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通志 - 第 139 页/共 731 页
普光寺在青龙镇宋绍熙五年建
颐浩寺在金泽镇宋景定中里人费辅之始创经堂僧道崇主之其徒如信开拓遂成大刹元元贞中赐今额明万厯五年徐阶以赐衮留镇山门乃于殿西北作楼三楹贮之莫如忠题曰有衮楼慧日寺初名普宁慧日院在孔宅里俗呼孔宅寺寺有宣圣祠元景定中易今名
宣妙寺本佘山西庵宋治平二年赐额
普照寺本佘山东庵宋太平兴国三年聪道人开山治平二年赐额普照教院寺有道人塔下有月轩旁有虎树亭相传道人在山时有二虎随侍道人死虎亦死瘗之塔旁逾年生银杏树二僧隠辟亭其间以虎树名
昭庆寺本佘山灵峯庵宋绍兴二年建有塔寿安寺在钟贾山下元元贞中建
圆智寺在干山唐大中十三年建于邑西南二里晋天福中壊于水始迁于干山其地晋陆士衡草堂遗址也宋治平中赐额有塔在山之半明万歴中同卿林景旸重修法堂左为二俊祠祀二陆布金寺在四十七保大盈村本法云院唐太和二年建宋易今名
崇寿寺在吴淞北杨林俗称杨林寺宋元祐间建福善寺在内勲浦之阳梁贞明六年僧智道建时多虎患道至虎即遯去宋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淀山寺在薛淀湖中山顶宋建炎初建绍兴八年赐额普光王寺明改今额
仙鹤观在府南朝真桥东始创在桥西年月无攷宋绍兴三十一年道士叶太真复建请于朝赐今名明初以其地设太平南仓道士陆允中始迁今地为府境琳宫第一道纪司治焉
通圆观在青龙镇宋景祐元年建
示应庵在白龙潭东北宋淳祐间建明万厯间僧明心即故址重建
赐子定光庵在白龙潭西
喜见庵在府东北七里元至顺间建
永福庵在府南十八里元建
清凉庵在府西二十七里宋咸淳间建
施水庵在莘庄镇南宋咸淳间建有赵孟頫金书法华经
芦花庵在泖口里中曹氏建状其胜者有百二十里碧琉璃三十六陂红菡萏之句
樵隠庵在金山县三保
国朝康熙四十四年
圣祖南巡至松
召僧行澜
赐禅林宗宿扁额对联石刻经卷四十八年提督师懿德
建
御书楼
定光庵宋景定间建与海慧寺相并
潮音庵在新塲元至元间建
常寂庵在新塲元大德十年建顺治间易名南山禅院
东林庵在十九保元大德六年建
福田庵在三十保元至正间建
东隐庵在五十保元至正二十二年建
西隠庵在泰来桥市宋乾道三年建有赵孟頫碑记
云隠庵在淀湖西王巷村南接石神庙宋咸淳间建
东济庵在四十六保元至正间建
德济庵在簳山元大德三年邑人张谦建僧穹开山后有骨塔有松上覆如偃葢然
钱明宫在府东门外
碧霞行宫在府东门外明嘉靖间建旧名紫霞宫普门院在古际留仓东元至元间建
广化漏泽院在府超果寺西北宋崇宁中建绍兴三年赐额
纯阳禅院在陶宅镇明余姚谢迁读书于此延寿院在娄县李塔汇宋嘉定中建院临驿道府人祖饯以此为节云
国朝顺治十六年知府祖永勲捐俸重修本名礼塔今
云李塔疑以曹王明故也
澄照禅院在泖中唐干符间老僧如海作井亭施汤茗建塔五层标灯为往来之望明嘉靖间僧智明建大雄殿其徒自正于隆庆六年筑石隄以为外防建宝藏阁以奉大藏经陆树声与弟树德置常住田太仓王世贞为之记隆庆三年丈田均粮佥事郑元韶知府贞吉以泖塔在湖中渰没不常遂得免科万厯元年复建青浦泖以西俱属焉独塔基因不起科仍华亭今属娄
积善院在二十五保宋庆元间千户徐名建宝月禅院在青浦城内生春桥西元至正间建佛像皆脱沙塑
慧日院佘山中庵也宋太平兴国三年建旧云沐堂治平二年赐额明宫保陆树声书云崖风壑四大字勒石以朝衣一袭留镇山门太师徐阶奉世庙赐蟒衣付僧为供
昆山塔院即今小昆山泗州塔院宋乾道元年建明时又建观音殿真武殿西方藏殿三圣阁万厯中建藏经阁
国朝顺治五年僧溯本源以山势宜北殿独南向经阁反踞其前形家疑之遂鸠工移易法像不动一时偕旋观者谓有神助云康熙四十四年
御书奎光烛泖四字匾额
蓬莱道院在府东门内元至正中建东庑有梓潼
神旧祠于县学祠后有竹林大比嵗以笋迸室中卜荐士之多寡近神坐则占前名其騐如响明成化六年提学陈选以神道家者流非学所当祀道士李朝阳因请移祠于此仍塑吕真人配之盟素道院在府东南旧城隍庙侧元至正十二年建
西湖道院在府城演武塲北元至正元年建其地旧西湖也故名今犹有小渠自太平桥西流折北而汇其前为城中幽胜处
长春道院在府南门内桥北元大德十年建为境内全真教祖
安于道院在府北门内宋咸淳间王蒲友舍宅建旧传安于二公读书于此相继发迹故名
谷水道院在府城西谷水坊内前志云在瑁湖北曰谷水者湖之故名也宋宝庆二年道士陆景微建今湖已湮院南悉为民居其外一水萦纡不知为湖矣
太素道院在府南郭外元至正九年建南瞰瓜泾林木幽蔚宛在人外中有端坐全真之所曰云巢太清道院在俞塘明洪武元年建
大兴道院在萧塘镇元至正中建
升真道院在法华桥元至正间建
元真道院在张泾堰元至正二年建
朝元道院在泖口元大德间建
正阳道院在上海县治东南元至正十一年建平山道院在十八保明洪武七年建按晋袁崧犒军长人乡酒罄聚瓶为山后人尚有于此地得瓶者字宜从瓶
朝真道院在福泉县元至大二年建
崇真道院在细林山元至正间建为细林八景之一
朝真道院在干山元至正三年道士郭松溪建常州府
国安寺在府荣桥唐初建
防国寺在斜桥南元大德间建
正觉寺在季子庙西唐开元中建名开元为李遵宅旧址宋改今额正德丁丑知府王教以寺改忠义祠迁寺于妙胜寺废址
妙胜寺在双桂坊晋永和中李大夫舍宅建明嘉靖撤废即其址建正觉寺
崇法寺在忠义祠东旧传陈司徒后圃南唐保大中名大圣院宋宣和七年赐名崇法禅院
万寿寺在新城通吴门外唐五祖法融尊者建南唐保大中建浮图七级龛僧伽所留国祥寺衲衣号普照王塔明宣德六年都纲浄以寺为祝厘之所请于朝募建天王殿金刚殿两庑合五十余楹危檐杰构为郡中丛林第一
太平寺在季子庙西齐高祖创建
国朝康熙四十四年
御书太平兴国寺额又
赐现身民安四字匾额
崇胜寺旧在府治陈司徒西第初名福业宋太平兴国中改赐今额明嘉靖中移置广化门桥东端明寺在德安桥南旧在武进县东南三里宋治平初胡枢副宿请建元末兵废明永乐元年移建今地即旧清凉寺基故俗亦称清凉寺
永庆寺在府夹城旧传陈司徒果园后唐长兴初建名正勤宋宣和中诏为神霄玉清万寿宫后宫废复为寺明嘉靖末应城李幼滋来知府事聚徒讲学其中士子翕然师尊之因即寺南故城构亭其上名曰精微
国朝康熙四年邑诸生赵申乔读书寺旁请于有司捐
赀重葺
文明寺在府南三十里三涡溪俗名三涡寺唐大中五年建名縁果太平兴国中改文明崇孝禅寺寺有米芾留题云陈文老刘巨济米元章戊辰暮春同游刻石尚存笔法遒劲可观
景德寺在前黄俗名前黄寺唐咸通初建名宝田宋太平兴国中改景德禅院
永宁寺在府东南三十五里咸通四年建名道成宋改今额
宝相寺在府南六十里宋大中祥符二年改名瑞像明洪武初重建复旧额
神骏寺在寨前湾唐贞观初尝徙置津里山隩名灵山里民杭恽舍基建寺居重湖叠嶂间最为清絶宋大中祥符改祥符禅院宣和四年陞为寺
国朝康熙三十八年
御书赐名神骏寺额又
御书水月禅心四字匾额
兴教寺在府东三十里胡桥唐大中初建宋太平
兴国中赐额兴教禅院明洪武元年重建二十四年改为寺
保宁寺在横林镇北宋太平兴国间建名接待院庆元间改今额
宝云寺在府东二十七里隋名摄山旧有断刻谓在横山一夕大雷电摄至斯地故名苏轼诗云谁知白首长河路还卧当时送客风
潜灵寺俗名白龙庵在横山南麓有龙井祀嘉山白龙之母旱祷輙应宋绍兴七年州学正吕喆等请封赐今额
开福寺在府北三十五里唐大厯中建旧号丰城以丰城乡得名俗名南城寺宋太平兴国中改开福禅院明嘉靖初因魏国庄田隣寺侵夺之僧乃弃寺出游后过寺题诗云残山剩水一荒基古寺磨砻白塔低燕子不知身是客秋风还恋旧巢泥开法寺在府东北三十五里隋开皇间建名天光宋太平兴国五年赐今额
显庆寺在周庄唐显庆中建
观音寺在府北六十里唐开元中建名善业宋改观音禅寺
智宝寺在阜通镇又名万嵗寺梁武帝旧第天监七年舍为院名慧炬宋太平兴国中改智宝禅院能仁寺在奔牛镇西齐黄门侍郎萧恵开舍宅建名禅乡宋政和间改今额
宝林寺今名石庄花寺在府南三十里周闵帝舍宅建名法华宋改今额
圆明寺在府西南六十余里唐贞观中镇威将军薛恬武陵王记室薛世緖徐州西曹从事薛法兴舍宅共建初名乐善宋改圆明禅寺
修善寺在府北三十里隋建
崇安寺在无锡县治东三百步晋哀帝兴宁二年建宋太平兴国初赐今额
北禅寺在无锡县治南中市桥西巷唐武德中建后废宋宝元中复置赐名寿圣禅院俗称北禅寺正殿署书释迦宝殿宋米芾笔世所传赏恵山寺在无锡县西五里恵山第一峯之白石坞宋司徒长史湛茂之别墅名厯山草堂景平初为僧寮曰华山精舍梁大同三年改建法云禅院康熙二十三年恭遇
圣祖仁皇帝南巡临幸恵山寺酌泉于亭遂礼佛于殿上
百姓瞻望踊跃幸覩
天顔乃悬榜其上曰
圣敬式临以志竒觏寺门外有石幢二左刻楞严诸咒宋熙宁间立右刻尊胜诸咒唐干符初立白鹿山人李端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