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通志 - 第 140 页/共 731 页
华藏寺在无锡县西三十五里华藏山亦名青山寺宋绍兴间太师张俊勅塟于此因建寺墓左以奉嵗祀赐名华藏褒忠显亲禅寺至今其地因以
华藏名
翠微寺在无锡县西安阳山梁中书舍人陆举故宅太清初为远山寺宋太平兴国赐今额
志公寺在无锡县西北四十五里青城乡志公禅师尝居其地故名宋建炎二年僧昙显建
南禅寺在无锡县望湖门外梁太清初建
保安寺在无锡县城北五里景云乡创建于梁大同初宋绍兴中重建乾道中赐额为保安禅院成性寺在无锡县西南开化乡军帐山傍有龙湫旧名龙祠庵宋淳熙中建
长泰寺在无锡县西南长泰山梁大同元年建方湖寺在无锡县开化乡宋绍兴初建
祗陀寺在无锡县东梅里乡梁大同二年邑人王建施宅为寺
胶山寺在无锡县东胶山之西梁太清中萧侍郎施宅建宋建炎间李纲请奉先祀改崇亲报德禅院
静教寺在无锡县东上舍亦名上舍寺陈至德元年建初名善寂宋太平兴国五年赐今额
香山寺在无锡县东六十五里香山一名顾山亦名顾山寺梁大同中建
嵩山寺在无锡县东嵩山元至正中建明宣德八年赐今额
圆通寺在无锡县延祥乡唐乾元初建本名乾元宋景祐赐今额
甘露寺在无锡县东七十里甘露市唐干符中建崇先寺在无锡县东泰伯乡宋绍兴五年建泗州寺在泰伯乡宋嘉定中建
报福寺在无锡县垂庆乡胡堰宋建炎中建保宁寺在无锡县北兴宁乡梁大同中建
开利寺在无锡县北洛社镇梁太清初建始名兴福宋景祐三年赐今额
干明广福寺在江阴县初本二院一唐干贞时邑人周奉思舍宅建名崇圣宋太平兴国赐额干明一至和中邑人孙谏舍宅建名华藏治平中赐名寿圣绍兴中避高宗号改广福乾道九年知军严焕请于朝始并为一寺殿阁崇严为诸山领袖报恩光孝寺在江阴县君山麓唐天祐时知县张可琮建名永寿宋绍兴间为高宗追福之地赐今额
香山观音寺在江阴县顾山麓宋建炎初建为顾山庵元季废明洪武三年重建天顺三年赐今额迎福寺在江阴县南街唐天祐中邑人陶静舍宅建
太平兴国寺在江阴县南街宋太平兴国中建遂名之
禅乡寺在江阴县利城宋黄门侍郎萧恵开建太清寺在江阴县砂山麓唐天祐中建宋景德间赐额景德院元至正间改太清寺
祥符寺在江阴县治东北隅本古永安院晋庾冰宅也宋祥符中改今名
悟空寺在江阴县金凤乡隋林王氏舍宅建报恩寺在江阴县后梅镇宋淳熙四年建有塔永安寺在江阴县夏港市西宋咸淳间徐统制舍地建
永寿寺在江阴县杨舍宋靖康元年建
礼敬寺在江阴县宝池乡宋乾道间建元季废明洪武元年重建
法藏寺在宜兴县西南隅旧在县西谈村萧齐时建名重居唐上元二年移建于县南二里宋大中祥符间赐今额
善权寺宋名广教禅院在宜兴县西南五十里永丰区齐建元二年以祝英台故宅创建明改为善权寺寺有三生堂乃唐司空李蠙宋宰相李纲学士李曾伯祠柱联云一姓转身三宰相三生造寺一因縁
大芦寺在宜兴县西南横山山亭区唐咸通二年里人张氏舍宅建旧在山麓宋至和间徙今地李山寺在宜兴县东北三十五里洞山乡梁普通二年建
南岳寺在宜兴县西南十里南岳山齐永明二年建唐天宝中稠锡禅师道塲有洗肠池卓锡泉天然井有吴越金书法华经二帙藏于寺宋改胜果禅院明洪武二十四年改今额
福圣寺在宜兴县东北二十五里开宝区梁大同元年交州刺史杨师利舍宅建陈永定易名安国明改今名
利益寺俗名钟离寺在宜兴县西五十里神安区梁天监十年建
复隆寺在宜兴县西南五十里永丰区齐永明二年建
慧光寺在宜兴县西五十里从善区本临津县济明寺唐武德八年县废寺亦燬上元元年移建今地天宝中更名圆照明洪武二十四年改今名金明寺在宜兴县北三十里万二区隋开皇十年建名西域寺宋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芙蓉寺在宜兴县西南四十里山亭区芙蓉山唐乾元初建寺有三到亭昔大毓禅师驻锡于此与厐居士问答
金沙寺在宜兴县东南四十里均山区陆希声读书山房即此
普门寺在宜兴县西百里清西区洮湖中大坯山上唐元和五年建
慧明寺在宜兴县西北九十里清溪区临洮湖唐上元二年建名净土宋改今额
保安寺在宜兴县东北二十里开宝区保安山南麓陈永定二年建
显德寺在宜兴县西南六十里从二区唐上元二年建
崇庆寺在宜兴县北五十里万二区梁普通二年建名养安宋治平三年改今额
法性寺在宜兴县北五十里万一区梁普通二年建
开胜寺在宜兴县西南五十里从二区胥堂村唐上元二年建
大潮福源寺在宜兴县东南五十里均山区明永乐初修撰吴成学不肯归附逃至宜兴沈荣留匿于家后削发为僧号雪庵荣为筑室于山名大潮庵正统十二年僧道性重建奏请以废寺福源旧额移入本庵为大潮福源禅寺胡濙作记
显亲追孝禅寺旧在法藏寺东宋建中靖国元年蒋枢宻之竒请为坟刹赐今额明洪武初僧成大移建今地
静乐寺在宜兴县西南三十里铜官山侧唐乾元初建
碧云寺在宜兴县西南六十里金泉区烟山宋嘉泰十四年建
栖云寺在宜兴县西南六十里永丰区烟山宋绍兴间枢宻王渊建
衍庆寺旧名邵坞庵在宜兴县西南三十里从一区宋乾道二年建明天顺二年赐今额
彰善寺在宜兴县东北三十里周孝侯故居旁宋枢宻郭三益舍宅建
海防寺在荆溪县均山区
国朝康熙十六年
勅建天隐修祖塔
龙山寺在荆溪县
国朝康熙四十四年
勅赐娱慧寺额
龙池寺在荆溪县康熙四十六年
勅赐澄光寺额康熙五十二年
御书法门领袖四字额
磬山寺在荆溪县均山区雍正三年
勅赐阐法印四字额
崇圣寺旧在靖江县城西南十七里宋淳熙二年建明成化八年建县十年令张汝华遂迁寺于县城东门内为习仪祝厘之所
东塔寺在靖江县东门外明万歴二十三年知县朱邦宪建
孤山寺在靖江县东北十里靖未置县时已有寺未详其所始
玉隆观在玉隆观巷内宋嘉熙间尚书钱相建妙观在府东南晋永嘉初毛中尉舍宅建淮南顺义中筑外子城徙今地
含辉观在府西北七十里唐建名景星观宋大中祥符二年改赐今额
太和观在后余梁朝始创按唐碑又为汉张真人道塲嵗久废唐贞观中于旧址北重建
明阳观在无锡县西七里宋卢真人至柔建谓即古洞阳观地也大观元年赐今额观门之右有泉名洞酌深不盈丈而味亚二泉
妙观在江阴县治南天庆门内宋祥符二年诏建额曰天庆先是元年正月三日天书降诏天下建天庆观元元贞元年改妙
天寿观在江阴县南街南宋末翰林陈锜故宅通真观在宜兴县东南隅陈太建二年建名宏道宋大中祥符二年赐额元通避国讳改今名有北极阁南唐保大中建徐锴为记兄铉篆额
冲寂观在宜兴县西五十里神安区官村唐道元年周选舍宅为观名凌霞宋祥符元年改元寂八年避国讳改今名初南唐时有道士许坚来游题诗于壁浴滆湖凌波而去进士薛举撰记俗传选因宅井有白升天遂舍宅为观
洞灵观今名天申宫在宜兴县南四十里均山区张公洞前吴赤乌年间建初为佛寺唐开元元年复为观宗御赐题额许用晦丁卯集有咏洞灵观冬青树诗
元真观即紫微宫旧志云赤乌元年建
蓼莪庵在王婆岭南相传孝子王裒墓在焉栖云庵在檀溪湾宋宝庆元年建
全真庵在新坊桥东南明洪武二年知县舒裕建祀张平叔一名紫阳观
东林庵在无锡县城东隅箬叶巷元至正十年建明洪武初邑人朱子华施地以广之成化万厯相继重修初宋杨时讲学地故名东林邵宝尝作书院于泰伯渎之上而或以此地为是于是知县郑普遂作文靖木主祀之庵中后始迁之崇正书院及顾宪成高攀龙创复东林乃为道南之祠以祀焉今在庵之南
聴松庵在恵山寺左桃花坞下明洪武七年僧普真即绣岭亭故地为庵而植万松其中因以为名有秋涛轩王绂画庐山景于其壁秋声小阁以贮竹茶炉皆为时名迹
禅悦庵在恵山寺右锡山之南宋咸淳中建金鹫庵在无锡县靖海门外梁大同中建相传上梁时有金色乌来集故名宋宝庆间僧法昌掘地得泉以施行人亦名施水院去城九里今又称九里庵
前汤庵在无锡县北天授乡前汤其地名也亦名普济庵宋德祐元年元兵陷常州邑人陈通判炤巷战死之以宅构庵
崇庆庵在无锡县东北西高山吴赤乌二年建飞锡庵在江阴县定山唐贞观中建法响禅师驻锡处虎跑泉在焉
福泉庵在宜兴县西南八十里永丰区凤飞岭晋义兴守刘超建为坟刹
般若庵在宜兴县西二十里成任区亳村吴赤乌间建明时火燬移建本村东南
公文庵在宜兴县西北十五里公文村湛渎官河之内宋咸淳二年建明嘉靖间重修武进唐顺之与门人王升軰讲学于此因改公为工邑人万士和记
香界寺在荆溪县清泉区旧名昌福庵
国朝康熙四十四年
勅赐香界寺三字额
洞虚宫在无锡县治崇安寺之左旧在胶山梁大同二年建始名青元宫后废徙今地宋大中祥符间改赐今额
圆元万寿宫在无锡县第六箭河元倪昭奎建昭奎高士瓒之兄有诗名去为黄冠初祀老子于此名圆文馆元祐间赐今额赵承防孟頫书其碑昭奎后赐名圆中文节贞白真人晩自号圆中子又尝创清微精舍于锡山之阴遏涧为水帘潺湲之声日夜不絶
真武殿在西高山吴赤乌中建
张公殿在靖江县苏家港水神也邑东坍甚丞孙京令民迎神于浙之萧山县归祀之数月后民见有神灯数百蔽江而来布满于祠前江口自此渐涨年余得平沙十余里邑西之民谋曰神之灵如是哉因夜徃迎神像而祀之于西未几西亦渐涨于是南北江口皆有张公殿
总观音殿旧志云赤乌年间建
白云禅院在府治东南白云渡口
红塔禅院在府青山门外二里山门题梁云大唐某年建字多漫灭旧有浮屠建炎间撤去得断碑云熙宁元年九月重建
荐福院在府东南杨吴时建
广福院在府东南唐天复中齐云长老维亢建名齐云南唐保大中改今名
慈福院今俗名大刘寺在府东南三十里唐咸通中建名永安宋时改今名
拱真道院今名北真武庙在鼎新坊左元至元戊寅郡人朱文卿舍宅建
云居道院今名仙人庵在西村山中旧传葛洪丹室也太湖志云洞庭有葛洪宅尝来此炼丹其丹井犹存
兴教禅院在无锡县东四十里梁大同年建名施陀宋绍兴初赐今额
希夷道院在无锡县城东南隅弓河上相传陈抟过此因名
兜率院旧为白龙寺在江阴县白龙山上有龙洞唐干符四年建宋祥符二年改今额
光严院在江阴县长寿乡陈天嘉二年于光舍宅建