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辅通志 - 第 819 页/共 974 页
之是名卑也今收燕赵国安而名尊不收燕赵国危
而名卑夫去尊安而取危卑智者不为也秦王闻若
说必若刺心然则王何不使辩士以此苦言说秦秦
必取齐必伐矣夫取秦厚交也伐齐正利也尊厚交
务正利圣王之事也
报燕惠王书 乐 毅
臣不佞不能奉承王命以顺左右之心恐伤先王之
明有害足下之义故逃遁走赵今足下使人数之以
罪臣恐侍御者不察先王所以畜幸臣之理又不白
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臣闻圣贤之君
不以禄私亲其功多者赏之其能当者处之故察能
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
臣窃观先王之举也见有髙世主之心故假节于魏
以身得察于燕先王过举厕之宾客之中立之羣臣
之上不谋父兄以为亚卿臣窃不自知自以为奉令
承教可幸无罪故受令而不辞先王命之曰我有积
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臣曰夫齐霸
国之余业而最胜之遗事也练于甲兵习于战攻王
若欲伐之必与天下图之与天下图之莫若结于赵
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欲也赵若许而约四国攻
之齐可大破也先王以为然具符节南使臣于赵顾
反命起兵击齐以天之道先王之灵河北之地随先
王而举之济上济上之军受命击齐大败齐人轻卒
鋭兵长驱至国齐王遁而走莒仅以身免珠玊财宝
车甲珍器尽收入于燕齐器设于宁台大吕陈于元
英故鼎反乎磨室蓟丘之植植于汶篁自五霸以来
功未有及先王者也先王以为慊于志故裂地而封
之使得比小国诸侯臣窃不自知自以为奉令承教
可幸无罪是以受命不辞臣闻圣贤之君功立而不
废故着于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
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
积及至弃羣臣之日余敎未衰执政任事之臣修法
令愼庶孽施及乎萌隶皆可以敎后世臣闻之善作
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伍子胥说听于阖
闾而呉王远迹至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
江呉王不寤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不悔子
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是以至于入江而不化夫免
身立功以明先王之迹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诽谤
堕先王之名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
义之所不敢出也臣闻古之君子交絶不出恶声忠
臣去国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敎于君子矣恐侍
御者之亲左右之说不察疏远之行故敢献书以闻
惟君王之留意焉
谢乐间书 燕惠王
寡人不佞不能奉顺君意故君捐国而去则寡人之
不肖明矣敢端其愿而君不肯听故使使者陈愚意
君试论之语曰仁不轻絶智不轻怨君之于先王也
世之所明知也寡人望有非则君掩葢之不虞君之
明罪之也望有过则君敎诲之不虞君之明弃之也
且寡人之罪国人莫不知天下莫不闻君微出明怨
以弃寡人寡人必有罪矣虽然恐君之未尽厚也谚
曰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也故
掩人之邪者厚人之行也救人之过者仁者之道也
世有掩寡人之邪救寡人之过非君孰望之今君厚
受位于先王以成尊轻弃寡人以快心则掩邪救过
难得于君矣且世有薄而故厚施行有失而故惠用
今使寡人任不肖之罪而君有失厚之累亦唯君择
之也无所取之国之有封疆家之有垣墙所以合好
掩恶也室不能相和出语邻家未为通计也怨恶未
见而明弃之未为尽厚也寡人虽不肖乎未如殷纣
之乱也君虽不得意乎未如商容箕子之累也然则
不内葢寡人而明怨于外恐其适足以伤于高而薄
于行也非然也茍以明君之义成君之髙虽任恶名
不难受也本欲以明寡人之薄而君不得厚扬寡人
之辱而君不得荣此一举而两失也义者不亏人以
自益况伤人以自损乎君无以寡人不肖累往事之
美昔者栁下惠吏于鲁三黜而不去或谓之曰可以
去栁下惠曰茍与人之异恶往而不黜乎犹且黜乎
宁于故国尔栁下惠不以三黜自累故前业不忘不
以去为心故远近无议今寡人之罪国人未知而议
寡人者徧天下语曰论不修心议不累物仁不轻絶
智不简功简弃大功者辍也轻絶厚利者怨也辍而
弃之怨而累之宜在远者不望之乎君也今以寡人
无罪君岂怨之乎愿君捐怨追惟先王复以敎寡人
意君曰余且慝心以成而过不顾先王以明而恶使
寡人进不得修功退不得改过君之所揣也唯君图
之此寡人之愚意也敬以书谒之
上赵王书 苏 厉
臣闻古之贤君德行非施于海内也敎顺慈爱非布
于万民也祭祀时享非当于鬼神也甘露降风雨时
农大登年谷丰盈众人善之而贤主恶之今足下功
力非数痛加于秦国而怨毒积恶非曾深陵于韩也
臣窃外闻大臣及下吏之议皆言王前专据以秦为
爱赵而憎韩臣窃以事观之秦岂得爱赵而憎韩哉
欲亡韩吞两周之地故以韩为饵先出声于天下欲
邻国闻而观之也恐其事不成故出兵以佯示赵魏
恐天下之惊觉故伐韩以贰之恐天下疑已故出
质以为信声德于与国而实伐空韩臣窃观其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