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辅通志 - 第 812 页/共 974 页
公也众之所同恶焉激而举之乃忠也于是乎有违
心之行有怫志之言有内媿之名若然者俗所谓良
有司也肤受之诉不行于君巧言之诬不起于人矣
呜呼今之君天下者不亦劳乎为有司者不亦难乎
为人向道者不亦勤乎是故端居而念焉非君人者
之过也则曰有司焉则非有司之过也则曰今举天
下人焉则非今举天下人之过也葢其渐有因其本
有根生于私其亲成于私其身以己之不直而谓人
皆然其植之也固久其除之也实难非百年必世不
可得而化也非知命不惑不可得而改也已矣乎其
终能复古乎若高阳齐生者其起予者乎齐生之兄
为时名相出藩于南朝之硕臣皆其旧交齐生举进
士有司用是连枉齐生齐生不以云乃曰我之未至
也有司其枉我哉吾将利吾器而俟其时耳抱负其
业东归于家吾观于人有不得志则非其上者众矣
亦莫计其身之短长也若齐生者既至矣而曰我未
也不以闵于有司其不亦鲜乎哉吾用是知齐生后
日诚良有司也能复古者也公无私者也知命不惑
者也
送幽州李端公序 韩 愈
元年今相国李公为吏部员外郎愈尝与偕朝道语
幽州司徒公之贤曰某前年被诏告礼幽州入其地
迓劳之使里至每进益恭及郊司徒公红袜首鞾袴
握刀左右杂佩弓韔服矢揷房俯立迎道左某礼辞
曰公天子之宰礼不可如是及府又以其服即事某
又曰公三公不可以将服承命卒不得辞上堂即客
阶即坐必东向愈曰国家失太平于今六十年夫十
日十二子相配数穷六十其将复平平必自幽州始
乱之所出也今天子大圣司徒公勤于礼庶几帅先
河南北之将来觐奉职如开元时乎李公曰然今李
公既朝夕左右必数数为上言元年之言殆合矣端
公岁时来寿其亲东都东都之士大夫莫不拜于门
其为人佐甚忠意欲司徒公功名流千万岁请以愈
言为使归之献
送董邵南序 韩 愈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
于有司懐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
生勉乎哉夫以子之不遇时茍慕义强仁者皆爱惜
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
移易吾乌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
卜之也董生勉乎哉吾因之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
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吾谢曰
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李补阙文集序 梁 肃
文之作上所以发扬道德正性命之纪次所以裁成
典礼厚人伦之义又所以昭显义类立天下之中三
代之后其流派别炎汉制度以霸王道杂之故其文
亦二贾生马迁刘向班固其文博厚出于王风者也
枚叔相如扬雄张衡其文雄富出于霸涂者也其后
作者理胜则文薄文胜则理消理消则言愈繁斯乱
矣文薄则意愈巧斯弱矣故文本于道失道则之
以气气不足则餙之以辞葢道能兼气气能兼辞辞
不当则文斯败矣唐有天下几二百载而文章三变
初则广汉陈子昂以风雅革浮侈次则燕国张公说
以宏茂广波澜天寳以还则李员外萧功曹贾常侍
独孤常州比肩而作故其道益炽若乃辞源辩博驰
骛古今之际髙步天地之间则有左补阙李君君名
翰赵郡赞皇人也天姿朗秀率性聪达博涉经籍其
文尤工故其作叙治乱则明白坦荡衍余条畅端如
贯珠之可观也陈道义则游泳性情探豁涣乎
春冰之将泮也广劝戒则得失相维吉凶相追焯乎
元龟之在前也颂功美则温直显融协于大中穆如
清风之中人也议者又谓君之才若崇山出云神禹
导河触石而弥六合随山而注巨壑葢无物足以道
其气而阅其行者也世所谓文章之雄舍君其谁欤
弱冠进士登科解褐卫县尉其后以书记再叅淮南
节度军谋累迁大理司直天子闻其才召拜左补阙
俄加翰林学士君之处世用舍关乎才进退牵乎时
始居筮仕値蔽善者当路故屈于下位中岁多难时
方用武故委于外藩及夫入宣室而挥宸翰也方用
人文以饰王度则因疾罢免嘻昔君子贤人运与事
并得信其志者寡矣其余属雅道缺黄钟毁弃若
孟子轗坷士安多病亦何可胜论惟斯文足以振当
世余烈足以遗后嗣此之谓不朽君既退归居于河
南之阳翟家愈贫而禄不及志愈迈而文益壮暇日
以尝所述作三十卷目为前集命余序之君与余实
有伯喈仲宣之义故书于篇
李卫公会昌一品制集序 郑 亚
纶綍之兴载籍之始先王发号施令明罚勅法葢本
于此也唐虞之盛二典存焉夏殷之隆厥有训诰自
征甘誓乃有誓命之书皆三代之文一王之法也
虞夏之际代祀绵远其代工掌制之名氏莫得而知
至于成汤太甲则有仲虺伊尹为之训诰高宗得傅
说则有说命之篇周公召公相成王则有洛诰酒诰
周官顾命秦始皇帝并一区宇丞相李斯实掌其言
汉兴当秦焚书之后侍从之臣皆不习文史萧曹之
辈又乏儒墨之用每封功臣建子弟其辞多天子为
之纵委于执翰者亦非彰灼知名之士武帝使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