨今虽屡加葺犹有未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