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辅通志 - 第 817 页/共 974 页
所不知而失实也昔龙门着史记所称尝过某处见
长老云云或称予于某善故得闻之予于某之子之
孙善之类皆据其实而书之以传信昔者先生出宰
大邑入为谏官留心人物谘诹中外之间其公卿大
夫贤否是非之实与夫前哲流风遗事之在人耳目
者皆日属月累而识之今复博综前人所载以及章
奏志表诸文或得诸后昆遗裔之所传说详论约取
俾其人瑕瑜不相掩虽贵显而无称不以録有一言
一行之可传即山泽布衣之伦汲汲焉采之而不遗
呜呼时代迁流昔之人得丧毁誉久而不传或传而
讹易世而后浸以零落有不能知其姓字者况乎是
非之隐邪正之微乎记事之书葢可少乎哉先生之
勤勤斯志亦惧其久而失实湮没而不可复求也其
于甲申之变冦偪城下守御之百僚不得与闻独
二三阉人哃喝要挟遂致君崩国此先生之所见而
知之尤不能已于欷歔太息而三致意者焉予以为
斯志也非惟可以藏之名山大壑之间方当
圣天子博览典故嘉意于前世将立一代之史旁罗遗乘
取其因人而可以知其事因事而可以论其世闻见
眞而鉴戒正者莫善于此矣以之备纂述成全史所
益固不大哉岂独为先生闲居论著以自适之书与
杨忠愍先生家训序 刁 包
尝读魏郑公传而深有感于良臣忠臣之分也忠愍
杨先生所遭遇者圣明也而乃同龙逢比干不获为
良臣尚论者未尝不悲其遇而怜其才陈几亭曰国
朝人才自王文成而外莫若杨忠愍噫知人哉虽然
几亭之知先生也以才愚之知先生也以学学以济
才然后临大事而不乱葢征诸家训矣家训者先生
临命之前一日援笔直书以训其家者也方是时系
徽墨而寘丛棘明知旦夕人耳而从容暇豫为忠臣
若无以异于为良臣岂非其学有大过人者与先生
之学本苑洛韩先生韩先生远祖横渠近宗泾野其
学得关中嫡派在留都为大司马时先生以属吏北
面焉其于朝闻夕可之道讲习葢有日矣夫朝闻夕
可其道莫着于易繋辞云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此太极图所为以此终篇者也先生从苑洛先生受
乐书而知六律之理与八卦相通遂玅契乎始终之
旨始若终岂有他哉生死而已矣生若死岂有他哉
昼夜而已矣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是故可生亦可死
其从容暇豫为忠臣无以异于为良臣者有以也然
则天假之年先生之学何必不嫓美文成而岂徒以
其才与之相颉颃哉昔文信国凛凛大节日星为昭
而吊古者未免以夷齐之志掩程朱之学愚于斯文
正统中备言之先生成孔之仁取孟之义与信国异
世合符人皆知之至于渊源所自则未之或知也故
特表而出之使天下后世知先生一代才人亦一代
学人也先生有孙讳远条字蕃升英年称选士克世
其家常繇金容诣祁出家训问序言愚于先生曾孙
为十世之好义不可辞故因几亭陈先生之言而进
之
杨妇贞烈序 刁 包
杨氏妇征君先生之仲女也归范阳杨士丙子城
陷率其子若女暨乳母王氏投井死或以贞名或以
烈名表其实也然则贞与烈异乎曰否贞固所以烈
也贞之说莫备于易而发明妻道则专在坤卦坤之
彖曰利牝马之贞又曰安贞吉杨氏妇能以贞为安
故不以井为危其烈烈而死不冺冺而生也岂非牝
马柔顺健行之义乎吾尝仰稽六经春秋诗节妇各
一若烈妇则诗不经见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惟宋
伯姬一人而已伯姬死于火杨氏死于水或以此疑
于贞吉之说是又不然何也圣人以道义配吉凶妇
得正而毙何吉如之若亏体辱亲凶莫甚焉是故贞
然后烈烈然后吉趋吉避凶之道可以观矣虽然文
姬辱蔡氏中郎以失身倡也杨妇光孙氏征君以守
身倡也诗云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教诲尔子式谷似
之吾于训女亦云
故太傅孙文正公集序 魏象枢
传谓颂诗读书论世三者于尚友古人之法备矣然
必其人之文若行有足以为法传世者始从而歌咏
之玩索之流连不能去懐往复不忍释手咨嗟凭吊
之下寤寐羙墙之间彷佛其人正襟端坐伸纸急书
与夫侃侃言天下事也虽相去几千百载如或见之
矧近在数十年中时地非远隔也髙山景行又当何
如乎余蚤岁即稔闻故太傅恺阳孙先生名时于碑
版中见所为诗古文词窃自念曰此特其一脔顾安
得全鼎而尝之迨释褐登朝先生已驾寻虹长往垂
十年所先生浩气虽无日不流行天壤至欲求其遗
文如曩所谓全鼎者杳不可得又自念曰岂兵燹之
余残阙无存耶抑其家人欲秘为藏书耶否则其子
孙或无力表章之耶倘亦余偶未之见也我
国家褒忠之典不遗往代如甲申死事诸臣
赐谥
予祭尤千古旷典又常下购书之
诏以备采择如先生所撰着要皆馆阁时经世垂敎之言
讵同草莽之管窥蠡测者比且今海内澄平凡名山
其人之鸿文奥论当与孔壁汲冡渐次以出无宁先
生遗稿终销沉于断碣焦棃已哉及余得请里将母
又十年所无何苫块余息中公孙太学自髙阳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