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通志 - 第 141 页/共 731 页

演教禅院唐名感化院在江阴县军城新津门东北唐天祐十二年镇遏使秦诚建元季废明江阴侯吴良改建城隍庙   能仁院唐为重光院在江阴县杜桥东唐天祐中县令张蕴舍宅建政和六年改今额   圣感禅院在宜兴县西北七十里亭区萧齐永明元年建名香胜宋太平兴国五年改今额崇真道院在宜兴县东北四十五里洞山区唐开元二年建   禹门兴化禅院在荆溪县永丰区龙池山上宋咸淳间建有龙湫鸡冠石舍身石白云岩   国朝康熙三十五年   御书万派朝宗四字额   放生池在金匮县景上区一都康熙三十八年   御书慈云寺三字额又   赐兰若二字额   放生池在荆溪县康熙四十六年   勅赐涵碧堂三字额   镇江府   金山江天寺在金山晋时建名泽心宋时屡易名自元以来通谓金山寺山后有塔絶顶为妙高台台下为楞伽室宋苏轼尝书楞严经于此凡楼阁亭轩及庵堂之属四十有四   国朝康熙二十三年   圣祖仁皇帝南巡   御书匾额凡五曰勅建江天寺曰江天一览曰动静万古曰禅栖曰祗树   御制金山江天寺碑【恭纪首卷】   御制诗【恭纪首卷】   焦山定慧禅寺在焦山创自汉兴平间名普济寺宋名普济庵元名焦山寺殿西塔二楼台亭阁堂庵三十有四康熙二十三年   圣祖御书寺额三曰勅赐定慧禅寺曰法云慧日曰香林御制诗【恭纪首卷】   甘露寺在北固山吴主皓所建时改元甘露因名寺旧在山下唐李德裕施州宅后地增拓之宋祥符间移山上康熙中   圣祖御书勅赐超岸寺及甘露门匾额   鹤林寺在府黄鹤山下晋大兴四年创名竹林宋高祖微时尝游焉及即位改今名康熙二十三年   御书鹤林寺额   招隠寺在府城南七里招隠山宋景平元年创即戴颙隠居之地梁昭明太子尝读书于此竹林寺在府城南六里创自晋久废明季重修   国朝康熙二十三年   圣祖南巡   御书竹林寺额及巨竹二字额   御制诗一首【恭纪首卷】   因胜寺在府城西二十五里五州山梁武帝尝游此辇道尚存宋熙宁中为显慈寺元祐中为因胜报亲院后废明万厯间复建   善禧寺在府朝阳门外隋开皇间建名南山报恩寺明景泰三年赐今额   万寿寺在府汝山麓宋赵安抚故宅   胜果寺在府虎踞门外宋乾道中建高宗成肃皇后功德寺也后父母墓在焉   登云寺在府城西登云门外亦名福因智果院唐贞观间建   能仁寺在府洪泽寺西明洪武年间自城西牐东迁于此   大觉寺在府城南鸿鹤桥北宋建炎间创建天王承庆寺在府登云门内阳彭山麓初名感慈院梁天监中建   海防寺在丹徒镇宋建炎三年创旧名尊圣寺后改今额   永业寺在登云门外原额鲜云寺又以祠吴季札称先儒寺宋乾道间建   洪山寺在府东岳庙西又名永安寺   法云寺在府平昌乡唐大中五年建初名流水院宋改今额   罗汉寺在府唐頺山下唐天复中建   玉山报恩寺在府西津渡口元至大三年建即浮玉亭基   普照寺在府寿丘山巅宋武帝故宅也陈剏寺名慈和宋号延庆先是泗州有僧伽塔绍兴中建塔于此山之上方以奉僧伽像   昭庆报慈寺在府城西吴顺义三年置初名延寿宋改普慈政和间赐今额   长乐寺在府涧壁宋绍兴中建   普宁寺在丹阳县治南一里晋王珣舍宅为之本名显阳唐改名朝阳咸通中建僧伽塔宋祥符中赐今额   昌国寺在丹阳县南三十里延陵镇西晋太康间建有开元时钟   崇教寺在丹阳县经山下晋咸康间建有雨花台金牛洞晋时银杏树   大同寺在丹阳县东北二十五里旧名同林寺一名大同庵西晋时建元改今额寺有古井三福安桥爪发塔放生池   祗林寺在丹阳县西北十五里唐建   梁宝寺在丹阳县南五十里丁桥西梁大同间建广教寺在丹阳县东北四十里即沈山院唐神龙间建   祗园寺在丹阳县东南六十里东泊唐干宁六年建   香严寺在丹阳县云阳桥北唐天祐九年建妙觉寺在丹阳县东仁圣坊明洪武中自经山寺东移建   定善寺在云阳桥南宋淳祐间建明万厯间移建于尹公桥侧即海防庵   妙果寺在丹阳县东南七里竹村宋咸淳间创元时拓为巨刹   嘉山寺在丹阳县嘉山龙池东宋绍圣间建孝感寺在丹阳县东北耿冈宋邵亢功德院也慈云寺在丹阳县陵口镇宋淳祐间建   慈云寺在金坛县东北百步梁大同初建宋改今额   西禅寺在金坛县西一里三洞乡宋淳熙间建延庆寺在金坛县西三十里诸礼村宋绍兴间建灵建寺在金坛县东十五里金山乡旧名灵塔院后改今额   东禅寺在金坛县东三里唐光啓间为新兴禅院宋改东禅寺   报恩寺旧在金坛县西三洞乡梁大同初建明天啓四年于玉理舍宅为寺取旧额顔之在县治西南   布金寺在金坛县方山之麓旧名龙泉在华阳市唐太和五年移建于此   普慈寺在金坛县礼智乡梁大同中建   净土寺在金坛县南门外九里后岐村   国朝康熙三十四年建   法慧寺在溧阳县北六十里吴丞相万彧舍宅建梁名安静寺宋赐今额明洪武末归并法兴寺法防寺在溧阳县西南社渚吴时建唐名资善院宋改今额   胜因寺在溧阳县西北旧县城侧晋义熙初建唐名唐兴寺孟郊有寺中观蔷薇花诗宋改今名白龙寺在溧阳县西七十里亦晋寺也旧有三塔一名三塔寺   云泉寺在溧阳县东南五十里唐名云泉院许坚诗所云前朝恩赐云泉额也   法兴寺在溧阳县东北三十七里唐名法常寺宋改今额   普门寺在溧阳县洮湖中大坏山上唐元和五年建   广教寺在溧阳县东门外唐金吾长史倪筠舍宅建名资圣院宋赐今名   报恩寺在溧阳县东南一里梁天监中建宋宣和间为神霄宫后改寺易今额   妙观在府石防桥西北俗呼东观即唐紫极宫老子祠宋祥符中改曰天庆元元贞元年改今额旧有宋徽宗所赐永镇福地金牌及赵孟頫度人经石刻   紫府观在府大慈乡马迹山宋永初二年建旧名福业治平元年赐今额有抱朴子丹井白马老君石迹天下第四十九福地也   明真观在府长乐乡旧名修悬唐末仅存遗址宋重建元虞集题额   华阳观在府十一都唐贞观中建宋改今名崇福观在府城大市西南元建   报恩光孝观在丹徒县治西南三里旧名天宁万寿宋改今额   仙台观在丹阳县西二里旧谓黄堂道院亦名云阳观晋谌母于此修炼飞升宋改今名观有窖经墩瘗剑函炼丹井   延昌观在丹阳县南梁大同中建   凝禧观在丹阳县东北四十里梁大同中建大霄观在丹阳县丁桥镇西唐垂拱间建   归真观在丹阳县东南七十里旧名东疁观汉焦光修炼之所唐开元间名清虚宋祥符中改今名旧有丹井丹池飞升台迎仙桥望仙墩   凝真观在丹阳县土地桥东宋时建   仁靖观在丹阳县九灵山宋翟汝文功德院乾道间建   清微观在丹阳县吕城镇元延祐间建旧名崇寿院   太虚观在金坛县南坝之东唐戴叔伦舍宅为之旧名延真观宋改今名   元阳观在金坛县大茅峯南茅洞之上唐置后废宋隆兴初吴兴道人沈善智穴居五十年韩蕲王妻梁氏经此见黑虎从道人周旋起伏因号为伏虎真人助赀建立殿宇   洞虚观在金坛县西陶村即陶隠居故庐石记犹存   藏真观在金坛县大茅叠玉峯下静一刘宗师庐墓处宋大观初勅建   崇寿观在金坛县西七十里   集仙观在金坛县东金山乡梁大同初建   玉虚观在金坛县西四十里唐长庆中建额曰灵宝宋改今名   泰清观在溧阳县治东南宋淳熙中移溧水废额建   泰虚观在溧阳县西南四十里晋盘白真人道成之地奉诏立观赐额曰招仙宋改今额赐铜天尊像一真人像二观有九井云是真人藏丹处幽栖观在溧阳县北三十五里梁隠士幽栖伯升举于此观即故宅也有藏丹井望仙桥朝斗坛黄山观在溧阳县西四十里吴黄鹤真人飞升地也观建于唐天宝间宋周绛少为道士于此乾元万寿宫在府治西瓶塲巷宋安抚使叶再遇故宅也元大德五年改创   崇禧宫在金坛县茅山丁公山之阳即陶隠居华阳下馆唐贞观时建太平观宋为崇禧观元赐名宫   广福院在丹阳县东观音山晋太康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