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辅通志 - 第 820 页/共 974 页

也议秦以谋计必出于是且夫说士之计皆曰韩亡  三川魏灭晋国是韩未穷而祸及于赵且物固有势  异而患同者又有势同而患异者昔者楚人久伐而  中山亡今燕尽韩之河南距沙丘而至巨鹿之界三  百里距于扞关至于榆中千五百里秦晋韩魏之上  党则地与国都邦属而壤絜者七百里秦以三军强  弩坐羊肠之上即地去邯郸二十里且秦以三军攻  王之上党而危其北则勾注之西非王之所有也今  踰勾注禁常山而守三百里通于唐曲遇此代马良  驹不东而昆山之玊不出此三宝者又非王之有也  今从于强秦与之伐齐臣恐其祸出于是矣五国之  王尝合横而谋伐赵三分赵国壤地着之盘盂属之  雠柞五国之兵有日矣齐乃西师以禁秦国使秦发  令素服而听反温轵髙平于魏反三公什清于赵此  王之明知也夫齐魏事赵宜为上交今乃以邸罪取  伐臣恐其后事王不敢自必也今王收齐天下必以  王为得齐韩齐危社稷以事王天下必重王然则齐  韩义王以天下就之下至齐韩慕王以天下收之是  一世之命制于王矣臣愿大王深与左右羣臣卒计  而重谋先事成虑而熟图之  晋   与庾冰请褒録中书令刁协书  蔡 谟  夫爵人者宜显其功罚人者宜章其罪此古今之所  愼也凡小人之类犹尚如此刁令中兴上佐有死难  之名天下不闻其罪而见其贬致刁氏称寃此乃为  王敦复雠也内沮忠臣之节论者惑之若实有大罪  宜显其事令天下知之明圣朝不贬死难之臣春秋  之义以功补过过轻功重者得以加封功轻过重者  不免诛絶功足赎罪者无黜虽先有邪佞之罪而临  难之日党于其君者不絶之也孙宁仪行父亲与灵  公滛乱于朝君杀国灭由此二臣而楚尚纳之传称  有礼不絶其位者君之党也若刁令有重罪于孔仪  絶之可也若无罪宜见追论或谓明帝之世已见寝  废今不宜复改吾又以为不然夫大道宰世殊涂一  致万机之事或异或同同不相善异不相讥故尧抑  元恺而舜举之尧不为失舜不为非何必前世所废  便不宜改乎汉萧何之后坐法失侯文帝不封而景  帝封之后复失侯武昭二帝不封而宣帝封之近如  元年车驾释奠拜孔子之圣此亦元明二帝所不行  也又刁令但是明帝所不赠尔非诛之也王平子第  五琦皆元年所诛而今日所赠岂以改前为嫌乎凡  处事者当上合古义下凖今则然后谈者不惑受罪  者无怨耳按周仆射戴征西本非王敦倡檄所雠也  事定后乃见害耳周延郭璞等并亦非为主御难也  自平居见杀耳皆见褒赠刁令事义岂轻于此乎自  顷员外散骑尚得追赠况刁令位亚三司若先自寿  终不失员外散骑例也就不赠不失以本官殡葬  也此为一人之身寿终赠死难则见絶岂所以明  事君之道厉为臣之节乎公宜显评其事以解天下  疑怪之论又闻谈者亦多谓宜赠凡事无不允当而  得众助者若以善柔得众而刁令麤刚多怨若以为  贵也而刁氏今贱若以为富也而刁氏今贫今士何  故反助寒门而此言之足下察此意  北魏   与太原张伟论髙允书     游 雅  夫喜怒者有生所不能无也而前史载卓公寛中文  饶洪量褊心者惑之弗信余与髙子游处四十年矣  未尝见其是非愠喜之色不亦信哉髙子内文明而  外弱柔其言呐呐不能出口余尝呼为文子崔公谓  余云髙生丰财博学一代佳士所乏者矫矫风节耳  余亦然之司徒之谴起于纎及于诏责崔公声嘶  股战不能言宗钦以下伏地流汗都无人色髙子数  陈事理申释是非辞义清辨音韵髙亮明主为之动  容听者无不称善仁及寮友保兹元吉向之所谓矫  矫者更在斯乎宗爱之任势也威震四海尝召百司  于都坐王公以下望庭毕拜髙子独升阶长揖由此  观之汲长孺可卧见卫青何抗礼之有向之所谓风  节者得不谓此乎知人固不易人亦不易知吾既失  之于心内崔亦漏之于形外锺期止听于伯牙夷吾  见明于鲍叔良有以也  唐   与李渤书          田正  弘正珍重执事之心积二十余年竟不获自道于执  事者徒恳恳终日常恐空老而无所师承固内不自  安矣自前年朝谒得展拜执事于道路之间时苦牵  事复畧不得伸前时所畜之意弥有不足于心矣执  事以古今仁义发为惩恶劝善之心岂惟当世士君  子所赖抑亦姬公孔子之心待执事而明白之矣每  览前后史纪其所为古之贤者有出无愧矣正  近奉制书去魏就鎭自念宠荣已极能无愧惕之甚  哉自二冦乱常以来六十余载矣河北之地教化之  之所不行冀赵魏常山又河北之尤者日月积习遂  为匪人诚可悲矣寝食常念之以为负经济不覊之  才者执事可以将朝廷之化移犷俗之心矣正庸  虚輙不自意思君子降重为邑人启茅塞之心仰执  事坐师氏之筵使鄙夫修拥篲之礼则向之羞姑可  掩矣不审执事当俯而就之乎复耻而不就乎今輙  虚上倅之位俟君子光临古人有功成不居退得所  诣者鄙人咏之久矣倘终不拒至诚之情幸甚   答元侍御书         韩 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