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辅通志 - 第 882 页/共 974 页
有灵契五月甲戍朔新堤成河忽自定武还北流奏至羣
臣入贺告郊庙劳飨官师遂大庆赐自督帅而下
至于勤事小吏颁器币各有差第功为三品各以次
增秩焉濮齐郓徐四州守臣以立堤救水城得不没
皆赐玺加奬吏卒自下揵至竣事而归凡特支库钱
者四初天子闵徒之遘疠者连遣太医十数軰往救
治之以车载药而行春尚寒赐以襦袍天初暑给以
台笠人悦致力用忘其劳于是又命籍其物故者厚
以分其家逃亡者听自出以贯编户乘急出夫者
蠲春徭一岁有半仁沾而恩洽矣自役兴至于堤合
为日一百有九丁三万官健作者无虑十万人材以
数计之为一千二百八十九万费钱米合三十万堤
百一十有四里诏名埽曰灵平立庙曰灵津归功于
神也方天子忧埽初合未固水道内讧上下惴恐俄
有赤蛇游于埽上吏置蛇于盆祝而放之蛇亡而河
塞天子闻而异之命褒神以显号而颁领于祠官曲
加礼焉有诏臣洙作为庙碑以明着神贶臣洙窃迹
汉唐而下河决常在曹卫之域而列圣以来泛澶渊
为尤数虽时异患殊而成功则一然必旷岁歴年穷
力殚费而后仅有克济固未有洪流横溃经费移徙
不踰二年一举而能塞者也何则孝武瓠子甚可患
也考今所决适直其地而害乂逾于此焉然宣房之
塞远逾三十年费累亿万计乃至于天子亲临沉玉
从官咸使负薪作为歌诗深自郁悼其为艰久亦己
甚矣视往揆今则知圣功莫大闳远古未有也呜呼
河之为利害大矣功定事立夫岂易然哉主吏诚能
揆明诏规永图不茍务裁费径役以日为功而使官
无旷职卒无乏事缮治废堤常若水至庶几河定民
安无决滥之患矣臣洙既奉诏为庙金石刻因得述
明天子所以御灾捍患计深虑远独得于圣心而成
是殊尤絶迹遂及治河曲折在官调度与夫大小献
力内外协心概见其畧使后世有考焉臣洙谨拜手
稽首而献文曰浑浑河源导自积石逆折而东久辄
羡溢维古神禹行水地中顺其所适不为防墉降及
战国濒齐赵魏陂障以流与水争地酾为之渠利用
灌溉水无所由因子为败由汉迄今千三百岁出地
而行患乂滋大明明天子缵尧禹服恩均蛮貊泽润
草木丁巳孟秋淫雨漏河河徙而南千里涛波天子
曰咨水实儆予勤民之力其得已乎申命郡司鸠材
庀工上志先定庶言则同人乐输费吏罔遗力圣诚
感通河即顺塞巨野既潴淮泗既道川无狂澜民得
烝罩东土其人徐方复宁芒芒原隰既夷且平水所
渐地更为沃野人恣田牧施及牛马三宁士女相与
歌呼微我圣功人其为鱼四郡守臣舞蹈上章微我
圣功城其为隍帝厘山川鱼兽咸若万方归之如水
赴壑凡厥士吏迨及庶民其谨视烝徒孔勤维是
汤河作固京室在庭靡思圣独前识九攸叙六府
允修丕冒日出覃被海陬归尔神落此新庙春秋
承祀以祈灵保臣洙作颂本原休功刻是乐石摅之
无穷
钦定四库全书
畿辅通志卷一百七
碑
元
大学士窦公神道碑 王 盘
至正十七年秋七月十有二日昭文馆大学士正议
大夫窦公以疾薨于京师讣闻上深悼惜赙恤其家
甚厚皇太子送楮币二千缗以供葬事以是年十一
月庚戌日葬于广平府肥乡县兴教乡之先茔皇太
子令命翰林学士王盘定撰碑文盘谨按行状公
讳杰字汉卿世为广平府肥乡县人其先出汉大司
空融世代绵逺无谱牒可征不能纪其世次逺近曽
祖亨值金正隆间料民为兵以丁力富强被选为签
军之家乡人遂以签军目之祖荣父思隐德不耀公
幼好学善读儒书叔祖旺为郡功曹掾充执事权家
门荣润亦欲使公改业公曰趋近利而弃逺图非计
也不若仍旧卒不改年二十值国朝兵南下亲属亡
没家业荡尽惟余一身暮夜潜出收亲属之可识者
埋瘗讫即南走渡河依母党吴氏居三年有清流河
医者王氏妻以其女且授公以方脉之术公由是生
理赡足平昔义理之学得所养而日进及河南破又
丧其家由陈走蔡由蔡渡淮至德安府孝感县令谢
宪子者一见如故交遂馆于其家日相与讲明伊洛
程张义理之学比之在北方时又益精切矣朝命
招收三教公应募北来遂得复归乡里更其旧名曰
黙字子声乡人问学者接踵道誉益重是时上在潜
邸闻其贤将召之使者持教令至恐公韬晦先使公
之友人以私意徃见使者服蹑其后公不得已乃
出拜命有司即日赍遣就道既至入见上问以治道
公首以三纲五常对遂大称一日三召或至夜分
不寝公又言帝玉之学贵正心诚意心既正则朝廷
逺近莫敢不一于正矣因问今之明治道者为谁公
以姚枢对即日遣使召之壬子冬上命公徃诣齐诺
河拜见太后赐之貂帽貂裘靴袜称是既至太后问
汝为何等人公以孔门弟子为对乃命之坐赐之酒
食顾遇之礼甚厚时皇太子未冠上命公教之上将
徃征大理以玉带钩赐公且曰此金内府物也汝老
人被服为宜太子见我所赐物如见我矣公留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