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辅通志 - 第 298 页/共 974 页

顺治二年题准停止边商纳粟令运司招商纳银依  额解部  顺治五年准御史金志逺题[长芦]运盐南所由陆北  所由水其来已久近因土氛未靖道路多梗车牛缺  乏改南所亦由水运议定每船一只运司给票一张  填商名盐数并船户姓名行至天津赴北司照票查  验放闗行至青县鲍家嘴公河口本司必委员验实  放行每五日将放过盐数挨顺造册查对行至[长芦]  照票进坨秤掣完日给发引程发卖  顺治七年部查永平府属州县原系包课今定为领  引行盐该运司确查户口数目以定引额每丁派盐  一十五觔卢龙等五州县岁该行六千四百七十二  引乐亭犹在其外四五六年以来逋欠实多商人求  减每丁定以十觔为率按数上引纳课  顺治十年准礼科给事中陈协题各处行盐地方令  商人立店自卖责成运司及州县印官严禁私贩疏  通官引不得散派户口累民  顺治十三年御史牟云龙清查包索照例按引増价  二分五厘应増课银一万九千八十五两零七分五  厘自十三年为始添入课额征解另铸铜板遵行又  查出北场石碑灶地虗额包课[芦台]场欺隐越支场  影占共灶地一千七百四十五顷九十五畆六分九  厘五毫南场利民严镇海丰三场原额未行粮地一  千五百八十七顷四十二畆一分二厘二毫究拟其  罪外造册征解  顺治十七年准河南道御史髙而明题革去永平蓟  遵等州县京土各商更换纲商自十八年为始照依  原额并新増引目认地行盐  顺治十八年准御史张冲翼题引目发司以后欠课  愈难追比除本年春季引目领过外自夏季仍催各  商赴部纳课按银给引  康熙三年部覆御史贾弘祚仍将芦引自康熈四年  为始先发运司转给各商以便与淮浙山东河东等  处画一遵行  康熙六年准盐臣孙锡龄题口北道属深井堡东城  堡西城堡三处原系煎锅地方近已革锅改食芦盐  定额一千二百引自应责商照数纳领办运至于保  安卫向销[长芦]纲引三百道今既锅禁税豁除原行  三百道改销外当另立宣引四处计増宣引一千五  百道其引价似应与包课改引之蓟永正河一例每  引例纳课银三钱一分三厘六毫四丝五忽三微八  纎统计该纳课银四百七十两四钱六分八厘七丝  康熈七年准御史孟戈尔代题[长芦]巡盐御史衙门  向在京城闗里到任后巡厯山东河南等处回京有  事则进衙门料理而仍居于私家其间恐生弊端天  津系行盐之所且有衙门御史自应驻札天津料理  盐务至于在京盐院衙门交与工部  康熈八年准孟戈尔代题盐犯赎罪银两専归御史  题报不必督抚衙门彚题领解盐课银两亦免督抚  衙门挂号  康熙九年准李棠罗璧等题州县额设私盐银两原  因行盐地方恐有私贩巡役贿放每年科以额获私  盐若干为前御史赎支造册奏销心红纸张各役工  食商人奨赏并赈济贫生孤民修理船只衙署抵解  更名食盐变价等用虽有悬设之额未敷所支之数  嗣后止许见获私盐银两报解州县如有定额私征  者该御史指名题参从重议处  康熈十四年十一月户部题准量増盐课以济军需  各省盐课每引増银五分事平之日停止仍照旧额  征收[长芦]盐课应加増三万八千六百六十四两六  钱零嗣于康熈二十五年河东盐臣李时谦题称各  省额引加课银两原题定事平停止今大兵全撤长  芦每引应除加课五分共减去课额银四万四千八  百七十五两二钱五分零  康熈十六年八月户科给事中余国柱条奏清查割  没部议额引七十七万三千二百九十二引每引加   盐二十五觔加征银七分共増银四万九千五百九   十二两零又先报割没银四千三百三十八两有竒   实共増银五万四千一百三十两四钱四分   本年十一月御史刘国安会同户部郎中石柱等题   纲引地方及包课地方计丁加引八万六千九百六   十二道每年加増课银四万三千六百四十七两二   钱七分八厘六毫二丝三忽一微内増设天津卫引   四千道课银一千八百九十四两五钱八分一厘五   毫二丝   康熙十七年六月准户科给事中余国柱条奏连闰   扣筭按课议増闰月[长芦]盐差任内加六万四千四   百四十一引请自今年起每岁加増闰月课银 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