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辅通志 - 第 294 页/共 974 页
州设官置灶至后魏始见于史自宋以前盐法与诸
道同宋太祖以山后十六州入于辽推恩河朔特许
通商至明法始详备直盐运使旧治河间府[长芦]
故县洪武初称北平河间盐运使后乃改称[长芦]今
徙治天津而[长芦]之名不改盖[长芦]在旧沧州西北
四十里据二十四盐场之中讥察指挥呼吸可徧故
古名不可易也明初额设六万三千一百五十三引
引三百觔弘治间改小引増为一十八万八百七引
引一百八十觔凡常股存积折色诸欵皆在焉其后
仅存空名而余盐割没倍増其数至于戚畹中贵咸
得胁监临制有司以要中盐而[长芦]盐政之弊极矣
我
世祖章皇帝建极之元年
特勅[长芦]盐运使商灶两敝毋蹈前明陋习贪黩阘冗纵官
属吏胥侵渔扰害
圣祖仁皇帝二十六年
特诏凡军兴暂加一切盐课次第豁免并免灶地钱粮我
皇上御极首苏商困[长芦]之法引増盐觔不増引目从前
官吏巧立名目滥増税课澄汰无遗豪商营私剥众
利己之弊一时并絶商益阜引益流而民之食徳愈
溥矣用稽厯年[长芦]盐法备着于篇庶
朝廷徳意得有所考云
沿革
北魏
[长芦]盐法自魏以前无考魏初尝弛禁其后盐官罢
立不常自迁邺后于沧瀛幽青四州傍海煮盐置盐
官辖沧州灶一千四百八十四瀛州灶一百五十二
幽州灶一百八十青州灶四百三十六又于邯郸置
灶四计岁终合收盐二十万九千七百八斛四升军
国所资得以周赡
唐
初以使命官置副使开元中以拾遗刘彤言诏将作
大匠姜师度与诸道按察使简天下盐课令幽州大
同横野军诸盐屯皆于度支每屯有丁有兵歳得
盐二千八百斛下者一千五百斛
肃宗干元元年盐铁使第五琦初变盐法就山海井
灶近利之地为盐院逰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徭廉
察盗鬻者论以法
天寳初河北一路盐利俱为藩镇所据至穆宗时田
弘正举魏博归朝廷乃命河北罢盐榷嗣户部侍郎
张平叔以榷盐法弊请官自卖盐可以富国诏公卿
议中书韦处厚兵部侍郎韩愈条议以为不可乃止
后唐
荘宗同光三年勅魏府每年所征随丝盐钱逐年俵
卖荘宗又命赵徳钧镇[芦台]军因[芦台]卤地置盐场
又舟行运盐东去京国一百八十里相其地髙阜平
阔因置榷盐院谓之新仓以贮其盐流衍于民间因
其盐曰榷盐复开渠运漕盐货贸于瀛莫间上下资
其利遂致饶衍赡于一方
后周
世宗令榷河北盐犯輙处死其后北伐父老遮道泣
诉愿以均之两税钱而弛其禁盖行之河北免盐之
榷而征其税所谓两税盐钱也及其甚也盐不给而
征钱如故税已纳而禁榷再行民不堪焉
宋
太祖建隆四年令河朔邢洺磁镇冀赵等六州许通
盐商止令收税
开寳三年悉罢榷官收其筭止过税钱一文住卖二
文盖缘河北土皆斥卤民间税地五榖不丰惟刮盐
煎之以纳二税至今六州之境咸颂宋祖之泽不衰
仁宗时言者请禁榷以收遗利谏官余靖谏寝之其
后王拱辰为三司使复议榷张方平言曰河北有两
税盐钱今复榷之是再榷也仁宗悟立以手诏罢之
熙寜八年章惇为三司使以河北无榷禁乃祖宗一
时误恩请遣使与两路转运司度利害行之苏轼上
书宰相文彦博言其害遂止之绍圣中惇为相仍行
禁榷元丰三年京东转运使李察请置河北买盐场
自大名府澶恩信安雄霸瀛莫冀等州尽灶户所煮
盐官自榷卖禁私为市
辽金
自后晋髙祖石敬塘以辽主有援立之恩举燕蓟十
六州归之辽遂改为燕京因置新仓镇广榷盐以补
用度金灭辽以地属京圻生齿既繁炊锅益众尝设
提举司于寳坻秩视五品以重其选所辖诸场越支
课居其半特除勾管一员以莅之
金世宗大定二十一年参知政事梁肃言寳坻旁县
多缺食可减盐价増粟价而以粟易盐命宰臣议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