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辅通志 - 第 885 页/共 974 页

于我亦未尝不与也尝释家中驱口数千出为良民  张甫牛显伊喇仲格皆与公雠敌既没其妻子流离  无所托公求得之皆厚加存恤军兴以来贫人或有  所假贷势家出子钱要利如羊生羔岁輙倍之徃徃  卖田宅鬻妻子不能偿公与真定史侯奏乞民间子  钱至倍而止不得展转滋孕朝廷从之遂立为定制  性喜宾客闲暇輙延引士大夫与之言笑谈论终日  不倦岁时赡给或随其器能任使之汴京下宝货山  积公一无所顾而首取金朝实録并秘府图书又访  求乡曲耆德得户部尚书髙公都转运使李公特  立等十余家载之以归其英鉴伟识度越侪辈逺矣  公夫人四李氏靖氏毛氏马氏男十二人福寿基  明山松山道皆蚤卒畧嗣公职夫人马氏之子  也彦规范正庆毅皆登显秩女十人  皆配令族至元十年春畧请于朝得谥曰武康仍  降翰林院定撰碑石文字臣盘当笔谨按行状叙  其行实而繋以铭  铭曰乾坤凝冱氷霜辰蛟虬泥蟠欝不伸潜阳升腾  水波援鬐鬛轩舞生风云桓桓蔡公资禀异知勇兼  全负英气由来天意不虚生圣运昌期适相契被囚  不屈紫荆山敌将义释嘉严颜九重新恩复旧职旌  斾还临燕赵间抑强扶弱诛贪戾三十余城承节制  渐销兵甲事农桑城郭熙熙太平治既平河朔逾河  防攻睢破蔡俘汴梁河南已定指吴楚渡淮浮汉凌  大江破邑拔城知几处斩将搴旗寜复数收功百战  未足多戒杀活人深可慕公之阴德如山丘哀荣终  始封公侯铭诗彪炳镌珠球子孙世袭传千秋   唐帝庙碑          郝 经  道本于皇成于帝降于王终于伯歴数之运帝王  之统纪在焉孔子赞易自伏羲而上黄帝以下不论  曰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化盖取诸乾坤言生民  之道至尧而俊大备始并乾坤而为三则尧为皇之  终及其定书断自尧典髙辛以上不论则尧为帝之  首于是帝尧上兼皇帝下冠王伯独出乎震而其巍  巍如天也故扬雄谓法始乎伏羲而成乎尧匪伏匪  尧礼义悄悄盖三皇以来少昊颛顼非不神圣而尧  之在位相舜者二十有八载以圣相圣久于其道天  下化成治歴象以成天平水土以成地教人伦以成  人赏均刑法以成典去凶庸善以成政然后以天下  授舜以德为位公天下之端自是始而命之以中以  传心法以道为统立民之极亦自是始故为帝者之  宗一降而王又降而伯而后德衰故德莫盛于帝帝  莫盛于尧宜乎配天而食也自三代以来载在祀典  世封其后以崇明祀后世帝王其德弗逮于王有愧  于伯而兼皇帝之号徃徃崇饰淫祀以为大祀而帝  之祀阙然不举汉氏或以为帝尧之苗裔而庙不及  焉则亦忘其祖矣唐髙祖以内禅法尧号为神尧称  其代曰唐而亦未尝享于帝立庙乃推皋陶老子为  帝以本所出则亦虚其号矣于是唐尧之祀忽诸德  之不逮而神乏祖矣近世唯平阳故帝都有庙存焉  中山之永平帝之所生故有庙焉而今则弗存按地  志伊祁山尧母所居葬于庆都曰庆都陵又曰望都  山望都尧母之名也故以名山今永平之西水出伊  祁口越蒲阴为祁水而州曰祁永平之南有故城曰  尧有庙有碑言尧生于此其东有县曰庆都而西有  县曰唐有碑言尧初封唐县其故国也有水出于常  山之西北曰唐东合于祁以是征之盖尧生于此始  受封焉其母殂落葬之于此及其为帝则都平阳国  家不以为命禩帝王不躬亲致享国人与逺迩遗民  不忘其德歴数千百年有能各即所居庙而享之则  其德在人之深者可见也顺德路属县唐山之巅亦  有庙焉岁久颓毁今郡牧葺理更新请碑其事故援  李唐张谓虞帝庙例题曰唐帝庙而不名且赞帝德  而为之诗庶几居人识载之遗音知为唐尧氏之  民焉其诗曰唐山苍苍唐水汤汤帝德是昌纂于有  皇唐哉皇哉帝道光哉乃圣乃神莫不具来相于有  虞股肱良哉谟明弼谐庶事康哉于戏前王其能忘  哉载剪茅茨载筑土阶尊酒簋贰曰蒸尝哉享于有  诚曰馨香哉曰雨曰旸帝德惟常哉民无殃哉神鉴  无方哉   大兴府学孔子庙碑      马祖常  昔我太祖皇帝受命造邦金人逊于汴太祖即以全  燕开大藩府制临中夏维时已有定都之志矣故太  宗皇帝首诏国子通华言乃俾贵臣子弟十八人先  入就学城新刳于兵学官摄于老氏之徒迨世祖皇  帝教命下始正儒师复学官庙事孔子归壖垣四侵  地勒石具文作新士子至元二十四年既城今都立  国子学位于国左又因故庙为京学京师杂五方俗  尹治日不给庙之墙屋弊坏将压以毁讲习之堂粗  完泰定三年今大尹曹侯上视庙貌祠位皆不如制  割稍入为寮宷倡然后大家富人合赀以聚财施施  于于咸乐相成建两庑五十有二楹缔构涂饰工良  物办象从祀诸贤百有五人妥灵惟肖威仪有容又  恳请于朝得廪饩弟子员百人受学于师复其身不  劳以事于是天下首善之教兴焉庙肇自唐咸通中  至辽金燕为都邑故尝用天子学制选举升造与南  国角立亦一时之盛也太宗皇帝当云雷经纶之世  圣训谆切以德赏喻父师以槚楚惩子弟饥焉粟肉  渴焉酒醴力焉仆役恩义甚备其养贤劝善之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