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辅通志 - 第 883 页/共 974 页

请南还上命大名顺德两处各给第宅及土田婢仆  岁时衣服庚申岁上登宝位首召公至上都问曰朕  欲求一人如魏征者可得否公对犯颜谏诤刚毅不  挠许衡即其人也若识深虑逺有宰相才可大用者  则万户史天泽即其人也不数日拜天泽为左丞相  授公太子太傅公固辞曰东宫未正位号臣何敢先  受师傅之名且臣才学空疎不称重望五辞乃得免  改授翰林侍讲学士王文统拜平章政事上颇委注  公奏文统乃机谋权诡之士不可大用一日当上前  面斥之曰此人学术不正他日必为天下祸是岁冬  公以疾归家明年文统败上追忆公言尝谓侍臣曰  朕访求贤士几三十年惟得窦汉卿李状元二人又  曰如窦汉卿之心姚公茂之才合而为一始为完人  遂遣使召公还京师益被信遇赐之宅第月给俸廪  国有大政辄以咨访公又奏言三代之有天下所以  风俗纯厚厯数常久者皆自设学养士所致方今宜  建学立师博选贵族子弟教养之以立风化之本于  是拜许衡为国子祭酒至元十一年迁嘉议大夫职  如故公年老不视事家居养疾上数遣使候门以珍  玩枕杖名果异味赐之东宫礼仪又有加焉十七年  又迁昭文馆大学士正议大夫竟不起享年八十有  五公前娶两王氏皆早卒再娶夫人贾氏出曹南大  家慈惠贤淑治家有法次室王氏荣氏子男一人曰  履今为奉训大夫中书吏部郎中挺特有父风女三  人长适中顺大夫淮西道宣慰副使刘执中次适金  紫光禄大夫太保领中书省事刘秉忠其季适承  直郎大名路总管府判官刘珪铭曰纪元中统运属  昌辰九重渊黙侧席幽人惟时窦公乐道安闲潜身  丘壑混迹尘寰征车召至入见金銮置之左右日接  话言宫师严重馆学尊崇公心淡然无辱无荣政事  臧否人才进退清问所及正言不讳如镜照形妍  不昧我无偏私人无怨怼公之云亡圣意哀矜念公  平生言无隐情指陈是非信而有征勒铭丰碑百代  流声   史丞相神道碑        王 盘  房杜受帷幄之寄而不亲汗马之劳耿贾着锺鼎之  勲而弗践秉钧之任岂不以将相殊器而军国异宜  非仁勇兼备而才德两全者未易当之也丞相史公  弱冠从军年三十已大将自我太祖太宗睿宗宪宗  四朝每有征伐之事未尝不在军中身经百战伟绩  丰功不可胜纪逮上御极置之相府授以政柄即从  容闲暇不动声色而纪纲法度粲然一新内立省部  以杜絶政出多门斜封墨勅之权外设六道宣抚司  以削夺郡县官吏世袭专擅之给百官俸禄使在  官者有以自赡而得保清廉之节禁贿赂请托使官  吏一心奉公而不敢为狥情枉法之私又奏罢诸色  占役五十余万戸均其赋税以苏民力天下欣然咸  有太平之望非所谓仁勇兼备而才德两全者能如  是乎公讳天泽大兴路永清人曾大父成珪隐德不  耀父秉直是为尚书府君生三子公其季也金大安  癸酉岁国兵南下尚书府君谒太师穆呼哩于军门明  年从攻北京下之太师以府君为刑部尚书镇守其  地公以府君子授五路万户中统元年今上登极首  召公公奏疏以面对上嘉纳之是岁秋诏公兼江淮  经畧使二年春北征还以公为中书右丞相至元改  元加光禄大夫右丞相如故六年春上将有事于襄  阳诏公与驸马呼喇珠徃行至郢州公病不能进还  襄阳时上闻亟遣近侍赍葡萄酒赐公且谕之曰卿  自吾祖父以来躬擐甲胄跋履山川宣勤劳者多矣  勿以小疾阻行为忧且北归善自调公归家上遣  太医驰徃诊视仍赐药物公饵毕附奏曰臣死不足  惜但愿天兵渡江慎毋杀掳是日薨春秋七十有四  时至元十二年二月七日也讣闻上为震悼遣近臣  致赙赠太尉谥曰忠武以三月庚寅葬城西原特  命臣盘制墓隧碑文公以元勲硕德位兼将相为邦  家之柱石宗社之蓍龟望重四朝恩隆百辟其容貌  循循和易未尝有一骄矜之色视富贵功名欿然退  避此其藴藉岂寻常浅量所能窥伺哉初公乞致仕  上谕曰卿奕世忠勤有功于国不允国朝之制州府  司县各置监官谓之达噜噶齐府州官徃徃不能下  惟公真定一路事不乖戾而民以寜兵火之余北地  民穷徃徃古贾人借贷周岁辄出倍息稍积则鬻  妻卖子不能偿谓之羔羊债公题奏令民负债出息  至倍则止上俞允之初公至归德遇古驱俘获将  杀之内一俘公问为何人曰我金人李正臣也公出  金赎署万户谋河南王显之来谒公一见留置门  下署万户议由是真定治效髙于他郡两人之力  为多公生平喜资治通鉴每公务之暇即读虽逺适  亦以数册自随每举一事輙能推究始终折衷是非  虽老师宿儒有不及者公夫人石氏李氏纳哈塔氏皆  先公卒子男八人曰格荣禄大夫湖广行中书省平  章政事曰樟真定顺天两路新军万户曰棣嘉议大  夫卫辉路总管曰杠资德大夫湖广行中书省右丞  曰杞嘉议大夫淮东道肃政亷访曰梓奉议大夫澧  州路同知曰楷奉训大夫南阳州同知曰彬资德大  夫中书左丞女七人男孙十六女孙十三铭曰维开  府公沉毅龎鸿挺然异禀间气所锺累朝尚武公在  戎旅把握韬钤指麾貔虎一旦崇文正笏垂绅从容  廊庙百度维新省部既立事权归一监司出临专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